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 >  第十五章 南宋诗(下) >  15.1 陆游《书愤》赏析 >  15.1 陆游《书愤》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5.1 陆游《书愤》赏析在线视频

15.1 陆游《书愤》赏析

下一节: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5.1 陆游《书愤》赏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讲

《大学国文》(下)的第十五讲

讲南宋诗的下

讲陆游和文天祥的诗

讲陆游的《书愤》和

《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

讲文天祥的《金陵驿》一首

作为南宋时的一些代表作

继续讲陆游

陆游的《书愤》

《书愤》有几首

我们这里是其中的第一首

大家听我念一下

早岁哪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一首一目了然

它是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七律写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也就是公元1186年

是他晚年闲居山阴时所作

当时作者六十二岁

想到那山河破碎 中原未收

而报国欲死无战场

感于世事多艰 小人误国

而书生无地效孤忠

于是 诗人郁愤之情就喷薄而出

写成这样一组组诗

这是五首《书愤》

同题诗当中第一首

所谓书愤者 抒发壮志未遂

时光虚掷之慨

发朝廷无人 恢复无望之愤

前四句追思往事

后四句抒情感叹

全诗忆昔抚今 由青年写到中年

再写到目前

盘旋情事 交错时空 感情涌动起伏

思潮激荡翻腾

我们下面来串讲这首诗

早岁哪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首联作者起笔直书

不识愁滋味的早年

凭栏北望中原

收复失地的豪气如山之高

早岁那知 便是而今方知

而今尽知 所以话中有话 一言难尽

气如山是指收复失地的

豪情壮志有如山岳

气如山高 有这样的意思

早岁哪知世事艰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62岁了

年过花甲 回首往事

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楼船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对得很工

