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讲 语言与语言学习 >  2.2语言学习的目标 >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

返回《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在线视频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

下一节:2.2.3如何为二语者制定学习目标

返回《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讲第二节的第二部分

前面我们一直在讨论

有关第一语言获得的研究

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

第一语言获得对第二语言教学

的确有一定的启示

但是语言教学并不能只停留在

对语言获得生理机制的探讨上

对第二语言教学来讲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关系问题上

有几个问题我们要特别地关注

第一个问题是

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个问题是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是儿童还是成人

在页面上为了节省篇幅

我们简写为L1和L2

鉴于涉及学习者的水平

这里面的讨论我们先围绕第三个问题展开

也就是第二语言

是否能达到与第一语言同样的水平

实事求是地说

由于生理机制差异的存在

第二语言学习者要想达到第一语言的水平

一般来讲并不容易

当我们跟第二语言学习者接触的时候

我们会注意到

不管这些人如何努力

不管他们的汉语有多流利

我们总会听到人们所说的洋腔洋调

其实就是他们的汉语里

携带了母语的口音和表达方式

比如说因为声调错误

他们会把请问说成轻吻

让听的人吓一跳

因为前后鼻音的错误

他们会把上传说成上床

让你觉得怪怪的

约人一起前往某地的时候

他们会把走不走说成去不去

因为他们把英语的to go

用来比附汉语的动词去

到了北京他们还在说我喜欢北京

所以我去北京

在这里用错了来和去的关系

这就是人们说的中介语

中介语这个术语

我们在第四讲会专门讨论

这里简单地解释一下

中介语指第二语言学习者

所使用的不完善的目的语

中文译自英语的inter language

假设A是学习者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起点

那么这时第二语言的水平是零

B是学习者当前的第二语言水平

C是第二语言的理想水平

如果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达到C

那么中介语就消失了

可是中介语会消失吗

中介语的问题是否有可能克服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区别两类学习者

因为我们发现

成人和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是不同的

记得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事

一个四岁的小姑娘

到了美国第一星期就被送进了幼儿园

第一天她就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

以至于忘了要上厕所

等到憋急了

才开始找厕所

可是不熟悉厕所的位置

又不会用英语说厕所在哪儿这个句子

最后只好尿裤子了

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星期

母亲去幼儿园观察

她和小朋友坐在饭桌前

竟然举起手

流利地对老师说

More milk Please

根据前面讨论过的关键期假设

语言教学倾向于将学习者分为两类

一类是青少年儿童

另一类是成人

在中介语这个问题上

二者表现可能不同

青少年如果有最佳的语言学习条件

在青春期到来以前

他们的中介语是有可能会消失的

但是毕竟会有相当多的人

在成年以后才因为某种需要

选择学习第二语言

由于中介语的存在

客观事实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用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去衡量二语者的水平

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你可能会说他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

这是极有可能的

如果他们总也达不到

又会怎么样呢

学习者很有可能就会放弃学习目的语

那么对语言教师来说

也就意味着语言教学的失败

所以二语教学必须讨论的一个问题

就是怎样衡量二语学习者的水平

在讨论是否能用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去衡量二语者的水平时

我们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

母语者

使之与二语者相对

这里要解释一下

一般来讲

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中

研究者将某地区通用的本地语

称为Native Language

而将持通用语的当地人

称为Native Speakers

在这里我们从语言教学的角度

应用这个术语

把Native Speakers称为说本族语者

说母语者

把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称为二语者

为什么不能用母语者的语言作为标准呢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国土面积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都有着数千公里

