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艺术欣赏 >  第二讲 昆曲的来龙去脉 >  2.4 昆曲的流布和衰落 >  Video

返回《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艺术欣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艺术欣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 前面我们知道了昆曲

它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时候产生的

又是经过什么样的革新

经过什么样的锦上添花

那么昆曲

那么它在艺术上

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所以它就流布全国

但是我们知道有兴的事情

它到一定时候它总会

兴盛到一定时候它总会衰落

事情它总有高峰总有低谷

所以昆曲它到一定的时候

它又衰落了

那么我们简单的来说一说这个过程

那么经过魏良辅革新的昆曲

在明朝万历年间

就是魏良辅以后不久

那么16世纪下半叶

已经遍及江浙一带

就是原来呢

这个地方是弋阳腔

因为弋阳腔当时是在全国

这个流布范围是最广的

另外海盐腔也是这个流传很广

原来昆腔它的影响范围是最小的

只是昆山附近

那么经过魏良辅革新

因为这个好听

所以遍及江浙一带

进而扩展到全国并且进入宫廷

最盛行的时候是清中叶

这个乾隆 嘉庆

实际上到嘉庆的时候

已经开始有一点走下坡路了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盛

那么在这个苏州

苏州老郎庙有一块碑

也就是供奉这个戏曲的祖师的

一个庙里边有一块碑

那么现在还保存着

这块碑下面就有

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是

因为昆山是小地方

离昆山最近的城市

古代就是大城市 苏州

所以呢

几乎是把苏州是看成昆曲的故乡

我们现在也是 昆山

昆山 它是苏州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

所以你说昆曲 哪儿的

你说昆山 你说苏州也可以

大的苏州范围

地级市的苏州范围

它是包括昆山的

好 那么昆山 这个不是昆山

苏州 苏州老郎庙有一块碑

就是关于这个戏剧

关于戏曲的 关于昆曲的

那么这个里边落款的就是说

各地的这个跟昆曲的

各地的昆曲的戏班

都要到这个地方来上这个香火

来朝拜 来祭祀

来祭他们的这个祖师爷

那么从这个落款上

我们可以看到它来自全国各地

至少是所有的

就是汉族聚集的地方

你说西藏有没有

那个大概没有

然而有台湾

这块碑上还有一个台湾的戏班

就可见这个昆曲的流布

不但是在我们大陆上

甚至于到了台湾

那么它流布全国

因为各个地方它的口音不一样

它各个地方

因为你到一个地方时间长了

它总会有一些变化

各种东西都是这样的

四川川菜 川菜是辣的

我们到四川去吃那个川菜是辣的

你到其他地方同样是川菜馆

你进去吃你会发现

它这个川菜好像不怎么地道

不怎么辣

为什么

因为其他有些地方人

它受不了四川那个辣

你要按照四川一样的辣

人家吃不了

所以它基本上还是四川的

但是它要降低那个辣度

以迎合适应这个地方人的口味

所以川菜你到了其他地方

它会有所变化

那么同样的一个戏曲也是的

它到了一个地方时间长了以后

受这个地方的语言

这个地方的音乐

这个地方的一些地方的艺术的影响

它会有一点点变化

至少风格上会有一些变化

所以形成了一些

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派

那么这个支派呢

就为后世兴起的京剧

以及各个地方戏曲就提供了很多的

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现在我们说

昆曲曾经是流布全国的

你现在全国哪些地方

有专业的昆曲院团呢

应该说不多

除了上海 江苏 浙江以外

只有北京 湖南

只有这五个省或者直辖市

其他地方没有了

但是其他地方

很多这个地方戏里边

它保存着昆曲

比如说这个川剧

川剧我们知道

它是所谓多声腔的

这个声腔本来是一种唱法

那么流传到各地以后

它有的这个声腔在不同的地方唱

但是它会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同一个声腔

它表现为不同的地方戏

比如同样是梆子

山东梆子 山西梆子

山西梆子还有什么南路梆子 北路梆子

都是梆子

它是一种腔

但是不同的具体地点

它的唱法会有所变化

那么同样是梆子腔 梆子腔系的

它会有不同的这个地方剧种

那么也有的

这是一个腔系有不同的地方剧种

那么也有的

它一个地方剧种会有不同的腔

比如说四川 那个川剧

川剧它就吸收了昆曲

又吸收了皮黄

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小调

那么所以在川剧

就是所谓多声腔的剧种

川剧我们听这个戏和那个戏

同样你这个剧团演的川剧

为什么这个戏和那个戏

音乐上很不一样

它是不同声腔的

川剧里边 “昆 高 胡 弹 灯”

