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八专题: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  8.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8.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在线视频

8.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下一节:8.4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8.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知识点:08-03

我们来看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第一个方面 五十年代初工业化任务和发展道路选择的客观要求

中国百年近代历史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

要想不因落后而挨打 就必须使国家实现工业化

1945年中共七大上 毛泽东就提出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

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

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

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又提出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就是

“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

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

让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进一步感受到

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但是 建国之初我国的工业基础

特别是重工业基础 十分薄弱 工业化建设的起点非常低

1952年 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

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 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

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

当时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中国共产党把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

但工业化的路怎么走

在当时 世界上工业化成功的道路只有两条

一条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它是欧洲产业革命后人类走出的第一条工业化道路

但是是以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起点

从发展轻工业开始的 一般要50年到10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

显然 中国人民不可能再等待如此长的时间

而且它与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前途也是相悖的

另一条就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它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实现高积累

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起点的

而苏联从1921年开始到1932年仅用十多年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

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明证

这在当时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也为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

相比之下 苏联工业化的道路既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也符合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表达了这种愿望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1950年2月 毛泽东在访问苏联时又明确表示

“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

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

正因如此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明确规定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正式将国家的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的前途紧密地联系了在一起

第二个方面 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中诸多问题的现实需要

历史要求中国必须走工业化发展道路

同时工业化的方向也已明确

然而 诸多现实问题表明

不迅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的工业化将无从谈起

以下两方面最为突出

第一 在城市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具体表现为

一是力量弱小 没有能力担负起实现中国工业化的重任

中国民族资本不仅实力不强 且主要是商业资本

少量的工业资本又主要是轻纺业 很少重工业

无论在资金、规模、技术,还是在劳动生产率、

产品质量等方面 都无法与国营经济相比

二是畸形发展 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加剧

当时 由于社会经济极为落后

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

但它又存在着诸多消极因素

随着私营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它与国家的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工人阶级

以及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1952年上半年

党和政府对私营工商企业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

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

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这一举措虽然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违法行为

但没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已昭然若揭

正因如此 对它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也就势在必行

1952年6月 毛泽东就明确指出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

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第二 在农村小农经济的落后性也日见显现

具体表现为 一是阻碍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个体农户十分贫穷 且是分散经营

无法进行扩大再生产 无法兴办大型水利建设和发展多种经营

更无法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实现机械化

二是拖工业化的后腿

在小农经济状况下 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

不能满足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求

同时 处于贫困状况下的农民购买力低

不能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商品市场和积累资本

三是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小农经济经不起天灾人祸

土改后已有部分农民将土地典当出卖

放任这种趋势发展下去

农村势必重新出现受剥削受压迫的情况

因此 中国的工业化是不可能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实现的

1952年初 经济建设中的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

对私营资本主义经济、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是改造

以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到来打好基础

第三方面 五十年代初外部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战后 国际局势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由于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以美国为首的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

采取了敌视、封锁和孤立的政策

事实上 建国前夕的中国共产党曾考虑过

如果美国断绝同国民党政权的联系可以与其建立外交关系

但是 美国总统杜鲁门却坚持“不能同一个共产党政权打任何交道”

不能“表现出对共产党人的任何手软”的原则

以致“中国不仅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

而且连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

然而 中国的工业化需要国际经济与技术的援助

当时 只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愿意支援新中国

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外别无选择

对此 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就敏锐地看到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为了积极争取苏联的经济援助

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并与之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此后 苏联的援助在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确实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五”期间 苏联派到我国的技术专家达3000人

我国派往苏联的留学人员达到7000多人 还有实习生50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 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走向也极为关注

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的破裂

而被社会主义阵营所孤立也警示着中国共产党

这些因素对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决意加速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此外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景气

而苏联却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无疑给中国人民做了最好的示范

“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这句口号在当时激励着广大的中国人民热切地向着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由以上可知

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是由国内外因素共同促成的

是历史的必然 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列表:

第一专题:天涯何处是神州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历史背景

--Video

-二、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2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三、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

--1.3 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

-四、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1.4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二专题:无可奈何花落去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不能救中国

-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爆发

--2.1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

-二、太平天国的失败

--2.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洋务运动的兴起

--2.3 洋务运动的兴起

-四、绝对平均主义和“中体西用”的主张不能救中国

--2.4 绝对平均主义和“中体西用”的主张不能救中国

-第二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三专题:君宪共和总难成 ——资产阶级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一、维新运动的兴起

--3.1 维新运动的兴起

-二、维新运动的开展与失败

--3.2 维新运动的开展与失败

-三、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3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四、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4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建立

--3.5 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建立

-六、资产阶级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3.6 资产阶级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第三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四专题:开天辟地大事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4.1 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二、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4.2 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三、青年毛泽东是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4.3 青年毛泽东是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四、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4.4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4.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四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五专题:星星之火可燎原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5.1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实践

--5.2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实践

-三、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5.3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五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六专题:亿兆一心战必胜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6.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6.2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3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6.4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第六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七专题:人间正道是沧桑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一、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7.1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二、从争取和平到全面内战的爆发

--7.2 从争取和平到全面内战的爆发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上)

--7.3 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上)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下)

--7.4 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下)

-五、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

--7.5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

-第七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八专题: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新中国成立初年的挑战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

--8.1新中国成立初年的挑战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

-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

--8.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8.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

-四、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8.4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五、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

--8.5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

-第八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九专题:九曲黄河向东流——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起点

--Video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的理论成果

--Video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的巨大成就

--Video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中的曲折(上)

--Video

-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中的曲折(下)

--Video

-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早期探索留给我们的启示

--Video

-第九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十专题: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Video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及其成就

--Video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Video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Video

-五.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Video

-第十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第十一专题:新雁一声风又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Video

-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Video

-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Video

-四.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Video

-五.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Video

-六.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Video

-第十一专题单元测验题--作业

8.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