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

分布着七大方言

除了汉族以外

还有55个少数民族

那么谁是母语者呢

说汉语普通话的人吗

那么问题就来了

每个说方言的人都会说普通话吗

或者每个住在方言区的人

都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吗

每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国人

都会说汉语普通话吗

有太多的疑问在等着我们

所以我们何妨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是母语者吗

你所说的是标准汉语吗

特别是当我们站在讲台上

下意识地把自己当成汉语的native speaker

去纠正学生的时候

我们真的应该想到去问一下自己

是不是native speaker

这样我们就不会苛责学生

而是对他们有更多的理解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

用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作为标准都是不妥当的

英国的应用语言学家Alan Davies

针对英语第二语言有过一些讨论

他分别从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学

讨论针对二语学习者的标准

目的是要说明不宜用母语者的水平

作为二语学习的目标与考核标准

大家可以参照阅读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概要的第二章

既然不宜用母语者语言水平

去衡量二语者的水平

那我们更不能用二语者的语言水平

去衡量二语者

因为依旧有一个谁为标准的问题

但是学习总得有个目标

俗话说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学生的命根

老师总是用考试来衡量学生学得怎么样

如果你做汉语教师

你怎么衡量你学生的汉语水平呢

首先我们就遇到了确定衡量尺度的问题

追溯语言教学的传统

我们会看到语言教学会为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

然后会用一些方法去描述应当掌握的内容

比如我们设一年级汉语

二年级汉语 三年级汉语

假设这个学习者一直学下去

那么终有一天他会达到他所理想的那个水平

是不是母语者的水平我们还不能肯定

但是这样做至少会给学习者一个希望

可是问题又提出来了

在每一个阶段内学习什么呢

怎样说明要学习的内容呢

怎样衡量学习者的水平

一直以来用的比较多的办法

是采用语言知识来计数

比如学习者应当掌握甲级词1033个

乙级词2018个

丙级词2202个

丁级词3569个等等

我说这个数字的时候

你可能就已经明白了

这是上个世纪末推出的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里列举的

二语者达到这个水平应当掌握的词汇量

本世纪正在通行的HSK大纲

也分为六个等级

在每一个等级列举了

若干的句式 词汇和汉字等等

这里暂时不展开了

应该说这样对汉语学习水平的计量很科学

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

学习者在某一个阶段

应当掌握的语言要素及其数量

量化了学习目标

这是水平考试常常采用的方法

成绩考试也可以用它

老师们常常规定学生备考要掌握哪些语法点

哪几课书的词汇等等

这个方法优点很多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量化是很容易

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说达到HSK多少级

需要掌握哪些点多少个词汇

哪些汉字等等

可问题是掌握多少是那个终点呢

而且我们知道每个中国人

都掌握了多少语法点

多少个汉语词汇呢

很显然我们很容易指出学习者

从开始学习汉语以后

每一阶段应当掌握的语法点和生词数

但终点不容易找

更重要的是学习者

似乎掌握了这些我们列出的点

可是他们还有别的问题

比如前后鼻音掌握不好

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分不清楚

再比如他们常常分不清

我爸爸和我的爸爸有什么区别

也不知道

挺好的和很好

有什么不一样

花钱二语学习者一般明白

开花也不难

可是如果一个中国人说那个男人花心

这个学生可能就得回去查词典了

也不一定能查出来了

因为在汉字这样一个花的下面

这三个意思有什么关系呢

20世纪后半叶

功能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使语言教学界

对语言衡量的指标有了新的认识

人们认识到语言要进入沟通与使用

所以除了对语言要素的掌握以外

对语言的功能的掌握也很重要

特别是当人们相信

语言是一种能力的时候

对能力的衡量也变得很重要了

于是除了语音 语法

词汇 汉字等计量指标外

汉语教学开始考虑使用其它的指标

用语言要素来计量学习者的水平

这套指标有它的可靠之处

我们可以清楚地计算出

学习者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但问题是

第一 在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

我们并不知道达到最好的水平的量

似乎学无止境

有的学生问

汉字有多少

有的中国人回答

我们有4万汉字

那怎么学得会

什么时候能学完呢

这是学习者的问题

第二

那就是二语学习者在说话的时候

我们很难用多少个词

多少个语法点去衡量这个人的水平

如果说你应该听懂40个词

20个语法点

这是不是有点滑稽

所以我们往往会考虑

他说的是不是流利

他是不是听懂了中国人说的话

他会不会读

比如说他会不会把

中国人民银行读成中国人民很行

会不会用汉语写点什么

比如写个留言条什么的

所以交流是否成功

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这个指标跟听说读写等技能关联着

此外我们也会考量

看看他们是不是知道中国人问吃了吗

是什么意思

是想请他吃饭还是打招呼

等等一些文化的问题

当我们用中国人听懂了

来衡量二语学习者所说的汉语时

那么我们对他的口语表达的

衡量指标就建立起来了

同样听力衡量的指标也是这样的

我们这时就可以说他能听懂什么

能表达什么

能读什么

能写什么等等

这样就容易多了

因为中国人是可以互相听懂说明白的

至于这些话语里面包括哪些要素

哪些功能

那是语言教师自己的事

而不是学习者的事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没有绝对的标准

在中国有七大方言区

有三十几个省市

每个地区的人都使用当地的方言

这是我们建设普通话的重要原因

目的是让持有不同方言的人

能够互相理解和认同

这也说明作为中国人

每个人都不一定是普通话最标准的语言者

所以需要测量自己普通话水平的人

也要参加考试

确定自己的级别

低于一定级别的人就不能从事某些行业

比如播音员得是一级甲等

语言教师至少得是一级乙等等等

既然是这样

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去要求

二语学习者一定要达到母语者的水平

不过为了方便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

教师设定教学目标

有些问题我们在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层面上

我们还需要探讨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谢谢大家

再见

应用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列表:

第一讲 应用语言学综论

