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民俗文化赏析 >  第七章 多姿多彩的家园——居住建筑民俗 >  7.5南方居住建筑 >  7.5南方居住建筑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7.5南方居住建筑在线视频

7.5南方居住建筑

下一节:课程讨论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7.5南方居住建筑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本节课我们介绍南方民居建筑

徽州民居

南宋迁都临安大兴土木

筑宫殿 建园林

不仅刺激了徽商从事竹 木 漆生意

也培养了大批徽州工匠

徽州是“文化之邦”

徽商致富还乡

也争相在家乡建住宅 园林

修祠堂 立牌坊 兴道观 寺庙

他们受当时国家制度法令的限制

不能建造宏大的住宅

也不能使用各种金碧辉煌的彩画和装饰

因此 只能独辟蹊径

来满足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从而开始形成了具有徽州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民居的外部造型上

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

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 阻断火灾

蔓延的实用功能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

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

两侧山墙为阶梯形的马头墙

高低起伏 黑白辉映

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

外墙无窗或开小窗

方整的外形 马头墙内落水

形如“一颗印”

是徽州民居的独特风格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

一方面是防御盗贼

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

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上的需要

徽派民居多为两层以上的楼房

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中心

形成的内向合院为单元

少则两三个多则十数个

最多达24个 36个

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

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 扩展和完善

这符合徽人崇尚几代同堂

几房同堂的习俗

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

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

属于开阔的空间

在厅堂的北侧是木质的太师壁

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

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 八仙桌等家具

厅堂东西两侧

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

人们常将一些器物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

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 宏村最具代表性

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代民居140余栋

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

与旖旎的湖光山色相辉交映

动静相宜 处处是景 步步入画

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

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西递古镇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

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

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

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

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 福建等地客家人的住宅

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

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

为了防范骚扰

保护家族安全

客家人用当地的生土

砂石 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

修造厚重封闭的“抵御性”城堡式住宅

一座土楼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

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

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

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

方形 圆形 八角形和椭圆形

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

规模庞大 造型美观

既科学实用 又富美学特征

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其中 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

