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 > 12 城乡生活与建筑类型 > 第二节 > 信仰生活与礼制宗教建筑
关于清代坛庙 宗教建筑和信仰生活
我们还得把它切成几块来分别叙述
第一大块是中央的礼制建筑
第二大块是皇家的宗教建筑
第三块再说地方
那先从中央礼制建筑开始说起 中央礼制建筑
清代大体上沿袭了明代的祭祀制度
坛庙建筑 坛庙制度
在清入关前
清代的这种祭祀制度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入关后则主要吸收的是中原祭奠文化
从康熙开始 就形成了以圆丘 方泽
祈谷 太庙 社稷为大祭
天神 地祇 太岁 朝日 夕月
历代帝王 先师 先农为中祭
先医等庙 贤良祠 昭忠祠为群祭
这么一个大的体系
核心的就是大祭部分和一些中祭部分
我们一定要追溯到紫禁城两侧 两侧左祖右社
左祖右社制度始于周礼
左边是祖庙 所谓太庙 右边是社稷坛
当然明代就有此制
祖庙是祭祀皇家祖先之庙
我们看这张照片
现在就是我们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中间的坛主要是五色土
社指大地 稷指农业
所以其核心是一个五色土的坛
当然这个明代便有 清代继承
那清代的其他的天地日月之祭 分为不同的坛
分布在北京城不同的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这张图面上 天坛 南郊
当然跟天坛的邻居 就是所谓先农坛和太岁
祭太岁的地方和祭先农的地方 先农坛
地坛 北郊 日坛 东郊 月坛 西郊
城市中心部分还有一个先蚕坛 是蚕桑之祭之所
我们看看天坛
一说天坛大家头脑中马上就有这个形象
但实际这不是祭天的地方
这是天坛里面祈谷坛 祈年殿 后来的祈年殿
我们看今天祈年殿的形式基本是乾隆时候定下来的
乾隆之前祈年殿也是一个三重檐的
一个大屋顶的圆形建筑
但是颜色不同 颜色是黄绿青三个颜色的屋顶
当然今天看到的青色的屋顶
反映了乾隆对规制的认识和乾隆的审美
这类建筑形式极具纪念碑特征
那真正祭天的地方 在前面的圜丘
圜丘 制圆 其数为九的倍数 当然用台三层
而且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
当时皇帝祭天是什么时候祭
当时皇帝祭天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要在冬至 要在子时之前 子时之前来祭天
虽然祭天的地方是一个露天的坛
但是整个天穹这种幽明的感觉
整个天象到了冬至 接近子时时候的天象
这个氛围是当时皇帝祭天的氛围
而这个氛围礼制的背后的支撑和空间气氛
和皇帝仪典的程序 具有极高的规制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时间的判断
来切身地想一想我们祭天之所
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
而不在室内的其他的时间
所以这种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清代的祭天的形式
确实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
至于地坛 那当然与天坛不同 它也有它的特征
这是一张地坛的图 这是我们今天地坛的平面图
地坛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与现在相对是制方 它不是制圆 天圆地方嘛
地坛的坛是制方 北向 主要的祭祀通路从北边进入
偶数为基 他运用偶数 偶数是阴数嘛
以凤为主要装饰题材
然后颜色 色黄 中央戊己土 大地是黄色
这是地坛的一个建筑上特征的几个要点
再简单重复一下
制方 北向 偶数为基 色黄 以凤为装饰 这是地坛
先农坛也是当时清代的一个重要的祭祀场所
当然先农坛并制的不仅有先农之坛
有一亩三分地 皇帝躬耕的地方
还有一个太岁殿一组重要的建筑
以及它其他的附属建筑 比如庆成宫啊这些建筑
我们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补充其他我没有讲到的东西
当然还有先蚕坛 先蚕坛主要由女眷来使用
我们有样式雷的图纸
