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  第四章 华裔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华语学习的影响 >  第一节 华裔学生的特殊身份 >  4.1.1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

返回《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1.1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在线视频

4.1.1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

下一节:4.1.2 民族语言的学习

返回《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1.1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欢迎你学习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今天我们开始第四讲

华裔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华语学习的影响

我们要先来谈一谈 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

在教学中 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类似的体会

有华裔背景的学生跟一般的留学生是不一样的

华裔学生虽然也是散布世界各地 具体情况多种多样

但是与“非华裔学生”一比

这个群体的特征就凸显出来了

遗憾的是 这些差别虽然真真切切地存在

但是却似乎难以进行量化研究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有效的实验数据来全面反映这些差别在哪里

差别的程度有多大

不过 没有关系

我们打算用其他的方法把这些差别找出来

其实 “华裔”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区别

不外乎就是一个“华”字

这个字是从血液中带出来的 不妨把它称为“基因”

接下来咱们一起通过研究分析

来搜寻隐藏在华裔学生身上的各种“华”基因

我们先来看一个调查数据

有研究者对110 多位各类美国华裔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如下: 知道自己生肖属相为100%

出生时就有中文名字为100%

家人称呼时用中文名字为100%

家人常用与有时用的语言

普通话为61% 方言为74%

家中有中文报纸为54% 家中有中文杂志为47%

家中有中文书为81%

来华前学过汉语有71 人 父母教17%

家庭教师教34% 补习班或华校36%

自己看中文电视 VCD 为74 %

爸爸看中文电视 VCD为60%

妈妈看中文电视 VCD 为79%

自己看过中文书为13% 爸爸看过中文书为69%

妈妈看过中文书为56%

这些数字表明 华裔学生 从生下来开始

就已经与“华”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的生活 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华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具体来谈谈

1.华语接触环境

华裔子弟的生长环境不尽相同

有的人 父母 祖辈都说华语 有非常好的华语环境

在家里跟母语环境差不多 能做到自然习得华语

而且一直坚持使用华语 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

但这样的情况不多

这类人其实通常不用再通过学校教学学习华语

所以并不是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

海外大部分的华裔子弟并没有非常好的华语生活环境

有的华裔家庭 父母就已经很少说中文了 更不用说小孩

有的孩子就算小时候会听能说普通话或者某种汉语方言

进入幼儿园以后也慢慢放弃使用了

这些都是事实 不过也不用太过悲观

要知道 跟非华裔相比

华裔学生在语言环境方面 还是不知要好多少倍呢!

(1)家庭氛围

在华人家庭里 多多少少都能找到华语华文的痕迹

在听觉接触上 学生的父母如果是第一代移民

那么通常夫妻之间会有说华语的机会

他们跟自己的父母交流时

十有八九是使用华语或者某种汉语方言

如果父母不是第一代移民 那么就不一定会说华语

但是祖辈还有会说华语或某种方言的可能

此外 家中播放的中文电视节目及中文歌曲等

也提供了与华语的听觉接触

所以 华裔学生自小应该都有这样那样的途径

可以听到华语 这种听觉上的熟悉感

使得他们日后说出来的华语声调 就算不标准

也绝没有一种七拐八拐的洋腔洋调

在视觉接触方面

中文名字 中文报纸 中文书籍 中文歌词

某些来自中国的药物 食品 用品及工艺品上的汉字

甚至可能是一张挂在墙上的字画

无不提供了从小就与方块字打交道的机会

所以 华裔学生写出来的汉字

就算再差 感觉也像个汉字

绝不会写出某种画画般的笨拙笔感

(2)华人社区环境

华人家庭通常会属于一定的华人社区

聚居 这是世界上所有民族共有的特点

特别是当它在某地是属于少数民族的时候

这种团聚在一起生活 活动的倾向就更加强烈

即便是生活在多民族混杂的地区

华人也会相对集中地居住

华裔学生大多数居住在华人街区

那里有很多华人开的商店和餐馆

路上也能看到很多中文招牌和广告

而且他们也经常会去“中国城” 或“唐人街”

