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Critical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Classics >  3. French Literature >  3.1 Les Misérables (Victor Hugo) >  Critical Analysis

返回《Critical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Classics》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Critical Analysis在线视频

下一节:Discussion

返回《Critical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Classics》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Critical Analysis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我们这一节课讲讲《悲惨世界》

所表现的问题和带给我们的反思 

《悲惨世界》的出版获得了极大成功 

一时间洛阳纸贵 

出版商拉克鲁瓦认为

它 也许是历来最高大的作品 

本世纪没有产生过如此伟大

如此完整 如此有力的东西  

然而 这本热门的大作却并非没有争议 

波德莱尔曾在写给母亲的家书中坦言 

 这本书是令人厌恶的 是荒谬的 ;

福楼拜也曾表示 

 我在这本书里没有看到真理 没有看到伟大……

雨果出于社会主义的愤慨……错误地描绘社会 ;

拉马丁更是认为

《悲惨世界》是一本 非常危险的书  

 不仅因为它使幸福的人过于害怕 

而是因为它使不幸的人期望过多  

这些来自雨果同时代人的非议或许会令我们感到困惑 

那么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评价这部作品呢?

这部如今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经典的作品

究竟有何种魅力呢?

问题一 《悲惨世界》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吗?

确实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的旗手 

曾以《序》

宣告了浪漫主义的到来 

他在戏剧创作中大胆突破

古典主义的 三一律 

在小说中强调 对照 原则

凸显地方特色 

在《悲惨世界》中 

仁慈的卞福汝主教和冷酷的警官沙威 

阴惨惨的监狱和清净的修道院 

雄浑壮观的滑铁卢战役和悲壮惨烈的街垒战 

珂赛特从受虐待到被拯救 

以及马吕斯的精神转变等 

这些都是对照 

与此同时 小说中战争那阴惨不祥的气氛 

雨果对命运的渲染 

战场恐怖的夜景等等 

这些都带上了浪漫主义色彩 

然而 同样在《悲惨世界》中 我们也看到

大量关于19世纪法国社会的写实性描述 

历史重大事件 如滑铁卢战役 

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和街垒战 

都得到了全景式的呈现 

其中的每一个重要细节 事件的发展顺序 

雨果都遵照史实 力求准确 

他还对强盗窝 苦役监狱 修道院 新兴的工业城市 

乃至巴黎的下水道系统等 都进行了细致描述 

1862年3月 雨果在

致《悲惨世界》出版商的信中写道 

 这本书 是历史掺和了悲剧 

这就是本世纪;

这是一面巨大的镜子 

反映出人类浩大的生活里某一天的真情实景  

因此 正如雨果自己将

《悲惨世界》比作 一座大山  

这部小说包罗万象 复杂多面 

是一部融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 

问题二 雨果笔下的 悲惨世界 为何打动了无数读者?

《悲惨世界》这部小说之所以

能够打动世界各地的一代代读者们 

在于它是一曲人道主义的颂歌 

 人道主义 一词的英文是humanism 

译自德语 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从起源上来说 人道主义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 

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就将

 人道主义 界定为 14世纪后半期的

哲学和文学运动 

发源于意大利 

并且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成为近代文化的组成要素 

人道主义也指

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 

以人为万物的尺度 或以某种方式

把人性及其范围 利益作为内容的哲学  

《新大英百科全书》也认为 

人道主义是 一种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 

常被视为文艺复兴的主题  

事实上 人道主义的这种内涵

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得以进一步丰富 

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指出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人道主义被 具化为

‘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卢梭认为 在自然状态下

人人自由平等 

人权是天赋的 

因此人人都有追求

自由 平等 博爱的自然权利 

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颁布的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便标志着

以 天赋人权 为中心内容的人道主义

在政治上的胜利 

应该说 成长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雨果

势必受到了启蒙运动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 

《悲惨世界》一书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 

为生存而挣扎 受凌辱受欺侮 受迫害受压迫的穷苦人为对象 

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 

冉阿让因一条面包而遭受的19年牢狱 

即使行善却依旧被沙威终生追捕 

芳汀从美丽欢乐堕入穷困悲惨之境 

珂赛特在圣诞节之夜却被要求到偏僻的林中打水 等等等等 

这些人物的经历都包含着雨果对社会压迫的谴责 

对人道主义的吁求 

而沙威最终被冉阿让所感动 选择投河自尽 

便是对人道主义力量的最佳辩护!

