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各位同学大家好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宪法
大家知道
就在2014年的12月4日
我们迎来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宪法日
2015年7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它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以及各级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
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者 法也 宪法就是法上之法 法中之法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 最高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可以说 法治的权威首先体现为宪法的权威
对法律的遵守首先是对宪法的遵守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一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权保障原则
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一是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
和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所以宪法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党的领导
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
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
在革命 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
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
集体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二是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我国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通过确认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保障人民群众在国家的主人翁地位
通过确认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经济基础
通过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组织保障
通过确认广大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
把人民当家作主贯彻于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三是人权保障原则
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都是最重要的人权
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
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2004年 我国宪法明确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
以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这一点在很多的部门法领域得到了具体体现
比如《侵权责任法》中明确了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这是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侵害隐私的现象
又如在刑事法律领域
我国废止了劳动教养制度
健全落实了罪行法定 疑罪从无
非法证据排除等原则 防止刑讯逼供 非法取证
四是法治原则
法治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 管理社会 规范行为
是对人治的否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要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尊严 权威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一切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五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
实现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的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及其活动
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积极性原则
二 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国体是国家性质
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
是指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
是形成和表现国家意志的方式
或者说是表现国家权力的政治体制
那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关系呢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体现国体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保证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并且以它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的全部国家机构
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我国的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
这与一些国家实行的平起平坐
三权分立有着本质区别
三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
也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
它的特点是共产党领导 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 多党派参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它体现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和少数民族特殊利益的正确结合
它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 保证国家统一
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标志着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从此迈上了从落后走向进步
从贫穷走向富裕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征程
50年风雨兼程 西藏换了人间
2014年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亿元
住房 就业 教育 饮水安全
医疗保障 信息服务等得到全方位改善
50年来西藏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表明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一种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 自我监督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
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 最广泛的途径
四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
调整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
各种基本经济关系的规则 原则和政策的总和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它同时还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其两种基本形式
全民所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
它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我国宪法规定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鼓励 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国家保护个体 私营等非公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鼓励 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
对非公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0.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0.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养成优良的学风
-0.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新的形象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html
-1.1 人的本质
--1.1人的本质
-1.2 人生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端正人生态度 创造人生价值
--html
-1.3 端正人生态度
-1.4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人生价值的评价
-1.6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一次作业
-2.1 理想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2.2 信念的含义、特征与结构
-2.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4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5 理想如何转化为现实
-2.6 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三条基本原则
-2.7.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2.7.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2.8.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8.2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8.3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二次作业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html
-3.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html
-3.4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html
-3.4.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3.4.2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3.5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html
-3.5.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3.5.2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6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7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8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特点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html
-3.9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10 立志报国、成建国才
-3.11 履效国之行
-第三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稳定器”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4.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3.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3.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4.3.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 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 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价值指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指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4 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第四次作业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html
-5.1 道德释义
--5.1 道德释义
-5.2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5.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html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6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html
-5.6.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5.6.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5.6.3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6.4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5.7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8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html
-5.9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5.10.1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上)
-5.10.2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下)
-5.11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5.12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html
-5.13.1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3 为什么要反对为人民币服务
-5.13.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5.1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html
-5.14.1 关于“集体”的概念
-5.14.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要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
-5.15.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5.15.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5.3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6.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6.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5.17.1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5.17.2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18.1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5.18.2 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html
-5.19 向道德模范学习
-5.20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5.21 引领社会风尚
-第五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6.1.1 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6.1.2 法律的本质
-6.1.3 法律的特征
-6.1.4 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6.1.5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6.1.6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1 宪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2.3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6.2.4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课堂链接《领导人是怎样练成的》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6.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6.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6.4.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课堂链接 张维为教授:《中国信心》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6.5.1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5.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5.3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6.5.4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6.1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和种类
-6.6.2 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6.6.3 法律义务及其特点
-6.6.4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6.5 政治权利与义务
-6.6.6 人身权利与义务
-6.6.7 财产权利与义务
-6.6.8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6.6.9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6.6.10 依法行使权利
-6.6.11 依法救济权利
-6.6.12 尊重他人权利
-6.6.13 依法履行义务
-第六次作业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