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史通论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  二、中古门阀制度 >  中古门阀制度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中古门阀制度在线视频

下一节: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中古门阀制度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

本次课程要讲述内容是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第二个问题

中古门阀制度

所谓的中古指的是

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9世纪

这一段时期

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这段时期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制度

就是门阀制度

关于这个制度

推荐诸位看两部书

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一部是北京大学田余庆先生著的

《东晋门阀政治》

这本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出了第一版

后来又多次修订

这本书还获得过吴玉章奖

推荐的第二部书

是郑州大学张旭华老师著的

《九品中正制略论稿》

中正制是门阀制度的一个根基

这部书对门阀制度的根基

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析

是我们研究这段历史

研究这个制度的必读书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门阀士族制度

我们准备讲三个问题

首先是什么是士族

第二要讲东进门阀政治

第三要讲门阀政治的终结

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要解释一下

什么是门阀 什么是士族

所谓的士族又称世族

世界的世 或门阀世族

是指汉唐时期在政治 经济

文化这方面享有特权的地主阶级

最上层的分子

士族和世族两个词可以通用的

就是说我们写文章的时候

既可以写士大夫那个士族

也可以写世界的世的世族

两个词是通用的

用哪个都可以没有错误的

当然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

前面士大夫的士

强调的是士族的文化根基

即这样一种特权地位

是由于他们在文化方面的特权

世代传承的世族则强调是

这种特权的世代传承

门阀 门是指门第 阀是指阀阅

门第和阀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门第指这个家族社会地位的高低

阀阅是指这个家族成员

所担任的职官 所创立的工业

二者当然是密切相关的

在中古时期

占据社会最高层次的

拥有特权的阶层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历史现象

追溯到西汉时期的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从那个时候开始

要想做官就必须通儒经 学儒学

因此,在社会上

就涌现出很多儒学大师

他们著书立说

纷纷教书育人

形成了所谓的士林学门

对于这些儒学大师来说

最想传授学问的对象

当然是他们的子弟

不过我们也知道

龙生九子还各不相同

并不是每一位儒学大师

都能够培养出足够优秀的子弟

因此,不是所有的儒学大师

都能够形成经学的世家

这个比例应该是不高的

十个里面可能也不见得有一两个

但是如果能够将他的学问

世代传承下去

就会形成所谓的士林学门

也就是经学世家

由于他们世代通经

因此世代都能够通过察举制度

而入仕,而做官

从而形成所谓的官场官族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在魏晋南北朝要想成为士族

每一代都必须出

至少是三品以上的高官

这个难度还是挺大的

因为政治风云变化 政局动荡不安

要想世代保持比较高的官位

难度其实挺大

既是士林学门又是官场官族

他们在经济上也拥有基础

会出现所谓的乡里的豪族

即在地方上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

关于这一点

我觉得难度倒还不是很大

为什么

因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只要能够掌握政权

通常在经济上也能够获得很多财富

举个例子

比如有一部小说叫做儒林外史

里面有很重要的人物就是范进

范进中举以后

诸位可以读这本书

