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古代史通论 >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  四、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在线视频

下一节: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返回《中国古代史通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本次讲授的内容是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的第四个问题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经过汉初七十多年休养生息

推行黄老政治

汉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但是汉朝依然面临着内忧外患

外患是匈奴强大

内忧是诸侯王势力太强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可以说是比较薄弱

面对这种情况

汉武帝进行了制度改革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方面

想了很多办法

很多制度建设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与其说

2000多年实行的是秦始皇的制度

不如说2000多年实行的

是汉武帝的制度

关于汉武帝的制度改革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概括

首先是削藩

在汉初由于刘邦大封同姓诸王

以至于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诸侯王所占据的人口和疆域

甚至超过了中央政府所控制的

疆域和人口

汉武帝在削藩方面

采取了阳谋加阴谋 多管齐下方法

所谓的阳谋就是摆在桌面上

堂堂正正

所以阴谋就是里面可能充满着

各种诡计

不能够公开说的这样一些内容

我总结

汉武帝削藩的阳谋有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著名的“推恩令”

这主要是采取了主父偃的一个建议

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

继续分封给其他子弟

因为在此前

汉朝推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也就是诸侯王的领土

是由他的嫡长子来继承的

而推恩令之下

诸侯王可以推私恩

将王国的一些地盘

分封给自己的其他儿子

从而使得诸国林立

对中央威胁就进一步的减小

这是利用了人性的一些弱点

让诸侯自己削藩 效果很好

第二个阳谋就是所谓的

《左官律》和《附益法》

一方面禁止大臣为诸侯

谋取非法利益

再一方面将王国官员称为左官

就是级别待遇比起在中央政府做官

都要低 以示歧视

这是中央政府和王国争夺人才的

一个办法

应该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有两个阴谋

一个就是在公元前122年发生的

淮南王刘安之叛

这个事情之所以成为阴谋

因为很多事情比较可疑

基于现在史料也很难搞清楚

刘安到底想不想造反

到底有没有造反

但因为这个事情前后牵连致死的人

居然高达数万人

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下狱自杀

所以通过这个事情

也消除了很多对皇帝威胁的诸侯

第二个阴谋就是所谓的

“酎金”事件

也就是汉武帝以酎金成色不足为由

剥夺了106个列侯的爵位

当时的侯爵也不过是200多人

也就是将近一半的侯爵被夺爵

酎金成色不足这个事情也很可疑

因为对于列侯来说

向高庙献金 献祭祀金子

是他们权位来源的最重要的一个

合法性来源

在其他方面可能作假

在酎金的成色方面作假

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所以 我想这也充满着一个阴谋气息

自此以后

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不与政事

也就是通过推恩令 通过《附益法》

通过《左官律》

通过淮南王之狱

通过酎金事件

汉武帝基本上解决了

诸侯力量过于强大

威胁中央政权的问题

汉武帝在制度变革的第二个方面

是实行了刺史制度

这是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重大变化

奠定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以卑临尊的最基本特点

在汉武帝元封五年

就是公元前106年

汉朝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称为十三州部

每一州部设六百石刺史一名

诸位注意

六百石刺史他要监察的是

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的相

也就是说

以低官来监督高官 监察高官

这样一种

可以说和官场以往的很多做法

是相悖的

我们知道有这种说法叫

官大一级压死人

用小官去监督大官

怎么看好像都不靠谱

但实际上这恰恰是汉武帝高明之处

对这个问题

清代学者顾炎武《日知录》

卷九《部刺史》中这样说

夫秩卑而命之尊

官小而权之重

此大小相制 内外相维之意

这就是说

刺史的官品虽然低

但他因为行使这个监察大权

并且能够直接向皇帝汇报

所以他的权威其实是很大的

并且因为他的官比较小

所以他也不能够任意去诬陷

郡守和王国的相

因为毕竟是小官监察大官

只有把这个事情做成铁案

才可能达到他的目的

同时 各地的刺史并不常驻地方

理论上是钦差大臣 是派出机构

是皇帝派出的心腹去地方进行探查

并且刺史的岗位也要不断轮换

不能够常驻一地

这就是所谓的内外相维

关于这一点

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六

《监察官非刺史》中也这样说

说 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

而权重则整饬吏制之威重

这讲的是因为官小

所谓爱惜身家之念轻

也就是说 胆子比较大

敢向大官去挑战

如果本身官已经很大了

那可能就有很多顾虑

可能就会通过平衡

通过妥协这种方法

来处理相关的监察事务

这对皇帝来监察百官就很不利了

所以用小官来做监察官

来做刺史官

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 权重则整饬吏制之威重

讲的是它本身并不能够

直接处置被监察官员

刺史的真正权威来自于什么

来自向皇帝的汇报

具体要不要处理是由皇帝来决定的

这样一个制度

显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一个很好方法

也奠定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以卑临尊一个最基本特征

这是第二个措施

第三个制度的创建是专利

所谓专利不是指今天的工业产权

不是发明专利

而是指专其财利 专其财货

也就是在财政方面的中央集权

关于这一点汉武帝有很多做法

首先 是统一铸币

由国家铸币

即将铸钱的权力收归政府

由国家组织铸造“五铢钱”

五铢钱因为质量比较好

用铜比较足

所以被市场普遍接受

同时 汉武帝又禁止私人铸钱

禁止王国铸钱

把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

在铸币中能够获取利益

这一点大家可以自己去找资料

去学习

铸币为什么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

铸币权为什么重要

我们还要自己再认真学习

专利的第二方面是盐铁官营

也就是说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

一些重要物资

盐和铁进行统购 统销

由国家统一来管制

从中获取巨大利益

除了盐铁官营以外

酒也官营

这被称为“榷酤”

