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民俗文化赏析 >  第九章 注入生活的快乐元素——游艺民俗 >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在线视频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下一节:课程讨论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二大部分

游艺民俗的分类

游艺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群众基础

能充分满足人们放松 休闲的心理需求

其内容包罗万象 形式多样

分类方法较多

主要可以分为口承文艺类

民间歌舞类 民间工艺类

民间游戏类和民间竞技类

首先 口承文艺类

民间口承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

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反映着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表现大众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一种文学

民间口承文学运用口头语言

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表现能力和概括能力

创造各种艺术形象

表现高尚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这是民间口承文学

区别于其他民俗事象的艺术特性

这一特性也使民间口承文学

天然地具备了表演娱乐性质

也是民间口承文学民俗性格的主要标志

民间口承文学包括民间歌谣

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 谚语与谜语

民间小戏和民间曲艺等类型

民间小戏和民间曲艺

是带有职业性的民间文艺

因此在本章不做介绍

民间歌谣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韵文作品

它包括民歌和民谣两部分

可以唱的一般称为歌

只说不唱的称为谣

汉族民间歌谣极其丰富

从《诗经》里的《国风》

到解放后搜集出版的各种民歌选集

数量相当丰富

歌谣从内容上说

有劳动歌 政治歌 生活歌 情歌

儿歌 游戏歌 理论歌 长篇故事歌

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等

从题材范围上说有田歌 渔歌

牧歌 山歌 樵歌

夯歌 拉掉歌 采茶歌 狩猎歌

哭嫁歌 哭丧歌 车水歌等

从形式特点来说

有山歌 号子 信天游

花儿 小调 风俗歌等

介绍一下汉族民歌的几种主要形式

山歌

山歌是我国南方各省对民歌的统称

是民歌中风格最强的品种

山歌的名称始见于唐代

李益在诗中就有

“无奈孤舟夕 山歌闻竹枝”

白居易也有“岂无山歌与村笛”

冯梦龙辑录的《山歌》收容量大

名传一时

北方民歌粗了雄浑 音域宽旋律起伏较大

南方总体特征是清婉悠扬 音域较窄

旋律较少跳动

南方各地

多有赛歌的风俗

互相盘古问今以决胜负

盘问内容有对花 对事 对历史人物等等

回答不出就算输了

每个地方选出优秀歌手进行对歌

山歌对唱时经常围得人山人海 盛况空前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

聪慧机敏 歌如泉涌 优美动人

有“歌仙”之誉

人们对刘三姐无比喜爱

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

号子 中国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

因与劳动节奏密切结合

所以也称劳动号子

号子音乐风格坚定豪迈 节奏律动强烈

号子的歌词内容大多与

生产劳动有着直接关系

起着统一劳动步调 让劳动者兴奋

解除疲劳的作用

演唱形式一般都是一领众和

领者唱歌词 和者唱衬词

著名的有车水 舂米 打场 薅秧号子等

信天游

广泛流行于陕西的北部和宁夏

甘肃东部的一种民歌

篇幅比较短小

是即兴创作的产物

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

曲调悠扬高亢

粗犷奔放

节奏鲜明

韵脚和谐

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

花儿是流行于西北高原上的一种民歌

它以高亢嘹亮 挺拔明快

激越动听等特色

在中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独放奇葩

小调 产生在劳动生活

休息 娱乐 集庆的场合

以日常生活 劳动爱情 风俗习惯

新闻时事 传说故事等为题材

小调的音乐通俗流畅

结构规整 格式多样 富于变化

小调易唱易记 适应性强

无论是城市还是山村 场院

还是家庭都能欣赏到小调

风俗歌

也称为“习俗歌” “风习歌”

是传统习惯所规定的特定风俗活动中使用

反映风俗活动内容及特征的歌曲

又分为季节性风俗歌和非季节性风俗歌

较有代表性的风俗歌有

古歌 酒歌 婚嫁歌和丧歌

民间传说

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地方古迹

山川风物 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

它通常与历史上可考的人物

事件和可见的山川风物结合在一起

因而具有历史性和可信性的特点

同时又具有传奇的色彩

所以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它分为人物传说 历史事件传说

山川风物传说还有地方风情传说

物产传说和技艺传说等六类

民间故事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

那些以富有幻想色彩

或现实性较强的口头散文作品

包括幻想故事 生活故事

民间寓言 民间笑话四大类

幻想故事也称为童话

是幻想性较强的故事

这类故事往往充满浪漫色彩

生活故事是现实性比较强的民间故事

它的幻想性较少或完全没有幻想性

因而也称为“写实故事”

民间寓言是民间哲理性的故事

由动物故事发展而来

一般来说

其形体短小 精用

人物性格十分突出

民间笑话是引人发笑的民间故事

篇幅短小

属口头讽刺幽默小品

强烈的戏剧性是民间笑话的特色

分为嘲讽笑话 幽默笑话 诙谐笑话三类

阿凡提笑话是民间笑话的经典作品

阿凡提用自己的智慧

用自己锐利无比的语言

在幽默的玩笑中

无情地讽刺地主老财

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阿凡提也是最出色的民间创作形象之一

他头戴一顶民族花帽

背朝前脸朝后地骑着一头小毛驴

阿凡提已经被列入

“世界民间艺术形象之列”

