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教师职业发展论 >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强化训练 >  强化训练试题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3

返回《教师职业发展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3资料文件与下载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3.docx---点此下载文件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3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教学原则

答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2.人格

答案:决定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

 

3.教育机智

答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最近发展区

答案: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5. 知识的应用

答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作业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是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  )作出说明。

答案:教师专业化

 

2.最早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答案:班杜拉

 

3.文化资本是由法国社会学家(   )首先提出的。

答案:布迪厄

 

4.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肇始于“(   )生制”。

答案:见习

5.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最早产生于(    )。

答案: 美国

 

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

答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     )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答案:社会

 

8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 。

答案:身心素质

 

9.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观点体现了教学评价中的(   )。

答案:发展性原则

 

10.(    )学习理论,它主要强调某种刺激与某种反应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答案:联结派

 

三、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明(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A.坚持知行统一

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C.努力做到“慎独”

D.向先进人物学习

答案:D

【解析】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方法。

 

2.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心理学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答案:C

【解析】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有人可能在某一两个方面是天才,而在其余方面却是蠢材;有人可能每种智力都很一般,但如果他所拥有的各种智力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则可能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会显得很出色。因此,不能仅从一方面衡量、评价学生的好坏。

 

3.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创新”。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    )。

A.良好的语言表达

B.较强的组织管理

C.创造

D.观察

答案:C

【解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刨造性特点,也反映了教师需要具备创造能力。

 

4.  美国心理学家(    )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性原则。

A.皮亚杰

B.马斯洛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5.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信念

答案:A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或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教育是一种与人类相伴而生的社会现象,关于教育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D.教育的友好起源说

答案:ABC

【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几种观点。

 

2.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行为规范的学习

D.品德的学习

答案:ABC

【解析】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3.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复习律

D.准备律

答案:ABD

【解析】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尝试一错误)说,提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 以下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和作者对应正确的为()

A.《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

B.《大教学论》—裴斯泰洛齐

C.《爱弥儿》—卢梭

D.《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答案:ACD

【解析】《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5.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组成。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成长内驱力

答案:ABC

【解析】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的不同,奥苏贝尔等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案: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

 

2.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案:

1)教师重新学习、不断调整和改善知识结构的过程。

2)教师与他人沟通交流、扩大视野的过程。

3)教师挑战自我、提高教育研究能力的过程。

 

3.中小学生心理一般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案:

1)未定型,可塑性大。

2)自我意识能力差。

3)重感情,易激动。

4)有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因此不乐意成群结队。

 

4.良好的班集体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我国法定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哪几种教育?

答案:

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高等教育。

 


下一节:教师学参考教材框架

返回《教师职业发展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教师职业发展论课程列表:

走进课程

-视频

-作业

-讨论

第一章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1 教师职业的产生

--视频

--作业

-1.2 教师职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视频

--作业

-讨论

第二章 教师劳动的特点

-2.1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视频

--作业

-2.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视频

--作业

-2.3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视频

--作业

-2.4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视频

--作业

-讨论

第三章 教师职业的素质

-3.1 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视频

--作业

--讨论

--讨论

-3.2 教师科学文化素质

--视频

--作业

--讨论

--讨论

-3.3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视频

--作业

--讨论

--讨论

-3.4 教师能力发展素质

--视频

--作业

--讨论

--讨论

-3.5 教师身心发展素质

--视频

--作业

--讨论

-讨论

第四章 教师职业礼仪

-4.1 教师礼仪概述

--4.1.1什么是教师礼仪

--作业

--4.1.2教师礼仪的特征

--作业

--4.1.3教师礼仪的作用

--作业

-4.2 教师形象礼仪

--4.2.1教师的仪容礼仪

--作业

--4.2.2教师的仪表礼仪

--作业

--4.2.3教师的仪态礼仪

--作业

--4.2.4教师的语言艺术

--作业

-4.3 教师学校礼仪

--4.3.1.教师课堂礼仪

--作业

--4.3.2.教师办公室礼仪

--作业

--4.3.3.教师校园礼仪

--作业

-考试

-讨论

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上)

-5.1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视频

--作业

-5.2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视频

--作业

-5.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

--作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爱国守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岗敬业

--作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热爱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五)热爱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教书育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七)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作业

-5.4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作业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教书育人、严谨治学

--作业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作业

-讨论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下)

-6.1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良心

--教师职业道德荣誉

--作业

--教师职业幸福

--作业

--教师职业公正

--作业

-讨论

第七章 教师职业心理

-7.1 教师职业角色及职业认同

--1.教师角色

--作业

--2.教师威信

--作业

--3.教师职业认同

--作业

-7.2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7.2.1心理品质

--作业

--7.2.2教学效能感

--作业

--7.2.3教师期望效应

--作业

--7.2.4教师职业成长心理

--作业

-7.3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7.3.1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作业

--7.3.2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维护

--作业

--7.3.3职业压力与应对

--作业

--7.3.4职业倦怠及干预

--作业

-讨论

第八章 师生关系

-8.1 师生关系的构成

--视频

--作业

-8.2 师生关系的类型

--视频

--作业

-8.3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视频

--作业

-讨论

第九章 教师职业法律法规

-9.1 教师法律地位

--视频

--作业

-9.2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9.2.1教师的权利

--作业

--9.2.2教师的义务

--作业

-9.3 学生的权利

--9.3.1学生的权利

--作业

--9.3.2学生的法定义务

--作业

-9.4 教师常见侵权行为

--视频

--作业

-9.5 国家教师制度

--视频

--作业

-讨论

第十章 教师职业发展展望

-10.1 教师职业发展的分析

--10.1.1 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作业

--10.1.2教师职业成长空间上

--作业

--10.1.3教师职业成长空间下

--作业

--10.1.4教师职业习惯的养成

--作业

-10.2 教师职业成长机遇

--视频

--作业

-10.3 教师专业发展

--视频

--作业

-10.4 教师职业发展的反思

--视频

--作业

-10.5 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策略

--视频

--作业

-讨论

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3

课程学习参考教材框架

-教师学

--教师学参考教材框架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强化训练3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