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7975

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 >  16 中国多民族的建筑 >  第二节 >  多民族建筑小结

返回《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多民族建筑小结在线视频

多民族建筑小结

下一节:第十六章讨论题

返回《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多民族建筑小结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在侗寨里面还有一种类型的建筑非常引人注目

就是鼓楼

几乎每个村寨都有鼓楼

常建在寨子中心 或路口 河边等冲要处

与西南很多少数民族相同

侗族的私有观念不强 集体活动颇多

民居是外向的

不像汉族住宅有封闭式的私家院落 他没有

然后寨子里面的一些公共活动

像歌舞庆典 聚会议事等

都是在鼓楼前的鼓楼坪

又叫做芦笙坪上面进行

其实鼓楼是汉族对它的称呼

侗语则称堂卡 堂瓦

堂指的是众人 瓦或者卡指的是说话

堂瓦或堂卡的意思就是公共议事厅

或者又称播顺 意思是寨子的灵魂

这两种称谓都表达出它的文化内涵

各村的鼓楼造型各不相同

成为侗族村寨的重要标志

鼓楼的式样可分为塔式和厅式两种

以塔式居多

塔式鼓楼平面为方形或八角形 也有六角形的

内部有四根通天大柱

外观则是密密层叠的七八层

甚至十一 二层的屋檐

层层内收 轮廓很像一株大树

有的最高处做成亭状

形同密檐宝塔 造型美观俏丽

比如通道高步村的鼓楼

楼内其实并不分层

顶部悬挂一面大鼓

遇到需要报警或者集会大事的时候

就上去击鼓 通知寨民

鼓楼的结构全用杉木榫卯衔接

不用铁钉 构造十分精巧

比如贵州从江增冲鼓楼

就是塔式鼓楼造型中间最秀丽的一座

平面八边形

外面十一重檐 檐端略有上翘

顶部再升起重檐八角攒尖亭

两檐相距较远 上檐比下檐收分大

整体轮廓变化非常丰富

从江高阡鼓楼 形象与增冲鼓楼相近

但平面六边形

十二重檐 上有重檐六角攒尖亭

总高有二十三米 是最高的一座鼓楼

另外还有马安鼓楼 大田鼓楼等等

侗寨的风雨桥也很有特色

风雨桥就是上面有长廊 楼亭等

建筑覆盖遮雨的桥

侗乡多河流 几乎每个侗寨都有风雨桥

有的还不只一座

作为入寨的必经之路

风雨桥上的长廊形式多用单檐

而楼亭往往做成多层重檐

形似鼓楼 造型俏丽

比如桂北三江县马安寨的程阳桥

还有通道黄土乡风雨桥

以及新寨风雨桥等等

风雨桥既可供行人遮风避雨

又可供村民休息聊天

每逢盛大节日各寨串门

大家齐集桥头 盛装出迎

唱歌奉酒 吹着芦笙

弥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湘西 黔东南一带是苗族聚居地

苗族村寨多依山据险而建 具有一定的防御性

山地苗居与壮族 侗族的干阑属同一个系列

布局很相似 只不过因地形复杂

发展了前部架空

后部倚在山崖上的半边楼形式

苗居在造型上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作法

比如屋脊向两端翘起 翼角也微微上翘

外柱有明显的向内侧脚

喜欢用歇山屋顶等等

造型质朴而又略带古风

临河的苗居则采用前店后居的吊脚楼形式

用木柱将房屋高高地支撑出水面

随湾就曲的布置在河道两岸

比如湘西凤凰沱江镇的沿河苗居

形成了柱脚疏密 房屋错落的河岸景观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民居形式

比如云南哈尼族的土掌房

景颇族长脊短檐的竹楼

摩梭人的木楞房 海南岛黎族的船形屋

台湾岛高山族的平台屋

总的来说 丰富多元的民族建筑

突出地表现出了建筑的地域性

民族性和交流性

首先是地域性

各民族分布地域广阔 东西南北各异其俗

建筑形态势必有地域性的差异

比如东北以防寒为主

吉林满族大院处理得独立而疏朗

利于争取冬季阳光

利于务农和马车交通

南疆地区既需要考虑防风沙

又需要御寒防热

因此往往外部封闭 内部空间流动

西南需要防潮防虫通风

干阑式建筑成为较好的选择

再比如西北生土材料丰富 东北木材丰富

西南有大量的小木材 竹材等

以及因此而发展的建筑技术 建造习俗

都是各民族建筑形式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

各地的民族建筑

无疑受到了地理气候 材料构造

乃至生活方式等因素的

强烈影响和重新塑造

是对地域性长期适应的结果

其次是民族性

比如说 南北东西地形气候如此差异

各地的汉族民居

却都选取了庭院式布局的形式

遵守中轴对称 中为堂屋等礼制习惯

而西藏 甘南 四川的藏族

都通用着集中式的碉房形式

而各地回居都非常爱干净等等

建筑形式显然还受到民族文化

思维方式 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 差异就更大了

因此 在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共同作用下

分布在边疆省区的各族

表现出十分鲜明的民族风格

比如 藏传佛寺雄伟巨丽

藏族碉房粗犷神秘

都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防御性

