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 >  第二十七章 现代小说(四) >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在线视频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下一节: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返回《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好下面我们看一下第四部分

小说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那在这个部分呢

主要给大家讲两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在艺术上

这篇小说它采用了

民族化的

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

那在思想内涵上呢

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大家

分析一下《断魂枪》的

多层次的意义向度

那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

《断魂枪》这篇小说它具有的

民族化的传统小说表现手法

大家如果阅读过《断魂枪》

就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

它很像是一个人在说书

那从语言到叙事的格局

到它整个叙事方式

它都具有中国传统说书人的特点

那在整个阅读的过程里面

你会有一种特别

酣畅淋漓的感受

那它的这样的一种

评书式的格局

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

我们就来看一下

首先在整个小说的布局上面

它是精心布局

一波三折

那在小说一开始

它就以王三胜

作为小说的开场

那王三胜他标榜

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父

那所以你王三胜

一直认为自己武艺

是相当高强的

但是当孙老者出现的时候

王三胜一眼就看出

这老家伙有功夫

那他邀请孙老者和他比武

但是他很快就

败在孙老者的手下

那这个是让我们出其不意的

那孙老者他外表看起来

其貌不扬

但是实际上实力超群

那接下来呢王三胜

带孙老者去找沙子龙

那我们希望看到一场

精彩的对决

那这也是一般武侠小说

习惯的套路

那高手对决应该是

整篇小说最精彩的部分

但奇怪的是

在这篇小说里面

我们并没有看到我们期待的

这样的一个高手之间的打斗

而是沙子龙不断地推脱

那沙子龙为什么要推脱呢

这就成为了整个小说

一个反高潮

同时呢也是真正的一种高潮

那其次呢

在整个小说的写作里面

它采取了欲扬先抑的

传统的评书经常会采用的手法

戏剧性非常地强

特别是有关孙老者

在出场的时候

他的外表和体态都其貌不扬

但是呢他竟然以这样的

一种其貌不扬的方式

然后打败了王三胜

而且呢他在沙子龙面前

主动展示了自己的拳法

那这个形成了

整个《断魂枪》里面

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

而且老舍在描写孙老者

这个形象的时候

把他的辫子写得

非常的引人注目

而且滑稽可笑

那正是这样的一个

长得非常滑稽的

窝窝瘪瘪的这样一个老者

却反而形成了整个小说里面

非常神秘的一个世外高人

那其次呢在整个小说里面

他很善于采用留白的手法

那我们在看评书的时候

就经常看到一个习惯性的用语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那这个就是典型的

一个留白的手法

它设一个悬念

然后引起你的兴趣

在小说里面呢

同样它也采用了

这样的一种手法

每次发展到情节的关节点

它就把心理活动略去

那他们的行为都变成了

瞬间的结果性的行为

在小说的结尾

它还留下了

最大的一个空白

沙子龙最后说不传

这可谓是《断魂枪》

的一个文言

它带给了读者无限的迷惑

那深藏了老舍的艺术匠心

为什么不传呢

这个就成为小说

最大的一个空白点

也成为了这个小说

它能够不断地被我们

反复咀嚼的一个

很重要的原因

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整个小说它采用了

一种传统的叙述方式

那首先他从传统的

说书艺术里面

借鉴了说和听的模式

形成了中国小说发展过程中

富有中国的民族特征

的叙事角度

那这个跟老舍从小就

特别爱听传统的说书

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那老舍在写作的时候呢

他也不太同于

五四的现代小说家

五四小说家

他们在写小说的时候

小说的技巧

往往来自于西方

但是老舍

他采用了

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

争取到了大量的读者

大家在他这样的一种

熟悉的传统的表现手法里面

看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这样的一种叙事艺术

那在文章中

比如说对王三胜土地庙卖艺

和孙老者比试功夫

还有之后领他去见沙子龙

叙述者便以第三人称的

叙事视角

将人物外部动作和内心活动

作了非常生动的描摹和刻画

就如在眼前一般

那其次呢在整个小说里面

他以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

