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 即道德建设的灵魂
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对这个问题的简要回答 主要有三点理由
让我们进一步来阐释这个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
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 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 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
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 平等友爱 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
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 每个人都是服务的对象 又都为他人服务
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
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 即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并为社会和他人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换句话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不排斥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而且需要通过服务 甚至是优质服务 才能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
这一点说明 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对立的
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
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的经济活动当中应该正确地处理个人和与社会 竞争与协作
效率与公平 先富与共富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更在于强调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下 制约下
每个市场主体要有为人服务的思想
更自觉 更积极 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服务
要求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有同学可能会说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那是先进分子 觉悟高的同学才能做到的
我们普通人望尘莫及啊
其实 为人民服务 伟大而平凡 高尚而普通
它并非高不可攀 远不可及
而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
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
对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
顾全大局 先公后私 爱岗敬业 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
同志间 师生间 同学间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
热心公益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扶贫济困 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
遵纪守法 诚实劳动并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 同样是为人民服务
事实证明 在我们的社会中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处于何种岗位
也不论能力大小 职位高低
每个人都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认为所谓为人民服务只适合于党员干部而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的看法是一种误解
社会上有些人总想让人民大众为自己服务 而自己不用为人民大众服务
这种想法是不符合人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存在物所具有的特性的
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存在物 人具有主客两重性
他既可以作为客体满足主体 比如自我 他人或社会的某种需求
也可以作为主体接受自我 他人或社会对自身特定需要的满足
人的这种主客两重性决定了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在作为客体的价值关系中 人是满足自己 他人和社会需要目的的手段
但在作为主体的价值关系中 人又成为目的 他人和社会成为满足个人需要的手段
因此 没有人可以把自己仅仅当作目的而存在 把他人永远用作手段
所以 人必须同时作为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手段而存在
即为人民 为社会服务
按照冯定的说法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0.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0.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养成优良的学风
-0.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新的形象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html
-1.1 人的本质
--1.1人的本质
-1.2 人生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端正人生态度 创造人生价值
--html
-1.3 端正人生态度
-1.4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人生价值的评价
-1.6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一次作业
-2.1 理想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2.2 信念的含义、特征与结构
-2.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4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5 理想如何转化为现实
-2.6 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三条基本原则
-2.7.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2.7.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2.8.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8.2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8.3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二次作业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html
-3.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html
-3.4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html
-3.4.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3.4.2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3.5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html
-3.5.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3.5.2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6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7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8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特点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html
-3.9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10 立志报国、成建国才
-3.11 履效国之行
-第三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稳定器”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4.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3.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3.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4.3.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 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 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价值指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指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4 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第四次作业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html
-5.1 道德释义
--5.1 道德释义
-5.2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5.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html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6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html
-5.6.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5.6.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5.6.3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6.4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5.7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8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html
-5.9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5.10.1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上)
-5.10.2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下)
-5.11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5.12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html
-5.13.1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3 为什么要反对为人民币服务
-5.13.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5.1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html
-5.14.1 关于“集体”的概念
-5.14.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要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
-5.15.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5.15.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5.3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6.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6.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5.17.1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5.17.2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18.1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5.18.2 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html
-5.19 向道德模范学习
-5.20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5.21 引领社会风尚
-第五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6.1.1 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6.1.2 法律的本质
-6.1.3 法律的特征
-6.1.4 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6.1.5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6.1.6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1 宪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2.3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6.2.4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课堂链接《领导人是怎样练成的》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6.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6.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6.4.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课堂链接 张维为教授:《中国信心》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6.5.1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5.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5.3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6.5.4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6.1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和种类
-6.6.2 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6.6.3 法律义务及其特点
-6.6.4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6.5 政治权利与义务
-6.6.6 人身权利与义务
-6.6.7 财产权利与义务
-6.6.8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6.6.9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6.6.10 依法行使权利
-6.6.11 依法救济权利
-6.6.12 尊重他人权利
-6.6.13 依法履行义务
-第六次作业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