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分析化学 >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  7.3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Video

返回《分析化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下一节:Video

返回《分析化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沉淀重量法要求沉淀反应尽可能完全

沉淀溶解损失的量

不超过分析天平的允许称量误差

要达到这个要

就必须了解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等

此外

温度、介质、沉淀的性质

也对溶解度有影响

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首先来讨论同离子效应

我们先写出m:n型微溶物的沉淀溶解平衡

M离子和A离子称为沉淀的构晶离子

根据溶解度和平衡浓度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溶解度表示出构晶离子的平衡浓度

如果在这个体系中

加入超过量的浓度为c的构晶离子M

此时

M离子的平衡浓度增加

将平衡浓度代入溶度积的表达式

因为沉淀溶解度s一般都很小

相对于c来说可以忽略

这样就可以得到简化的关系式

整理后就可以求出此时溶解度的大小

显然

因加入过量的构晶离子

平衡会向沉淀的方向移动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这种效应就称为同离子效应

在一定范围内

某一构晶离子过量越多

沉淀的溶解度就越小

所以

实际工作中常利用同离子效应

加大沉淀剂的用量

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

但应注意

沉淀剂过量太多

可能引起盐效应

酸效应及配位效应等

反而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盐效应是大量强电解质存在

使沉淀溶解度增加的效应

溶液中强电解质浓度增加

溶液的离子强度会随之增大

这时就应该用离子的活度来处理有关的平衡

不能用浓度了

对于m:n型微溶物

用活度积来表示溶度积

再代入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式

就可以得到盐效应对溶解度影响的公式

可见

当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

活度系数会减小

溶度积就会增加

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硝酸钾溶液中

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溶解度

与纯水中溶解度比值的曲线

可以看出

因为盐效应的影响

随着硝酸钾浓度的增加

两者溶解度都增大

而且

当溶液中硝酸钾浓度增加到0.01mol·L-1时

氯化银的溶解度只增大11%

而硫酸钡的溶解度却增大70%

硫酸钡的盐效应比氯化银更严重

这是因为高价离子的活度系数受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

构晶离子的电荷愈高

盐效应的影响愈严重

考虑到离子强度越大

盐效应越大

因此

在利用同离子效应降低沉淀溶解度时

应考虑盐效应的影响

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

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称为酸效应

组成沉淀的金属离子M

和酸根离子A往往可能发生酸碱反应

这些酸碱反应都会导致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造成溶解度增大

酸效应属于沉淀反应的副反应

可以用副反应系数来衡量其影响程度

副反应系数越大

条件溶度积常数越大

溶解度也越大

酸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比较复杂

这里不具体讨论

一般来说

酸效应主要对弱酸或弱酸盐沉淀影响较大

为了减小酸效应

沉淀弱酸盐应选择较低的酸度

沉淀弱酸应选择强酸性介质

构晶离子形成可溶性配位化合物

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效应称为配位效应

或络合效应

对于MA沉淀的主反应来说

如果溶液中存在能与金属离子M

形成配合物的配体L

则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进行

溶解度增大

配位效应也属于沉淀反应的副反应

可以用副反应系数来衡量其影响程度

副反应系数越大

条件溶度积常数就越大

沉淀的溶解度也越大

沉淀反应时

如果沉淀剂本身是配体

那么反应中既有同离子效应

又有配位效应

这是氯化银沉淀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的曲线

增加沉淀剂氯离子的浓度

会产生同离子效应

也可能会产生配位效应

当氯化钠浓度小于0.001molL-1时

同离子效应起主导作用

氯化银沉淀的溶解度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但是当氯化钠浓度大于0.01molL-1时

配位效应开始起主导作用

氯化银沉淀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所以沉淀剂的用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还有许多