昆 第一个就是昆 昆曲

第二个

第二是高 高腔 高腔就是弋阳腔

后边 胡 弹 灯 还有其他的

包括皮黄

那么高腔就是弋阳腔

所以我们听这个川剧

我们听得比较多的那种

一般是高腔 高腔戏比较多

但是这个川剧里边

也有很多昆曲的这个剧目

前些年四川还有重庆

他们那个地方的川剧院

曾经专门搞过

就是川剧里边的昆曲

剧目抢救

因为快要失传了

抢救出来搞会演

并且这个做成了光盘

我们都可以看到

那么这个里边

我们就可以看到

它的这个虽然也是昆曲

有的戏比如说有一出《山门》

叫《醉打山门》鲁智深

这个《虎囊弹·山门》

它那个词你看唱的词

跟我们比如说苏州和北京

你演员唱的这个《山门》

词是一样的

曲子基本一样

但是越往后

好像越跟我们熟悉的昆曲

有点不太一样了

越往后它越往四川的那个地方

越往那个高腔那些靠拢了

那么这就是

是不是昆曲啊 还是昆曲

但是跟我们在苏州听到的

已经不太一样了

那么比如说湖南

那么湖南

我们知道现在有一个

这个湖南省昆剧院

它不在长沙

它在湖南最南边郴州

郴州这个地方

从湖南说都是很偏的地方

因为郴州再往南就到广东了

它是湖南最南边的地方

那个地方

它居然专门有一个昆剧团

昆剧院 昆剧团

那么它演的昆曲有很多剧目

比如说它也有那个

它也有刚才说的

《醉打山门》鲁智深这个戏

但是它唱的词是一样的

但是它有它的不同的特色

而且非常有特色

我们以后会推荐给大家

那么这就是

各个地方都形成了一种所谓支派

北京也是

这个昆曲传到北京以后

一方面在宫廷

一方面在北京的民间都流传开

那么因为这个北方

它跟南方语言相差是很大的

这个音乐相差也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北方以前的这个剧团

就是唱昆曲的剧团

往往也兼唱高腔 也唱弋阳腔

所以叫昆弋

解放以后

有一些北方昆曲剧院的老艺人

他都是昆弋两个都能唱的

那么一方面他两个都能唱

一方面它两个互相有点影响的

它这个昆曲 昆腔

有一点受弋阳腔的影响

那么这个就和苏州我们看到的

就不一样

特别是北方和南方

我们知道这个人的

人的长相都不太一样

个头都不太一样

这个性格都不太一样

南方细腻 北方豪爽

所以它在剧目上

同一个剧目在表演上

也会有些不一样

但是仍然是同一个剧种

不过是一个剧种的

不同的这个支派

另外为其他的剧种

比如说京剧

我们知道京剧

京剧

大家这个经常看京剧的人知道

京剧的伴奏乐器是胡琴 京胡

西皮二黄

但是你看京剧的武戏的时候

你会发现

这个怎么跟京剧其他的不太一样

它不是胡琴

它是吹笛子吹唢呐的

武戏往往是这样的

这是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 唱的就是昆腔

就是这个戏

是直接拿到京剧里边去演的

就是京剧院团 京剧演员

它演很多武戏的时候

它是直接从昆曲里边学过去的

而且唱的就是昆腔

不过唱的可能偷工减料了

比如说这个

这个我们以后再说吧

这个就是我们说到昆曲

它的这个艺术特征的时候

我们会提到就是昆曲里边的戏

你拿到其他这个剧种演员去唱了

他会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好 那么明朝和清朝人

我们看他们的几句话

明朝有王骥德《曲律》

前边说魏良辅写的《曲律》

王骥德也有《曲律》

也是明朝人

昆山之派 以太仓魏良辅为祖

曲圣嘛

鼻祖 前面也看到过

今自苏州而太仓 松江

以及浙之杭嘉湖

我们看这个方向是往东往南去的

声各小变 腔调略同

就是他在这个杭嘉湖地区

就是吴方言地区

他已经有一些变化了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样的

还是唱的是昆曲

下面是清朝康熙皇帝的一道圣旨

昆山腔 当勉声依咏

律和声 察板眼

明出调 分南北 宫商不相混乱

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

这个都是说

就是经过魏良辅的这个革新

这个在节奏 咬字