结合西方的限制性视角

形成了文本空白

在小说情节里面

他讲到

王三胜他们希望

他们的师父沙子龙

能够出来把他的武艺亮出来

但是呢沙子龙每次都是拒绝

他们不大明白

沙老师是怎么了

心中也有点不太乐意

那如果是我们传统的

说书的手法的时候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当开一笔

来描写一下

沙子龙的心理状态

但是在老舍的

这篇小说里面没有

它采用了西方的

善于留白的这样的

一个表现手法

为什么呢

它以这样的一个限制视角

然后可以给我们

留下一个谜语

然后让读者阅读的时候

有一种思考和探索的乐趣

那他讲到孙老者

被沙子龙拒绝之后

胡子嘴动了半天

也没说出什么来

这个时候他的心理活动是

非常丰富的

但是呢老舍也用了

第三人称的

叙事的技巧

还用了一个限制视角

他并没有真的去讲

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他只是把他看到的

如实的呈现出来

那其他的内容

由我们读者自行来补充

那其次在小说里面

它以一种全知的视角

来展现了时代的氛围和变迁

在小说的开篇

叙述者就叙述到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然后他用 富有历史沧桑感的

慨叹的语调描绘出

整个时代的变迁

那他讲到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炮声压下去马来和

印度野林中的虎啸

那这个就是借用了

一种全知的视角

可以更好地去全景式地

展现了当时历史的整个画卷

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

这篇文章很善于

从侧面去烘托沙子龙的形象

那大家可能会记得

中国传统的小说里面

有很多这样类似的

非常精彩的写法

比如说在《红楼梦》里面

王熙凤出场的时候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他借用旁边人对他的反应

来描写这个人

真实的人物性格

那在这个小说里面呢

同样也是

前半部分他用了很多的文字

描写沙子龙的徒弟们

还有王三胜在土地庙前

摆开练把势的架势

还有和孙姓长者的交手

所以沙子龙虽然说是

整个小说的一个中心人物

但是他一直到

小说的后半部分才出场

而出场之后

我们对这样的一个武术大师

对他的拳法充满了期待

但是一直到看完全文

我们都没有看到他出手

那这是为什么呢

整个在大家对他的

赞叹 景仰还有崇拜

这样的一个感情中

其实沙子龙的形象

已经呼之欲出了

所以在最后

沙子龙月夜练枪的时候

我们就会知道

他并不是没有一套高妙的拳法

只不过他把自己的拳法

隐藏起来了

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在这个小说里面呢

它的语言艺术也是非常地

值得我们学习

那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就会发现

整个小说它用的是一种

京味的语言

作品的叙述语言它用了一种

精确流畅的北京传统的口语

它不太同于五四时期的小说

经常会用到欧化的句式

那它也不像是一个

从中国传统文化里面

走出来的文人

经常会不自觉地夹杂到

一些文言的词汇

它的长短句精心配置

灵活调度

而且呢它在语言里面

有一种口语的生动性

然后又具有一种

语言本身的音乐感

在老舍的手里

俗白的口语

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我们看一下在小说里面

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一跺脚 刀横起

大红缨子在肩前摆动

削砍劈拔

蹲越闪转

手起风生

忽忽直响

忽然刀在右手心上旋转

身弯下去

四围鸦雀无声

只有缨铃轻叫

刀顺过来

猛的一个跺泥

身子直挺

比众人高着一头

黑塔似的

收了势

诸位

一手持刀

一手叉腰

看着四围

那这一段话呢

是王三胜

它在练靶子的时候

对他的一个描写

我们看这段描写就非常地精彩

活灵活现

而且呢我们在读起来

就会发现

它把北京的口语用得

非常地顺畅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

有一种在听评书

说书的一种

活灵活现的感受

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除了这样一种民族性的

表现形式

老舍呢在这篇小说里面

表现出来了一种

深刻的思想内涵

那我们可以从

社会历史还有文化和人性角度

去对他进行一种

多层次的意义的解读

首先我们先来在

社会层面上面看一下

那沙子龙呢生活在

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阶段

曾经是走镖高手的他

过的是前现代的生活

但是一旦火车通商

现代工业文明

逐渐渗透到了中国

他就不得不服从

现代工业社会的规律

历史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重大的转折

那在大时代里面

小小的个人往往是无法适应的

从前现代向现代工业社会

转变的过程中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面临着巨大的变动

不仅仅是走镖

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转变

