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解读西夏 >  第七讲 西夏绘画艺术概说 >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返回《解读西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在线视频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下一节: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

返回《解读西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我们知道敦煌壁画的艺术高峰期

出现在盛唐

到宋代开始走下坡路

出现了一个下滑的趋势

在这个趋势中

西夏占领了河西地

敦煌归属西夏

通过前面几节的介绍

大家因该能感觉到

西夏文化是多元的

既受汉文化影响

也有很浓的藏文化色彩

同时又受辽

回鹘的等同时期周边文化影响

西夏它把这些外来的文化

和自己独有文化元素

统统融入到敦煌壁画中

使敦煌壁画在西夏时

出现了一些新的风格

正是这种风格

使敦煌壁画的下滑的趋势有了改变

我们今天主要看一下

西夏壁画中常见的两类图案

通过这两类图案

了解一下西夏壁画中的文化因素

第一种就是龙凤图案

龙凤图案是西夏壁画中的

很常见的一种图案

大家看

这是瓜州东千佛洞2窟甬道的龙

凤莲花图案

在这组图中

大家看一下

凤凰展开双翅

凤尾飘动

作飞翔状

周边的蛟龙张开舞爪

四肢强健和尾巴粗壮

整体表现出威严矫健的神态

除墙壁上绘有龙凤图案外

龙凤图案更多的应用在洞窟藻井

藻井

指窟顶顶部中央最高处的装饰

这个位置可以俯视全窟

所以很引人注目

敦煌的藻井其形制一般呈方形

中心向上凸起

四边为斜坡面

上窄下宽

成覆斗形状

西夏石窟中

以龙或凤为图案的藻井很普遍

据《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统计

在西夏洞窟中

覆斗形状的窟顶有69个窟

其中以龙、凤为藻井的有32个

龙凤的具体形像

在不同窟顶有所不同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这是莫高窟16窟藻井图

它是一幅团凤四龙图案

在这幅图案中

在这幅图案中

凤凰在中间

呈旋转飞翔状

外围环绕大莲花图案

莲花外四角各绘一条蛟龙

凤凰与蛟龙向同一方向飞舞

动感很强烈

这是莫高窟234窟的五龙藻井图

这里的龙还是主角

最中心有一龙

在追戏一明珠

其外环绕一周云纹

云纹外有团花

团花外周四角亦各有一龙

四条龙两两相对腾飞

五条龙造型生动

姿态奔放

身形变化自如

线条优美

给人在云中飞腾的视觉

给人在云中飞腾的视觉

龙、凤是中原地区

传统的吉祥图案

是有政治像征意义

一般龙是皇权、皇帝的象征

凤则是皇后的象征

龙和凤的图案在

一般人

一般地区是不能随意使用

应用的

西夏应该有这样的情况

西夏有一部著名的法律叫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是仁宗仁孝时修订的

在律令里面就明确规定

只有皇帝才能“一身团龙”

民间是不准使用龙

凤装饰的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据此推测

敦煌壁画里出现龙凤的装饰

它是不是和西夏皇室活动有一些关联

再者我们还可以引申

另外一个问题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

在我们介绍的几个藻井图案中

龙、凤在藻井中的位置是有区别的

在234窟

是五龙藻井

井心为一金龙戏珠

外围绕以四龙

但另外两副图就一太一样了

我们看在16窟中

处在井心位置的是凤

四条龙在外围

与凤同一方向飞舞

像是凤在引领着龙在飞舞

在东千2窟甬道内它也是

飞翔在中间的是凤

龙在两边

这和我们见到的

隋唐宋时的龙凤图案是不太一样的

西夏这种凤可以处在中央位置的构图

是不是表明西夏社会中女性的地位

要比汉族地区女性的地位要高一些

西夏对女性当权也要比中原包容很多

因为毕竟在西夏社会里

它出现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母后专权

像没藏氏

像大小梁氏

这些都留给大家思考探索

上面说的龙凤图案

有很明显的汉文化的因素

除汉文化因素外

西夏壁画中的藏传佛教色彩也很浓

在瓜州境内的榆林3窟

4窟,东千佛洞2窟、4窟

5窟、6窟、7窟等窟中

5窟、6窟、7窟等窟中

都有西夏藏传佛教的壁画内容

我们看一下榆林窟第3窟

这个窟顶的

金刚界坛城曼荼罗

就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内容

在这幅图中

中心为大日如来

四方为不空成佛

五佛成十字排列

四隅有宝物供养图案组成圆形

往外绘佛、菩萨、金刚像

围成方城

外饰圆形装饰

圆外四角绘有金刚杵法器

坛城外饰各种边饰

这些边饰中穿插的各种祥禽瑞兽

整个装饰十分华丽

色彩以蓝、红、黑、绿为主

冷暖对比强烈

视觉效果震撼

体现出宗教教义的神秘性

和一定的心理场效应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通过介绍西夏壁画中的两类装饰图案

希望大家能了解到

汉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

是西夏壁画中的两大文化元素

谢谢大家的聆听

下节课再见

解读西夏课程列表:

第一讲 党项崛起与西夏建国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的第一次大迁徙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作业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作业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元昊建国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作业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作业

第二讲 西夏自然环境与社会生产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作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作业

第三讲 西夏文化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作业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作业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作业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作业

第四讲 西夏王族和后族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作业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第四节 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作业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作业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作业

第五讲 西夏的军种与战术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作业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作业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作业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作业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作业

第六讲 西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作业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作业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作业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作业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和使用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作业

第七讲 西夏绘画艺术概说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作业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作业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作业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作业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

--第五讲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作业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作业

第八讲 我国最早的活字印本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作业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作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作业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作业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繁荣发展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作业

第九讲 贺兰山下古塚稠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作业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作业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

--第二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作业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作业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作业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作业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作业

第十讲 西夏遗民在何方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作业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 经过与结果(上)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作业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 经过与结果(下)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作业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作业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作业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作业

第十一讲 百年西夏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作业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作业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
欢迎学习『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慕课视频播放-解读西夏-MOOC慕课视频教程-柠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