他也没有刻意经营

就张老爷上来送房子送地

就有人投身他家里面做奴仆

也就是说

他还只是一个举人 还没有做官

就有人来依附

因此基于官本位社会历史现象

官场官族往往在乡里上

乡里中都拥有大量的财产

拥有大量土地和依附的人口

因此,三位一体的集团中

乡里的豪族难度应该是比较低的

难度最高的应该是士林学门

和官场官族

因此,士族就是这样一个

从汉朝一直延续到唐朝的

三位一体集团

即三个方面要合在一起的交集

它既是一个士林学门

又是官场官族,还是乡里的豪强

而这三位一体的根基

无疑就是士林学门,即经学世家

这也是为什么士族

要以士大夫那个士来命名原因

反映它的一个文化的根基

士族权势的形成

政治的重要途径

就是九品中正制

这个制度是曹丕创建的

在他称帝以前创建的

中正官由朝官来兼任

他负责根据德才标准

将天下世人分成九品

所以九品中正制的九品不是官品

确切地说的确是人品

就是德和才的一个标准

但是这样一个作为人品的九品

和官品的九品也有联系 为什么

因为吏部是根据中正品评品的

人品 九品来授予相应的职官

如果被中正评为上上品 即一品

吏部就可以授五品

如果被中正评为二品

吏部就可以授他为六品官

以此类推

只不过在魏晋南北朝400年历史中

没有一个人被中正评为上上品

即一品始终空缺

这个原因也不难理解

俗话说金无赤足 人无完人

只要是人怎么可能没有缺点

所以 一品一直空缺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评品的人物最高品就是二品

即上中品

这个制度创制之初

是为国家选拔人才

但是慢慢的

这个制度就被变成

士族把持选举大权的一个工具

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按照门第权势来定品的现象

即史书中所说的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即由门阀士族把持了选举大权

中正官往往是将自己的子弟

将自己的朋友提拔为

确定为二品

确定为上中品

其他人只能够位居下品了

形成这样一种所谓的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现象

九品中正制于是成为

门阀把持选举大权的一个工具

门阀之间还通过内婚制

即内部的通婚

通过谱牒之学形成利益集团

他们特别标榜自己的郡望

形成按照地域划分的

一些所谓的中古名族 名门望族

这个包括了南方的

比如 陈郡的谢氏 颖川的钟氏

荀氏和庾氏

东海的王氏 高平的郗氏

当然还有琅邪王氏

在北方也形成了一些中古的

名门望族

比如 有陇西李氏 京兆杜氏

扶风苏氏 北地傅氏 荣阳郑氏

河东裴氏 河东卫氏

太原王氏 博陵崔氏 范阳卢氏

平原华氏 平原明氏

清河崔氏 赵郡李氏等等

通过这样一个内婚制

通过标榜郡望

形成了中古名氏这样一个集团

也就是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士族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探讨一下

东晋门阀政治

这个概念是北京大学历史系

田余庆教授提出来的

提出以后被学术界普遍接受

到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研究

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一个基础性知识

大家是公认的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

沿袭了这么几百年

但是门阀政治

却是东晋一朝所特有的

这是田余庆先生的一个核心观点

所谓的门阀政治

即皇权微弱 门阀共治

田余庆先生在

《释“王与马 共天下”》这篇论文中

他这样说

他说“五胡”的冲击

使西晋崩解

晋元帝开启东晋

微弱的皇权

只能依靠权臣和士族支持

由此进入了门阀政治时代

皇权与门阀的共治

这是因为在西晋八王之乱中

东海王司马越和琅邪王衍

结合在一起了

而在永嘉南渡之后

琅邪王司马睿与琅邪王导

结合在一起

所谓的王与马共天下就是指

司马氏和王氏共同治理天下

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

由于他的血缘和西晋皇室

其实比较疏远

他本人也没有多少才华

也没有建立什么功业

因此他统治是必须要依靠

必须要利用南渡的士族

因此就形成所谓皇权微弱的局面

皇帝垂拱而治

朝权国命 递归台辅

君道虽存而主威久谢

就是皇帝权利受到限制

门阀当权又不是一家独大

因为如果一家独大

很显然下一步就是篡位了

所以门阀当权是门阀共治

即几个大的家族共同维持局面

在东晋王朝

权力最大的显然是南下的侨姓士族

即琅邪王氏 陈郡谢氏等等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首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里面就讲到了东晋南朝