这个曲调上面的一些优点

分南北 有南曲有北曲

而熔于一炉

宫商不相混乱

丝竹与曲律相结合

就说他那个伴奏

这个丝 丝弦乐器 三弦

这个当然也包括胡琴

那么竹 笛子

有时候也包括箫

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

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

就是说这个表演

手 足 这个举止

包括那个眼神啊

这个都是浑然一体

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

梨园 戏曲

戏曲里边的美 这是最美的了

连皇帝都下了圣旨

如此来夸奖昆曲

所以昆山

从昆山起的昆曲曾经是流布全国

那么下面是有几幅

保存在国家博物馆

和故宫博物院的几幅古画

保存得很好

我们可以看到

这是明朝的一幅画叫《南中繁会图》

这里说的是明朝

南京郊区的这个搭着戏台

大家去看戏的

这种很兴旺的这种景象

这个画很长

这里只是截取其中的一部分

这里是清朝的一幅画

《康熙南巡图》

康熙皇帝

当然也包括乾隆皇帝

他们这个南巡到扬州

到苏州 到南京

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要迎接

怎么迎接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项目

要演戏 皇帝看

或者随从官员看

也可能凑热闹的

老百姓也跟着远远地看一眼

这是一定要有的

这个皇帝来南巡

你除了当地的特产拿来招待以外

戏曲 这个唱的都是昆曲

昆曲是一定要拿来的

还有《乾隆御题万寿图》

所谓万寿图

就是皇帝过生日的时候

那么这样的图

在故宫不止一张

乾隆皇帝过生日

这个康熙皇帝过生日

都有这样的图

而且他过生日他不是过一次

五十岁 六十岁

也可能五十五岁

甚至中间的小生日也可能会有

这个万寿

要举行给皇帝祝寿

那么其中很重要的什么呢

有记载

除了这个画以外有记载的

就是从神武门

就是景山对过 故宫的后门

往西到西四 到新街口

出西直门 过海淀 到圆明园

这个都是我们现在仍然熟知的地名

我们现在还经常走这样的路

沿这个路摆了多少多少个戏台

有多少多少出戏在演

而且你仔细地看

他这个不是随便画的

这个画不是随便画的

熟悉戏的人

如果这个图片

当然这个画在故宫

在国家博物馆

也不一定总是拿出来

这个我们看到印刷品

如果能看到原件当然更为珍贵

如果足够清晰的话

我们可以 都可以看出

他上面演的是哪一出戏

上面有哪些角色 生旦净末丑

都可以清楚地辨认出来

这个都体现出当时戏曲

而这个戏曲是昆曲

昆曲的这种兴旺的这种程度

那么刚才说有盛必有衰

康熙 乾隆年间

各种新兴的地方戏曲纷纷出现

在这个之前也有地方戏曲

但是这个时候呢

新兴的地方戏纷纷出现了

那么特别是到这个说法不一

有的说是道光有的说光绪

那道光那是19世纪前半叶

光绪的话19世纪后半叶了

不管怎么说 反正是一八几几年

这个时候京剧形成

现在经常有一个误解

现在经常把1790年

这个四大徽班进京

当做京剧的这个开始

实际上是不对的

我们知道1990年

特别是在北京

大张旗鼓地举行了

庆祝 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年的活动

徽班 安徽的 来的演戏的班子

来了很多 有四个大的

到北京来演出

然后就留在北京

那么徽班进京

为什么要如此隆重的纪念呢

因为徽班进京以后

他就留在北京

那么把汉剧 秦腔 昆曲 徽调这些融合在一起

然后在北京

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剧种

那么这个剧种

本来反正就是演戏就是了

后来这个戏他拿到上海去演

上海人说这个戏是北京来的

叫京戏 好了 京戏

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京剧

所以京剧这个产生

就是最初的那个源头

