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解读西夏 > 第四讲 西夏王族和后族 >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 >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
梁氏这两位太后在外冲锋陷阵
在内牢牢控制皇帝
与皇帝之间的斗争也非常激烈
我们先来看一下大梁太后对秉常控制
谅祚去逝时很年轻
年仅21岁
秉常也是幼年继位的皇帝
继位时由母亲梁氏及其舅梁乙埋共同辅政
等到(秉常)亲政后
政见与母亲、舅舅相左
秉常想要继续他父亲谅祚的政策
对内推行汉仪
对外改善与宋关系
但其母恰恰相反
坚绝反对汉仪
力推蕃仪
也就是力主推行党项的礼乐制度
对外主张对宋作战
两人斗争的很激烈
但国家大权是被母亲和舅舅所掌握
朝中、朝外都是母亲和舅舅的势力
秉常想要抗争
只能寻求西夏以外的势力
这时他想到了宋朝
秉常自身是一个喜欢汉文化的皇帝
对俘虏来的汉官很尊重
以礼相等
这里面有一个很受秉常的赏视
就是李青
此时西夏国内的形势也发生微妙的变化
前面提到梁氏主张对宋作战
非常的热衷于对宋作战
她之所以热衷于地对宋作战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就是想要拉拢这些部族首领
如何来拉拢部族首领呢
因为西夏是一个宗族社会
抢的地盘
抢的财物要分给这些部族首领
所以她是企图通过战争
从宋朝获得地盘
获得财物
然后分给这些西夏大族
以获取这些大族对她的支持
但事与愿违
连年的作战 连年的征战
使各部族疲于点集
尤其是在河湟地区的连连失利
大大损伤了参战各部族的力量
这样原本支持梁氏的党项部族
开始转向了秉常
在这种情况下
李青建议秉常
将黄河以南地归还给宋朝
宋夏以黄河为界
与宋议和
以换取宋朝的支持
那么这样呢
也可以争取到反对进一步对宋作战的党项部族
这个建议被秉常接受
大安六年(1080)七月
秉常决定与宋秘密谈判
没想到事情泄露
被梁氏知道
梁氏知道后
非常的恼火
给李青找了一个借口
说是李青为秉常招纳中原汉地的娼妇、乐人
这样草致使秉常昏庸
做出了这样一个荒唐的决定
以这个为借口
将李青杀掉
并将秉常秘密囚禁在距兴庆府宫五里之地的木砦
也就是今天
银川五里之地的木砦
并斩断河梁
使秉常不能与外界通消息
但秉常被囚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传出去之后呢
国内轩然大波
引起了西夏国内的轩然大波
各地拥护皇族的将领拥兵自重
不听梁氏的统治
西夏之外
宋以声讨梁氏囚国主为名
对夏大举进兵
在内交外困情况下
梁氏不得不
还政于秉常
秉常是被放了出来
但经过此次囚禁
秉常也深感自己的无所作为
终日忧愤
最终在国舅梁乙埋
生母梁氏去逝不久后
也离世
结束了被操纵的一生
秉常去逝后
其子乾顺继位
这时乾顺年仅3岁
此时操控乾顺的还是梁氏一门兄妹
这个就是由大梁太后和其兄长梁乙埋
变成了小梁太后和其兄梁乙逋
这个小梁太后
是秉常的妻子
是大梁大后的姪女
是大梁太后为了长期控制秉常
将国舅梁乙埋的女儿嫁给了秉常
梁乙逋是梁乙埋的儿子
梁乙埋死后
大梁太后又让梁乙逋为国相
相当于子继父业
这样
当梁氏
秉常去逝后
小梁太后与其哥梁乙逋
又分别以母后及国舅的身份控制年幼的乾顺
但是和秉常相比呢
乾顺与这个梁氏的斗争呢
有两个因素呢 对乾顺非常有利
一个呢是梁氏兄妹不和
他们之间的互相的争权夺利
另外一个呢是辽朝也就是当时西夏的宗主国
它对这个梁太后非常的不满
这个梁乙逋呢 虽然位居国相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国相的这个地位
在很多场合下都不把这个梁太后放在眼里
有这个梁太后 明争暗斗
那么还有一个他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他和嵬名家族的人争夺名分
争夺高低
这样引起了嵬名家族的极度不满
后来在梁太后的授意和支持下
当时嵬名家族的嵬名阿吴
联合另外西夏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臣
仁多保忠
将梁乙逋诛族
梁乙逋 诛族之后
小梁太后继续她的专权生涯
但这个时候她的专权
引起辽朝的不满
这个呢主要和梁太后对宋用兵有关系
辽朝对梁太后的不满
怎么和梁太后对宋用兵有关系呢
梁太后对宋有兵时多次向辽乞兵
希望辽能出兵相助
但大家知道辽宋是有澶渊之盟的
按照这个盟约
作为盟国辽不能对宋用兵的
所以辽没有答应
但是这个引起梁太后的不满
在给辽道宗的上表中就出现了一些不逊之言
道宗十分恼怒
恰巧永安二年(1099)正月
正好是乾顺16岁
到了亲政的时候
梁太后又不愿放权
辽道宗曾多次给她提醒
要把政归还给乾顺
但是她不愿意
所以辽道宗遣使到西夏
进行这种询问
到了西夏之后呢
给梁太后献酒
酒中暗放了毒药
梁太后饮后命毕
乾顺在辽朝的支持下亲政
乾顺亲政后
马上消除梁氏残余势力
采取的一个措施呢就是
分封皇族以巩固政权
在乾顺的治理下
西夏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文明程度得到了提高
尤其是疆域也达到史上最广
出现了所谓的“乾顺盛世”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
-第一节 唐代边疆形势与党项第一次大迁徙--作业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党项第二次大迁徙--作业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
-第三节 宋代边疆形势与西夏建国--作业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
-第四节 元昊建国与制度设计--作业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西夏的自然环境--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
-第二节 西夏的农业--作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
-第三节 西夏的畜牧业--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
-第四节 西夏的手工业--作业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
-第一节 西夏文化的渊源--作业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以儒治国的政治文化--作业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
-第三节 以佛治心的宗教文化--作业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
-第四节 以巫通神的民俗文化--作业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
