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解读西夏 > 第四讲 西夏王族和后族 > 第四节 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 第四节 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在讲秉常 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这段历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大小梁太后
大梁太后指的是秉常的母亲
小梁太后指的是乾顺的母亲
大梁太后是小梁太后的姑姑
也就是说秉常娶的是他舅舅的女儿
在西夏社会里面呢
这个姑舅婚事比较常见
像我们前面提到的
第一位皇帝元昊娶的卫慕氏
第二位皇帝谅祚所娶的没藏氏
都是他们舅舅的女儿
提到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一般都会和西夏的一个词联系起来
就是“麻魁”
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麻魁”
那么治宋史
西夏史及宋夏关系史方面
我们都要关注一本非常重要的书籍
《宋会要辑稿》
在《宋会要辑稿》中记载了一件事情
说宋军攻打白豹城时
“擒伪张团练并蕃官四人 麻魁七人”
也就是说他捉到了一个姓张的团练
四个蕃官和七个“麻魁”
这个里面呢
“团练”理解没问题
就是“团练使”
是西夏军队中的一级官员
蕃官也没有多大问题
汉文史料一般把少数民族物首领称为蕃官
或者是任用的少数民族首领
为官员的这些人称为蕃官
结合宋攻打的是西夏城池的这一背景
可以看出这里的蕃官
应当是指西夏的一些部族首领
但“麻魁”怎么理解
他和团练使一起出现
也和蕃官一起出现
而且出现在战斗队伍中
是官
是兵
是官的话
是什么样的官
是兵的话
是什么样兵
既然是官是兵
那么她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称呼
多来年来不为人理解
困扰了学界很多年
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猜测
近年来随着西夏文字的识读
我们对这个称呼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
西夏文中有这样两个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个字读音“麻”
意思和汉语里的“妇女”相当
第二个字读音“魁”
意思和汉语里的大相当
这两个字连起来读音就是“麻魁”
意思呢
直译为妇大
很显然这个大在这是修饰性的词
在西夏语里面
修饰词在后面
也就是这两个字相当于汉语里的“大妇”
这样就的话
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字可理解为
身体强壮的女子
这些女子呢又出现在军队中
所以这个麻魁应该是西夏的女兵
这是我们从读音
字面意思上的理解
这个理解到底准不准确
西夏社会到底有没有女兵
有的话
她在西夏军队中起着什么样的角色
两位两太后给我们理解这一问题
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我们在些文学作品里
经常会看到一些能征善战的女将
比如的西夏同时期的宋代杨家将里的佘太君
穆桂英
如果说这些女将带有文学创作的色彩
那么大小梁太后
她则是真真实实亲自带兵打仗
亲自冲锋陷阵女子
这在史料里是有明确记载的
史料里面记载许多大小梁太后的征战
我们看两个比较独特的例子
一则是
西夏攻打顺宁寨时
当是围城叫门的就是大梁太后
情况对城内的宋军非常不利
非常危及
城门随时都有被破的可能
但一时又找不到很好的解围的办法
无奈之下
只好找来一个女子
据说这个女子姓李而且很泼
站在城墙上指着梁太后泼口大骂
数落梁氏的种种不轨行为
这些不轨就包括梁氏身份的演变
这个我们前面提到了
她本来是没藏讹庞的儿媳
因和谅祚有私情
又把没藏讹庞要谋杀谅祚的消息透露给了谅祚
所以在没藏讹庞父子被诛杀后
被迎进宫封了后
这个李氏不停地大骂
梁氏羞愧难当
领兵退去
宋军得以解围
小梁太后
崇宗乾顺母亲
她在宋境内的威名
不在也姑姑大梁太后之下
大家知道宋夏边境线有在二千多里的
在这在二千多里的边境线
都出现过“梁氏”大旗
擒贼先擒王啊
所以宋军在很长时间里就是找
“梁氏”大旗
找到“梁氏”大旗也就找到了西夏的大军
也就找到了梁氏
比如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十月
梁太后亲自领兵攻打环州
从环州退至洪德寨
途中遭遇了宋朝折家军
据说这个折家军和家喻户晓的佘太君
有着一定的关系
不过这里的首领可不是折太君
他叫折可适
是宋朝府州折氏
折可适看到梁氏大旗之后呢
命部下瞅准梁氏大旗进攻
并命士兵高喊“活捉梁氏”
梁氏也还是真是受了惊吓
丢弃帐帏
改换一声衣服逃走
西夏这两位太后的风格
应该是西夏女子形像的反映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作业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作业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作业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作业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作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作业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作业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作业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作业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作业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作业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作业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作业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作业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作业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作业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作业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作业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作业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作业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作业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作业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作业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作业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作业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作业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作业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作业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作业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作业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作业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作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作业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作业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作业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作业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作业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作业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作业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作业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作业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作业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作业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作业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作业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作业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作业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作业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作业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