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城市地理学 >  第五章 城市规模分布 >  5.3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  5.3.1 视频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返回《城市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3.1 视频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在线视频

下一节:5.3.2 图文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返回《城市地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3.1 视频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解的是

中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

西方曾经

热烈讨论过城市最佳规模的问题

我国在80年代

也在讨论类似的问题

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

应该放在什么规模的城市

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首先

我们一起了解

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

来龙去脉

“一五”期间

我国的城市建设方针是

重点建设

稳步前进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

开始强调

控制大城市规模

和发展小城镇

这是在当时备战备荒的

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实际上

这些方针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

因为在困难时期和文革期间

城市规划工作停止了

城市处于乱占乱建的状态

1978年

全国第3次城市工作会议

把“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

正式确立为国家的城市建设方针

1980年

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又确定

“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作为国家的城市发展总方针

并定义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

20~50万的为中等城市

不到20万的为小城市。

1990年生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明确规定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是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下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国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上世纪80年代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战略讨论的焦点是

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

发展小城市

是不是中国

城市化的唯一道路

其观点概括有以下几种

①小城市重点论

②城乡一体化论或城乡融合论

③大城市重点论

④中等城市重点论

⑤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小城市重点论者的理论依据是

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

认为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别

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配

是消灭城乡分裂的条件

小城镇重点论者

出于对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涌入大城市的担心

提出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认为发展小城镇

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唯一道路

与这些观点相配合

1984年

我国降低了设置市 镇的标准

大力推行乡改镇

县改市

建制镇和小城市的数量从此一路激增

以分散为特征的城镇化道路

影响深远

它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

非农就业问题

但同时带来了经济上的低效益

宝贵耕地的过量占用

环境污染的面状扩散

丧失了大量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

大城市重点论者

虽然不一定反对发展小城市

但反对把小城镇

作为中国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或唯一途径

他们积极主张发展大城市

大城市重点论的主要观点是

1 认为大城市的超前发展

是工业革命以后

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

控制大城市发展

是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和城市发展规律的

大城市是带动中小城市和乡镇

快速高效发展的火车头

2 大城市在经济上的集聚效应

和规模效应

高于中小城市

他们认为城市经济效应

具有随

城市规模等级的提高而提高的规律性

发展大城市最经济

3 有些学者论证了

大城市不仅有经济规模效益的优势

而且也有社会规模效益

环境规模效益

建设规模效益

方面的种种优势。

中等城市重点论者认为

大城市和小城市

都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

主张确立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的

城乡网络结构

大中小合理结构论者

主张完善城市规模结构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有人具体建议

中国东部应以发展小城镇为主

中部应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

西部要以发展大城市为主

对于大中小城市发展重点的争论

主要的分歧是在

城市的经济效益上

那么

城市有没有最佳规模

或合理规模呢

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给出了

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

图中AB是平均效益曲线

表示由于城市规模扩大

增加的平均每人的效益

从开头迅速增长

后来上升趋势减缓

最后下降

MB是边际效益曲线

表示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

应有的效益

AC是城市平均生活费用曲线

它随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面积扩大而趋于上升

但在人口极少的情况下

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些下降

MC是边际费用曲线

P1是城市最小合理规模

人口小于P1的城市

是不经济的

P2是城市生活

每人净效益最高时的规模

此时AB与AC之间的差距最大

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理想的规模

但城市人口仍然要增加

P3是城市所得到的

总的纯效益达到最高时的规模

这时对决策者是最理想的

但由于AB大于AC

对个人来说

只考虑平均效益

因此人口继续迁入

P4处于AB等于AC

这时如不能制止人口增加

城市就要超出最佳规模的上限

而不经济

上述理论模型中的曲线形状

并不是确定的

所以P1P2P3P4

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

当城市人口规模

达到相当数量

由于人口密度过高

效益下降时

人口会扩散

使人口密度下降

城市地域扩大

这时会产生

新的费用效益曲线

产生新的交汇点

因此城市合理规模

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从不同的评价角度

和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可以得出不同的最佳规模

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

城市规模与工业经济效益之间关系

研究表明

1 随着城市规模等级的提高

我国城市按人口平均和按工业职工平均的

工业产出水平

确实存在着逐级提高的总趋势

2 单个城市的产出水平

和城市规模之间

在统计上

是一种弱正相关关系

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

中国城市经济效益的多元回归分析

进一步证明

影响中国城市

工业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并不是城市规模

而是城市职工拥有的固定资产值

即投资强度

以及城市的工业结构

城市规模因素

对城市工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力

在不同地区间有很大差别

在边远地区城市规模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内地和沿海其重要性逐渐下降

2006年

用上述类似的方法

揭示我国城市

人均GDP水平差异的原因

再一次证明资本投入

是影响城市人均GDP的

决定性因素

其次是城市的产业结构

外资对东部和大中城市有明显的影响

人口规模与城市GDP之间相关性不大

甚至在大城市

人口规模与城市人均GDP

呈负相关

因此

片面做大城市规模

对提高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于事无补

总之从“十五”计划开始

以后的一系列中央正式文件

不再提城市发展方针

不再提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但是又出现一种新的潮流

就是无论大小城市

都在追求把规模做大

其背后的根源是

通过城市规划上的做大

而扩大城市用地

通过圈地出让

来增加GDP和财政收入

显然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我国

城镇人口统计的标准

变动较大

国内的统计出版物

一般提供两种

城市人口规模的统计资料

一是城市市区的非农业人口

二是城市市区总人口

这两种人口都属于户籍人口

外来人口的崛起

使城市人口规模中