同时

汉武帝推行平准和均输之法

平准均输都是官营的商业

主要措施是贱买而贵卖

从中获取差价

而均输则是长途地贩运商业

因为各地都有向中央进贡的义务

过去进贡物品长途运到中央

运到首都耗费很大

中间也有很多损耗

并且往往运费可能还超过

它实际的价值

而通过各地设均输官

不断地转卖

最后运到首都的

就一定不是最初的那个贡品

而是其他的货物或者钱

这实质上就是一种长途贩运商业

通过平准均输这个方法

国家把商业之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汉武帝推行专利的第四个做法

就是算缗和告缗

即对工商业者加征财产税

算缗其实负担并不重

税率从3%-6%不等

也就是不超10%

但是一方面税是以前没有收过的

第二 当时的工商业者

也想逃避国家所开征各种税负

所以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推行几年 收不到钱

于是汉武帝就下达了告缗令

即允许告发 检举告发不法的商人

告发属实

商人会被流放到边疆 去服苦役

没收商人的家产

而被没收家产的一半

会奖给检举人 奖给告发人

这样一种做法

可以说是极大挑战人性

在这样一种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

不要说一般的伙计

就是兄弟 就是父子

也可能反目为仇

大量的财货就被国家掌握在手里

从而使得辅库充盈

但这个代价也是很大的

大家想想看一方面这个做法

极大打击了商人阶层

甚至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

铲除了商人阶层

史书上说

天下中产以上皆破家

这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显然是不利的

第二个不利影响

就是商人阶层不会完全消失

还会有新的商人涌现

但是这些商人

在获取了大量收益以后

他们不敢再把这些钱

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经营

而是回归所谓的本业

用来买房子 买地

这又加剧了西汉中期以后

最重要的一个社会问题

就是土地兼并

也就是说

在过去已经有很多的豪强 地主

官僚 贵族

在争夺土地的基础上

又涌进了很多的商人

他们通过金钱来购买

运用表面看起来是等价交换的手段

来索取大量土地

所以这样一个措施

在今天看来

有点像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是不足取的

但不管怎么说

通过统一铸币权

通过盐铁官营

通过平准均输

通过算缗告缗令

在财政方面实现了中央集权

国家掌握大量财富

这也为汉武帝出征 出击匈奴

扩大疆域提供了军费的一个来源

汉武帝加强专制中央集权

第四个制度的创制是尊儒

也就是著名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在公元前136年

就是汉武帝的建元5年

汉武帝置五经博士

为儒家的五经置博士

博士官不是今天的学位

而是一种职官

是政府的职官

通过置五经博士

汉武帝表明了对儒家遵从的态度

在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

汉武帝又下令

天下郡国各举孝廉一人

以儒学作为主要考察标准的

人才选拔制度

察举制也就正式确立起来了

从此以后

要想做官 要想进入仕途

世人们就必须通晓儒经

当然 关于尊儒 罢黜百家

并不是说像秦始皇一样

用暴力的手段扫除儒家以外的

其他学派

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

在他的名著《秦汉的方式与儒生》

一书中有这样一种论述

他说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

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

汉武帝的统一思想

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

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 始皇失败了 武帝成功了

这段话讲的是很精辟的

这个观点应该说是很正确的

顾颉刚先生说

汉武帝和秦始皇

所做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都是要统一思想

都是要在文化方面实现专制

但是秦始皇的手段是什么

是焚书坑儒 是武力的压迫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

而且在他死后

秦帝国很快就崩溃瓦解

所以 始皇帝在历史上形象是不好的

是作为残暴君主而存在的

而汉武帝则利用了人们

趋利避害中的趋利这样一种特征

通过功名利禄诱引人们只读一种书

读儒家的书

这个效果更好

并且最后是获得成功的

被后代君主所沿用的

值得指出的是汉武帝尊的儒

并不是先秦的原始儒学

并不是纯粹的孔孟之道

而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

这样一种儒学是揉杂了儒家

法家 阴阳家学说

是三纲五常 是天人感应学说

并不是单纯的孔孟之道

经过董仲舒改造儒学

是适应统一大帝国需要

是适应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需要

而被创造出来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是要注意的

总而言之

汉武帝通过削藩 刺史 尊儒

专利等制度创建

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

这套体制使得这个国家更加巩固

统一更加巩固

并且被后世的君主所效仿

2000多年来实行的其实不是秦制

而是汉制

本次课程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列表: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一、内陆型农业文明

--内陆型农业文明

-二、强大的国家权力

