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孙子兵法 > 第7讲 《孙子兵法》之谋略思想(三) > 7.1《孙子兵法》之伐交思想 > 《孙子兵法》之伐交思想
欢迎走进《孙子兵法》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孙子兵法》的伐交思想
什么是伐交
《孙子兵法》研究专家朱军认为
伐交是针对地方营垒
展开外交联络 分化瓦解工作
争取敌之盟国保持中立或站到自己方面来
使其陷于孤立而最后消灭之
也就是《孙子兵法》所讲的破坏敌人的外交
即通过外交途径
分化瓦解敌方的结盟
扩大并巩固自己的同盟
使敌陷于孤立
最终不得不屈服于我
如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纵横捭阖
《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 所采取的 争取李家庄
孤立扈家庄
打击祝家庄
最后消灭祝家庄
即属此类
这是《孙子兵法》伐交思想的第一层含义
一般认为
《孙子兵法》的伐交思想还有另一层含义
即两军阵势已列
战衅将开之际
通过向敌方显示已方严整的军容和强大的实力
震慑吓阻敌人
使之丧失信心和斗志
被迫求和 退兵 甚至投降
这种解释
实际上也就是《十一家注孙子》
中梅尧臣所说的 以威胜
即威加于敌的伐交论
在孙子的视域中
伐交是仅次于伐谋的对付敌人的第二种选择
孙子在 谋攻篇 指出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意思是说
上等的军事行动
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
其次是用外交战胜敌人
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
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在孙子看来
对付敌人的方法有四种
伐谋 伐交 伐兵 攻城
其中首选就是 伐谋
即以谋略战胜敌人
而伐交是在伐谋失败后的理性和当然选择
这就强调了伐交
即用外交手段挫败敌人的重要性
如何伐交呢
孙武在 九地篇
阐述了伐交的种种策略和注意事项
一是不知诸侯之谋者
不能预交
不知道诸侯意图的时候
不可与之结交
二是威加于敌
则其交不得合
将兵威加到敌人头上
使其得不到盟国诸侯的配合策应
三是不争天下之交
不养天下之权
信己之私
威加于敌
故其城可拔
其国可隳
不争着去与天下诸侯结交
也用不着侍奉天下的霸权
相信自己的力量
把兵威指向敌人
就可拔取他的城邑
摧毁他的国家
伐交
用现代话语表述就是外交谈判
《孙子兵法》的伐交思想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运用相当广泛
如1972年
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就是国际社会
运用外交智慧解决争端的优秀范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0世纪60年代末
美苏对抗加剧
为制衡苏联
美方决定调整中美关系
1972年2月21日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乘坐专机空军一号在首都机场降落
尼克松总统和夫人走下舷梯
成为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的
第一位美国总统和夫人
此时正值美国时间
20日晚间电视节目播出的黄金时段
继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月之后
美国人再一次通过电视直播
亲眼目睹了又一个同样带来
巨大震撼与冲击的画面
美国总统与中国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经过紧张激烈的谈判
2月28日
中美双方在上海发布了著名的 中美联合公报
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尘封了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之门终于被打开
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产生了深远影响
尼克松曾这样感叹
我们来到中国仅一周的时间
但这却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美国当时是中国最大的敌人
被称为美帝国主义
加之当时的中国正笼罩在
文化大革命的急风暴雨之中
我国国家领导人选择这种时机与美国进行对话
绝对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但双方为了世界和平以及各自国家的切身利益
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善意
周恩来在欢迎辞中讲道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代表中国人民
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致以亲切的问候
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的交换意见
弄清楚彼此之间分歧
努力寻找共同点
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尼克松对此热情回应道
毛主席曾写道
多少事
从来急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欢迎宴会的真正高潮发生在音乐响起的那一刻
在场的美国人惊奇地听到了一首
熟悉的乐曲 美丽的亚美利加
这恰恰是尼克松在1969年总统就职典礼时
为自己选择的音乐
这种热烈 温馨的场面通过卫星传递
在美国的早间电视节目中实况转播
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
顶着巨大压力和为美帝国主义唱赞美歌的议论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第一次响起了美国乐曲
中国人细心 周到的接待方式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备受感动的尼克松接下来
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向中国人表示了友好和尊重
就在宴会之后
周恩来去钓鱼台拜会尼克松
尼克松早早等候在门口
待周总理一到 立即迎上去热烈握手
并主动为周恩来伸手脱掉了大衣
这个镜头引起全世界舆论界的重视
这一画面在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反复播出
一些主要报纸也在头版刊登这幅脱大衣的照片
并发表评论表示赞赏
这就是伐交
外交谈判的魅力
通过谈判
中美两国共同寻找双方更多的利益交汇点
化干戈为玉帛
最终促成世界上两个大国的建交
今天就讲到这里 感谢大家的参与
-1.1 兵圣孙武(上)
--兵圣孙武(上)
-1.2 兵圣孙武(下)
--兵圣孙武(下)
--学习讨论:孙武为什么在青年时代就能成为学识渊博的军事人才?