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角度来看

土楼是出于族群安全

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建筑

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

内有连年内战的情势之下

举族迁徒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

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

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

其最大的特点为造型巨大

无论远眺还是近观

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

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

圆楼一般从一个圆心出发

依不同的半径

一层层向外展开

环环相套 非常壮观

外圈之墙十多米高

有一两百个房间

一层是厨房和餐厅

二层是仓库

三层 四层是卧室

第二圆圈两层

有30到50个房间

一般是客房 中间是祖堂

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

土楼中还有水井 浴室 厕所等

就像一座小城市

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

面积约10平方米

使用共同的楼梯

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

如遇战乱 匪盗

大门一关 自成一体

万一被围困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

加上冬暖夏凉 防震抗风

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

繁衍生息的住宅

土楼这种结构独特的民居建筑方式

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傣族竹楼

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

小溪之畔 大河两岸

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

绿树成荫的处所

必定有傣族的村寨

大的寨子聚居两三百户人家

小的村落只有十多户人家

房子都是单栋

四周有空地

各家自成院落

腾龙沿边的住宅

多土墙平房

每一家屋内亦间隔为三间

分卧室客堂

这显见是受汉人的影响

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

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

上以住人 下栖牲畜

式样近似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

“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相同

也正是史书所记

古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栏”式住宅

傣家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

四无遮拦 牛马拴束于柱上

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

转进即为一长形大房

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

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

其余便是一大敞间

屋顶不甚高 两边倾斜

屋檐及于楼板 故无窗

若屋檐稍高的

则两侧有小窗

后面也开一门

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

无论冬夏 日夜不熄

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

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

屋顶用茅草铺盖

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这种住宅建筑极为便易

只须伐来大竹

约集邻里相帮

几日间便可造成 但也极易腐毁

每年雨季后便须修补

土司头人的住宅

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

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

西双版纳境内

傣族自己能烧瓦

瓦如鱼鳞 三寸见方

薄仅两三分

每片瓦的一侧有一钩

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

每条间隔两寸

将瓦片挂在竹条上

如鱼鳞状不再用泥灰固定

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

若瓦破碎需要更换

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摘下

再将新瓦勾上即可

凡住此类住房的便算是村中大户

就是官府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

只是面积大得多而已

府衙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

长十余丈 阔七八十

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

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

故黑暗无光

楼下空无遮拦

只是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

任牛马猪鸡自由的在其中活动

这就是傣族最高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

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

在西南地区十分普遍

例如哈尼 景颇以至苗 瑶 黎等民族

住宅建筑多采取这种式样

唯独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

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

每当清晨牛马出栏时

便将粪便清除

使整日阳光照射

居住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中国民俗文化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群体行为取向的传承——民俗概述

-1.1民俗的概念

--1.1民俗的概念

--课程讨论

-1.1民俗的概念--作业

-1.2民俗的分类

--1.2民俗的分类

--课程讨论

-1.2民俗的分类--作业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课程讨论

-1.3民俗的社会功能--作业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课程讨论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二章 生命的旅程——人生仪礼民俗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课程讨论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作业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课程讨论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作业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课程讨论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作业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2.4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课程讨论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作业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2.5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课程讨论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作业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课程讨论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作业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课程讨论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作业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作业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课程讨论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作业

-章节测试

第三章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生产民俗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课程讨论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作业

-3.2农业民俗(上)

--3.2农业民俗(上)

--课程讨论

-3.2农业民俗(上)--作业

-3.3农业民俗(下)

--3.3农业民俗(下)

--课程讨论

-3.3农业民俗(下)--作业

-3.4狩猎、游牧民俗

--3.4狩猎、游牧民俗

--课程讨论

-3.4狩猎、游牧民俗--作业

-3.5中国渔业民俗

--3.5中国渔业民俗

--课程讨论

-3.5中国渔业民俗--作业

-3.6中国工匠民俗

-- 3.6中国工匠民俗

--课程讨论

-3.6中国工匠民俗--作业

-3.7中国商业民俗

--3.7中国商业民俗

--课程讨论

-3.7中国商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四章 张驰有度的生活节律——岁时节日民俗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课程讨论

-4.1岁时节日的形成--作业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课程讨论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作业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课程讨论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作业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课程讨论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作业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课程讨论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作业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课程讨论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作业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课程讨论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作业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课程讨论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作业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课程讨论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作业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课程讨论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作业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课程讨论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作业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课程讨论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五章 五味俱全的生活——饮食民俗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课程讨论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作业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课程讨论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作业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课程讨论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作业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7 中国酒俗文化

--5.7 中国酒俗文化

--课程讨论

-5.7 中国酒俗文化--作业

-5.8 中国茶俗文化

--5.8 中国茶俗文化

--课程讨论

-5.8 中国茶俗文化--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六章 华美背后的文化意蕴——服饰民俗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课程讨论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作业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课程讨论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作业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课程讨论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作业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课程讨论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作业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程讨论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业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课程讨论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作业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课程讨论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作业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课程讨论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作业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课程讨论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七章 多姿多彩的家园——居住建筑民俗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课程讨论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作业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课程讨论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作业

-7.4北方民居建筑

--7.4北方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4北方民居建筑--作业

-7.5南方居住建筑

--7.5南方居住建筑

--课程讨论

-7.5南方居住建筑--作业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八章 路途中的平安祈愿——交通民俗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程讨论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作业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课程讨论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作业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课程讨论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作业

-8.4陆路交通民俗

--8.4陆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4陆路交通民俗--作业

-8.5水路交通民俗

--8.5水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5水路交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九章 注入生活的快乐元素——游艺民俗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课程讨论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作业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课程讨论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作业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课程讨论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作业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课程讨论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作业

-9.5特色游艺活动

--9.5特色游艺活动

--课程讨论

-9.5特色游艺活动--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十章 敬天地,泣鬼神——中国民间信仰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讨论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作业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课程讨论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作业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课程讨论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作业

-章节测试

7.5南方居住建筑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