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1466

当前课程知识点:有机化学 >  7 醇、酚、醚 >  7.3 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  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返回《有机化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在线视频

下一节:讨论题I-11:酚的化学性质

返回《有机化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本节内容学习醇、酚、醚的第三部分内容-醚

醚的结构

从表面上可以看做是水的两个氢

分别被烃基取代得到的化合物

烃基可以是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烃基

氧原子为SP3杂化

两个杂化轨道分别与烃基的碳相连

剩余的两个杂化轨道分别被氧所带的孤对电子占据

氧带有孤对电子,且电负性大

氧原子上带有部分负电荷,易与质子结合,醚有碱性

由于氧的电负性大,碳氧键电子云分布不均匀

有较强的极性,碳氧键易断裂

通过以上的分析

醚的化学性质包括醚的碱性和醚键的断裂反应

1.醚的碱性

醚的氧原子上有未共用电子对

能接受强酸中的H+ 生成质子化醚

利用该性质,可用于醚的分离

例如,乙醚与浓硫酸反应,可形成质子化乙醚

溶于浓硫酸中,加水后,重新生成醚和稀硫酸

醚溶于浓酸,遇水分解为原来的醚,可用于醚的分离

醚也可与一些路易斯酸形成配合物

例如,实验室经常用到三氟化硼

所购买的试剂,实际上是三氟化硼的乙醚溶液

醚可与三氟化硼形成配合物

可使三氟化硼较稳定地溶于醚中

在格氏试剂的制备中,通常用醚做溶剂

原因就在于所生成的格氏试剂非常活泼

利用醚做溶剂,可使醚的氧与格氏试剂的镁形成配合物

从而使格氏试剂溶于醚中

醚成了格氏试剂的一部分

2.醚键的断裂

醚在氢卤酸中,先生成质子化醚

继续反应得到卤代烃和醇

生成的醇继续与氢卤酸反应,得到新的卤代烃

醚与氢卤酸的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其活性顺序为

HI>HBr >HCl, HI是常用的试剂

醚键的断裂规律,与氧所连的烃基有关

如果氧的两端连有伯碳

醚键的断裂按照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进行

优先在较小的烃基一端断裂

例如,甲基丙基醚在断裂醚键时,优先在甲基的一侧断裂

如果氧的两端所连的碳,至少有一个是叔碳时

氧上所连的烃基空间位阻大

不利于亲核试剂直接从背面进攻

醚键的断裂按照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历程进行

连有叔碳的碳氧键优先断裂

例如,甲基叔丁基醚在断裂醚键时

优先在叔丁基的一侧断裂

如果是烷芳混合醚,则总是生成酚和碘代烷

例如苯甲醚与氢碘酸反应,总是得到苯酚和碘甲烷

原因是:由于氧上有孤对电子

氧与苯环有P-π共轭效应

使得苯环一侧的碳氧键电子云密度增大,很难断裂

3.环氧乙烷的开环反应

环氧乙烷是环醚的一种,是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由于是三元环结构,所以很容易开环

环氧乙烷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都可发生开环反应

环氧乙烷氧带负电性

碳带正电性,水、醇、酚和HX做为亲核试剂

分别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

乙二醇、醇醚、带有芳基的醇醚和β-卤代醇

环氧乙烷与乙二醇反应生成二缩乙二醇

环氧乙烷与氨气反应生成乙醇胺

生成的乙醇胺再进一步与环氧乙烷反应得到三乙醇胺

环氧乙烷与烷基卤化镁反应

生成多两个碳的醇,是制备增加两个碳原子伯醇的重要方法

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环氧乙烷与烷基卤化镁反应

第二步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多两个碳的伯醇

例如苯基溴化镁与环氧乙烷分两步反应得到β-苯乙醇

4.不对称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对称结构的环氧化合物

亲核试剂无论从环氧化合物的哪一端进攻

所得产物都是一样的

对于结构不对称的环氧化合物在开环时

由于环氧环中两个碳原子是不等同的

当亲核试剂进攻时,涉及开环的方向问题

一般情况下,用酸做催化剂时

亲核试剂进攻含取代基较多的环碳原子

例如,酸性条件下,1,2-环氧丙烷与甲醇反应

主要得到2-甲氧基-1-丙醇

为什么甲氧基连在了2号碳上,而不是1号碳上呢?