维吾尔族的民居外闭内敞

内部空间流畅舒展

维吾尔族的伊斯兰建筑轮廓起伏 塔楼高耸

都具有沉静浑厚的性格

室内装饰富丽精细华美 颇有伊斯兰风情

而傣族佛寺和佛塔造型玲珑精美

民居亲切柔美

侗族民居简朴灵巧 鼓楼和风雨桥俏丽多姿

另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如回族 白族 纳西族

虽然他们的建筑形式

基本融入了汉族合院建筑的体系

但他们的建筑中仍然清晰地保留着一些民族特点

在地域性与民族性都非常显著的同时

民族建筑的交流性也不容忽视

历代的战争 迁徙 共生 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其中就包括建筑文化和技术

一方面 各民族与汉族的建筑文化交流频繁

比如 各地回居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当地汉族民居形式

云南大理白族 丽江纳西族所惯用的

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也都可以明显地看出汉族院落的处理手法

而地势平坦地区的壮族民居 瑶族民居

也逐渐的开始脱离传统的干阑

采用汉族习惯的地居形式等等

这些实例都表现出

各民族与汉族建筑文化之间的不断交融的进程

另一方面 各少数民族之间建筑交流也很频繁

比如德昂族的歇山顶竹楼与傣族的竹楼十分相似

但其厨房的毡帽顶

和佤族民居以及勐海拉祜族的椭圆形草顶

也非常相似

这反映出西南地区

相邻民族间的建筑交流非常活跃

最有意思的是彝族

在昆明的彝族接受了一颗印的民居

在四川凉山的彝族接受了当地的木拱架房

居住在红河元江一带的彝族

则采用了当地哈尼族习用的土掌房

所以同一民族的建筑可以出现很大差别

不同民族的建筑也可以极其相似

民族间的建筑文化是封闭和交流并存的

总之 各地民族间的建筑形式

既有地域特性和民族特性

也存在着相互交融 取长补短

各自在地区环境下发展了自己的特点

形成了个性和共性并存的

更加成熟的民族建筑形式

中国建筑史——元明清与民居课程列表:

9 元明时期的城市与建筑 上

-第一节

--元代的城市与建筑综述

--元上都与元大都

--元大都宫殿

--元代的宗教建筑

--元代的科技建筑

-第二节

--明代制度重建,城市与建筑综述

--明代的北京城

--明代的地方城市

-9--作业

-第九章讨论题

10 元明时期的城市与建筑 下

-第一节

--明代北京紫禁城

--明代北京皇家坛庙

--明代曲阜孔庙

--明南京孝陵与昌平十三陵

-第二节

--明代佛教建筑

--明代道教建筑

--明代教育建筑

-10 --作业

-第十章讨论题

11 清代建筑概述与紫禁城

-第一节

--清代建筑概述 1

--清代建筑概述 2

--Blank HTML Page

--推荐阅读与思考

-第二节

--清代紫禁城 1

--清代紫禁城 2

--参考文献

-第三节

--清代陵寝建筑

--参考文献

-11--作业

-第十一章讨论题

12 城乡生活与建筑类型

-第一节

--清代城市

--律制生活与衙署类建筑 1

--律制生活与衙署类建筑 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信仰生活与礼制宗教建筑

--工商行业与商业会馆建筑

--娱乐生活与演出建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2 --作业

-第十二章讨论题

13 清代建筑技术与艺术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艺术和科学&工程做法

--“准”建筑师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建筑匠 1

--建筑匠 2

--建筑匠 3

-第三节

--案例赏析 1

--案例赏析 2

--案例赏析 3

--html

-13 --作业

14 明清时期古典园林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1

--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2

-第二节

--江南私家园林

--岭南私家园林

--北方私家园林

-14--作业

-第十四章讨论题

15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第一节

--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简史

--北方合院式民居

--江南厅井式民居

-第二节

--南方厅井式民居

--东南客家土楼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设计成就

-15--作业

16 中国多民族的建筑

-第一节

--回族建筑

--满族、朝鲜族民居建筑

--蒙古族建筑

--新疆维吾尔族建筑

-第二节

--西藏地区的藏族建筑

--西南地区多民族建筑艺术

--多民族建筑小结

-16--作业

-第十六章讨论题

多民族建筑小结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