楼船对铁马 雪夜对秋风

瓜州渡对大散关

对得很工

气势也壮阔 对仗也工整

音节也响亮

它以鲜明的画面 融入自身的经历

概括战时的时局

两句诗全由名词组合

诸方面的意象

对应而又彼此通联

统合为完整壮阔的境界

这里有自身的相似的境界

楼船雪夜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大家注意

这两句诗在用词上很有特色

上下句都没有用动词

也没有用谓语 就省掉了

这一点跟晚唐诗人温庭筠的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的用法相似

全是由名词或者名词词组组合而成

楼船夜雪瓜州渡

或者叫夜雪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应该作夜雪更正确

夜雪跟秋风相对 夜雪更对

这两句 既似乎与自己身世经历

也跟当时的经历有关系

楼船夜雪瓜州渡

这件事情

有人说是指金主完颜亮南侵

在瓜州渡附近受到狙击

后来金兵溃退

完颜亮南侵的时候

遭遇最重的打击是虞允文

虞允文在采石矶附近

似乎跟瓜州渡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

铁马秋风大散关

可能后一句是更多的切合

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

宋孝宗乾道八年

这一年 也就是公元1172年

陆游正在南郑参加王炎军幕府

诗人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

曾强渡渭水

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过遭遇战

大家注意 宋金对峙的阶段

东面以淮河 西面以大散关为界

而陆游在南郑前线做官

这个时候是陆游一生当中

最贴近抗金前线的一段经历

当时他在王炎幕府当中

做干办公事兼参议官

这里大概在王炎幕府中

前后也就七八个月的时间

后来王炎就明升暗降

名义上调任兵部侍郎 是提升了

但是隔了不到一年又被罢官

王炎离开四川之后

陆游这种抗金的

理想

也就逐渐破灭了

尽管后来接替王炎的

有他的朋友范成大

但是抗金的局面

再也没有能跟前一个时期相比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塞上长城是用典故

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

他被南朝宋文帝冤杀

他临死之前怒斥 乃坏汝万里长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

作者用作自比

比喻自己也有收边御敌的

这种理想和抱负

空自许就是白白地自许

可惜自己镜中衰鬓已先斑

六十二岁了

诗人的头发都已经花白了

以前的许许多多的

存在的抱负和理想

此时都渐渐地开始感到

有一种失望 尤其年岁老大

第三联诗意陡起转折

狂涛从波峰重重地跌向谷底

对比着先前的气如山和哪知世事艰

一个空字 一个已字

使豪壮骤转悲凉

失望 沉痛 激愤之情

流溢于字里行间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是指

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

也就是公元227年三月

出兵伐魏前所作的《出师表》

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

一般现在学术界

对另一个出师表是表示怀疑的

出师一表真名世 传至于后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是在兄弟排行当中的老大

仲是老二

老大老二几乎是并列的

伯仲之间也就是说差不多

有谁能够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作者的诗当中

在抗金报国无望的时候

很希望国家能出现像诸葛亮

李西平这样的爱国将领

挽狂澜于既倒

能收拾旧山河

能恢复一统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暗含自己年事已高 事业后继无成

这里也有对

没有人堪伯仲间

也有对统治者集团畏敌如虎

一味求和的讽刺意味在

这首诗写的雄丽是盛唐魄力

这是赵翼的评论

赵翼眼光是较高的

轻易不肯给人过高的评价

称它有盛唐魄力

方东树《昭昧詹言》也说

志在立功 而有才不遇

奄忽就衰 故思之而有愤也

妙在三四句 兼写景象 声色动人

否则近于枯竭

这首诗是陆游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陆游的《书愤》实际是五首

其它几首也写得不错

我们就不讲了

但是这里稍微念一下

大家看我的课件上

白发萧萧卧泽中 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 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 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 死去犹能作鬼雄

这首也是论述陆游诗的人

经常提到的

这里细雨春芜上林苑

颓垣夜月洛阳宫

跟上面一首 楼船雪夜瓜州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全用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组成

是一样的

第三首

镜里流年两鬓残 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 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 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 谁料如今袖手看

大家看这首诗的结尾一联

写得很悲愤

关河自古无穷事 谁料如今袖手看

作者当时写这组诗的时候

已经被罢谪闲居

而事实证明

从此之后 他就在故乡绍兴

闲居了二十多年

他死的时候86岁了

写这组诗的时候才62岁

还有二十几年

投闲置散的生活等着他

第四首

山河自古有乖分 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 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 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 尚凭精意祝炉熏

这里遗民犹望岳家军

因为到陆游这个年代

岳飞已经成了 人们心目当中

爱国的标志

这个时候岳飞的名誉也恢复了

第五首

清汴逶迤贯旧京 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 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 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 未敢随人说弭兵

弭兵是消除兵 取得太平的意思

这一首第二联写得很好

剖心莫写孤臣愤 抉眼终看此虏平

即使自己死了

也希望像伍子胥那样

把自己的眼睛挖下来

挂在城墙上

看着最后消灭敌人 扫平俘虏

这种爱国的激情 古往今来

很少人能相比

陆游的爱国诗 还有一些

像他最著名的陆游的《示儿》诗

我这里介绍三首

跟《示儿》诗有关的作品

《示儿》诗当中有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句子

后来隔了几十年

有一次 蒙古军队南下

跟南宋的军队联合起来

打败了金人

短时间地收复了汴京 洛阳

刘克庄的《端嘉杂诗》

写于宋理宗端平元年七月

这首诗就是

模仿陆游的《示儿》诗所写

不及生前见虏亡

放翁易箦愤堂堂

遥知小陆羞时荐

定告王师入洛阳

刘克庄说

现在又到祭祀陆游的时候

陆家的后代

一定要用时鲜的蔬菜来纪念陆游

一定要告诉他

王师已经入洛阳

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憾

可以消除了

但是刘克庄没有料到

蒙古联合南宋灭掉金

只是权宜之计

很快又继续南下

又把南宋也彻底灭掉了

所以时隔不久之后

诗人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

就有这样的句子

青山一发愁蒙蒙

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

大家知道陆游诗中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关照自己的儿孙

等到祖国统一的时候

希望家里祭祀的时候

一定要告诉我一声

但可惜

来孙却见九州同

来孙通常是指重孙的孩子

后代几代之后的儿孙

却见九州同

现在看到国家统一了

但是家里祭祖的时候

如何告乃翁

怎么能告诉陆游呢

陆游当时还守着半壁河山

北方的淮河大散关以北的土地

被沦陷到金人的统治下

我们自己还守着

淮河以南的半壁河山

但是如今

山河倒一统了

但是没有一寸土地是我们宋人的

大家全部都成了亡国奴了

家祭如何告乃翁

写得就更沉痛

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北宋词(一)

-1.1 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1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2 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2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3 柳永词概述

--1.3柳永词概述

-1.4《八声甘州》赏析

--1.4《八声甘州》赏析

-1.5 晏殊词概述

--1.5晏殊词概述

-1.6《蝶恋花》赏析

--1.6《蝶恋花》赏析

-1.7 拓展阅读

--1.7拓展阅读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北宋词(二)

-2.1 欧阳修词的地位

--2.1欧阳修词的地位

-2.2《踏莎行》赏析

--2.2《踏莎行》赏析

-2.3 晏几道词综述

--2.3晏几道词综述

-2.4《临江仙》赏析

--2.4《临江仙》赏析

-2.5 拓展阅读

--2.5拓展阅读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宋诗(上)

-3.1 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1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2 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2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3《村行》赏析

--3.3《村行》赏析

-3.4 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4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5《戏答元珍》赏析