是在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

但是进京以后

还要过相当的年月

它才和其他的剧种融合

产生出新的这个剧种京剧出来

所以以前说光绪

后来说嫌太晚了

很多人那就说道光吧

反正不管怎么说

是在徽班进京以后

好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所以京剧到现在多少年 一百多年

说京剧是二百多年是不对的

这个等于说一个小孩的生日

要以这个小孩出生那一天为准

不能以你父母还没结婚

第一次见面

就算你这个小孩的生日

这当然是不对的

好 这个当然不管它

反正是这个在19世纪京剧形成

那么当时就是所谓花雅之争

昆曲是所谓雅部 高雅的

而这个花部呢

或者叫做乱弹

就是地方戏和京剧

当然我们说

这个雅的对面应当是俗

雅和俗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现在既需要高雅的

也需要通俗的

你只有高雅的没有通俗的

你不行的

你只有满汉全席

没有街上的小吃

这是不行的

你这个艺术也是这样的

所以雅和俗都是需要的

我们说雅并不排斥俗

但是俗也不应当排斥雅

那么至于乱弹

这个“乱”也毫无贬义的

就说这个两种

这个除了昆曲都叫花部

都叫乱弹

那么有所谓花雅之争

地方戏 京剧

它们和昆曲

因为都在北京演出

有的也到各地去演出

那么大家都要

现在话说都要争票房

都要争取观众

那么谁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那么这个花雅之争

当然有的时候昆曲

我这个东西艺术上造诣更高

更有根本

可以吸引一些观众

但是它那个雅部

它那个花部乱弹更通俗

更接近群众

所以可能看的人更多

所以这个花雅之争

最后是以花部取胜而告终

我们说你通俗的和高雅的

即使现在也是这样

你高雅的东西

我们说高雅艺术

什么叫高雅艺术

话剧 昆曲 芭蕾 歌剧

这是高雅艺术

在一个剧场里边演出

剧场里边演出

一千个座 一千多个座

有时候可以满座

有时候一场只卖出去几百张票

几十张票

我们说不是我们这个艺术不好

是这个知音太少了 太高雅了

俗的什么呢 流行歌曲

一个歌星他唱歌

他可不能在一个剧场里边演出

为什么 剧场太小了

要到体育馆 要到体育场

这个成千上万观众

拿着一个光棒还跟着一块摇晃

不吃饭都要去见那个歌星

那是通俗的

通俗的观众恐怕什么时候

都比高雅的那个观众要多

你高雅艺术你敢到体育场去演出

有那么多观众吗

所以这个各有各的长处

但是不管怎么说

花雅之争

这个最后是

就是以地方戏和京剧

它至少在票房上

逐渐就取代了这个昆曲的地位

这个为什么

一方面是雅和俗的这么一个关系

因为昆曲太雅了

我们以后要说到

这个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看戏

比如说相对于昆曲来说

京剧要俗一些

但是京剧相对于比如说评剧来说

京剧又雅一些

评剧又更俗一些

但是评剧有评剧的好处

你看那个评剧不需要字幕

我直接听就能听懂

只要你能听懂普通话

能听懂北京话

这个你听评剧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京剧一般的来说

你要借助一点字幕

你不借助字幕有时候会听不懂

但是老观众听得熟的

他不一定听过这出戏

他听过其他的戏

他来听这出京剧

他不看字幕也能听懂大部分

但是昆曲则不然

昆曲 我们现在观众来看昆曲

一般的说

你没有读过这个原本的话

你总得看字幕

即使你对昆曲很熟

但是这一出你没看过

你也没看过剧本

你听是听不懂的

你要看字幕的

而且有时候看字幕

你还不一定看得懂

因为这个字 生字 我没学过

我得查字典

或者我虽然看懂了是什么字

但它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因为它用了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我不明白

