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三章 > 第三节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1956年的国民收入中,全民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已经上升到32.2%,集体所有制经济比重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为7.3%,而私营经济则下降到0.1%,个体经济下降到7.1%。这就是说,将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三者合计,整个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达92.9%。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占67.5%,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占32.5,资本主义工业下降到接近于零。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和供销社商业占68.3,国家资本主义及合作社商业占27.5%,私营商业则下降到4.2%,这就是说,在商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达到95.8%。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对立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中国社会这一矛盾统一体中,存在着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这两个矛盾对立面。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居于支配地位,它无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它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的性质,这就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同时这也表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已从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公有制成分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已经确立起来。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从而确立了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将长期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
三、我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帝国主义被赶走;官僚资产阶级被消灭;地主、富农被改造成新人;民族资产阶级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四、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建立一个公平、公正与和谐的社会,使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社会今后的发展进步和走向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造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结束语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以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社会今后的发展进步和走向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见!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绪论测验
-导学
-第一章测验
-导学
--导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二章测验
-导学
--第三章导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章测验
-导学
--第四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章测验
-导学
--第五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章测验
-导学
-第六章测验
-导学
--第七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七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七章 第三节
-第七章测验
-导学
--第八章 导学
-第一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八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八章 第三节
-第八章测验
-导学
--第九章 导学
-第一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九章 第二节
-第九章测验
-导学
--导学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节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小结
--小结
-第十章测验
-导学
--第十一章 导学
-第一节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一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十一章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一章 第四节
-第十一章测验
-导学
--第十二章 导学
-第一节
--第十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第十二章测验
-导学
-第十三章测验
-导学
--导学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第十四章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