--强大的国家权力

-三、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中国文化宏大的包容精神

-四、开放的等级社会

--开放的等级社会

-五、伦理文化

--伦理文化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气质 习题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一、进化论与人类学

--进化论与人类学

-二、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人类的诞生与体质的进化

-三、夏娃理论及争议

--夏娃理论及争议

-四、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中国文明的诞生与多元一体格局

-第二章 石器时代 习题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二、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三、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商朝:辉煌的青铜时代

-四、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西周:系统国家理念的确立

-第三章 中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与发展道路的选择 习题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一、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二、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秦始皇和他的历史遗产

-三、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汉初布衣将相与黄老政治

-四、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

-五、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从王莽改革到光武中兴

-六、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七、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的开辟

-第四章 先秦秦汉时期 习题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一、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从农牧冲突到民族融合

-二、中古门阀制度

--中古门阀制度

-三、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四、唐代政治与社会

--唐代政治与社会

-五、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习题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一、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宋朝祖宗家法和王安石变法

-二、宋代的经济革命

--宋代的经济革命

-三、元朝百年统治

--元朝百年统治

-四、明代政治与经济

--明代政治与经济

-五、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帝国斜阳:康乾盛世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 习题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一、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

-三、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

-第七章 中国政治制度演变 习题

第八章 中国古代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三、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精耕细作小农经济

-第八章 中国土地与赋役制度演变 习题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一、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战争的起源与发展

-二、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从兵劳合一到世兵制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第九章 中国军事制度演变 习题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一、儒家

--儒家

-二、佛道之争

--佛道之争

-三、三教合流

--三教合流

-第十章 儒释道三家 习题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一、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上古时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中古时代:世界之巅

-三、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近代世界:边缘与抗争

-四、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当代世界:重返中心舞台

-第十一章 世界历史坐标中的中国 习题

汉武帝的制度建设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