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前面我们谈了马克思主义
是一种科学的信仰
那么这种信仰究竟是什么呢
它的具体内涵有哪些呢
我想这是许多同学想问
想知道的问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的阐述
我十分赞同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的研究与论述
概括的说
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的部分
一、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
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三、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四、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
这四个基本部分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体系
首先,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
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观
这里的唯物主义指的
是现代的科学唯物主义
也就是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它是对包含人类历史在内的
客观世界的完整看法
唯物主义认为
我们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这个世界
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没有什么超自然的神秘存在或神秘力量
物质本身具有运动的属性
在物质的运动中包含着发展
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最高级形态
物质的运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人类可以认识物质世界的规律
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不断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
同学们对唯物主义要有正确的理解
它是一种关于世界的本体论的理论
它告诉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有些人错误地把唯物主义
解释为生活上的物质主义
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情形
恩格斯曾经系统纠正过那种
认为唯物主义注重物质享受
而唯心主义则注重理想信念的误解
唯物主义者也要有精神追求
而且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二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只是对世界的面貌
和图景做出自己的解释
而且为人们指出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这就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这个理想既是社会政治理想
也包含着人们的道德理想和生活理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
这个理想社会中的基本特征和状态
包括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
同学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要有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信念作为基础
如果不相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不认为人类社会的变化有其规律性和进步性
那么就很难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应当是
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
与人们对幸福未来的期盼相联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第三个组成部分
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根本信念
和道德要求
它体现的是一种人民至上的思想认同
和精神导向
人民,是马克思主义者最高最重要的信仰对象
正像宗教徒三句话不离神灵一样
共产党人三句话不离“人民”
正像神灵是宗教徒的精神依托一样
人民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个人是否坚定地相信并践行着为人民服务
是他有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好的试金石
四是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
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
马克思主义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讲的就是个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信仰
共产主义理想无疑是群体性的、社会性的
但它不仅不排斥个人
而且包含着个人追求
并最终落实在个人的追求上
马克思把这一点作为共产主义
新社会的最显著的标志
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
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我们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意识的大觉醒
它是科学的而又崇高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相结合
就会变成强大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
有力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使我们的民族自立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0.1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0.2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养成优良的学风
-0.3 确立成才目标,塑造新的形象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html
-1.1 人的本质
--1.1人的本质
-1.2 人生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端正人生态度 创造人生价值
--html
-1.3 端正人生态度
-1.4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5 人生价值的评价
-1.6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一次作业
-2.1 理想的含义、类型与特征
-2.2 信念的含义、特征与结构
-2.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4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5 理想如何转化为现实
-2.6 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三条基本原则
-2.7.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
-2.7.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2.7.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2.8.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2.8.2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8.3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二次作业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html
-3.1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2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3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html
-3.4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html
-3.4.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3.4.2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3.5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html
-3.5.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3.5.2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3.6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7 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8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特点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html
-3.9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3.10 立志报国、成建国才
-3.11 履效国之行
-第三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由来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航灯”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稳定器”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4.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4.3.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4.3.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4.3.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 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1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2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 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价值指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3以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为指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4.4 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第四次作业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html
-5.1 道德释义
--5.1 道德释义
-5.2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5.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5.4 道德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html
-5.5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5.6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html
-5.6.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5.6.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5.6.3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6.4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5.7 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5.8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html
-5.9 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5.10.1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上)
-5.10.2 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下)
-5.11 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5.12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第三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html
-5.13.1 “为人民服务”的提出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5.13.3 为什么要反对为人民币服务
-5.13.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5.1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html
-5.14.1 关于“集体”的概念
-5.14.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要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提倡集体主义
-5.14.4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实践
-5.15.1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5.15.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5.3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5.16.1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5.16.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5.17.1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5.17.2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5.18.1 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5.18.2 掌握道德修养的方法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html
-5.19 向道德模范学习
-5.20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5.21 引领社会风尚
-第五次作业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6.1.1 法律的词源与含义
-6.1.2 法律的本质
-6.1.3 法律的特征
-6.1.4 法律的产生与发展
-6.1.5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
-6.1.6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1 宪法实施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6.2.2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6.2.3 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6.2.4 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课堂链接《领导人是怎样练成的》
-第三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6.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
-6.3.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6.3.3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6.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6.4.3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课堂链接 张维为教授:《中国信心》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6.5.1 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6.5.2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6.5.3 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6.5.4 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6.6.1 法律权利及其特征和种类
-6.6.2 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
-6.6.3 法律义务及其特点
-6.6.4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6.5 政治权利与义务
-6.6.6 人身权利与义务
-6.6.7 财产权利与义务
-6.6.8 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
-6.6.9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
-6.6.10 依法行使权利
-6.6.11 依法救济权利
-6.6.12 尊重他人权利
-6.6.13 依法履行义务
-第六次作业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