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史通论 >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  二、佛道之争 >  佛道之争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佛道之争在线视频

下一节:三教合流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佛道之争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

本次我们学习内容是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的第二个问题 佛道之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对整个社会影响最大的两门宗教

就是佛教和道教

既然是同样宗教

追寻彼岸 追寻来世

彼此之间有着激烈竞争

根据现在学术界主要观点认为

中国的道教

正是在佛教传入和兴盛发展中受刺激

遭遇挑战

又同时不断学习佛教的很多方面

而最终成型的

道教的成型学习了佛教的宗教仪轨

学习了它如何构造自己的典籍和神仙体系等等

所以 二者也是在斗争中不断地学习

共同发展起来的

关于佛道之争的相关问题

我们要重点讨论两个方面

第一是佛道论战

即从思想学理方面的三次论战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学习一下

四次灭佛的运动是怎么回事

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首先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佛道的三次著名论战

首先 第一次论战

就是发生在东晋时期

致敬王者之争

沙门到底要不要致敬王者

作为一个出家人

要不要向王者行俗家礼仪

俗家礼仪是什么 礼仪就是跪拜礼

当然争论最后结果是佛教徒胜利了

他们致敬王者

是通过佛家的合十礼而不是跪拜

东晋争论沙门是否要致敬王者有两次

一次是东晋前期

执政的庾冰和大臣何充的争论

庾冰是主张沙门致敬王者的

而何充是为沙门 为和尚们辩解的

最终当然是何充取得了胜利

庾冰后来没有提起这个主张

另外一次沙门致敬王者之争

则发生在东晋末期

是由执政桓玄

和当时很有名的高僧释慧远

进行了辩论

释慧远还写了两篇文章进行一些驳斥

进行劝告

最后结果还是佛教徒取得胜利

就是沙门没有用俗家礼仪去致敬王者

而是用佛教的合十礼来致敬王者

如果说这一次争论

还是一个形式上的争论

礼仪上争论

黑白论之争和夷夏论之争

则涉及到了一些根本的问题

所谓的黑白论之争又叫白黑论之争

是当时南朝还俗的一个沙门叫慧琳

作的《白黑论》

这个又被称为《均善论》

这样一个书是用当时比较常见的

辩论的手法

即主客问答的方法

就是一问一答 一答一问

这样一种方法来阐释自己的主张

白学先生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而黑学先生则代表着佛学

因为慧琳原本是和尚

对佛学 佛教是很了解的

他一旦还俗 对佛学佛教的攻击

又是比较尖锐的

有时候能够切中要害的

他这个文章对佛学的般若性空学说

对佛学的报应说等等都做了一些驳斥

回击他的是颜延之 是宗炳等等

支持慧琳则有何承天

何承天写了一个《达性论》一文

和慧琳相呼应

这个问题的争论

极大地扩展了当时学术界

对于宇宙本质问题

对于很多逻辑问题的认识

可以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

都有一定的影响

或者起到很大作用

争论的结果看起来

也是佛教徒不落下风的

佛道论战的第三个论战就是

夷夏论之争

这是由南朝道士顾欢挑起的

他创作《夷夏论》

借助儒家的夷夏之防观念

把佛教和道教对立起来

他说佛学是外来的一个宗教

外来的学问

是夷人 是胡人所信仰的宗教

它在中国的传播

则会影响华夏的正统

这种主张涉及到了民族主义的问题

民族认同的问题

在当时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佛学界 佛教界则对此进行了辩驳

特别是朱广之作了

《咨顾道士夷夏论》

朱昭之作了《难顾道士夷夏论》等等

都批判了顾欢的比较狭隘的

民族主义的观念

同时也阐释了

佛学 佛教的一些原理

因为佛教的学理比起道教的学理

更完整 更能够自洽

所以 针对学理方面争论

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三次佛道论战中

佛教都不落下风

道教没有占到显著优势

但是通过这种辩论

也彰显了道教的影响

也推动了道教的形成和发展

这是第一个问题 佛道论战

如果争不过就得动粗了

所以历史上又出现过四次灭佛事件

从佛学 佛教来说叫做法难事件

四次灭佛事件也被称为

“三武一宗灭佛”

三武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北周武帝宇文邕

和唐武宗李炎

一宗是后周的世宗柴荣

这四次法难或者灭佛运动

它的出发点或者起因还不完全一样

一般认为

北魏太武帝灭佛

佛道之争因素是比较突出的

因为太武帝是信仰道教

尊北天师道为国教

尊寇谦之为国师

所以 这里有很明显的佛道之争因素

同时在四方征战过程中

太武帝发现有些寺院私藏兵器

还有一些其他违禁物

所以他也害怕佛教

被民间百姓利用来造反

因此 大力灭佛

而并且和其他几次灭佛不太一样

太武帝灭佛是要从肉体上消灭佛教徒

不仅要毁坏佛教寺院 捣毁佛像等等

而且还要杀戮佛教的僧民

只不过由于当时信仰佛教的人比较多

贵族也不少

事先通风报信

才没有造成大量的伤亡

不过留下这么一句歇后语

这样一个俗语

叫做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庙

虽然和尚可得到通风报信跑了

但是庙宇却被烧毁 被捣毁了

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

除了一般的佛道之争以外

它有两个新鲜的情况或者说新的情况

第一就是在灭佛之前进行了预先辩论

让儒释道三家都派人来辩论

三教优长

也就是以理服人

当然 最后他判断是儒学取胜

佛道输了

这是第一个比较新鲜的情况

第二个比较新鲜的情况就是

他不仅灭佛而且灭道

这是在灭佛同时

也下达了灭道的圣旨

我想这一方面是整体上限制宗教

占据土地人口和财产

另一方面也是让佛教徒

可能比较容易接受

就是宿敌跟着一起倒霉

可能心态更平衡一些

所以北周武帝灭佛有很大的一个因素

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因素

是想从佛教那里夺取 夺回

土地 人口等等各种社会财富

唐武宗 后周世宗的灭佛运动

也都像前朝一样

既有佛道之争因素

也有国家和佛教寺院争夺土地

争夺人口因素在里面

总而言之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经历过兴盛之后

也遭遇过挫折

也有几次法难

但总体上说

由于都处于中国这块土地上

而且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把对方消灭

因此 佛道之间

甚至包括儒释道之间都互相学习

并且互补

在不同领域慢慢形成一种默契

一种妥协

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

这就形成了我们下面要学习的

三教合流的局面

本次课程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一、内陆型农业文明

--内陆型农业文明

-二、强大的国家权力

--强大的国家权力

-三、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四、开放的等级社会

--开放的等级社会

-五、伦理文化

--伦理文化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习题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一、进化论与人类学

--进化论与人类学

-二、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三、夏娃理论及争议

--夏娃理论及争议

-四、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习题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二、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三、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四、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习题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一、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二、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三、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四、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五、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六、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七、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习题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一、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二、中古门阀制度

--中古门阀制度

-三、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四、唐代政治与社会

--唐代政治与社会

-五、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习题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一、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二、宋代的经济革命

--宋代的经济革命

-三、元朝百年统治

--元朝百年统治

-四、明代政治与经济

--明代政治与经济

-五、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习题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一、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三、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习题

第八章 中国古代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三、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第八章 中国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习题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二、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习题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一、儒家

--儒家

-二、佛道之争

--佛道之争

-三、三教合流

--三教合流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习题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一、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三、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四、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习题

佛道之争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