--3.5《戏答元珍》赏析

-3.6 拓展阅读

--3.6拓展阅读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宋诗(下)

-4.1 苏轼与元佑诗坛

--4.1苏轼与元佑诗坛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3 乌台诗案

--4.3乌台诗案

-4.4《初到黄州》

--4.4《初到黄州》

-4.5 黄庭坚与其诗

--4.5黄庭坚与其诗

-4.6《寄黄几复》

--4.6《寄黄几复》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北宋词(三)

-5.1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1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3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3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4 拓展阅读

--5.4拓展阅读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北宋词(四)

-6.1 苏轼《定风波》赏析

--6.1苏轼《定风波》赏析

-6.2 苏轼《临江仙》赏析

--6.2苏轼《临江仙》赏析

-6.3 秦观和他的词

--6.3秦观和他的词

-6.4 秦观《满庭芳》

--6.4秦观《满庭芳》

-6.5 秦观《鹊桥仙》

--6.5秦观《鹊桥仙》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北宋词(五)

-7.1 贺铸和他的词

--7.1贺铸和他的词

-7.2《青玉案》赏析

--7.2《青玉案》赏析

-7.3 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3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4 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4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5 拓展阅读

--7.5拓展阅读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宋代散文(上)

-8.1 宋文综述

--8.1宋文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5《秋声赋》归纳

--8.5秋声赋归纳

-8.6 王安石文综述

--8.6王安石文综述

-8.7《答司马谏议书》

--8.7答司马谏议书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宋代散文(下)

-9.1 苏轼散文的综述

--9.1苏轼散文的综述

-9.2 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2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3 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3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4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9.5 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5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6 总结归纳

--9.6总结归纳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南宋词(一)

-10.1 李清照生平

--10.1李清照生平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3 声声慢(上)

--10.3 声声慢(上)

-10.4 声声慢(下)

--10.4 声声慢(下)

-10.5 拓展阅读

--10.5 拓展阅读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11.1 陆游词概述

--11.1 陆游词概述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南宋词(三)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2 《菩萨蛮》赏析

--12.2 《菩萨蛮》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南宋词(四)

-13.1 姜夔词概述

--13.1 姜夔词概述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3 史达祖综述

--13.3 史达祖综述

-13.4 《双双燕》赏析

--13.4 《双双燕》赏析

-13.5 拓展阅读

--13.5 拓展阅读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南宋诗(上)

-14.1 南宋诗概述

--14.1 南宋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3 关山月赏析

--14.3 关山月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5 拓展阅读

--14.5 拓展阅读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南宋诗(下)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4 《金陵驿》赏析

--15.4 《金陵驿》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明清散文(上)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2 作者及背景

--16.2 作者及背景

-16.3 《深虑论》A

--16.3 《深虑论》A

-16.4 《深虑论》B

--16.4 《深虑论》B

-16.5 《深虑论》C

--16.5 《深虑论》C

-16.6 《深虑论》归纳

--16.6 《深虑论》归纳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明清散文(下)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17.3《廉耻》赏析

--17.3《廉耻》赏析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第十七章习题

第十八章 古代戏曲

-18.1《单刀会》赏析

--18.1《单刀会》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第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金元明清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6《圆圆曲》

--19.6《圆圆曲》

-第十九章习题

第二十章 金元明清词(上)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2 萨都剌词

--20.2 萨都剌词

-20.3《登石头城》

--20.3《登石头城》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5 杨慎及其词

--20.5 杨慎及其词

-20.6《临江仙》赏析

--20.6《临江仙》赏析

-20.7 拓展阅读

--20.7 拓展阅读

-第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金元明清词(下)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3 纳兰性德词

--21.3 纳兰性德词

-21.4 纳兰性德《金缕曲》赏析

--Video

-21.5 拓展阅读

--21.5 拓展阅读

-第二十一章习题

第二十二章 古代文言小说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2《小翠》赏析

--22.2《小翠》赏析

-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古代白话小说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现代小说(一)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现代小说(二)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现代小说(三)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六章习题

第二十七章 现代小说(四)

-27.1《断魂枪》

--27.1《断魂枪》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现代小说(五)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现代新诗(上)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2 李叔同《送别》

--29.2 李叔同《送别》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5 徐志摩《偶然》

--29.5 徐志摩《偶然》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现代新诗(下)

-30.1 关于余光中

--30.1 关于余光中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3《乡愁》赏析

--30.3《乡愁》赏析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5《回答》解读

--30.5《回答》解读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现代散文(上)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2 关于朱自清

--31.2 关于朱自清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4 关于梁实秋

--31.4 关于梁实秋

-31.5《雅舍》解读

--31.5《雅舍》解读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现代散文(下)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第三十二章习题

15.1 陆游《书愤》赏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