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问题呢

老舍在他这篇文章里

做出了自己的答案

其次呢

在这篇小说里面

还涉及到了文化的转型问题

社会历史转型时期

旧的文化形态非常的尴尬

那我们应该如何

面对传统文化呢

在小说里面

他把断魂枪作为

一种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

三个人物代表了近现代国人

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

三种代表性的心态

和认识水平

那老舍通过沙子龙 王三胜

孙老者三个人

对于五虎断魂枪

不同的态度和认识

剖析了传统文化习俗

打在国人身上的深深的印记

他也提出了三种不同的

路线的思考

我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那也许每个人都可以

在这篇小说里面找到答案

那正像在《南渡北归》里面

陈寅恪写给王国维的挽词里面

他曾经这样写过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

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

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

在这一段话里面

陈寅恪其实写出了

中国人在面对

中国传统文化失落的时候

这种痛心疾首的感受

而他写到

只有深入到这种文化里面

体会到这种文化更为宏大

更为厚重的一面的时候

只有真正的爱这种文化的人

他所受到的苦痛才

更加的忍

他所受到的苦痛才

更加的沉重

那在这篇小说里面

我们看到

沙子龙他就是深深的

进入这种文化之中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

社会转型之中

其实他所承受的苦痛

要远远超越于王三胜

和孙老者

但是呢正如王国维

最后以自杀明志

那在这个小说里面

沙子龙他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

他以作为末代传人

这样的一种方式

去表达了他对这种文化的珍爱

和自己的决心

那其次呢我们还可以从

人性层面对这篇小说

进行解读

小说的名字是《断魂枪》

但实际上它是在以

断魂枪 来写 魂断人

它关注的是沙子龙在

复杂变动的时代里面

他的心理走向

以及他的命运姿态

那正如老舍一贯传达的那些

老中国儿女们 生存状态的关注

他其实一直在发掘

一种理想的生命状态

他一直关注着

在时代转型时期

中国人应该何去何从

那在这样的一种

沙子龙的选择里面

我们可以看到

这是老舍所期待的

一种生命的姿态

这也是他所向往的

一种生命的姿态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断魂枪》就和

鲁迅的《在酒楼上》

有相同的主旨

它有着对于无奈与绝望的反抗

这两位现代文学的巨匠

都对当时中国人的命运姿态

有类似的看法

虽然一位显得比较现代

另一位显得比较传统

但是呢由此我们却可以看到

两位大师所具有的

非常类似的一种人间情怀

那最后我们看一下

从生命意识层面

那生命意识层面其实

也许是老舍最想提示我们

去理解的

正如他在小说的题记里面写到

生命是闹着玩

事事显出如此

从前我这么想过

现在我懂得了

他在一个武侠小说的开头

写了这样的一段话

那正像在这个题记里面

提示我们的

小说其实不仅仅讲的是断魂枪

它是借助了断魂枪

这样的一个意象

表现了末路英雄

命运原型和生不逢时的主题

正像鲁迅所讲的

梦醒了无路可走

这成为了一代人

难以挣脱的噩梦

那老舍在他的《断魂枪》里面

继续书写了这样的一个主题

那在这样一个主题里面

我们可以看到

其实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都要面临同样的难题

会有新的发明

会有技术的进步

我们会面临社会的转型

还有战争的突然爆发

猝不及防的地震

人的人生总有一些难以预料的

突然的转折点

所以人与命运的故事

总是源远流长

屡说屡兴

用老舍的话来说

人是多么小的玩意啊

一个人只有认清了

自己所处的时代

以及自己和这个时代的格格不入

他判定自己以及

自己所爱的东西

必然会被淘汰

他这个时候

就会有自己的选择

他选择不挣扎

还是情愿从容地接受这一切

让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一切

坦然地接受命运的抛弃

老舍曾经写过另外的

一篇小说《恋》

恋爱的恋

在这篇小说里面

结尾有这样子的论断

恋什么就死在什么上

那《断魂枪》描写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沙子龙正是明白自己

恋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

他恋昔日的荣光

他恋他的江湖世界

他恋他的武侠人生

但是他明白

这一切都已经过去

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

那他选择了一种方式

就是以一种自尊的

有尊严的方式

坦然地去从容赴死

那这个也是值得我们

今天去深思的

好那这个单元的内容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大学国文——北宋至现代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北宋词(一)