-第二节 元昊与卫慕氏、野利氏的恩怨仇杀--作业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
-第三节 谅祚与没藏氏的殊死搏斗--作业
-第四节 西夏的大小梁太后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
-第五节 秉常、乾顺对大小梁太后的抗争--作业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
-第六节 仁孝与权臣任得敬的较量--作业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
-第七节 对罗太后专政的猜测--作业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
-第一节 以部落兵制为基础的点集制度--作业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
-第二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骑兵--作业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
-第三节 齐全的兵种建制——西夏女兵--作业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
-第四节 生产精良的武器--作业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
-第五节 出奇制胜的战略战术--作业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
-第一节 西夏文字是如何判定出来的--作业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
-第二节 谁创制了西夏文字--作业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
-第三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上)--作业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
-第四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字(下)--作业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
-第五节 西夏文字的推广与使用--作业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
-第一节 西夏绘画作品概述--作业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
-第二节 壁画中的西夏绘画艺术--作业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作业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
-第四节 藏传文化影响下的西夏卷轴画——唐卡--作业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
-第五节 西夏绘画中的《西游记》--作业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
-第六节 西夏绘画中的社会生活--作业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第一节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作业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
-第二节 废墟中的大发现--作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
-第三节 西夏木活字印本的判定--作业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
-第四节 活字印刷在西夏广泛传播--作业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
-第五节 西夏刻印业的繁荣发展--作业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
-第一节 西夏王陵在何处?--作业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形制--作业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
-第三节 狰狞的驮碑力士--作业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
-第四节 屋脊之上的飞禽走兽--作业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
-第五节 国宝文物鎏金大铜牛--作业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
-第六节 十位皇帝为何只有九座帝陵--作业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
-第七节 是谁盗毁了西夏陵--作业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
-第一节 大一统视野下的蒙夏战争--作业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
-第二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上)--作业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
-第三节 六次蒙夏战争的缘起、经过与结局(下)--作业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
-第四节 西夏人被蒙古屠杀灭族了吗?--作业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
-第五节 元代唐兀人的历史贡献--作业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
-第六节 西夏遗民去哪儿了?--作业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
-第一节 黑水城与黑水城文献--作业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西夏研究--作业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
-第四节 百年西夏学研究展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