谚语与谜语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用形象精炼的韵语

直接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口传语言艺术

它是民间文学中最短小精悍的

具有哲理性 训诫性

形象性 通俗性和音韵和谐的特点

按其内容谚语分为政治谚语

劳动谚语 道德谚语 科学谚语

民间谜语是含蓄的咏物性

和有迷惑作用的短谣

可以称为“隐语”

其主要的特点是

对事物不直接的描述

而是通过隐喻和暗示去表现

让人根据暗示提供的线索和依据

经过思考而猜出这个事物

具有文学性 知识性和趣味性

谜语分为物谜 事谜和字谜三类

猜谜是一种有趣 有益的娱乐活动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智力

活跃思维 丰富精神生活

并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和认识作用

如谜面 缸里水 水里草

草上站了个红嫂嫂

猜一物谜底是“油灯”

其次

民间歌舞类

民间歌舞是指载歌载舞

或以乐器伴舞的民间游艺活动

最初

歌舞的产生与宗教祭祀有关

主要是为了实现与神灵沟通

娱神的目的

比如古代的巫

在古代 巫拥有神奇的力量

我们可以看一下 “巫”字

上面一横指天

下面一横指地

为人而能通天地者也 谓之巫

随着时代的发展

娱神歌舞发展成为当今的娱人歌舞

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艺活动

其观赏性 娱乐性 参与性都很强

民间歌舞按表演形式划分

可分为民间歌舞

民间乐舞和民乐三种形式

歌舞一般是指把歌和舞

两种元素结合起来的舞蹈表演形式

民间乐舞则是指以乐器和舞蹈

两种元素结合的舞蹈表演形式

感染力和视听冲击较大

民乐则是用各种类型的乐器

配合演奏而形成的表演形式

民乐一般用于伴唱 伴舞

在民间歌 舞 乐

是三位一体的全息的表演形式

汉族的民间歌舞受地域 气候

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风貌

南方民间歌舞往往采用载歌载舞

乐器伴奏的表演形式

主要有花鼓 花灯 采茶

北方有秧歌和腰鼓

秧歌歌舞中最常采用的是歌时不舞

舞时不歌的表演方式

甚至很少与其他

民间歌舞和小戏穿插表演

中国民俗文化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群体行为取向的传承——民俗概述

-1.1民俗的概念

--1.1民俗的概念

--课程讨论

-1.1民俗的概念--作业

-1.2民俗的分类

--1.2民俗的分类

--课程讨论

-1.2民俗的分类--作业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课程讨论

-1.3民俗的社会功能--作业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课程讨论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二章 生命的旅程——人生仪礼民俗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课程讨论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作业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课程讨论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作业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课程讨论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作业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2.4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课程讨论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作业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2.5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课程讨论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作业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课程讨论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作业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课程讨论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作业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作业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课程讨论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作业

-章节测试

第三章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生产民俗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课程讨论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作业

-3.2农业民俗(上)

--3.2农业民俗(上)

--课程讨论

-3.2农业民俗(上)--作业

-3.3农业民俗(下)

--3.3农业民俗(下)

--课程讨论

-3.3农业民俗(下)--作业

-3.4狩猎、游牧民俗

--3.4狩猎、游牧民俗

--课程讨论

-3.4狩猎、游牧民俗--作业

-3.5中国渔业民俗

--3.5中国渔业民俗

--课程讨论

-3.5中国渔业民俗--作业

-3.6中国工匠民俗

-- 3.6中国工匠民俗

--课程讨论

-3.6中国工匠民俗--作业

-3.7中国商业民俗

--3.7中国商业民俗

--课程讨论

-3.7中国商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四章 张驰有度的生活节律——岁时节日民俗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课程讨论

-4.1岁时节日的形成--作业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课程讨论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作业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课程讨论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作业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课程讨论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作业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课程讨论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作业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课程讨论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作业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课程讨论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作业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课程讨论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作业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课程讨论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作业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课程讨论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作业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课程讨论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作业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课程讨论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五章 五味俱全的生活——饮食民俗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课程讨论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作业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课程讨论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作业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课程讨论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作业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7 中国酒俗文化

--5.7 中国酒俗文化

--课程讨论

-5.7 中国酒俗文化--作业

-5.8 中国茶俗文化

--5.8 中国茶俗文化

--课程讨论

-5.8 中国茶俗文化--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六章 华美背后的文化意蕴——服饰民俗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课程讨论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作业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课程讨论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作业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课程讨论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作业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课程讨论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作业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程讨论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业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课程讨论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作业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课程讨论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作业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课程讨论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作业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课程讨论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七章 多姿多彩的家园——居住建筑民俗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课程讨论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作业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课程讨论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作业

-7.4北方民居建筑

--7.4北方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4北方民居建筑--作业

-7.5南方居住建筑

--7.5南方居住建筑

--课程讨论

-7.5南方居住建筑--作业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八章 路途中的平安祈愿——交通民俗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程讨论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作业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课程讨论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作业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课程讨论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作业

-8.4陆路交通民俗

--8.4陆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4陆路交通民俗--作业

-8.5水路交通民俗

--8.5水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5水路交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九章 注入生活的快乐元素——游艺民俗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课程讨论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作业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课程讨论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作业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课程讨论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作业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课程讨论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作业

-9.5特色游艺活动

--9.5特色游艺活动

--课程讨论

-9.5特色游艺活动--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十章 敬天地,泣鬼神——中国民间信仰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讨论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作业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课程讨论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作业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课程讨论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作业

-章节测试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