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民俗文化赏析 >  第六章 华美背后的文化意蕴——服饰民俗 >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在线视频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下一节:课程讨论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本次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了解

先秦时期的服饰民俗

公元前771年

周平王继位

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东周时期由于铁工具的普遍使用

原本依靠周王朝封地

维持经济状况的小国

纷纷开荒拓地

发展粮食和桑 麻生产

国力骤然强盛

逐渐摆脱了对周王朝的依赖

随着周王朝衰微

以周天子为中心的“礼治”制度

逐渐走向崩溃

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促进了民族融合

国家政治 社会经济 思想文化等各方面

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动

诸子百家著书立说

形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

“百家争鸣”局面

社会的变革也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

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

服饰民俗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是 服饰用料的种类趋于多样化

春秋战国时期

农业和手工业快速发展

使服装材料得以发展

服装纺织原料

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

在丝绸贸易的刺激下

生产技术先进

土地肥沃的齐 鲁地区

迅速发展成为

当时我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地区

齐国获得“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

“齐纨鲁缟”是当时极负盛名的丝绸品种

人们普遍采用丝织品代替从前的麻布服装

丝绸不仅是高贵的衣料

而且是艺术品

大大提高了服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此外

春秋战国时期

还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服饰观

这一时期

中原地区出现了大批的有才之士

在思想 政治 科技 文学等领域造诣颇深

他们各自坚持本学派的理论见解

百家争鸣

产生了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杂家等

诸多学派

他们的论著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服饰审美

如 儒家提倡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强调真正的君子要达到质文兼备

内部质素和外在文饰相统一

道家主张“被褐怀玉”

强调真正的君子虽然身穿粗布衣服

但品质高尚 有真才实学

墨家主张“节用”“尚用”

强调服装不必过分豪华

只要能满足人的日常温饱所需即可

提倡节俭

如儒家学派

但已兼受道家

法家影响的苟况强调

冠弁衣裳 黼黻文章

雕琢刻镂皆有等差

法家韩非子则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

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 反对修饰”

比较客观地反映出

当时各国服饰审美的特点

另外这一时期

“深衣”奠定了汉服的基本款式

春秋战国时期

深衣是“士”及以上阶层人们的常服

是平民百姓的礼服

成为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服饰

深衣将上衣与下边的裙裳连成一体

下摆通直不开契

长至足踝间

所以叫做深衣

有将身体深藏之意

深衣的最大特点是交领右衽

也就是衣襟右掩

交领右衽是汉服的主要形式

几千年来一直贯穿始终

这也是中原地区汉族服饰

与域外少数民族服饰的主要区别之一

同时 深衣还被赋予了很多儒家理念

如 袖圆似规

领方似矩

符合规 矩 绳 权 衡五种原理

春秋时期

上层社会的衣着比较宽博

下层社会的衣着比较窄小

平民百姓日常的服装是上襦下裙

相对于深衣

“襦”是短上衣

分长襦和短襦

最长至膝盖

商周以来

中国传统的服装样式

不论是深衣还是上襦下裙

里面都需要穿着胫衣

胫衣可视为裤子的雏形

但无腰无裆

只有两个裤腿

直接套在小腿上

胫衣不分男女

外面必须要穿着裙裳来进行遮挡

这种服装穿着虽然对于体现

人的身份地位发挥了一定的功能

有着独特的审美功能

但穿着搭配非常繁复

而且不方便人体运动

特别是不适应骑射等强烈运动

胡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

短上衣 长裤子配高筒靴

衣服偏窄瘦 方便活动

适于骑马放牧

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兵

加强边防

公元前307年

赵武灵王力排众议

推行胡服骑射

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

吸收胡服样式

将胫衣改为有裆裤

裤子外边不用再穿裙裳

这种穿着简洁方便

而且特别利于骑射等活动

在服装的功能上是极大的改进

所以很快从军队传至民间

被广泛采用

赵武灵王进行的服装改革

具有里程碑意义

开创了中国服饰史上第一次变革

对于加强民族联系

丰富服装样式

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从此“习胡服求便利”

成了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

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

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

好的

本次课就到这里

同学们再见

中国民俗文化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群体行为取向的传承——民俗概述

-1.1民俗的概念

--1.1民俗的概念

--课程讨论

-1.1民俗的概念--作业

-1.2民俗的分类

--1.2民俗的分类

--课程讨论

-1.2民俗的分类--作业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课程讨论

-1.3民俗的社会功能--作业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课程讨论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二章 生命的旅程——人生仪礼民俗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课程讨论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作业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课程讨论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作业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课程讨论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作业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2.4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课程讨论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作业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2.5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课程讨论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作业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课程讨论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作业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课程讨论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作业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作业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课程讨论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作业

-章节测试

第三章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生产民俗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课程讨论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作业

-3.2农业民俗(上)

--3.2农业民俗(上)

--课程讨论

-3.2农业民俗(上)--作业

-3.3农业民俗(下)

--3.3农业民俗(下)

--课程讨论

-3.3农业民俗(下)--作业

-3.4狩猎、游牧民俗

--3.4狩猎、游牧民俗

--课程讨论

-3.4狩猎、游牧民俗--作业

-3.5中国渔业民俗

--3.5中国渔业民俗

--课程讨论

-3.5中国渔业民俗--作业

-3.6中国工匠民俗

-- 3.6中国工匠民俗

--课程讨论

-3.6中国工匠民俗--作业

-3.7中国商业民俗

--3.7中国商业民俗

--课程讨论

-3.7中国商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四章 张驰有度的生活节律——岁时节日民俗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课程讨论

-4.1岁时节日的形成--作业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课程讨论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作业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课程讨论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作业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课程讨论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作业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课程讨论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作业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课程讨论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作业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课程讨论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作业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课程讨论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作业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课程讨论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作业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课程讨论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作业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课程讨论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作业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课程讨论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五章 五味俱全的生活——饮食民俗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课程讨论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作业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课程讨论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作业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课程讨论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作业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7 中国酒俗文化

--5.7 中国酒俗文化

--课程讨论

-5.7 中国酒俗文化--作业

-5.8 中国茶俗文化

--5.8 中国茶俗文化

--课程讨论

-5.8 中国茶俗文化--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六章 华美背后的文化意蕴——服饰民俗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课程讨论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作业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课程讨论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作业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课程讨论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作业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课程讨论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作业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程讨论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业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课程讨论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作业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课程讨论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作业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课程讨论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作业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课程讨论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七章 多姿多彩的家园——居住建筑民俗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课程讨论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作业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课程讨论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作业

-7.4北方民居建筑

--7.4北方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4北方民居建筑--作业

-7.5南方居住建筑

--7.5南方居住建筑

--课程讨论

-7.5南方居住建筑--作业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八章 路途中的平安祈愿——交通民俗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程讨论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作业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课程讨论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作业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课程讨论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作业

-8.4陆路交通民俗

--8.4陆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4陆路交通民俗--作业

-8.5水路交通民俗

--8.5水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5水路交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九章 注入生活的快乐元素——游艺民俗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课程讨论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作业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课程讨论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作业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课程讨论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作业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课程讨论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作业

-9.5特色游艺活动

--9.5特色游艺活动

--课程讨论

-9.5特色游艺活动--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十章 敬天地,泣鬼神——中国民间信仰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讨论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作业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课程讨论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作业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课程讨论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作业

-章节测试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