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史通论 >  第八章 中国古代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在线视频

下一节: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

本次课程我们学习的是第八章

中国古代土地和赋役制度的演变

大家知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应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很明显

是农耕生产方式

而农业生产的命根子则是土地

所以我们要理解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就一定要了解 一定要研究

中国古代土地

以及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国家运转需要各种资源

国家攫取资源的最主要方式

就是赋税

而赋税是基于土地 财富

而进行征收的

所以在学习和研究土地制度的时候

也要学习和研究相应的赋税制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

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随后还要学习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学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首先我们学习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有必要先整体把握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

中国古代的生产方式

我们一起看这样一张表格

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古代的

应该基本结构及其相关特点

就和当代社会一样

在古代中国分成了三个生产部门

分别是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

也就是第一 第二和第三产业

在中国农业是根基

它在整个经济结构中

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

因此我们在前面讲到

中华文明的气质的时候也讲过

它的本质就是农耕文明

农业生产的特点

自战国以来就形成了

精耕细作和小农经济两个特点

具体的表现

在耕作方式上

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

拥有比较高的劳动生产力

在土地制度方面

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得到发展

发挥着它积极的

和消极的相关影响

在农业政策方面

由于土地是根基 是命根子

所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高度重视开发和利用土地

总体上说

使得农业成为国家的根本

农业成为国家立国的根本

手工业方面

则分为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其中家庭手工业

和农业是紧密联在一起的

从而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的体制

在商业活动方面

影响因素会比较多

有四个因素

影响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首先是手工业的水平

手工业水平如果比较高

手工业比较发达

无疑在此基础上

商业水平也会比较高

此外还有国家的商业政策

总体上是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的

但是不同时期 可能有不同做法

有的是压制商业发展

向商人征重税

例如汉武帝的算缗告缗令

有的时期整体政策又相对比较宽松

商业得到了高度繁荣发展

例如宋代很多时期就是这个情况

影响商业发展的第三个因素

是政治局面

一般来说政局稳定 国家统一

商业就能够繁荣和发展

如果国家分裂割据

甚至货币都不能够通行

以至于谷帛代货币

商业活动显然就会受到抑制

第四个影响因素是对外政策

这就涉及到了中外贸易相关问题

商品经济受经济规律的发展

在中国也呈现着

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

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

总是受到封建国家的制约和限制

因此造成了什么情况呢

到了宋代以后

在中国出现了一些

能够称为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

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但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压抑

同时也受到了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阻碍

所以它的发展不能说举步维艰

至少也是大受限制的

只不过这样一种新的生产力的出现

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不管怎么说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冲击小农生产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

旧的传统经营方式

这也使得中国在明清时期

整个经济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现象

一些新的情况

这是整个中国古代经济

基本结构和特点的情况

我们是首先要加以掌握的

关于土地制度演变本身

很明显地分成了三个时期

整体上说可以叫做

土地公有制的原始社会时期

以及推行井田制的商周时期

和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的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时期

从这个时间来说

应该说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时间

是超过井田制时间的

在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则是呈现原始共产主义的经济关系

整个土地是由氏族公有的

并且由氏族公社成员

集体进行耕作的

劳动产品也是平均分配的

这样一种原始共产主义制度

由于它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

所以不管是社会生产

还是人口的数量等等

发展都是比较缓慢的

在商周时期则推行井田制

井田制的实质是以国有为名的

贵族土地所有制

因为史料的缺乏

今天人们已经不太容易

甚至不可能来完整地描述

井田制的所有内容 所有方面

实际上我们今天研究井田制的

很多材料

是先秦诸子对井田制的想象

因此在里面充满着很多的

问题和疑惑

只不过现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说

土地名义上是由国家所有的

但是周王将全国土地

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贵族占有公田

由村社成员来耕作

向他们缴纳各种贡赋

也就是说公田的收获

是由贵族占有的

村社的成员则可以

耕种自己的自留地

也是所谓的私田

但是他们只有土地的使用权

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这就是《诗经》里面所说的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含义

井田制之所以能够瓦解

一个方面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

生产单位就不再是集体耕作

而是个体家庭生产了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由于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

