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汽车发动机原理 >  第七章: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 >  7.7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 >  Video

返回《汽车发动机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Video在线视频

Video

下一节:Video

返回《汽车发动机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Video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这节课我们学习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方式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

与燃烧室的结构特点

是密切相关的

非直喷式燃烧室采用的是

两段油气混合方法

第一阶段在副燃烧室混合时

利用压缩涡流和较低压力

喷油射束双方的能量

在并不十分均匀的混合状态下

进行着火燃烧

然后利用高温高压燃烧气体的

射流与强扰动作用

在主燃烧室内进行

第二阶段的混合与燃烧

非直喷式柴油机通过

涡流室或预燃室

与主燃烧室之间强烈的

气流运动来加速油气的混合

因而对燃油喷射质量的要求不高

但是这种通过主副燃烧室之间

窄通道产生强气流运动的

混合气形成方式

存在节流损失和散热损失大

燃油消耗率高的突出问题

其应用受到限制

而随着燃油喷射电控技术的发展

直喷式柴油机的NOx

和炭烟等有害物排放

得到有效控制

其燃油消耗率低的优点愈加突出

在道路和非道路柴油机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直喷式柴油机

对混合气形成的要求更高

下面我们重点学习

直喷式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方式

混合气形成过程主要依靠

对燃油喷射

气流运动以及燃烧室形状的

三者合理匹配

直喷式柴油机的

混合气形成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即空间雾化混合

与壁面油膜蒸发混合

将燃油喷射到空间进行雾化

通过燃油与空气之间的

相互运动和扩散

在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的方式

称为空间雾化混合

直喷式柴油机绝大部分采用

空间雾化方式

主要方法如图所示

一种方法是采用多孔喷油器

也就是6~12孔

以高压将燃油

喷入燃烧室中的静止空气中

也就是缸内没有涡流

通过多个喷油射束

均匀覆盖大部分燃烧室

以及燃油的高度雾化

形成可燃混合气

如图(a)所示

混合能量主要来源于喷油射束

空气是被动参与混合的

因而是一种“油找气”的混合方式

由于无进气涡流

进气充量较高

但混合气浓度分布不均匀

在早期的柴油机

和目前的大型低速柴油机中

一般过量空气系数较大

燃烧时间较长

采用这种混合方式

能达到满意的指标

而在车用高速柴油机中

由于转速高燃烧时间短

过量空气系数又较小

这种混合方式

不能保证迅速和完全的燃烧

图(b)表示油和气

相互运动的混合气形成方法

在有旋的气流场中

用喷孔较少

比如3~5个孔的喷油器

将燃油喷到空间中

在喷油能量和空气旋流的

同时作用下

油束的扩散范围迅速扩大

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可燃混合气

这时

涡流强度与喷油射束的匹配

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想的涡流强度下

相邻油束几乎相接

以使油雾尽可能充满整个燃烧室

如果涡流太弱

油束扩散范围不够

如果涡流过强

如图所示

上游油束的已燃气体

也就是废气会混入下游油束的

未燃混合气区域

反而妨碍燃烧

这种现象也称为过强涡流

