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建筑环境学 >  第一讲 绪论 >  1.1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 >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

返回《建筑环境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在线视频

下一节:适应气候的传统民居建筑

返回《建筑环境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朱颖心

我将与林波荣老师和曹彬老师

为大家讲授《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程

今天我们为大家讲《建筑环境学》的第一讲 绪论

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建筑

那建筑又有什么用呢

实际上 建筑的根本功能

就是为人们创造一个微环境

满足人们的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或者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

我们可以把建筑的功能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满足安全 健康 舒适的需要

并维持人员有高的劳动生产率

例如住宅 影剧院 商场等

就有安全 健康 舒适的需要

而办公楼 体育场馆等

不仅要满足安全 健康 舒适的需要

还要保证室内人员能够

维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类建筑需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例如生物实验室 制药厂

集成电路车间等

首先需要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而人员的舒适是第二位的

甚至有的空间内并无人员

只有工艺设备

所以不需要考虑人的要求

还有舞台 演播室 体育赛场

手术室等建筑也有工艺要求

例如如果舞台风速过大

就会导致释放的干冰烟雾被通通吹跑

在体育场馆里羽毛球 乒乓球比赛

对风速也有严格要求

而舞台 演播室 体育赛场 手术室等

人员的舒适性和工艺过程的要求

往往是一致的

例如 体育场馆的赛区气温过高

或者风速过大

会导致运动员不适

就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因此也是不能满足设计标准要求的

但是除了满足上述功能要求以外

建筑还需要满足其他的要求

首先是安全性要求

需要避免由于地震 台风 暴雨等各种

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危害

或人为的侵害

这是最重要的要求

其次就是需要

满足我们刚才讲的功能性要求

满足建筑的居住 办公 营业 生产等功能

还要保证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性

这种功能性要求除了我们本课程

将要介绍的 声 光 热 空气质量等要求以外

还包括空间尺度 人员活动的便利程度等

在满足上述要求以外

还要满足美观的要求

建筑物的本身有令使用者感到愉悦

有亲和感

或者需要体现某种社会文化

满足一定群体的心理需要

考古学家发现

人类活动的发展是从低纬度地区

向高纬度地区扩展的

越是高纬度地区

人类遗址的时间就越晚

在人类的发源地热带雨林

人类不需要建筑就可以生存

随着人类的活动逐渐向两极移动

建筑就应运而生了

直到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类的活动足迹几乎可以遍布全球

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树居和岩洞居

在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等湿热地区的人类

主要栖息在树上

称作树居

这样可以避免外界的侵害

是人类祖先南方古猿生活方式的延续

随着人类向温带迁徙

人类住所过渡到了冬暖夏凉的岩洞居

适合年温差和日温差都较大的地区

2万年前居住在周口店

龙骨山山洞里面的山顶洞人

他们的居住方式就是岩洞居

这个阶段的人类

是直接利用自然界的天然条件

人类并没有进行主动的建筑活动

随着历史的发展

树居和岩洞居发展成了巢居和穴居

成为人类建筑的雏形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

是这样记载远古居民的居住生活的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橧巢

这里的“营窟”就是穴居

而“橧巢”就是巢居

“巢穴”这个词

如今还被用于描述盗匪的栖身之地

巢居是树居的衍化物

相当于在原有树居的基础上

加上了屋顶和地板

这样遮风避雨的功能也得到加强了

这种“构木为巢”的人类创造过程

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努力

在缺乏可以居住的天然的洞穴的时候

人们会在土地上或者土山上挖洞居住

这样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室内热环境

从这个河南偃师汤泉沟穴居遗址的图上

我们可以看到顶部的天窗

既可采光又可排烟

适应气候的能力更强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甘肃省宁县

阳坬窑洞遗址里

一些窑洞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以及山西石楼县

岔沟龙山文化窑洞住所的遗址复原图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室内设施

灶台 灶坑是这些建筑的最重要的部分

建筑是人类与大自然中恶劣的气候条件

不断抗争的产物

在功能上

建筑是人类适应气候而生存的需要

也是是人类启蒙文化的反映

因此 世界上比较古老的文明

如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文明

都位于南北纬20°-40°之间

即所谓的中低纬度文明带

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室外完全天然的条件

并不符合人类的需要

但依靠人类早期的建筑技术水平

就可以创造出可以生存的室内环境

这一点证明了

为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

而进行的建筑营造活动

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建筑环境学课程列表:

第一讲 绪论

-1.1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

-1.2 适应气候的传统民居建筑

--适应气候的传统民居建筑

-1.3 适应气候的各类传统建筑

--适应气候的各类传统建筑

-1.4 本课程的任务与重要性

--本课程的任务与重要性

-补充视频资料

--《走近科学》传统民居--四合院

--《走近科学》传统民居--土窑洞

--CCTV《走进突尼斯》第1集:祖先的窑洞

-练习题

--练习题--作业

第二讲 建筑外环境

-2.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2.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2.2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2.3.1 室外气候

--室外气候

-习题2.1

--习题2.1--作业

-2.3.2 室外气候

--室外气候

-2.4 城市气候

--城市气候

-习题2.2

--习题2.2--作业

-补充视频资料

--CCTV《走近科学》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第三讲 建筑热湿环境

-3.1 基本概念与术语

--基本概念与术语

-3.2 得热与来源

--得热与来源

-3.3 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

--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

-3.3.1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思考题3.1

--思考题3.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思考题3.2

--思考题3.2-夜间辐射

-思考题3.3

--思考题3.3-白屋顶与金属屋顶

-习题3.1

--习题3.1--作业

-3.3.2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玻璃窗的种类与热工性能

-3.4冷负荷与热负荷的基本原理

--3.4.1基本原理

--3.4.2辐射空调与动态环境的冷负荷

--3.4.3透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思考题3.4

--思考题3.4-LowE玻璃

-习题3.2

--习题3.2--作业

-3.5 负荷的计算方法

--3.5.1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和原理

--3.5.2积分变换法原理

--3.5.3反应系数法原理

--3.5.4谐波反应法原理

--3.5.5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

-思考题3.5

--思考题3.5-动态和稳态负荷计算

-习题3.3

--习题3.3--作业

第四讲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4.1.1 人体热平衡

--人体代谢与体温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服装的作用

--人体的能量代谢

--人体对外的散热方式

-4.1.2 温度感受系统与调节系统

--温度感受系统与调节系统

-习题4.1

--习题4.1--作业

-4.1.3 热感觉与热舒适

--热感觉

--热舒适

--影响热舒适的因素

-4.2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

--热舒适方程与PMV

--其它稳态热反应评价指标

-讨论1

--讨论4.1.1-出汗率与皮肤湿润度

--讨论4.1.2-湿度与呼吸散热

-习题4.2

--第四讲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习题4.2

-4.3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4.4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变量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变量

-4.5 热环境与劳动效率

--热环境与劳动效率

-4.6 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型

--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型

-讨论2

--讨论4.2.1-动态热舒适

-习题 4.3

--习题 4.3--作业

-讨论题:防疫工作服为什么让人感到闷热

-讨论题: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快速给自己降温

-讨论:热舒适与热中性的关系

第五讲 室内空气质量

-5.1 概论

--概论

-5.2 室内空气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室内空气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5.3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影响的生理基础

--各种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

--各种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

-习题5.1

--习题5.1--作业

-5.4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1)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2)

-5.5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1)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2)

-习题5.2

--第五讲 室内空气质量--习题5.2

第六讲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

-6.1 概述

--概述

-6.2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

-习题6.1

--习题6.1--作业

-6.3 基本原理:稀释与置换

--基本原理:稀释与置换

-6.4 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

--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

--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

--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

-6.5 主要评价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

--主要评价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

-习题6.2

--第六讲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习题6.2

第七讲 建筑声环境

-7.1 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

--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

-7.2 人体对声环境的反应原理和噪声评价

--人体对声环境的反应原理和噪声评价

-7.3 声音传播与衰减的原理

--声音传播与衰减的原理

-7.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7.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习题7

--第7讲 建筑声环境--习题7

-讨论题:生活中的降噪措施

第八讲 建筑光环境

-8.1 光的性质与度量

--光的性质与度量

-8.2 视觉与光环境

--视觉与光环境

-8.3 天然采光

--天然采光

-8.4 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

-8.5 光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

--光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

-习题8

--第8讲 建筑光环境--习题8

期末考

-期末考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