例如温度

溶解度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所以晶形沉淀应在热溶液中沉淀

但必须冷却后再过滤、洗涤

溶剂的影响

仍然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

无机物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有机溶剂中大

加入有机溶剂可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另外

沉淀的性质也会影响溶解度的大小

例如大颗粒比小颗粒的溶解度小

无定形沉淀容易形成胶束

导致溶解度增加

应加热、加入强电解质破坏胶体

“亚稳态”沉淀应放置

使其逐渐转化为溶解度较小的“稳定态”形式

以上就是溶解度影响因素的相关介绍

谢谢

分析化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分析化学的任务、定义和作用

--Video

-1.1分析化学的任务、定义和作用--作业

-1.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Video

-第一章 绪论--1.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1.3分析过程及结果的表示方法

--Video

-1.3分析过程及结果的表示方法--作业

-1.4滴定分析法概述

--Video

-1.4滴定分析法概述--作业

-1.5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Video

-1.5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作业

-1.6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Video

-1.6滴定分析中的计算--作业

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1误差的分类

--Video

-2.1误差的分类--作业

-2.2误差与准确度

--Video

-2.2误差与准确度--作业

-2.3偏差与精密度

--Video

-2.3偏差与精密度--作业

-2.4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Video

-2.4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作业

-2.5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Video

-2.5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作业

-2.6标准正态分布和t分布

--Video

-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2.6标准正态分布和t分布

-2.7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Video

-2.7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作业

-2.8显著性检验

--Video

-2.8显著性检验--作业

-2.9可疑值的取舍

--Video

-2.9可疑值的取舍--作业

-2.10有效数字的位数

--Video

-2.10有效数字的位数--作业

-2.11有效数字的修约和运算规则

--Video

-2.11有效数字的修约和运算规则--作业

-2.12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Video

-2.12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作业

-2.13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Video

-2.13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作业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3.1酸碱理论与酸碱反应

--Video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1酸碱理论与酸碱反应

-3.2酸碱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Video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2酸碱反应中的化学平衡

-3.3酸碱溶液中的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Video

-3.3酸碱溶液中的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

-3.4分布分数

--Video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4分布分数

-3.5一元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Video

-3.5一元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6其他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Video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6其他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7酸碱缓冲溶液

--Video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7酸碱缓冲溶液

-3.8酸碱指示剂

--Video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3.8酸碱指示剂

-3.9酸碱滴定原理-一元强酸(碱)的滴定

--Video

-3.9酸碱滴定原理-一元强酸(碱)的滴定

-3.10酸碱滴定原理-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Video

-3.10酸碱滴定原理-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3.11酸碱滴定原理-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

--Video

-3.11酸碱滴定原理-多元酸(碱)和混合酸碱的滴定

-3.12终点误差

--Video

-3.13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

-4.1 分析化学中的配合物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 分析化学中的配合物

-4.2 EDTA及其配合物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2 EDTA及其配合物

-4.3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3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4.4 配位滴定的副反应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4 配位滴定的副反应

-4.5 EDTA的副反应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5 EDTA的副反应

-4.6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6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

-4.7 MY的条件稳定常数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7 MY的条件稳定常数

-4.8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8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4.9 金属指示剂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9 金属指示剂

-4.10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0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4.11配位滴定可行性判断及酸度控制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1配位滴定可行性判断及酸度控制

-4.12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2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

-4.13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

--Video

-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4.13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

-5.1氧化还原平衡与条件电极电位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1氧化还原平衡与条件电极电位

-5.2条件电极电位的影响因素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2条件电极电位的影响因素

-5.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5.4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4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5.5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5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5.6氧化还原指示剂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6氧化还原指示剂

-5.7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7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

-5.8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8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5.9高锰酸钾法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9高锰酸钾法

-5.10重铬酸钾法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10重铬酸钾法

-5.11碘量法

--Video

-第五章 氧还原滴定法--5.11碘量法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

-6.1 沉淀滴定法原理

--Video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6.1 沉淀滴定法原理

-6.2 莫尔(Mohr)法

--Video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6.2 莫尔(Mohr)法

-6.3 佛尔哈德(Volhard)法

--Video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6.3 佛尔哈德(Volhard)法

-6.4 法扬司(Fajans)法

--Video

-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6.4 法扬司(Fajans)法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7.1重量分析法概论

--Video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7.1重量分析法概论

-7.2溶解度与溶度积

--Video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7.2溶解度与溶度积

-7.3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Video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7.3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7.4沉淀的类型和形成过程

--Video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7.4沉淀的类型和形成过程

-7.5沉淀纯度的影响因素

--Video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7.5沉淀纯度的影响因素

-7.6沉淀条件的选择

--Video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7.6沉淀条件的选择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

-8.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Video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8.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8.2光吸收基本定律

--Video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8.2光吸收基本定律

-8.3分光光度计

--Video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8.3分光光度计

-8.4吸光光度法的误差控制

--Video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8.4吸光光度法的误差控制

-8.5光度分析法的设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Video

-8.5光度分析法的设计-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8.6光度分析法的设计-测量条件的选择

--Video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8.6光度分析法的设计-测量条件的选择

-8.7其他吸光光度法

--Video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8.7其他吸光光度法

-8.8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Video

--第八章 分光光度法--8.8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分析化学样题

--html

-仪器分析样题

--html

-仪器分析实验预习测试题

--仪器分析实验预习测试题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