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自然辩证法概论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五、人工自然观 >  五、人工自然观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五、人工自然观在线视频

下一节:六、生态自然观

返回《自然辩证法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五、人工自然观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第二个当代形态

人工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

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存在

和发展规律形成的总的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

当代形态之一

人工自然观有哪些观点和特征呢

首先

我们来看一下人工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第一个观点

人工自然界是人类

运用科学和技术创造的系统自然界

它具有目的性 实践性

价值性等特征

人类通过采集 狩猎

和捕捉等手段

获取地球表面的农 林

渔等天然自然资源

通过采掘和开采等方法

获取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等

地下天然自然资源

人类运用工程技术

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如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它的创建

是人类通过人为选择和控制来实现的

人类通过改变天然自然的形态

使其具有人工意义的自然界

例如

人类把牛 马等野生动物

驯化成了家养动物

人工改变了物种的习性

把天然海湾改造成了人工港湾

人工改变了天然自然的表面形状

具有了人工自然的意义

人类还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活动

创建出了从未有过的

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自然

如埃及的金字塔

中国的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

港珠澳大桥等等

第二个观点

人工自然界和人化自然界

都来源于天然自然界

人类观察手段能够达到

并感知信息的那部分天然自然

成为人化自然

人类实践手段能够达到

并改变的那部分人化自然

就成为人工自然

天然自然 人化自然

和人工自然通过相互交换物质

能量和信息不断地演化着

第三个观点

人工自然界通过“自复制”“自催化”

“自反馈”等机制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地演化着

人工自然的创造主要通过采取

加工 控制来完成的

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

也是通过创造性活动实现的

例如

采取起源于古代的种植和狩猎活动

人们对采取活动是依靠手工来完成的

到了近代

伴随着机械技术的发明和创新

采取活动也由手工采取发展到机械采取

例如

用机械化收割小麦和水稻等农作物

现代的采取活动

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向自动化

半自动化发展

例如

使用联合收割机

能够实现收割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采煤和开采石油

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今天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

采取活动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四个观点

我们要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还自然以宁静 和谐 美丽

创建生态型人工自然界

这就是人工自然观的四个主要观点

人工自然观有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

主体性

人工自然观

凸显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

并通过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反思和批判

从主客体间的对立转向二者间的和谐

其次

能动性

人工自然观

不仅揭示了人类

具有消极地顺从自然的受动性特征

而且强调了人所具有的积极地

遵循并选择利用自然规律

来改造自然界的能动性特征

凸显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

并通过对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的

反思和批判

从能动性和受动性间的对立

转向二者间的统一

最后

价值性

人工自然观

承认天然自然对人工自然的贡献

还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价值诉求

并通过对价值诉求的批判和反思

从自然界内在价值

和人类自身价值间的对立

转向二者之间的统一

总之

人工自然观追求主体和客体

能动性和受动性

自然界内在价值

和人类自身价值间的辩证统一

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工自然界

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

人工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人工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

论述了“床”“人工产品”

“人工客体”等概念和思想

在古代中国

人们通常把“天”或“天地万物”

称为自然界

把自然界本身的作用称为“天工”

如天工开物 巧夺天工等

把人类创造自然的能力称为人工或人力

如宋朝黄庭坚在《腊梅诗》中讲

“天工戏剪百花房 夺尽人工更有香”

古代中国把人类创造的农业

和手工业产品称为“百货”

把使用天然自然材料

制作各种器具的工匠们称为“百工”

古代中国人还提出了

“制天命以用之”的改造自然界的思想

《考工记》《天工开物》等

古典技术论著

记述了当时人们创造人工自然的

技术规范和制造工艺

到了近代

培根和斯宾诺莎等提出了

“人为事物”等概念和思想

康德和黑格尔

提出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等思想

论述了改造自然界的目的

和手段及其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

提出了“人化自然界”

“人的现实的自然界”等概念

以及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的思想

这些思想

也都成为人工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人工自然观的产生有一定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

人工自然观产生的科学基础

系统科学

为从总体上研究人工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

人工自然界的演化规律

及其天然自然界的关系等

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生态科学

为人工自然界的生态化提供了知识和理念

哲学 美学 伦理学和法学等

有助于对人工自然界的创造行为

及其后果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实现人工自然界

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技术的发展

为人工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采取 加工 控制等传统技术

计算机技术 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

氢核聚变反应技术

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技术

沼气等生态技术

都推动了人工自然界的发展

“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

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

技术相互融合的步伐加快”

进一步推进了人工自然界的发展

最后我们了解一下

人工自然观的作用

首先

人工自然观

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

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

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对象化的创造领域

论证了自然界的现实性和

“社会历史”性

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界的范围

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

其次

人工自然观实现了唯物论 辩证法

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人工自然观论证了主体和客体

能动性和受动性

自然史和人类史

自然界内在价值

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辩证关系

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

和唯心主义思辨论的固有缺陷

实现了唯物论 辩证法

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

凸显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能动性

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特征

最后

人工自然观

有助于实现人工自然界

和天然自然界的统一

人工自然观认为

创建人工自然界要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

尊重人文价值

它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强调人工自然界的生态化

及其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总之

人工自然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并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

尤其是随着人类

对应用科学技术后果的反思和批判

而发生变革

并由此转向生态自然观

这就是我今天给大家讲授的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

人工自然观

谢谢大家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作业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作业

-绪论 阅读材料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业

-四、系统自然观

--四、系统自然观

--四、系统自然观作业

-五、人工自然观

-- 五、人工自然观

--五、人工自然观作业

-六、生态自然观

--六、生态自然观

--六、生态自然观作业

-第一章讨论

-第一章 阅读材料

-第一章 教学案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作业

- 二、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 二、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作业

- 三、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

--三、 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

-- 三、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作业

-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

--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作业

-第二章讨论

-第二章 阅读材料

-第二章 教学案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作业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作业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作业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作业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作业

-第三章讨论

-第三章 阅读材料

-第三章 教学案例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作业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作业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作业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作业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作业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作业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作业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作业

-第四章讨论

-第四章 阅读材料

-第四章 教学案例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作业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二、科学技术观作业1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作业

-第五章讨论

-第五章 阅读材料

-第五章 教学案例

五、人工自然观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