这就为他们接触汉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 在华人社区中 普遍存在着各种华人社团

他们经常组织各种活动来传播中华文化

如办晚会 舞龙狮 猜灯谜 中国书画欣赏等等

而且为了要突显身份特征

华社活动时通常倾向于使用华语作为主要交际语言

这些都为华裔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探亲之旅或寻根之旅

作为海外华人 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或多或少

或远或近都有一定的亲属关联

那么探亲之旅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了

回到中国 与亲人以及祖籍国亲密接触一下

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语言接触和学习的机会

就算那些已经断掉亲缘联系的华裔学生

也极有可能会随父母回到祖籍地进行寻根之旅

因为人总是会对自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比较好奇

想要到自己家族的发源之地去看一看

总而言之 一个华裔选择到中国旅游的可能性比非华裔大得多

也可以说 在诸多旅游目的地中

华裔选择中国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地方大得多

2.天然华语语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 华裔学生

不论他来学华语的时候是不是零起点

他说出来的语音语调不敢说一定标准

但绝对不会是一种不着边际的“洋腔调”

我们认为 华裔学生对华语有一种天然的语感

带来这种语感的原因

一是上文中提到的从小与华语的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接触

另一个 我们猜测 从发音的生理条件来说

中华民族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这个种族的人的发音器官应该比较适应其发音特点了

虽然这方面我们找不到直接的实验数据

但其实所谓“口音”就能从侧面证实这个猜想

比如各个不同国家的人学英语总有某种相似口音

那是因为他们的发音器官已经适应了自己母语的发音习惯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就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

一个美籍华裔说出来的英文比其他美国人说的听起来更容易懂

虽然这个华裔同样也是自然习得的非常地道的美式口音

语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得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效率比非华裔高得多

而且他们输出的口语或书面语也更地道得多

这种语感还体现在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方法上

比如 有研究表明 在阅读过程中

华裔学生比非华裔学生更经常使用

“通过各种途径猜测词语的意思”这一策略

在记忆词语的时候 华裔学生会把词语和与它发音相似

或字形相似或意义有关联的已知词语联系起来记忆

这些方法的使用

都说明华裔学生的华语语感远远好过非华裔学生

3.中华文化背景

相比语言的传承 文化习俗的保留会更加容易

因为它们融进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日复一日

慢慢地形成了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

有一次在印尼一个很小的城市

我们看到一户人家 厅内摆设跟中国旧式房屋一样

门框贴了对联 我们进去一问

果然是华人家庭 已经迁居到此好几代了 祖籍是客家人

他们已经完全不懂华语了 但还知道自己的姓

至于屋内出现的汉字 他们表示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见文化的传承跟语言的传承并非一定要同时进行

不管身在何处的华人

都有一些共同的较为熟悉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比如:各种传统节日 春节 中秋 清明 端午 元宵

中国菜 中国茶 华人戏曲 舞龙舞狮

划龙舟 祭祖 供奉关公 观音 等等

这些习俗 由于深深扎根于日常生活中

我们的华裔子弟在接触到这方面的话题或知识的时候

毫无陌生感 并且完全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

这是与非华裔学生相当不同的一点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了一套供华裔学生使用的华语教材

当中引入了大量具有文化背景的内容

比如谈到舞龙舞狮这样的话题时

教师根本不用过多解释 学生立刻就能展开谈话

而且还有学生反映:以前的教材讲的内容都很幼稚

而这些话题我们很喜欢 有很多话可以说

这里说的“以前的教材”就是指与外国人一起

混合编班时采用的对外汉语教材

4.华人思维观念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

已经形成了一套对事对物对人的评价体系

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道德观 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等等