所以这个 它的

这个观众面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你过于雅了

所以这个观众面会小一些

另外时代的变迁

还有我们说一个时候

总有一个时候的艺术形式

一个时候的文学样式

唐朝 诗

为什么到宋朝就是词最好了

难道是诗不好了吗 不是的

唐朝一个诗

它到达了一个高峰

宋朝它达不到你这个高峰了

那么宋朝这个词

它就另有一功

到了元朝它这个曲又有一功

这个本来也是自然规律

所以这个也没有什么可太遗憾的

不过我们总希望

昆曲虽然是这个

在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

虽然有所衰落

但是你总不要灭绝了才好

那么关于这个花雅之争

虽然我们说这个康熙乾隆年间

地方戏出现

大概到京剧形成以后

慢慢地花部压过雅部

但实际上从很早

这个即使在昆曲很兴盛的时候

宫廷里边

主要流行的是昆曲

比如说在南方 在苏州

这种大户人家他在厅堂里边

那当然还是听昆曲

那么在北京可能也是

但是在大众的场合

茶馆里边

以前这个茶楼

北京前门外现在还有广德楼

广和戏院 以前叫广德楼

茶楼 一边喝茶一边看戏的

在这种场合

那么往往是通俗的东西

要压过这个高雅的东西

这个清朝有人记下了 乾隆初年

乾隆初年 还是昆曲很兴盛的时候

当时就是说那个茶楼里边

那个观众怎么样呢

所好唯秦声

就是陕西那个地方来的秦腔

啰是啰啰腔

弋是弋阳腔

所好唯秦声 啰 弋 厌听吴骚

你那个吴地方来的

哼哼唧唧的什么东西啊

闻歌昆曲 辄哄然散去

一听昆曲 不听 走了

我们现在其实也有这种

我们经常有的时候

京 昆放在一起演出

有时候京昆

第一个节目京 第二个节目是昆

这个或者有时候演唱会

这个演唱京 京戏

那个演唱昆曲

有的时候一到昆曲有人就出去了

出去散步去了

出去喝茶去了

懒得听

京剧来了他再进来

为什么 昆曲听不懂

往往会有这种情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昆曲艺术欣赏课程列表:

第一讲 昆曲和中国戏曲

-1.1 戏剧和戏曲

--Video

-1.2 中国戏曲的特点

--Video

-1.3 中国戏曲的意趣

--Video

-1.4 中国戏曲的源流

--Video

-第一次作业

第二讲 昆曲的来龙去脉

-2.1 昆山和昆山腔

--Video

-2.2 魏良辅对昆山腔的革新

--Video

-2.3 梁辰鱼和《浣纱记》

--Video

-2.4 昆曲的流布和衰落

--Video

-2.5 承上启下的苏州昆剧传习所

--Video

-第二次作业

第三讲 昆曲的剧目及艺术特色

-3.1 昆曲的剧目(上)

--3.1 昆曲的剧目(上)

-3.2 昆曲的剧目(下)

--Video

-3.3 昆曲剧目的演出形式

--3.3 昆曲剧目的演出形式

-3.4 昆曲的艺术特色

--3.4 昆曲的艺术特色

-3.5 如何更好地欣赏昆曲

--3.5 如何更好地欣赏昆曲

-第三次作业

第四讲 昆曲的字音和音乐

-4.1 昆曲的字音

--Video

-4.2 昆曲的音乐

--Video

-4.3 南曲和北曲

--Video

-4.4 昆曲的曲谱

--Video

-第四次作业

第五讲 昆曲的角色行当

-5.1 生行家门

--Video

-5.2 旦行家门

--Video

-5.3 净行家门

--Video

-5.4 末行家门

--Video

-5.5 丑行家门

--Video

-5.6 杂行家门

--Video

-第五次作业

第六讲 昆曲在当代

-6.1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

--Video

-6.2 荣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Video

-6.3 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Video

-6.4 昆曲的现状

--Video

-6.5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昆曲走向何方?

--Video

-第六次作业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