-1.3《孙子兵法》概览(上)
-1.4《孙子兵法》概览(下)
-1.5《孙子兵法》与《战争论》(上)
-1.6《孙子兵法》与《战争论》(下)
-第1讲测试 孙武与《孙子兵法》
-2.1《孙子兵法》之唯物论
-2.2《孙子兵法》之辩证法
-2.3《孙子兵法》之国内地位
-2.4《孙子兵法》之世界影响
-2.5《孙子兵法》之历史价值
-2.6《孙子兵法》之现实意义
-第2讲测试 《孙子兵法》之价值论
-3.1《孙子兵法》之慎战思想(上)
-3.2《孙子兵法》之慎战思想(下)
-3.3《孙子兵法》之备战思想(上)
-3.4《孙子兵法》之备战思想(下)
-3.5《孙子兵法》之善战思想
-课外资料
-第3讲 测试 《孙子兵法》之战争观
-4.1《孙子兵法》之为将之道
-4.2《孙子兵法》之为将“五德”
-4.3《孙子兵法》之为将“五危”
-4.4《孙子兵法》之治军思想(上)
-4.5《孙子兵法》之治军思想(下)
-课外资料
-第4讲测试 《孙子兵法》之将帅观
-5.1《孙子兵法》之庙算思想(上)
-5.2《孙子兵法》之庙算思想(下)
-5.3《孙子兵法》之诡道思想(上)
-5.4《孙子兵法》之诡道思想(下)
-5.5《孙子兵法》之主动权思想(上)
-5.6《孙子兵法》之主动权思想(下)
-5.7《孙子兵法》之后勤保障思想(上)
-5.8《孙子兵法》之后勤保障思想(下)
-拓展资料
-第5讲测试 《孙子兵法》之谋略思想(一)
-6.1《孙子兵法》之道胜思想(上)
-6.2《孙子兵法》之道胜思想(下)
-6.3《孙子兵法》之全胜思想(上)
-6.4《孙子兵法》之全胜思想(下)
-6.5《孙子兵法》之先胜思想
-6.6《孙子兵法》之速胜思想(上)
-6.7《孙子兵法》之速胜思想(下)
-第6讲测试 《孙子兵法》之谋略思想(二)
-7.1《孙子兵法》之伐交思想
-7.2《孙子兵法》之奇正思想
-7.3《孙子兵法》之用间思想(上)
-7.4《孙子兵法》之用间思想(中)
-7.5《孙子兵法》之用间思想(下)
-7.6《孙子兵法》之胜敌益强思想
-7.7《孙子兵法》之我专敌分思想(上)
-7.8《孙子兵法》之我专敌分思想(下)
-课外资料
-第7讲测试 《孙子兵法》之谋略思想(三)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