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建筑环境学 >  第四讲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  4.1.3 热感觉与热舒适 >  热感觉

返回《建筑环境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热感觉在线视频

下一节:热舒适

返回《建筑环境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热感觉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来讨论热感觉和热舒适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热感觉

感觉不能用任何物理的方法来测量

所以对感觉和刺激之间关系的研究学科

称为心理物理学

是心理学最早的分支之一

热感觉的定义是

人对周围环境“冷”或“热”的主观描述

尽管人们会说环境是冷是热

但实际上人只能感觉到

自己皮肤下神经末梢的温度

所以“冷”或者“热”

与感受者的身体状态有关

而且带有主观的成分

我们在谈论热感觉的时候

经常会用到“中性”这个术语

“中性”neutral

实际上是热中性Thermal neutral的简称

它的定义是

人感到不冷不热

用于体温调节消耗的能量最小

比如裸身人体安静的坐在29℃的气温中

不发汗 也无寒意

不冷不热

代谢率最低

影响热感觉有这些因素

首先是冷热刺激的存在

否则冷热感觉就无从谈起

其次是刺激延续的时间和强度

刺激太短或者太弱人都不会有感觉

第三是人体原有的状态

人体的冷 热感受器

均对环境有显著的适应性

比如把一只手放在温水盆里

另一只手放在凉水盆里

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把两只手

同时放在具有中间温度的第三个水盆里

尽管它们处于同一温度

但第一只手会感到凉

另一只手却感到暖和

这张图是Kenshalo在1970年发表的

人的前臂皮肤对温度变化的

响应实验结果

横坐标是温度变化率

纵坐标是人有冷热感觉的阈值

我们可以看到皮肤对温度的快速变化

更为敏感

当皮肤的温度变化率很小的时候

温度变化的幅度要很大才能感觉到

如果温度变化率比较大

那么有很小的变化就会感受到了

另外我们还能看到

对冷刺激的感受阈值更小

证明了人体对冷刺激更加敏感

这张图反映了前臂皮肤温度改变

引起的感觉与适应温度

以及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到中性区在31.3~36℃之间

在31.3℃以下

即便经过40分钟的适应期

仍然还感到凉

在30℃的时候

当温度升高0.3℃也不会产生感觉上的变化

还是凉

但升高了0.8℃皮肤就会感到温暖

但如果皮肤适应了36℃的时候

冷却0.5℃就会感到凉

也就是说

同一块皮肤

30.8℃时有可能会感到暖

35.5℃时却有可能会感到凉

这是由于皮肤热感觉的适应性所决定的

除皮肤温度以外

人体的核心温度对热感觉也有影响

例如坐在37℃浴盆中的人

可以维持皮肤温度的恒定

但核心温度却会不断上升

因为其身体的产热散不出去

如果人体的初始体温比较低

尽管开始感受到的是中性温度

但随着核心温度的上升

人体将感到暖和

最后感到燥热

这时候 热感觉最初取决于皮肤温度

到最后则取决于核心温度了

由于无法测量热感觉

因此只能采用问卷的方式

了解受试者对环境的热感觉

即要求受试者按照某种等级的标度投票

来描述其热感

叫做热感觉投票TSV (Thermal Sensation Vote)

这个表给出了两种标度

英国人Bedford于1936年提出的贝氏标度

和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协会ASHRAE

于1966年开始使用的热感觉标度

也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标度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都采用了七级分度

由于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

一般人可以不混淆地

区分感觉的量级不超过7个

因此对热感觉的评价指标

往往采用7个分级

贝氏标度是从1到7

而ASHRAE标度是从-3到+3

0是不冷不热

正是热 负是冷

贝氏标度的特点

是把热感觉和热舒适合二为一

描述中有舒适的什么什么的

经常会让受试者难以取舍

而ASHRAE的热感觉标度则只谈热感觉

不谈热舒适

描述起来更加准确

虽然中文表述与英文直译有所不同

是因为汉字的“暖”和“凉”

往往带有舒适的成分

而原文表达的则是冷热的程度描述

因此目前的中文表述更能准确地反映

该热感觉标度的真实含义

例如 热感觉达到+2

则已达到人们不适的“热”了

在贝氏标度里的表述是too warm

也可以印证这个判断

建筑环境学课程列表:

第一讲 绪论

-1.1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

--建筑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

-1.2 适应气候的传统民居建筑

--适应气候的传统民居建筑

-1.3 适应气候的各类传统建筑

--适应气候的各类传统建筑

-1.4 本课程的任务与重要性

--本课程的任务与重要性

-补充视频资料

--《走近科学》传统民居--四合院

--《走近科学》传统民居--土窑洞

--CCTV《走进突尼斯》第1集:祖先的窑洞

-练习题

--练习题--作业

第二讲 建筑外环境

-2.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2.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2.2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2.3.1 室外气候

--室外气候

-习题2.1

--习题2.1--作业

-2.3.2 室外气候

--室外气候

-2.4 城市气候

--城市气候

-习题2.2

--习题2.2--作业

-补充视频资料

--CCTV《走近科学》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

第三讲 建筑热湿环境

-3.1 基本概念与术语

--基本概念与术语

-3.2 得热与来源

--得热与来源

-3.3 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

--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

-3.3.1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通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思考题3.1

--思考题3.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思考题3.2

--思考题3.2-夜间辐射

-思考题3.3

--思考题3.3-白屋顶与金属屋顶

-习题3.1

--习题3.1--作业

-3.3.2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玻璃窗的种类与热工性能

-3.4冷负荷与热负荷的基本原理

--3.4.1基本原理

--3.4.2辐射空调与动态环境的冷负荷

--3.4.3透过非透光围护结构的得热

-思考题3.4

--思考题3.4-LowE玻璃

-习题3.2

--习题3.2--作业

-3.5 负荷的计算方法

--3.5.1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和原理

--3.5.2积分变换法原理

--3.5.3反应系数法原理

--3.5.4谐波反应法原理

--3.5.5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

-思考题3.5

--思考题3.5-动态和稳态负荷计算

-习题3.3

--习题3.3--作业

第四讲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4.1.1 人体热平衡

--人体代谢与体温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服装的作用

--人体的能量代谢

--人体对外的散热方式

-4.1.2 温度感受系统与调节系统

--温度感受系统与调节系统

-习题4.1

--习题4.1--作业

-4.1.3 热感觉与热舒适

--热感觉

--热舒适

--影响热舒适的因素

-4.2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的反应

--热舒适方程与PMV

--其它稳态热反应评价指标

-讨论1

--讨论4.1.1-出汗率与皮肤湿润度

--讨论4.1.2-湿度与呼吸散热

-习题4.2

--第四讲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习题4.2

-4.3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

-4.4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变量

--其他热湿环境的物理变量

-4.5 热环境与劳动效率

--热环境与劳动效率

-4.6 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型

--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型

-讨论2

--讨论4.2.1-动态热舒适

-习题 4.3

--习题 4.3--作业

-讨论题:防疫工作服为什么让人感到闷热

-讨论题: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快速给自己降温

-讨论:热舒适与热中性的关系

第五讲 室内空气质量

-5.1 概论

--概论

-5.2 室内空气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室内空气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5.3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的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影响的生理基础

--各种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

--各种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

-习题5.1

--习题5.1--作业

-5.4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1)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2)

-5.5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1)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2)

-习题5.2

--第五讲 室内空气质量--习题5.2

第六讲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

-6.1 概述

--概述

-6.2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方法

-习题6.1

--习题6.1--作业

-6.3 基本原理:稀释与置换

--基本原理:稀释与置换

-6.4 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指标

--理想稀释与置换时的描述参数

--送风有效性的描述参数

--污染物排除有效性的描述参数

-6.5 主要评价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

--主要评价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

-习题6.2

--第六讲 室内空气环境营造的理论基础--习题6.2

第七讲 建筑声环境

-7.1 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

--声波的基本物理性质

-7.2 人体对声环境的反应原理和噪声评价

--人体对声环境的反应原理和噪声评价

-7.3 声音传播与衰减的原理

--声音传播与衰减的原理

-7.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7.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习题7

--第7讲 建筑声环境--习题7

-讨论题:生活中的降噪措施

第八讲 建筑光环境

-8.1 光的性质与度量

--光的性质与度量

-8.2 视觉与光环境

--视觉与光环境

-8.3 天然采光

--天然采光

-8.4 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

-8.5 光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

--光环境控制技术的应用

-习题8

--第8讲 建筑光环境--习题8

期末考

-期末考

热感觉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