除了涡流强弱需要控制好之外

燃油喷射贯穿距离也需要控制好

这涉及到油气热混合和热锁现象

混合气旋转运动时

由于液体油粒

或燃油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离心力将起主要作用

呈向外运动的趋势

而已燃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向心推力将起主要作用

呈向内运动趋势

这种在旋转气流中

已燃气体向燃烧室中心运动

而燃料和新鲜空气向外围运动的现象

称为热混合现象

它具有促进空气与燃料混合的作用

如图(a)所示

相反

如果燃油过分集中在燃烧室中心区域

例如因喷油贯穿率不足

由于该区域切向速度小

也就是离心力小

难以将燃油粒子抛向周边区域

与新鲜空气混合

而是被已燃气体包围

致使火焰被“锁定”在中心区域

造成燃烧不完全

这种现象称为热锁现象

如图(b)所示

我们应尽量避免热锁现象

直喷式柴油机

第二种典型的混合气形成方式

是壁面油膜蒸发混合

以球形燃烧室为代表的

壁面油膜蒸发混合方式如图所示

燃油沿壁面顺气流喷射

在强烈的涡流作用下

在燃烧室壁面

形成一层很薄的油膜

在较低的燃烧室壁面温度控制下

油膜开始时以较低速度蒸发

形成少量可燃混合气

着火后

随燃烧的进行

油膜受热逐渐加速蒸发

使混合气形成速度和燃烧速度加快

这张表列出了空间雾化混合

和油膜蒸发混合的特点及对比

在空间雾化混合中

燃油的喷雾特性

对混合起决定性的作用

为提高混合气形成速度

往往要将燃料尽可能喷得很细

分布均匀

这样就会使较多的油滴受热蒸发

在滞燃期内形成大量的可燃混合气

造成初期放热率过大

压力急剧升高

工作粗暴

NOx排放高

但如果减小滞燃期内混合气生成量

则势必造成大量燃油

在着火后的高温高压下蒸发混合

容易因空气不足而裂解产生炭烟

因此

空间雾化混合方式

尽管有较高的热效率

但炭烟 NOx和燃烧噪声

一般比较高一些

油膜蒸发混合的指导思想

是利用燃油蒸发速率

控制混合气生成速率

燃烧室壁面温度

和空气旋流起了主要作用

这幅图对两种混合方式的

混合气生成速率作了比较

在滞燃期内喷入燃烧室的燃料量相同

由于油膜受热蒸发所需时间

要比细小油滴长得多

加之燃烧室壁温控制较低

使油膜蒸发混合方式

在滞燃期内生成的混合气量

远小于空间雾化方式

随燃烧进行

在高温和火焰辐射作用下

油膜蒸发加速

使混合气生成速度加快

另外

油膜蒸发混合的大部分燃料

是在蒸发后以气体状态

与空气或高温燃气接触

可以避免空间雾化混合时

常有的液态燃料高温裂解问题

使炭烟排放降低

尽管油膜蒸发混合方式

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工况适应面不宽

对燃烧室加工精度

和气流运动敏感等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多见

但它的提出打破了

空间雾化混合概念的约束

开阔了内燃机混合气形成

和燃烧的思路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近年来一些缸内直喷汽油机

也部分借鉴了这种

壁面油膜蒸发混合方式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上述不同混合气形成方式

在实际柴油机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

往往是多种方式并存

以中 小型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为例

在以空间雾化混合为主的同时

到达壁面的燃油

又存在油膜蒸发混合方式

至于缸内气流运动

则在以进气涡流为主的同时

挤流 逆挤流 微涡流都有

这充分反映了

实际柴油机混合气形成

和燃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关于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

就介绍到这里

同学们 再见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列表:

绪论

-0.1 总论

--Video

-0.2 车用发动机的种类

--Video

第一章: 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1.1 示功图及其测取

--Video

-1.2 四冲程发动机示功图分析

--Video

-1.3 二冲程发动机示功图分析

--Video

-1.4 性能指标分类与循环指示功

--Video

-1.5 动力、经济性能指标与测定换算

--Video

-1.6 影响动力、经济性能指标的环节和因素

--Video

-第一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第二章:燃料、工质与热化学

-2.0 导论

--Video

-2.1 燃料的分类

--Video

-2.2 汽油、柴油的炼制

--Video

-2.3 汽油的理化特性

--Video

-2.4 柴油的理化特性

--Video

-2.5 燃料构成与理化特性

--Video

-2.6 汽油、柴油质量标准

--Video

-2.7 燃料与发动机工作模式

--Video

-2.8 工质主要热力参数

--Video

-2.9 燃烧热化学

--Video

-第二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第三章:工作循环与能量利用

-3.0 导论

--Video

-3.1 热力过程与热机循环的简化

--Video

-3.2 理论循环分类及循环热效率

--Video

-3.3 理论循环热力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

--Video

-3.4 工质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Video

-3.5 真实循环对热效率的影响

--Video

-3.6 机械损失的构成

--Video

-3.7 机械损失的测量方法

--Video

-3.8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Video

-3.9 发动机的能量分配与转化效率

--Video

-3.10 发动机的节能途径与技术

--Video

-第三章:工作循环与能量利用--第三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

第四章:换气过程与进气充量

-4.0 导论

--Video

-4.1 四冲程发动机换气系统及换气过程

--Video

-4.2 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Video

-4.3 充量系数的解析式

--Video

-4.4 进气阻力对充量系数的影响

--Video

-4.5 其他因素对充量系数的影响

--Video

-4.6 充量系数的速度特性

--Video

-4.7 压力波及其传播特性

--Video

-4.8 单缸机的进排气动态效应

--Video

-4.9 多缸机的进排气动态效应与进气不均匀性

--Video

-4.10 四冲程发动机增压系统及性能

--Video

-4.11 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与换气质量

--Video

-第四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第五章:运行特性与整车匹配

-5.0 导论

--Video

-5.1 发动机运行工况

--Video

-5.2 发动机特性曲线分类

--Video

-5.3 发动机速度特性

--Video

-5.4 发动机负荷特性

--Video

-5.5 发动机全特性

--Video

-5.6 发动机外特性与整车动力性

--Video

-5.7 发动机全特性与整车经济性

--Video

-5.8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及其运行特性

--Video

-第五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期中考试(只有一次答题机会!)

-期中考试(只有一次答题机会!)--期中测试题(占30%总分)

第六章:燃烧的基础知识

-6.0 导论

--Video

-6.1 燃烧现象及其分类

--Video

-6.2 可燃混合气的着火与着火理论

--Video

-6.3 湍流及其在燃烧中的作用

--Video

-6.4 均质混合气中的火焰传播

--Video

-6.5 液体燃料的雾化

--Video

-6.6 油滴的蒸发与燃烧

--Video

-6.7 示功图与燃烧放热率

--Video

-第六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第七章: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

-7.1 柴油机燃烧过程分析

--Video

-7.2 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

--Video

-7.3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Video

-7.4 柴油机喷油过程

--Video

-7.5 柴油机缸内气流运动

--Video

-7.6 柴油机燃烧室的分类及其特性

--Video

-7.7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

--Video

-7.8 柴油机粗暴燃烧与燃烧噪声

--Video

-第七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第八章: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

-8.1 汽油机燃烧过程分析

--Video

-8.2 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爆燃和表面点火

--Video

-8.3 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循环波动和各缸不均匀性

--Video

-8.4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及其演变

--Video

-8.5 非直喷汽油机燃烧室及其特性

--Video

-8.6 汽油机进气道喷射与混合气形成

--Video

-8.7 汽油机缸内直喷与混合气形成

--Video

-第八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第九章:有害排放物生成机理与排放控制

-9.1 有害排放物种类及其危害

--Video

-9.2.1 NO的生成机理

--Video

-9.2.2 CO和HC的生成机理

--Video

-9.2.3 PM和Soot的生成机理

--Video

-9.3 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影响因素

--Video

-9.4 汽油机机内净化技术

--Video

-9.5 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

--Video

-9.6 汽油机后处理技术

--Video

-9.7 柴油机后处理技术

--Video

-第九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第十章:新燃烧模式与替代燃料发动机

-10.1 燃烧模式及其分类

--Video

-10.2 汽油机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模式

--Video

-10.3 柴油机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模式

--Video

-10.4 内燃机部分预混压燃(PCCI)模式

--Video

-10.5 均质混合气引燃(HCII)模式

--Video

-10.6 天然气发动机

--Video

-10.7 氢燃料发动机

--Video

-10.8 二甲醚发动机

--Video

-10.9 甲醇发动机

--Video

-10.10 乙醇发动机

--Video

-10.11 生物柴油发动机

--Video

-第十章习题(计入课程成绩)--作业

期末考试(一周时间!只有一次机会!)

-期末考试--期末测试题(占30%总分)

Video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