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蒙古族文化史 > 第十章 农耕文化 > 10.1 农耕文化 > 农耕文化
蒙古族以游牧文化闻名于世
说到蒙古文化
游牧文化是第一个被提及的
在问到蒙古族到底有没有农耕文化时
答案是当然有
什么时候开始耕种的
在哪些地区耕种
这些都是历史问题
我们在这一部分
主要认识蒙古族耕种文化
的重要内容
一个是耕种的历史
在历史文献中有
蒙古族从前就有耕种的信息
这表明了蒙古族很久以前就在进行耕种
只是没有进行大规模耕种的状态
这是农耕生活的图
种地的样子犁两头驴
扶着犁在身后撒种子施化肥
从古代的文献来看
蒙古秘史里也有蒙古族进行耕种的信息
尤其是在蒙古国的斯楞格河岸边
到现在也是在耕种
其他的蒙古族文献外国人
写的有关蒙古人的文献
也记录下了一些有关耕种文化方面的
蒙古族开始大面积耕种是从
清朝后期开始的
具体来说是光绪皇帝年间
1902年清朝实施了移民实边政策
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汉族人民
迁移到蒙古地区
进行开荒种地
来到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
人们我们俗成为闯关东
往包头呼和浩特地区走的人
被称为走西口
就这样大量的汉族人口
迁徙到蒙古地区开荒种地
因此农耕文化有了大大的发展
把一部分往北撤一部分留在家乡
自己的土地自己开荒
放下套马杆跳下马背
伏犁种地变成了蒙古族农民
这是跟那些移民一起
流浪到蒙古地区东北地区的图
开始大量种地的状态
以科尔沁地区来看
能看到很普遍的一种农耕文化
在科尔沁地区迁移来的汉族人很多
迁移进来也是在几次动荡的历史背景下
一是一开始在科尔沁区
清朝有禁令禁止汉族农民进入
不管有多严格的禁令
因为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人数增长过多
灾害增多
没办法生存导致他们迁徙到蒙古地区
迁徙人数过多因此清朝政府
采取了相对的政策
春季种植秋季收获冬季的
时候必须要出来
规定了这样的种地规矩
后来一部分走了
以科左中旗的状态来看
1784年
具体来说是乾隆四十九年
看见科左中旗的南边山东河北的
汉族农民开垦种地
这是一部分越过边境进来的人
后来在1902年的时候
因为政策改变涌进来了很多人
清朝灭朝之后
东北的军政官员和
残暴的富人合起来
对蒙古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开垦
蒙古地区农耕文化发展
就是这样入侵式进入的状态
大量的开垦蒙古地区的草地
蒙古人开始往北迁徙
迁也无处迁的时候
一部分蒙古人留在家乡开始种地
从马背上下来扶犁成为了蒙古农民
这是当时难民往蒙古地区侵入的图
如果把农耕分为阶段的话
从清朝中期开始
第二阶段是清朝政府和蒙古贵族
合起来开展农耕
都有各自的利益
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展农耕
这主要是光绪年间之后的事情
也跟清朝的移民实边的政策有关
这是难民行走的图
第三阶段是军政官员和地区官员
疯狂开垦的状态
这一时期主要是东北地区
张作霖张学良
吴俊生等军政官员合起来
侵略式的进行租赁买卖开垦
把民众迁徙过来
进行农耕
后来有了嘎达梅林的起义
这些内容
为我们进行指导
更深层的去理解
这样才有作用
-1.2 蒙古高原气候条件
--蒙古高原气候条件
-1.3 蒙古高原的土壤
--蒙古高原的土壤
-1.4 蒙古高原山川湖泊
--蒙古高原山川湖泊
-1.5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游牧生活
-1.6 游牧人的产生
--游牧人的产生
-1.7 蒙古游牧者的产生及哈姆克蒙古的产生
-1.8 以狩猎为基础的蒙古文化
-2.2 蒙古文使用过的文字
-蒙古人使用过的文字课后习题(单项选择题)
-3.2 回鹘文碑文
-3.3 回鹘文碑文
--回鹘文碑文
-3.4 回鹘文碑文
-3.5 回鹘文碑文
--回鹘文桦树皮文献
-回鹘文文献课后习题多项选择题
-回鹘文文献课后习题多项选择题
-回鹘文文献课后习题单项选择题
-4.1 八思巴文文献
--八思巴文文献
-4.2 八思巴文文献
--八思巴文文献
-八思巴文文献课后习题
-八思巴文献文献课后习题单项选择题
-八思巴文献文献课后习题单选题
-八思巴文献文献课后习题判断题
-汉文文献
-汉文文献课后习题多项选择题
-汉文文献课后习题多项选择题
-汉文文献课后习题多项选择题
-汉文文献课后习题判断题
-汉文文献课后习题判断题
-汉文文献课后习题判断题
-7.1蒙古文化特征
--蒙古文化特征
-7.2蒙古文化特征
--蒙古文化特征
-8.1 狩猎文化
--狩猎文化
-8.2 狩猎文化
--狩猎文化
-8.3 狩猎文化
--狩猎文化
-8.4 狩猎文化
--狩猎文化
-狩猎文化
-9.1 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
-9.2 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
-9.3 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
-10.1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
-10.2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
-11.2 蒙古族狩猎文化
--蒙古族狩猎文化
-婚姻
-图腾崇拜
-图腾文化
-14.1 蒙古族象征文化
--蒙古族象征文化
-14.2 蒙古族象征文化
--蒙古族象征文化
-象征文化
-居住文化
-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