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党的十八提出了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
将其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作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部署
一是科学立法
立善法于天下 则天下治
立善法于一国 则一国治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龙头昂起来 龙才能腾飞
科学立法是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
立法应该坚持以民为本 立法为民
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
反映人民意志 得到人民拥护
开门立法是推进科学立法 民主立法的重大举措
健全沟通机制 拓展参与途径
广纳民意 广集民智
法律法规才能更接地气 更具民意基础
开展立法协商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
都是开门立法的重要方式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
一般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科学立法还要求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
加强重点领域的立法
同时要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
加强改进政府立法制度
明确立法权力边界
防止立法的部门利益化 地方利益化问题
二是严格执法
400多年前
明代的张居正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的确 古往今来众多史实表明
如果有了法律而束之高阁
或者实施不力 做表面文章
那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无济于事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
做到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要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
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各级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
要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对重大决策的责任人进行终身追责
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整合执法队伍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公正司法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有一句话在法学界广为流传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 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
好比污染了水流
而不公正的审判则会毁坏法律
好比污染了水源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灵魂
司法不公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致命的破坏作用
理国要道 在于公平正直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首先必须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为了排除外部的干预
我国建立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
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
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排除内部干预
建立了办案人员办案责任制
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同时在审判上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确保侦查 审查起诉的案件证据经得起法庭的检验
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 认定证据
保护诉权 公正审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构建开放 动态 透明 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强化诉讼权利保障
健全落实罪行法定 疑罪从无
和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
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和即时纠正机制
在互联网 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
还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
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四是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增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我们唯有让法治成为一种文化
一种信仰 一种核心价值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
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把它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课程
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 知识和能力
要发挥领导干部在增强法治观念
建设法治社会中的关键作用
带头学法 尊法 守法 用法
要实行国家机关
谁执法 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
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
要积极发挥市民公约 乡规民约
行业规章 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要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体系
建立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社会矛盾预警机制
利益表达机制
协商沟通机制
救济救助机制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人民的利益要靠法律保障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的信仰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
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
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0.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0.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养成优良的学风
-0.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新的形象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html
-1.1 人的本质
--1.1人的本质
-1.2 人生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端正人生态度 创造人生价值
--html
-1.3 端正人生态度
-1.4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人生价值的评价
-1.6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一次作业
-2.1 理想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2.2 信念的含义、特征与结构
-2.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4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5 理想如何转化为现实
-2.6 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三条基本原则
-2.7.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2.7.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2.8.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8.2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8.3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二次作业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html
-3.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html
-3.4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html
-3.4.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3.4.2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3.5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html
-3.5.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3.5.2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6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7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8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特点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html
-3.9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10 立志报国、成建国才
-3.11 履效国之行
-第三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稳定器”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4.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3.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3.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4.3.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 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 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价值指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指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4 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第四次作业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html
-5.1 道德释义
--5.1 道德释义
-5.2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5.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html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6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html
-5.6.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5.6.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5.6.3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6.4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5.7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8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html
-5.9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5.10.1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上)
-5.10.2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下)
-5.11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5.12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html
-5.13.1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3 为什么要反对为人民币服务
-5.13.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5.1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html
-5.14.1 关于“集体”的概念
-5.14.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要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
-5.15.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5.15.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5.3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6.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6.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5.17.1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5.17.2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18.1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5.18.2 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html
-5.19 向道德模范学习
-5.20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5.21 引领社会风尚
-第五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6.1.1 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6.1.2 法律的本质
-6.1.3 法律的特征
-6.1.4 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6.1.5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6.1.6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1 宪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2.3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6.2.4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课堂链接《领导人是怎样练成的》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6.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6.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6.4.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课堂链接 张维为教授:《中国信心》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6.5.1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5.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5.3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6.5.4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6.1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和种类
-6.6.2 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6.6.3 法律义务及其特点
-6.6.4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6.5 政治权利与义务
-6.6.6 人身权利与义务
-6.6.7 财产权利与义务
-6.6.8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6.6.9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6.6.10 依法行使权利
-6.6.11 依法救济权利
-6.6.12 尊重他人权利
-6.6.13 依法履行义务
-第六次作业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