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解读西夏 > 第八讲 我国最早的活字印本 >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宁夏大学
西夏学研究院的潘洁
主讲第八课
我国最早的活字印本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五个知识点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活字印刷
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它与造纸术
指南针
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不仅对我国经济
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向外传播
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四大发明之中的活字印刷术
是谁发明的呢
有同学说
我们的教科书上写的清清楚楚
雕版印刷是隋末唐初时出现的
活字印刷是北宋布衣毕昇发明的
其实这只是我们的观点
究竟是谁?
在什么时候发明了活字印刷
国内外的观点并不统一
活字印刷有泥活字
木活字
铜活字
铅活字
其中泥活字出现的最早
北宋科学家沈括
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记载
庆历中,
有布衣毕昇
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
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
这段话说的是在庆历年间
有一位名叫毕昇的平民
发明了活字版
文中有一句
又为活版
用到了一个“又”字
是因为在毕昇发明活字版之前
已经有雕版流行
活字印刷术
是在雕版基础上的一次改良
它的方法是
用胶泥制字
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
每个字都有一个字模
刻好的字模用火烧
使它足够坚硬
因为这段文字
毕昇被我国认为是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
时间是在北宋
但是由于至今也没有发现
宋代汉文活字印刷的实物
有人对我们引以为傲的
四大发明产生了质疑
刚才我们说到的是泥活字
现在来看木活字
元代王祯
在任宣州旌德县县尹期间
撰写了一部记录古代农学的著作
《农书》
因为字数太多
雕版费时费力
所以他命工匠研制活字
并以《旌德县志》作为尝试
取得成功
全书六万多字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刊印了百部
但是后来王祯迁任其他职务
《农书》并没有用到木活字
他将制字
拣字、排版、印刷的全部过程
详细地记录在《王祯农书》
“造活字印书法”中
因此
有人认为元代王祯发明了木活字
时间在元大德二年
公元1298年
这是我国的情况
我们把视角转向国外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闭幕式上
下届东道主韩国平昌
奉献了“8分钟表演”
短短的8分钟宣传片中
出现了活字印刷
这个画面出来之后
许多观众提出质疑
活字印刷不是我们的吗
为什么是韩国向世界展示
这是因为一部佛经
《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
简称《直指》
这部佛经原藏于
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是高丽时期(918——1392)的汉文印本
佛经上的题记表明
《直指》印于现在韩国清州的兴德寺
时间是北元宣光七年
也就是明洪武十年
公元1377年
韩国的这部佛经
比中国现存最早的铜活字印本
明弘治三年(1490年)《宋诸臣奏议》
早100多年
据此韩国人认为金属活字起源于韩国
2001 年6 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
在韩国清州发现的这部佛经
《直指》为
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请大家注意认定书上
写的是最早的金属活字
而并非活字
在西方
人们经常把活字印刷
与德国人古腾堡联系在一起
1440年左右
古腾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
很快这项发明在欧洲传播开来
推进了印刷工业化的形成
西班牙历史学家
传教士门多萨在其所著
《中华大帝国史》中指出
古腾堡的发明受到了中国印刷技术影响
他说中国的印刷术
通过两条途径传入德国
一条途径经俄罗斯传入德国
另一条途径
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的书籍传入德国
古腾堡以这些中国书籍
作为印刷的蓝本发明了铅活字
以上就是关于活字印刷的不同观点
从时间上看
元代的木活字
韩国的铜活字
西方的铅活字远远晚于北宋的泥活字
但是因为毕昇发明的泥活字仅有文献记载
没有实物保存
所以一些国际学者怀疑毕昇的泥活字
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并没有应用到实际
有的甚至否认活字印刷起源于中国
直到一件西夏文文献的发现
有力的回击了对活字印刷的质疑
到底是什么文献呢
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作业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作业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作业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作业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作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作业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作业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作业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作业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作业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作业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作业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作业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作业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作业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作业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作业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作业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作业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作业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作业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作业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作业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作业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作业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作业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作业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作业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作业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作业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作业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作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作业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作业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作业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作业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作业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作业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作业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作业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作业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作业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作业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作业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作业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作业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作业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作业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作业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