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  Chapter 4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and Coliform in food >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返回《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在线视频

下一节:4.2 The enumeration of Coliforms

返回《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食品中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的检测及霉菌酵母菌检测

第一节 菌落总数检测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

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 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

所得每ml(g)检样中形成的

微生物菌落总数

它适用于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生长发育的

嗜中温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的菌落总数测定

可以用来判断食品本身的新鲜程度

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

即加工 贮存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但是必须配合大肠菌群的检验

和其他病原菌项目的检验

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定

实验所需的培养基 试剂

材料及设备如上所示

本实验所用培养基是平板计数琼脂(PCA)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样品稀释后 接种 PCA 培养基

培养后 进行计数和报告

测试时首先进行样品的稀释

样品稀释

首先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实验桌消毒

提前在即用袋装稀释液上做好样品标识标记

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袋口

放置在天平上 并打开

天平调0

用酒精棉球按照同一方向

擦拭样品外包装口进行消毒

然后打开包装袋 使用已灭菌采样工具

(如剪刀 镊子 药勺等)

称取样品 25g 至即用袋装稀释液袋中

放置均质器内 8000-10000 转/min 下均质 1min-2min

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如果是液体样品

则用无菌吸管吸取 25mL

液体样品置于 225mL 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中,

再充分混匀或均质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取出样品 将均质好的样品在超净工作台上

进行十倍梯度稀释

先将样品混匀

用 1mL 无菌吸管吸取 1:10 样品匀液 1mL

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 9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

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

不要触及稀释液面

换用一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 使其混合均匀

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稀释时需注意 每稀释一个梯度

需要更换新的吸管

照此方法 制备一系列10 倍稀释样品匀液

提前在平皿正面做好标记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

选择 2-3 个适宜稀释度样品匀液

(可包括原液)

吸取1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

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同时做两个空白对照平皿

接下来及时倒入 15mL-20mL 冷却至 46℃的 PCA 培养基

转动平皿顺时针 3-5 次

逆时针 3-5 次 使其混合均匀

这里我们来看一下 PCA 培养基的成分及制法

其中胰蛋白胨 酵母浸膏分别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

接种完后进行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 将平板翻转 放入培养箱

在 36±1℃培养 48±2h

为防止菌落蔓延

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 PCA 培养基

培养后 进行菌落计数

48h 后 从培养箱中取出平板

对平板进行菌落的计数

计数之前要进行平板和菌落的选择

选择的原则如表

选取菌落数在 30CFU-300CFU 之间

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

低于 30CFU 的平板

记录具体菌落数

大于 300CFU 的可记录为

多不可计

注意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

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若其中有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

则不宜采用

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

而另一半中菌落分布均匀

则可计算分布均匀的那一半

再乘以 2 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若平板上出现菌落间

无明显界限的链状生长时

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算

最后进行计数和报告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

在适宜计数范围内

则计算该稀释度两个平板菌落平均值

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

作为每克或每毫升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

均在适宜计数范围内

则按如上所示公式计算

其中N是指样品中菌落数

∑C 是指含适宜范围菌落数平板的

菌落数之和

n1 n2 分别是第一

第二稀释度的平板个数

d则是指稀释因子 即第一稀释度

让我们用一个例题来加深对这个公式的理解吧

上面的实验中 我们选择了 10^-2 10^-3 10^-4

三个稀释度的平板进行培养

通过计数可知 10^-2 和 10^-3 稀释度的菌落数

在 30CFU-300CFU 的计数范围内

而 10^-4 稀释度的菌落数为 6 3

不在计数范围内

故我们选取 10^-2 和 10^-3 的平板

则 n1 =2 n2 =2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若所有稀释度菌落均>300CFU

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

其他平板记录为多不可计

结果按平均菌落数

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30CFU

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

×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包括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

则以<1×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均不在30-300CFU之间

其中一部分菌落数<30CFU 或>300CFU 时

用最接近 30CFU 或 300CFU 的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计算

完成计数后 即可进行报告

报告时需注意

若菌落数小于 100CFU 时

四舍五入 以整数报告

若菌落数大于或等于 100CFU 时

四舍五入第三位数字 以两位有效数字表示

若所有平板菌落蔓延

报告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

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若称重取样 以 CFU/g 为单位报告

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课程列表: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1 Discussion

Chapter 2 Routin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of microorganism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

--2.1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

-2.2 Microbi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2.2 Microbi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2.3 Microbial inoculation techniques

--2.3 Microbial inoculation techniques

-2.4 Exercises

--Chapter 2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2 Discussion

Chapter 3 The basic program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3.1 Basic elements of food sample testing

--3.1 Basic elements of food sample testing

-3.2 Sample sampling scheme

--3.2 Sample sampling scheme

-3.3 Sample sampling, transporting, processing, testing and report

--3.3 Sample sampling, transporting, processing, testing and report

-3.4 Exercises

--Chapter 3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4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and Coliform in food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4.2 The enumeration of Coliforms

--4.2 The enumeration of Coliforms

-4.3 Exercises

--Chapter 4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4 Discussion

Chapter 5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5.1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Ⅰ)

--5.1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Ⅰ)

-5.2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Ⅱ)

--5.2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GB4789.4-2016 (Ⅱ)

-5.3 Exercises

--Chapter 5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6 Det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6.1 Qualitative method

--6.1 Qualitative method

-6.2 Plate counting

--6.2 Plate counting

-6.3 The MPN method

--6.3 The MPN method

-6.4 Exercises

--Chapter 6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7 Detection of moulds and yeasts

-7.1 Moulds and yeasts count

--7.1 Moulds and yeasts count

-7.2 Exercises

--Chapter 7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8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1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1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2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2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8.3 Requirements of process control

--8.3 Requirements of process control

-8.4 Exercises

--Chapter 8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Chapter 8 Discussion

Chapter 9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9.1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Ⅰ)

--9.1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Ⅰ)

-9.2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Ⅱ)

--9.2 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testing technology (Ⅱ)

-9.3 Exercises

--Chapter 9 exercises

-Supporting document

4.1 Detection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