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显赫的门第

在皇帝垂拱 门阀当权基础上

维持东晋门阀政治局面的

是一直很强大的武力

即北府兵

也就是说

由逃亡到江淮之间的流民

所组建的北府兵

成为门阀政治的一个支柱

一个武力的核心

这样一支北府兵人数最多的时候

不会超过10万

他们由北方南下流民所充任的

他们能够活到南方

这说明他们身强力壮

个人武力是比较突出的

又因为他们和北方游牧民族

有国仇家恨

战斗意志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是东晋门阀政治的根基

北府兵的统帅

历来都要由门阀士族最高门中的

琅邪王氏或者陈郡谢氏的人来出任

其他的官员是不能够染指的

所以 门阀政治是东晋时期

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

即皇权微弱 门阀共治

东晋门阀政治持续时间

也只有100多年

在南朝时期就逐渐结束了。

东晋门阀政治终结的原因

有三个方面

首先无疑就是皇权重振

即南朝的几个开国君主

都是军队统帅出身

比如 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

萧齐的萧道成

陈朝的陈霸先

有的是禁军将领

有的是地方的豪强

都掌握军队

枪杆子里出政权

因为他们掌握军权 所以掌握政权

皇权的重振

也意味着门阀士族地位的下降

实际权力在下降

门阀政治终结的另外两个原因

则是士族自身的堕落和寒门的崛起

这一点清代学者赵翼

在《廿二史札记》卷8

《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条中

讲得是很清楚的

他说 其时高门大族 门户已成

令仆三司 可安流平进

不屑竭智尽心 以邀恩宠

且风流相尚 罕以物务管怪

人主遂不能籍以集事

于是不得不用寒人

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

便于驱策 不觉倚为心膂

这段话分析是这样的

这个门阀士族由于拥有特权

不用努力学习 不用建功立业

就能够平流进取 坐至公卿

这种情况下

他们当然就趋于堕落

不愿意学习 不愿意工作

而且以所谓的风流相尚

不愿意去被俗务羁绊

每天不是谈天说地

就是服五石散

进行各种优游活动 罕以物务关怀

由于他们自己堕落

甚至放弃军权

于是就不能够被皇帝所用

在东晋时期

北府兵还掌握在门阀士族手里

到了东晋末年

门阀士族自己就放弃了军权

个中原因也不难分析

首先是因为当兵打仗是很辛苦

要流血要牺牲

其次 还有可能战败

自己可能命丧战场

自己战败以后还影响了家族的门第

如果战胜了也很难篡位

因为刚才讲到的

东晋门阀政治是诸家族

互相牵制制约

也很难走出篡位那一步

当然整个世俗风尚也是趋文

而不是尚武的

所以 在东晋末年到南朝初期

门阀士族自己放弃了军权

武力掌握在皇帝手里

而不是在士族手里

皇帝也不能不用一些人来进行执政

来推行自己的政令

既然门阀士族不能够被皇帝利用

于是就不能不用寒人

赵翼分析说

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

由于地位比较低

所以那些寒族人士愿意努力工作

为皇帝服务

同时 因为寒人没有根基

没有自己的党羽

皇上用起来也比较放心

也就是所谓的便于驱策

因此 不知不觉中就倚为心膂

就成为皇帝执政最重要的一个依托

由于士族堕落 由于寒人崛起

由于皇权的重振

东晋门阀政治逐渐到南朝

就陷于中断

当然最终将东晋门阀政治

彻底扫进历史垃圾堆

还是发生在萧梁末年的侯景之乱

相关问题大家可以找资料

去进行学习

本次课程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一、内陆型农业文明

--内陆型农业文明

-二、强大的国家权力

--强大的国家权力

-三、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四、开放的等级社会

--开放的等级社会

-五、伦理文化

--伦理文化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习题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一、进化论与人类学

--进化论与人类学

-二、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三、夏娃理论及争议

--夏娃理论及争议

-四、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习题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二、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三、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四、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习题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一、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二、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三、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四、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五、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六、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七、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习题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一、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二、中古门阀制度

--中古门阀制度

-三、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四、唐代政治与社会

--唐代政治与社会

-五、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习题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一、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二、宋代的经济革命

--宋代的经济革命

-三、元朝百年统治

--元朝百年统治

-四、明代政治与经济

--明代政治与经济

-五、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习题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一、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三、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习题

第八章 中国古代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三、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第八章 中国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习题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二、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习题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一、儒家

--儒家

-二、佛道之争

--佛道之争

-三、三教合流

--三教合流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习题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一、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三、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四、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习题

中古门阀制度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