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界限在淡化

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组

使城市人口规模中

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界限在模糊

2001年

我国按就业人口的分类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

正好占50%

而同年农业非农业人口的分类中

农业人口却占73.32%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的

全国城镇人口中

有大约31%是所谓的农业人口

表1列出了2000年

中国前10位城市的具体人口数据

从中不难发现

城市市区的户籍

非农业人口不能反映城市的规模

他几乎永远是

偏小的统计

城市户籍总人口也不能反映

城市的规模

对于外来人口多的城市而言

这个口径是偏小统计

例如上海 广州 深圳 东莞 成都等

对于外来人口少的城市而言

这个口径是偏大统计

例如武汉 重庆 天津 沈阳

可见

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研究

和城市规模预测研究

在城市规模口径的选择上非常困难

今天的讲解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谢谢大家

城市地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发展史

-1.1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1.1 视频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1.2 图文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1.3 作业 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1.2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2.1 视频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2.2 图文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1.2.3 作业 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城市发展和城乡划分

-2.1 城乡划分

--2.1.1 视频 城乡划分

--2.1.2 图文 城乡划分

--2.1.3 作业 城乡划分

-2.2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2.2.1 视频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2.2.2 图文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2.2.3 作业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第三章 城市化原理与进程

-3.1 城市化定义

--3.1.1 视频 城市化定义

--3.1.2 图文 城市化定义

--3.1.3 作业 城市化定义

-3.2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2.1 视频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2.2 图文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2.3 作业 城市化类型的测度

-3.3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3.1 视频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3.2 图文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3.3 作业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

-3.4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4.1 视频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4.2 图文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4.3 作业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3.5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5.1 视频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5.2 图文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3.5.3 作业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第四章 城市职能分类

-4.1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1.1 视频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1.2 图文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1.3 作业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

-4.2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4.2.1 视频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4.2.2 图文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4.2.3 作业 城市职能及其分类

第五章 城市规模分布

-5.1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1.1 视频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1.2 图文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1.3 作业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及验证

-5.2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2.1 视频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2.2 图文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2.3 作业 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

-5.3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5.3.1 视频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5.3.2 图文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5.3.3 作业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第六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6.1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1.1 视频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1.2 图文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1.3 作业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6.2 克里斯塔勒学说

--6.2.1 视频 克里斯塔勒学说

--6.2.2 图文 克里斯塔勒学说

--6.2.3 作业 克里斯塔勒学说

-6.3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6.3.1 视频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6.3.2 图文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6.3.3 作业 从中心地理论到区域发展理论

第七章 城市内部实体空间结构

-7.1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1.1 视频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1.2 图文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1.3 作业 地租、土地制度与城市土地利用

-7.2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2.1 视频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2.2 图文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2.3 作业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7.3 芝加哥学派

--7.3.1 视频 芝加哥学派

--7.3.2 图文 芝加哥学派

--7.3.3 作业 芝加哥学派

-7.4 城市中心商务区

--7.4.1 视频 城市中心商务区

--7.4.2 图文 城市中心商务区

--7.4.3 作业 城市中心商务区

-7.5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7.5.1 视频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7.5.2 图文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7.5.3 作业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第八章 城市社会空间与感应空间

-8.1 城市社会空间

--8.1.1 视频 城市社会空间

--8.1.2 图文 城市社会空间

--8.1.3 作业 城市社会空间

-8.2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8.2.1 视频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8.2.2 图文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8.2.3 作业 行为主义地理学与感应空间

5.3.1 视频 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