这些观念也直接影响了中华民族待人接物的方式

虽然难免存在个体差异

但是为主流社会所认可的观念是比较一致的

比如: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 礼尚往来的交际法则

光宗耀祖 孝敬长辈的家庭观念

勤劳 节俭 谦让的美德 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

家长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殷切期待等等

甚至还有些在西方人眼中比较负面的

比如:重男轻女的思想 面子观念等等

我们也不否认都是华人的特点

这些思想观念 通过一代代人言传身教而流传下来

我们的华裔学生 从小耳濡目染

虽然他们不一定完全认同那些观念

但在潜移默化中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最起码在跟华人打交道的时候

在思维方式上他们能够跟得上

以上我们从华语接触环境 天然华语语感

中华文化背景 华人思维观念几个方面

全面分析了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

有人也许会说

并不是所有的海外的华裔子弟都具有“华”基因

不排除有那样的一些极端例子

就是完完全全切断了与中华背景的联系

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外国人

对于这种情况 我要说这是一种遗憾

也许有历史的原因 也许是个人的选择

但反过来想 我们华文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使命

就是避免更多这样的情况出现

在华人移民第一 二代时往往不容易

断掉与华语和中华文化的联系

而且那时还具备良好的华语学习的条件

因此 在那个阶段就要做好华语传承的工作

这样 一代代下去

每一代华裔子弟的父母和祖父母都会说华语

那么也就更加有利于孩子们继续把华语学下去

虽然到第三 第四代 甚至第N代的时候

他们的华文水平会有所降低 但没有关系

我们不能苛求海外华裔的华语能力跟汉语母语者一样高

最起码作为民族身份的象征

它传承下来了 这就够了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

它的后代无论去到哪里生活

血液里应该永远都保留着中华民族的基因

这就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经久不息的方式

同学们 我们的课先讲到这里 下次再见

华文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课程列表:

课程概要

-课程概要

--Video

第一章 华文教学的概念、性质及目标

-第一节 什么是华文教学

--1.1.1华文教学的定义和性质

--1.1.2华文教学的相关概念

--1.1.3汉语教学的三大分野

-第二节 开设本课的意义

--1.2.1华文教育的目的

--1.2.2华文教学的目标

--1.2.3华文教学理念的更新

-单元测试--作业

第二章 海外华人社会及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及特点

--2.1.1海外华人社会和语言

--2.1.2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

--2.1.3新形势下的侨教和华教

-第二节 海外华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2.2.1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2.2.2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

-单元测试--作业

第三章 当前华文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华文教材的适应性

--3.1 华文教材的适应性

-第二节 华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 3.2 华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第三节 华文教学方法问题

--3.3 华文教学方法问题

-第四节 华语不难学

--3.4 华语不难学

-第五节 汉字教学

--3.5 汉字教学

-第六节 语法教学

--3.6 语法教学

-第七节 华文教学研究

--3.7 华文教学研究

-单元测试--作业

第四章 华裔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华语学习的影响

-第一节 华裔学生的特殊身份

--4.1.1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

--4.1.2 民族语言的学习

-第二节 华裔学生的学习特点

--4.2.1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优势

--4.2.2华裔学生学习华语的劣势

-第三节 针对华裔学生的对策

--4.3.1如何对华裔学生攻心

--4.3.2华文教学对策的调整

-单元测试--作业

第五章 华文教学的总体设计

-第一节 华文教学大纲

--5.1.1华文教学大纲的研制之路

--5.1.2 华文教学大纲的本土化和个性化

-第二节 华文教学设计

--5.2.1设置因地制宜的华文课程

-- 5.2.2华文课堂教学计划的拟定

-单元测试--作业

第六章 华文课堂技巧与方法

-第一节 华文教学的方法

--6.1.1汉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6.1.2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6.1.3语法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二节 华文课堂教学的技巧

--6.2.1华文课堂教学技巧——导入

--6.2.2华文课堂教学技巧——提问

--6.2.3华文课堂教学技巧——总结

-单元测试--作业

第七章 华文教材分析及编写

-第一节 华文教材的性质类型及目标

--7.1.1华文教材的性质与类型

--7.1.2华文教材的目标及示例

-第二节 华文教材的结构类型及示例

--7.2华文教材的结构类型及示例

-第三节 华文教材的评价、选择及使用

--7.3.1华文教材的评价与选择

--7.3.2华文教材的使用

-第四节 华文教材的编写

--7.4华文教材的编写

-单元测试--作业

第八章 华文教学评价

-第一节 华文教学评估的意义、要求与类型

--8.1.1华文教学评估的意义、要求与类型

--8.1.2评课的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 评学中教师主观评价的类型与技巧

--8.2评学中教师主观评价的类型与技巧

-第三节 华文测试的设计与示例

--8.3华文测试的设计与示例

-单元测试--作业

4.1.1华裔学生身上的“华”基因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