-1.1 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1宋代的历史与文化

-1.2 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2宋词繁荣的原因、北宋词总论

-1.3 柳永词概述

--1.3柳永词概述

-1.4《八声甘州》赏析

--1.4《八声甘州》赏析

-1.5 晏殊词概述

--1.5晏殊词概述

-1.6《蝶恋花》赏析

--1.6《蝶恋花》赏析

-1.7 拓展阅读

--1.7拓展阅读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北宋词(二)

-2.1 欧阳修词的地位

--2.1欧阳修词的地位

-2.2《踏莎行》赏析

--2.2《踏莎行》赏析

-2.3 晏几道词综述

--2.3晏几道词综述

-2.4《临江仙》赏析

--2.4《临江仙》赏析

-2.5 拓展阅读

--2.5拓展阅读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宋诗(上)

-3.1 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1宋诗特点及北宋诗歌的分期

-3.2 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2王禹偁生平及诗的特点

-3.3《村行》赏析

--3.3《村行》赏析

-3.4 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4欧阳修诗的成就与特点

-3.5《戏答元珍》赏析

--3.5《戏答元珍》赏析

-3.6 拓展阅读

--3.6拓展阅读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宋诗(下)

-4.1 苏轼与元佑诗坛

--4.1苏轼与元佑诗坛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2《和子由渑池怀旧》

-4.3 乌台诗案

--4.3乌台诗案

-4.4《初到黄州》

--4.4《初到黄州》

-4.5 黄庭坚与其诗

--4.5黄庭坚与其诗

-4.6《寄黄几复》

--4.6《寄黄几复》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北宋词(三)

-5.1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1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

-5.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2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5.3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3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

-5.4 拓展阅读

--5.4拓展阅读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北宋词(四)

-6.1 苏轼《定风波》赏析

--6.1苏轼《定风波》赏析

-6.2 苏轼《临江仙》赏析

--6.2苏轼《临江仙》赏析

-6.3 秦观和他的词

--6.3秦观和他的词

-6.4 秦观《满庭芳》

--6.4秦观《满庭芳》

-6.5 秦观《鹊桥仙》

--6.5秦观《鹊桥仙》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北宋词(五)

-7.1 贺铸和他的词

--7.1贺铸和他的词

-7.2《青玉案》赏析

--7.2《青玉案》赏析

-7.3 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3周邦彦生平与词作

-7.4 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4周邦彦《兰陵王·柳》赏析

-7.5 拓展阅读

--7.5拓展阅读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宋代散文(上)

-8.1 宋文综述

--8.1宋文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2《秋声赋》综述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3《秋声赋》一二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4《秋声赋》三四段赏析

-8.5《秋声赋》归纳

--8.5秋声赋归纳

-8.6 王安石文综述

--8.6王安石文综述

-8.7《答司马谏议书》

--8.7答司马谏议书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宋代散文(下)

-9.1 苏轼散文的综述

--9.1苏轼散文的综述

-9.2 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2阅读课文,介绍写作背景

-9.3 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3赏析课文第一部分

-9.4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赏析课文第二部分

-9.5 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5赏析课文第三部分

-9.6 总结归纳

--9.6总结归纳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南宋词(一)

-10.1 李清照生平

--10.1李清照生平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2 凤凰台上忆吹箫

-10.3 声声慢(上)

--10.3 声声慢(上)

-10.4 声声慢(下)

--10.4 声声慢(下)

-10.5 拓展阅读

--10.5 拓展阅读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南宋词(二)

-11.1 陆游词概述

--11.1 陆游词概述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2 《钗头凤》上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3 《钗头凤》下片赏析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4 张孝祥词概述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5 《念奴娇》上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11.6 《念奴娇》下片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南宋词(三)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1 辛弃疾词概述

-12.2 《菩萨蛮》赏析

--12.2 《菩萨蛮》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3 《青玉案》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4 《摸鱼儿》上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12.5 《摸鱼儿》下片赏析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南宋词(四)