有先蚕坛的一些比较形象的女眷祭先蚕的场景
这是中央的礼制建筑 坛庙两类
坛有坛的特征 庙有庙的规制
那到了皇家宗教 清代的皇家宗教
马上我们就会反应到 藏传佛教喇嘛教 确实如此
喇嘛教作为清代的国教 不仅是为了抚慰蒙藏地区
也是皇帝信仰的体现
乾隆把自己塑造成文殊菩萨的形象
当然从紫禁城内到紫禁城外有几个重要的宗教建筑
我们需要一一地进行简单地介绍
紫禁城内最重要的建筑就是那个雨花阁
雨花阁位于后宫的西侧
雨花阁是乾隆皇帝让章嘉呼图克图进行设计
它大概室内空间分四层 室外看起来是三大层
这四层大概是事部 行部
瑜珈部 无上瑜珈部这样来安排的
而室外建筑特点 给人的一个印象
我们用藏风来形容
这个藏风并不是简单地把西藏的建筑搬到内廷来
乾隆所有的这种采纳别的建筑风格的做法
都不是简单地搬过来
而是进行消化和重新地咀嚼
而在这里虽然是章嘉进行设计的
但是基本的建筑语言
换句话说这建筑所用的词汇 都是官式词汇
而给你带来的风格感觉
带有那么一点点藏传佛教的感觉
那这个感觉如果我不提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出来
一个是最上面的屋顶 和下层屋檐的对比
要比常规的汉地建筑对比得强烈
上面要小一些 下面更像一个基本环境的衬托
比较舒展 铺陈得比较开
再有一个特点 你们不知道
雨花阁顶层的屋面虽然是一个四角攒尖的顶子
但是它不是个正方形
这种貌似离经叛道的设计
一个非正方形的平面上面安一个金字塔一样的屋顶
所谓四角攒尖的屋顶
这种矛盾恰恰反映了一个对地方风格的追求
当然还有它的装饰
它最上方的屋顶四角布置了四条金龙
像这种做法在汉地建筑是不见的
综合这些语言 综合这种微妙比例的把握
乾隆缔造了他宫廷之内的藏传佛教建筑雨花阁
说到皇宫之外 我们不能不提的
是雍正时期的府邸后来改造成的喇嘛宫 叫雍和宫
雍和宫就是另外一个典型的
藏传佛教在皇家建筑体系里面的代表作
雍和宫这一串建筑
雍和门 雍和殿 永佑殿 法轮殿 到后面的万福阁
最具藏传佛教特色的就是这个法轮殿和万福阁
法轮殿还好理解一些
它在一个简单的大屋顶 前后出抱厦的基础上
出了五个小亭子 屋顶上面出了五个小亭子
这是它的室外形象 这是它的剖面图
出了这小亭子 这构造不同于常见的汉族建筑
确实我们可以说带有蒙藏特色
而这万福阁 这是万福阁的老照片
给我们带来这个藏族建筑特色在哪里呢
其实我们可以对比的是万福阁的正立面
与其他的具有类似结构这种重檐歇山屋顶
它的上层跟正立面之间的差别
万福阁的上层歇山屋顶要比常规的设计要短小
给我们带来的立面感受恰恰是下层屋面更舒展
而上层屋面收紧得更多一些
这种对比与其说是形式上的差别
不如说是细节比例尺度
给人眼的观察所带来的这种差别
这就是集藏族特色的核心所在
那说到更大的视野
宗教建筑另外一个重要的代表作
就是所谓承德的外八庙
承德的外八庙实际有十二个庙
那叫外八庙的原因是
其中八个庙理藩院管 有喇嘛住息在里面
这个外八庙名字我不一一重复
其中比较代表性的例子
当然有所谓小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
有须弥福寿之庙 有安远庙 普乐寺 普宁寺等等
这些我们都耳熟能详
而特别特别值得提的 当然我个人认为一个是普宁寺
这张照片是普宁寺的外景 是老照片
这是普宁寺的现场的情况
这种多层屋檐的重叠 烘托出来的向上的气氛
以及上层 尤其是顶层的那些屋檐 所塑造成的
根据佛教仪礼所塑造成的五个小亭子和中间的攒尖顶
这种组织我们可以说
是比较成熟地运用了蒙藏建筑语言
而其建筑结构同样有挑战
这是里面的一个主尊 千手千眼
两边还有善财龙女两个辅尊
这主尊相当地高大 剖面图可以看得出来
这整个建筑似乎就是为佛像所制作 所定制
而两个方向的剖面表现出整个的楼阁结构
是当时的一大挑战
不仅从材料上 从结构的稳定性上都是挑战
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汉地
比如说应县木塔的做法
这是每层每层结构互相衔接的做法
它更强调竖直上的通柱的构造
这是承德外八庙的普宁庙
所给我们展示的一个建筑和塑像之间的结合
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是普乐寺
普乐寺被称为圆亭子 圆圆的平面用十二柱
而它所表达的概念实际更具藏传佛教仪礼的本真
它铺陈的是一个曼陀罗
以中心为核心布置的一个曼陀罗阵
我们看室内的这个曼陀罗的形式
