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植物营养学 > 第十七章 微生物肥料 > 微生物肥料 > 10.5 氮肥合理施用
同学们好
前几节课程当中
我们已经学习了氮肥的种类
及其性质
以及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
在实际生产的过程当中
到底该如何施好氮肥
做到节肥
高产高效优质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合理施用氮肥
首先
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常用的名词
氮肥利用率
在这之前我们也提到了很多次
它是反映作物氮素吸收利用
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在我们国内平常使用的氮肥利用率
就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的氮肥当中
吸收的氮素占到了施氮量的百分数
也叫氮素表观回收率
除此之外呢
还有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农学效率
氮肥生理效率
等指标来判断氮素利用的效果
氮肥偏生产力是单位投入的肥料氮
它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的产量
就是施氮区的作物产量
除以施氮的总量
氮肥的农学效率
它是指单位施氮量的产量的增加量
它是施氮区的作物的产量减去
不施氮物区的作物的产量
然后除以施氮的总量
而氮肥的生理效率是指
吸收到作物体内的单位肥料氮
它所产生的经济产量
是施氮区的作物产量
减去
不施氮区的作物产量
然后
除以施氮区的作物总吸氮量
减去不施氮区的作物总吸氮量
国内的主要是以氮肥利用率应用较多
而氮肥偏生产力
氮肥农学效率
氮肥生理效率等
在国外应用是比较普遍的
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粮食作物的生产当中
氮素利用效率
大概是在35%左右
而美国等发达国家
则可以达到50%以上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施用好氮肥
然后不断提升氮肥的利用效率
进而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
做出很好的贡献
如何做到氮肥合理施用
需要综合考虑氮肥品种
氮肥的用量
施用的时间 施用的方式
以及氮和其他养分的平衡关系
先从合适的
氮肥产品来讲
要做到作物需求与土壤 肥料
氮素的供应相匹配
这里面就需要考虑土壤的特性
作物的特性
氮肥的特性
以及施肥方式进行一个综合考虑
根据土壤条件选择氮肥产品
我们一般需要施在碱性的土壤上
选用酸性
或者是生理酸性肥料
如硫铵、氯铵等铵态氮肥
而在酸性土壤上
我们应该施用碱性的肥料
比如说硝酸钠
硝酸钙等
然后可以降低土壤酸性
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根据作物氮素营养的特性
选择氮肥的产品
是需要依据不同作物的营养特性
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
水稻
比较喜欢施用铵态氮肥
尤其是氯化铵效果较好
而马铃薯对硫酸铵反应比较好
甜菜
施用硝酸钠的效果比较好
而番茄在幼苗的时候是以铵态氮比较好
到结果的时候
则是以硝态氮效果好
根据氮肥品的特性
选择氮肥产品
必须根据各种氮肥的特性
合理分配和施用
铵态氮肥
表施的时候容易挥发
所以要做基肥深施覆土
而硝态氮肥
它的移动性比较强
不易做基肥和用于水田
根据施肥方式 方法来选择氮肥产品
在滴灌
喷灌
水肥一体化设施当中
要选用溶解性好的全水溶性肥料
或者是液体肥料
而种肥同播等机械化施肥
一般要选择颗粒大小合适
机械强度比较好的固体肥料
在氮肥的合理施用上
第二大块
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合理的氮肥用量
氮素投入不足
作物生长得不到保证
很难保证有一个高产的水平
而投入过量
作物又无法完全利用
使得我们的利用效率非常低
理想的氮肥用量
是既能保证作物高产的需求
又能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损失和土壤残留
这样才能做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危害
可以根据
土壤的供氮能力来确定氮肥用量
可以根据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来确定氮肥用量
根据土壤植物营养诊断的手段
来确定氮肥的用量
也可以根据我们区域氮肥的总量控制技术
来确定氮肥的用量
第三是正确的施肥时间
不同作物的氮素需求规律
它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同一个作物在不同生育期
对氮素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
在确定作物氮肥产品和用量后
正确的施肥时间就非常重要
一般是要保证作物营养的临界期
和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来施肥
基肥和追肥相结合
然后保持作物全生育期
氮素适时适量地供应
第四
正确的施肥方式
氮肥施用
包括了撒施 条施 穴施
水冲施 环施和放射状施等
传统的施肥方式
以及滴灌
喷灌等水肥一体化
种肥同播 侧深施肥
飞机撒肥等机械化施肥
需要根据氮肥产品和作物氮素的需求
结合我们现有的施肥配套设施
来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
最后一点
我们必须要综合考虑
氮和其他养分的平衡关系
氮虽然是作物需求最多的必需营养元素
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
为了保持作物矿物质营养
供应的平衡
消除最小因子限制律的影响
在施用氮肥的同时
要注意氮肥和磷 钾肥的配合
氮肥和其他营养元素的配合
化学氮肥和有机氮肥的配合
实现氮素与其他养分在数量
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
氮肥利用率以及氮肥合理施用技术等
在氮肥的施用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今天的课后思考题是
如何做到氮肥合理施用
-肥料概述
-钾肥
-复混肥料
-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