问题三 《悲惨世界》的高潮部分是1832年6月的起义 

体现了雨果什么样的政治立场呢?

雨果主张共和立场 

《悲惨世界》中1832年6月起义的原因 

是共和派的拉马克将军的出殡队伍

受到政府军的阻挡 酿成冲突 

共和派筑起街垒 与政府军对峙 

这是共和主义与君主立宪的一次冲突 

雨果站在共和派一边 

赞扬起义是 真理的发怒  

 战争 至少是那些代表着

将来反对落后的过去的战争 都是不可少的 

只有当战争扼杀公理 进步 理性 文明和真理的时候 

它才是可耻的 

剑才变成了匕首  

小说后半部的重要人物马吕斯

正是经过这场街垒战的洗礼 

从一个保王派最终成为共和主义者 

他从书上了解到拿破仑的业绩 

又获悉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上校 

在滑铁卢战役中立过战功 

受封为男爵 

于是改变立场 

与保王派的外祖父决裂 

接近 ABC友社 的共和派青年们 

问题四 《悲惨世界》在人物刻画上有什么特点呢?

雨果重视心理描写 

《悲惨世界》塑造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心理描写 

冉阿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以后 

遇到的第一个考验是如何对待

被误认为是他的商马第案件 

当他从沙威口中得

知商马第要为他顶替罪名时 

他的思想展开了一场激烈斗争 

如果他自首 

不但他要重新入狱 

而且他所管理的城市又要陷入贫困;

可如果他不自首 

他怎能安心待下去继续当市长?

此处 雨果写到 

 要么外美内丑 

要么内美外丑……

待在天堂里 还是变成魔鬼!

回到地狱中 还是变成天使! 

经过五个小时的思想斗争 他依旧拿不定主意 

在前去法庭的路上 马车撞坏了 

一时修不好 

他心中暗暗庆幸;

等来到了法院 

他又慌乱起来 一度想返回 

最后忧郁地叹气 像被人抓了回来一样 

这一系列心理描写 把冉阿让的矛盾的心理

刻画得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相似的心理细描还出现在

芳汀 沙威等多个人物身上 

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有力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最后 让我们以作家维尔高

对这部伟大作品的评述作为概括 

 良心的先知 

贫困的辩护人 

暴力和不公正的示众刑柱 

人类浩大历程的画家 

词汇的大师 

语言的贵族 

这就是《悲惨世界》作者显示出来的样子  

这节课就到这里 再见!

Critical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Classics课程列表:

1 British Literature

-1.1 Pride and Prejudice (Jane Austen)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Jane Austen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Discussion

-1.2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ë)

--Charlotte Brontë

--Jane Eyre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Charlotte Brontë and Jane Eyre

--Discussion

2. American Literature

-2.1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Mark Twain)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Mark Twain and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Discussion

-2.2 The Great Gatsby (F. Scott Fitzgerald)

--F. Scott Fitzgerald (I)

--F. Scott Fitzgerald (II)

--The Great Gatsby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F. Scott Fitzgerald and The Great Gatsby

--Discussion

3. French Literature

-3.1 Les Misérables (Victor Hugo)

--Victor Hugo

--Les Misérables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Victor Hugo and Les Misérables

--Discussion

-3.2 Tartuffe (Molière)

--Molière

--Tartuffe

--Critical Analysis

--Quiiz on Molière and Tartuffe

--Discussion

4. German Literature

-4.1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Goethe)

--Goethe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Goethe and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Discussion

-4.2 The Good Person of Setzuan (Bertolt Brecht)

--Bertolt Brecht

--The Good Person of Setzuan (I)

--The Good Person of Setzuan (II)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Bertolt Brecht and The Good Person of Setzuan

--Discussion

5. Russian Literature

-5.1 Crime and Punishment (Dostoyevsky)

--Dostoyevsky

--Crime and Punishment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Dostoyevsky and Crime and Punishment

--Discussion

-5.2 Dead Souls (Gogol)

--Gogol

--Dead Souls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Gogol and Dead Souls

--Discussion

6. Japanese Literature

-6.1 Kokoro (Natsume Soseki)

--Natsume Soseki

--Kokoro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Natsume Soseki and Kokoro

--Discussion

-6.2 Snow Country (Kawabata Yasunari)

--Kawabata Yasunari

--Snow Country

--Critical Analysis

--Quiz on Kawabata Yasunari and Snow Country

--Discussion

Critical Analysis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