和整个建筑组群的曼陀罗构造
当然我们再一次对比 原原本本的西藏的布达拉宫
和我们看到的清代皇家所缔造的那些宗教建筑
其间韵味有相通之处 手法却有不同之处
布达拉宫大量使用了他们的实体的墙面
墙面上开小窗 烘托出一个背景
在这个墙面屋顶之上再改造灵塔殿
有各种汉式屋顶的组合
而这种平平的展开的背景
和上面点缀式的屋顶组合比例的感觉
被清代宫廷捕捉到了
体现在他们的建筑上
但是恰恰如此 不尽相同的是
清代的皇帝并没有使用这样实体的墙面作为基本背景
用其他的语言 用汉族的建筑坡屋顶作为背景
来夸大一下上层屋檐和下层屋檐的比例
来实现这种立面上的比例关系的协调
好 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清代皇家宗教建筑部分
接下来 我们再来简单地看一看
清代地方城市中坛庙和宗教建筑的分布情况
当然具体的实例很多
我们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来调查实例
现存的实例却不是那么多
从平面来看 我们同样举这两个例子
一个是郾城 河南 一个是河南的临颍
刚才就这两个地方 我们曾经说过它们的衙署建筑
衙署建筑如果是管阳间的事情
管人日常生活的事情
而坛庙宗教建筑就是要管
信仰上的事情和一部分阴间的事情
阳间有我们的治所 阴间就一定要有城隍庙
看这张图上城隍庙 当然还会有其他的坛
比如说风云雷雨坛 比如说社稷坛 这个建在城外
当然还有一个坛叫做厉坛
邑厉坛 就是这个县城的厉坛
来对付一些厉鬼们
再有就是其他的一些宗教建筑
比如说郾城非常独特
有很兴盛的地方的岳飞崇拜 所以要武穆祠
当然相应的会有一些佛寺 比如彼岸寺
会有道观 崇祯宫
关羽的信仰 会有关王庙 这些宗教建筑
城外也会有啊 比如说有观音寺 武安祠
那相应的 在我们另外一个例子里面 就是河南临颍
这种宗教建筑也是存在的
坛庙也是存在的 坛庙必不可少
刚才我们说过的社稷坛 我们说过的邑厉坛
当然还会有城内的一些寺庙
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图上都有所标注
那整个回顾清代的坛庙和宗教建筑
大部分是继承了前代的成果
也有一些敕建的 兴建的行为
而在这里面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三点
第一点 对于坛庙清代皇家的理解和固定下来的规制
第二点 清代皇家寺庙中
对于藏传佛教建筑形式和仪礼的表达
第三点 确定下来在地方城市中
坛 庙和佛寺 道观的布局情况
掌握这三点
我们就能基本了解清代建筑坛庙和宗教建筑的大貌
-第一节
--元上都与元大都
--元大都宫殿
--元代的宗教建筑
--元代的科技建筑
-第二节
--明代的北京城
--明代的地方城市
-9--作业
-第一节
--明代北京紫禁城
--明代北京皇家坛庙
--明代曲阜孔庙
-第二节
--明代佛教建筑
--明代道教建筑
--明代教育建筑
-10 --作业
-第一节
--清代建筑概述 1
--清代建筑概述 2
--推荐阅读与思考
-第二节
--清代紫禁城 1
--清代紫禁城 2
--参考文献
-第三节
--清代陵寝建筑
--参考文献
-11--作业
-第一节
--清代城市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2 --作业
-第一节
--“准”建筑师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建筑匠 1
--建筑匠 2
--建筑匠 3
-第三节
--案例赏析 1
--案例赏析 2
--案例赏析 3
--html
-13 --作业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节
--江南私家园林
--岭南私家园林
--北方私家园林
-14--作业
-第一节
--北方合院式民居
--江南厅井式民居
-第二节
--南方厅井式民居
--东南客家土楼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
-15--作业
-第一节
--回族建筑
--蒙古族建筑
--新疆维吾尔族建筑
-第二节
--多民族建筑小结
-16--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