原因是这样的

醚有碱性,酸性条件下,醚与质子生成质子化醚

碳氧键极化程度加大

使得环氧环中碳原子带有一定的正电荷

1号碳上带正离子与2号碳上带正离子相比

2号位上的碳正离子为仲碳正离子,更稳定

因此,2号碳上的正离子更易形成

2号碳更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

不对称环氧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开环

开环方向不同于酸性条件

例如:以甲醇钠为催化剂

1,2-环氧丙烷与甲醇反应生成1-甲氧基-2-丙醇

为什么甲氧基连在了1号碳上,而不是2号碳呢?

原因是这样的,1号碳没有烷基相连

2号碳上连有甲基,二者相比

1号碳上的正电性更强。而且由于1号碳上没有烷基相连

空间位阻的影响非常小

综合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两方面的因素

亲核试剂更易于与1号碳相连

不管是酸性条件还是碱性条件

不对称环氧化合物均按SN2历程进行

但是酸性条件下的开环取向感觉更有点像SN1反应

有机化学课程列表:

1 绪论

-1.1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

-分子间作用力

-讨论I-1:分子间作用力对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的影响。

2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2.1 烷烃的结构

--烷烃的结构

-2.2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

-2.3 乙烷和丁烷的构象

--乙烷和丁烷的构象

--乙烷和丁烷的构象

-2.4 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2.5 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烷烃的卤代反应

-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讨论I-2:烷烃的自由基取代

-讨论I-3:烷烃卤代所产生中间体的稳定性分析。

-补充习题-饱和烃(C)

3 不饱和烃

-3.1 烯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3.2 烯烃的异构与命名

--烯烃的异构与命名

--烯烃的异构

-3.3 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及机理

--烯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及机理

-3.4 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及机理

--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及机理

-3.5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烯烃部分作业

-3.6 炔烃的结构与命名

--炔烃的结构与命名

-3.7 炔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炔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炔烃部分作业

-3.8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共轭效应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与共轭效应

--二烯烃部分

-作业

-讨论I-4:共轭效应

-讨论I-5:烯烃的亲电加成

4 芳烃

-4.1 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补充作业1

-4.2 芳烃的定位基规则及应用

--芳烃的定位基规则及应用

--补充作业2

-4.3 休克尔规则及芳烃芳香性判断

--休克尔规则及芳烃芳香性判断

-作业

-讨论I-6: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讨论I-7:芳香性判断

5 对映异构

-5.1 手性和旋光性

--手性和旋光性

- 5.2 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和标示方法

--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和标示方法

-作业

-讨论I-8:化合物手性的判断

-讨论I-9:反应过程中异构体的生成

6 卤代烃

-6.1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6.2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6.3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及反应历程

--卤代烃消除反应及反应历程

-作业

-讨论题I-10: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7 醇、酚、醚

-7.1 醇的典型化学反应

--醇的典型化学反应

-7.2 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7.3 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作业

-讨论题I-11:酚的化学性质

-讨论题I-12:醇的消除反应

8醛和酮

-8.1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上)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上)

-8.2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下)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下)

-8.3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8.4 醛酮的a氢反应(羟醛缩合)及应用

--醛酮的a氢反应(羟醛缩合)及应用

-作业

-讨论题I-13: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讨论题I-14:α-H的活性

9 羧酸及其衍生物

-9.1 羧酸的酸性及亲核取代反应

--羧酸的酸性及亲核取代反应

-9.2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9.3 羧酸酯的a氢反应(酯缩合反应)及应用

--羧酸酯的a氢反应(酯缩合反应)及应用

-作业

-讨论题II-1:羧酸的酸性

-讨论题II-2:酯的性质

10 含氮化合物

-10.1 胺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胺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10.2 重氮盐的生成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重氮盐的生成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作业

-讨论题II-3:重氮盐的稳定性

-讨论题II-4:芳香胺的碱性

11 杂环化合物

-11.1 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11.2 五元杂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五元杂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11.3 吡啶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吡啶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作业

-讨论题II-5:杂环化合物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