由于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

因为不再是以集体的方式缴纳贡赋

而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

来征收赋税

所以这样两个方面一结合

就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在春秋战国时期趋于瓦解

逐渐建立了所谓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地主私有土地是最主要的形式

所谓的大地产制

与此同时也存在着

君主私有土地就是皇庄

以及小自耕农的占有土地

一般地说

自耕农的私有土地制度

在一个王朝建立之初

所占比重是最大的

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

土地被地主所占有

土地被皇家所占有

这个比例就在不断提高

土地兼并会带来农民失地的问题

农民失去了土地 无以聊生怎么办呢

有的就做流民到处流亡

去寻找机会

但是这个机会是比较渺茫的

有的被豪强所占有

变成了部曲 变成了奴客

有的则沦为地主雇佣的佃农

在唐代以后

租佃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有些人认为可能成为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最主要的土地耕作方式

和土地利用方式

关于土地兼并的危害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比比皆是

都有很多的记录

影响赋税 影响国家赋税

因为大土地所有制制度下

地主的负担

商和农民

和拥有很少土地

甚至没有土地的农民负担

相差不远

这显然影响国家的税收收入

同时也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因为 有恒产者有恒心

农民失地 到处流亡

有可能引发农民起义

引发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

土地所有制私有制的发展

可以说是土地兼并不断发展的根源

在唐代以后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是宋代

不立田制 不限兼并

发展得更加迅速

这是关于中国土地制度发展

三个时期以及主要特征

我们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刚才讲到的

在唐朝以后

也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半期

租佃制发展得比较快

这样一种经济可能是土地所有制中

最主要的一个经营方式

是最重要的一个结构特征

租佃关系它的含义

我们可以准确地把它界定为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

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

这个地租分成实物地租

以及货币地租两个部分

通常实物地租为主要方式

由此地主和农民形成了一个

剥削和被剥削

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换句话说租佃的关系

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

我不太赞成用“契约农业”

来概括租佃经济

因为我们如果用“契约农业”

这个词的时候

很有可能会受到当代社会的

契约精神 合同观念的影响

而当代的契约精神 合同观念

是讲究人格平等

是讲究真实意愿的表达等等

这个在古代租佃关系中

显然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们应该用租佃关系

租佃经济来概括

可能更加准确更加客观一些

租佃关系产生的时间

刚才也讲到了

是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不断发展

到了汉代才变得比较普遍

到了宋代更加普遍

而明清又得到新的发展

成为最主要的一种

生产经营的方式

对于租佃关系我们应该作

如何评价呢

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评价方法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要看到

它是具有一些积极影响的

也要看到它的一些消极作用

首先说消极作用

很明显

在租佃关系上

地主和佃农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佃农受到了很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这是它消极的方面

由此也形成了阶级矛盾

成为中国古代

整个社会最基本的矛盾了

租佃关系也存在一些积极的方面

积极的影响

比如说在租佃经济下

佃农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就变得比较弱了

有所削弱了

农民对佃农的人身控制

就变得比较弱

这显然是有利于佃农本身的

第二 因为租佃经济下

通过分成的地租

不管是实物还是货币

一般通过分成地租进行剥削

农民可以决定种什么

什么时候种 怎么种

因此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这个积极性显然比此前的激励耕作

是要提高了很多的

同时由于租佃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业总体上也是

比较稳定地往前发展的

所以我们在看到租佃经济的

消极作用的同时

也要注意到它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总体上说

形成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底色

就是农耕文明底色

这个相关问题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不了解中国土地耕作的方式

不了解相关的土地制度

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也是不可能准确和全面的

本次课程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一、内陆型农业文明

--内陆型农业文明

-二、强大的国家权力

--强大的国家权力

-三、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四、开放的等级社会

--开放的等级社会

-五、伦理文化

--伦理文化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习题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一、进化论与人类学

--进化论与人类学

-二、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三、夏娃理论及争议

--夏娃理论及争议

-四、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习题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二、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三、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四、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习题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一、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二、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三、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四、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五、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六、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七、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习题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一、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二、中古门阀制度

--中古门阀制度

-三、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四、唐代政治与社会

--唐代政治与社会

-五、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习题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一、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二、宋代的经济革命

--宋代的经济革命

-三、元朝百年统治

--元朝百年统治

-四、明代政治与经济

--明代政治与经济

-五、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习题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一、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三、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习题

第八章 中国古代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三、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第八章 中国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习题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二、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习题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一、儒家

--儒家

-二、佛道之争

--佛道之争

-三、三教合流

--三教合流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习题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一、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三、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四、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习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