-13.1 姜夔词概述

--13.1 姜夔词概述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2 《长亭怨慢》赏析

-13.3 史达祖综述

--13.3 史达祖综述

-13.4 《双双燕》赏析

--13.4 《双双燕》赏析

-13.5 拓展阅读

--13.5 拓展阅读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南宋诗(上)

-14.1 南宋诗概述

--14.1 南宋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2 陆游诗概述

-14.3 关山月赏析

--14.3 关山月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4 长歌行赏析

-14.5 拓展阅读

--14.5 拓展阅读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南宋诗(下)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1 陆游《书愤》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2 《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3 文天祥及其诗

-15.4 《金陵驿》赏析

--15.4 《金陵驿》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明清散文(上)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1 明代散文综述

-16.2 作者及背景

--16.2 作者及背景

-16.3 《深虑论》A

--16.3 《深虑论》A

-16.4 《深虑论》B

--16.4 《深虑论》B

-16.5 《深虑论》C

--16.5 《深虑论》C

-16.6 《深虑论》归纳

--16.6 《深虑论》归纳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明清散文(下)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1 清代散文概况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 17.2 顾炎武及其散文

-17.3《廉耻》赏析

--17.3《廉耻》赏析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4 方苞及其散文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17.5《左忠毅公逸事》赏析

-第十七章习题

第十八章 古代戏曲

-18.1《单刀会》赏析

--18.1《单刀会》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18.2《牡丹亭》赏析

-第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金元明清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1 金及元好问诗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2《横波亭为青口帅赋》赏析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3 元诗及虞集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4 明诗及高启诗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5《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赏析

-19.6《圆圆曲》

--19.6《圆圆曲》

-第十九章习题

第二十章 金元明清词(上)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1 金及元好问词

-20.2 萨都剌词

--20.2 萨都剌词

-20.3《登石头城》

--20.3《登石头城》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4 和苏轼《念奴娇》

-20.5 杨慎及其词

--20.5 杨慎及其词

-20.6《临江仙》赏析

--20.6《临江仙》赏析

-20.7 拓展阅读

--20.7 拓展阅读

-第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金元明清词(下)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1 清与顾贞观词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2 顾贞观《金缕曲》赏析

-21.3 纳兰性德词

--21.3 纳兰性德词

-21.4 纳兰性德《金缕曲》赏析

--Video

-21.5 拓展阅读

--21.5 拓展阅读

-第二十一章习题

第二十二章 古代文言小说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1《霍小玉传》赏析

-22.2《小翠》赏析

--22.2《小翠》赏析

-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古代白话小说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23.1《红楼梦》片段赏析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现代小说(一)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1《在酒楼上》赏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2 解题与作品分析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3《在酒楼上》艺术特点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24.4《在酒楼上》思想内涵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现代小说(二)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1《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作品导入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2 解题与情节结构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3 “零余者”形象分析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25.4 作品内涵与艺术风格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现代小说(三)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1《萧萧》作品导入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2《萧萧》情节线索与小说结构分析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3 “女学生”意象与民俗理解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26.4 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六章习题

第二十七章 现代小说(四)

-27.1《断魂枪》

--27.1《断魂枪》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2《断魂枪》小说人物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3 末世情节与小说重点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现代小说(五)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1 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作品导入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2 解题、情节线索与叙事方式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3 小说中意象的语义分析和王雄的精神分析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28.4 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现代新诗(上)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1 20世纪现代新诗的起源和发展

-29.2 李叔同《送别》

--29.2 李叔同《送别》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3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4 戴望舒《我的记忆》

-29.5 徐志摩《偶然》

--29.5 徐志摩《偶然》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现代新诗(下)

-30.1 关于余光中

--30.1 关于余光中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2 “乡愁”的文学渊源

-30.3《乡愁》赏析

--30.3《乡愁》赏析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4北岛与朦胧诗

-30.5《回答》解读

--30.5《回答》解读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30.6 北岛元素与朦胧诗的限度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现代散文(上)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1 散文的现代处境

-31.2 关于朱自清

--31.2 关于朱自清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解读

-31.4 关于梁实秋

--31.4 关于梁实秋

-31.5《雅舍》解读

--31.5《雅舍》解读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现代散文(下)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1 回望文革的不同方式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2《怀念萧珊》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32.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解读

-第三十二章习题

27.4《断魂枪》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