-1.1 课程介绍

--1.1 课程介绍

-1.2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系

--1.2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系

-1.3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1(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应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二语教学2(汉语教学与汉字汉语拼音的教学)

-1.4“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

--1.4“对外汉语教学”与“国际汉语教学”

-第一讲测验题

-第一讲作业题

第二讲 语言与语言学习

-2.1语言本质与语言学习

--2.1.1 如何认识语言的本质

--2.1.2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2.1.3人类语言获得的研究与二语教学

-2.2语言学习的目标

--2.2.1儿童语言发展与人类语言学习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

--2.2.3如何为二语者制定学习目标

-第二讲测验题

-第二讲作业题

第三讲 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

-3.1第三讲内容简介

-- 3.1.1进行第二语言教学为什么需要学习语言学理论 3.1.2 第三讲主要内容——不同语言学理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3.2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1

--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述

-3.3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2

--第二语言教学对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3.4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结构主义说略

-3.5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3.6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发展

-3.7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

-3.8 乔姆斯基语言学与语言教学3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影响与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3.9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

--系统功能语法与语言教学

-3.10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

--语篇理论与语言教学

-3.11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认知语言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3.12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理论的互动

--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的互相

-第三讲测验题

-第三讲作业题

第四讲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走近学习者

-4.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4.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4.2 对比分析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2 对比分析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3 偏误分析研究的兴起

--4.3 偏误分析研究的兴起

-4.4 中介语理论

--4.4 中介语理论

-4.5 习得顺序研究

--4.5 习得顺序研究

-4.6 语言共性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6 语言共性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研究

-4.7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

--4.7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理论

-4.8 社会文化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8 社会文化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9 认知科学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9 认知科学视角的二语习得理论

-4.10 二语习得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4.10 二语习得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四讲测验题

-第四讲作业题

第五讲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选择与应用

-5.1 教学法概述

--5.1.1 教学法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5.1.2 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5.1.3 直接法的意义

--5.1.4 苏联的主要教学法流派

-5.2偏语言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2.1 情景法、听说法和视听法

--5.2.2 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5.3 偏重心理学理论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5.3.1 认知法

--5.3.2 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暗示法

--5.3.3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发展方向

-第五讲测验题

-第五讲作业题

第六讲 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6.1 二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

-6.2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6.2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第六讲测验题

-第六讲作业题

2.2.2母语者语言水平与二语者水平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