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黔东古韵 >  第三章 工水丹灵(丹砂) >  章练习 >  1.3梵净山茶之趣

返回《黔东古韵》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3梵净山茶之趣在线视频

返回《黔东古韵》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3梵净山茶之趣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是在长期饮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与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和文化艺术等密切相关

梵净山地区是多民族集聚区

长期以来

土家 仡佬 侗 苗族和汉等民族的先民

就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赋予了梵净山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首先我们来了解梵净山茶的民族性

梵净山地区居住着

土家 仡佬 侗 苗族和汉等民族

这些民族在长期的广聚居小杂居中

互相交流融合

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但又和而不同

各具特色

其中茶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也是各有不同 葆含民族特色

正所谓

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

是在长期饮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与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和文化艺术等密切相关

以土家族而言

土家族历史悠久分布广阔

在土家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

茶文化是土家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也是联系中原王朝的重要纽带

早在先秦时期

当地土家族的先民就以茶叶作为土贡方物

进贡周天子

如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上就记载

武王既克殷 以其宗姬封于巴 爵之以子……

丹漆 荼 蜜 ……皆纳贡之 ……园有芳蒻 香茗

逮至唐宋时期

德江一带的茶叶已经走出武陵山区

受到中原统治者的青睐

《太平寰宇记》也记述

夷州 播州 思州以茶为上贡

此外 在日常社会经济生活中

茶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土家人爱茶

对茶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

茶既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也是每天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饮品

千百年来 围绕茶叶的消费

土家人经过不断的探索借鉴和创新

创造出了独具民族特色

和地域特色的土家饮茶习俗

此外

土家人结合茶叶材料的不同属性

与适用场景等还开发出了丰富多彩的茶品品类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和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传统的饮茶 吃茶方式

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

如“盐茶”“凉水甜酒茶”“茶果茶”

“凉水蜂蜜茶”“糊米茶”“核桃茶”

“姜汤茶”“油茶”“锅巴茶”蒜油茶”

“灯笼果茶”“老叶茶”“炒米茶”

“芝麻茶”“蛋茶”“沙茶”“擂茶”

“熬熬茶”“ 钵钵茶”“ 泡青茶”等等

都是耳熟能详的传统茶品

梵净山地区历来是天然的植物王国

亚热带山茶科 樟科 杜鹃科

和木兰科植物品类之繁盛 举世罕见

而其中属于樟棵的豹皮樟嫩叶

也是土家 汉 苗 仡佬 侗等民族

十分钟爱且非常普及的茶叶

历史十分悠久

在梵净山地区各族民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豹皮樟属樟科木姜子属常绿乔木

皮灰棕色 鳞块状剥落

叶互生 革质 色泽深绿

是民间制作“老鹰茶”“白茶”

“大树茶”和“虫茶”的重要原材料

由于豹皮樟生长环境独特

外形奇异

当地及整个西南地区将这种茶称作

“老茶”“老荫茶”

“白茶”“大叶茶”或“老鹰茶”

土家人珍爱老鹰茶

并将老鹰茶作为重要的代茶饮品

和治病 防病的重要药物

围绕老鹰茶的饮用 烹制

土家人还开发了多个不同的品种

上文提到的土家人常见的茶饮品中

沙茶 钵钵茶 熬熬茶等都是以老鹰茶为主料

因此可以说

老鹰茶顶起了土家茶文化的半边天

同样 对于土家人来说

油茶汤也是土家人最具特色的传统饮品

是土家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事项

它与泡米茶 白鹤茶 鸡蛋茶一道

并成为土家传统四道菜

因此 民间素有到了土家族聚居区

没喝过油茶就不算接触过土家文化的说法

油茶土家语称色斯泽沙

根据制作工艺和食用方式

土家油茶分为清汤油茶 茶膏油茶 干盐油茶等三类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别

各地土家人对油茶的称呼并不完全相同

铜仁市德江县一带的土家人将油茶称作熬熬茶

究其原因

一则可能是因为这种茶系熬制而成

二则可能是因为熬熬与阿阿音近

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方面的影响

较之周边地区土家人的油茶而言

德江土家熬熬茶在制作工艺原料

和食制等方面有所差异

表现出地方性特征

因此 德江土家熬熬茶可算是

土家油茶文化中的亚文化

此外 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

梵净山地区的石阡人还创造了茶叶菜 茶叶食品

如煎茶叶蛋 油茶稀饭 茶香糯米鸡

白茶老鸭汤 火茶蛋汤 红茶米饭等等

梵净山茶也兼具独特的艺术性

茶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饮品之一

俗话说

宁可三日无肉

不可一日无茶

这足以证明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随着饮茶的发展

饮茶也被赋予了文化性艺术性的内涵

饮茶也成了一门艺术

茶的艺术性涉猎领域很广

它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有这深刻的影响

梵净山茶的艺术性体现它的茶灯、茶歌等文化中

反应了梵净山茶的民族性写实性和地域性特点

茶灯与梵净山地区悠久的茶文化

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唐宋时期梵净山一带就有种茶制茶的历史

并被朝廷所选用

素有贡茶之称

明代种茶制茶饮茶在境内大多县境普及

为庆贺茶业兴旺

民间逐渐把采茶制茶

演绎为一种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茶灯便应运而生

茶灯歌舞通常由丑旦二角表演

丑角为个头矮小的男角

旦角为男扮女装

丑角以矮桩为主

用弓步 丁字步 碎步

旦角以进三退二的之字步为主

有开门 丁字步 碎步等

伴以二胡 箫笛和鼓 锣 钹 板等

表演戏有《犀牛望月》

《童子拜观音》《鲤鱼打挺》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石阡仡佬族的茶灯舞

茶灯舞是仡佬族在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歌舞节目

已经有 300 多年的历史

茶灯舞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一是场面大 参加人数多

参加茶灯舞的演员阵容

一般有四五十人

多可达七八十人

主要人物是

采茶女十二人

茶婆一人

杂角十二人或二十四人

加上配乐的八到十人

举灯和火捻纸的二三十人

队伍真可谓浩浩荡荡

围观群众少则四五百人

多时可逾千人 场面热烈

二是演出精彩

数十盏茶灯灯火通明

与火捻纸围成一圈

自然形成一个大舞台

三是茶灯舞歌词优美

插科打诨幽默风趣

由于内容贴近生活

常能引起观者共鸣

爆发阵阵笑声

四是茶灯很有特色

主灯为牌楼型

高约 3 米 宽约两米

中间蜡烛点燃 通体透明

灯内供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神位”

两面各书一副春联

春联内容不一

采茶女所提花篮也是灯型

上面绘有金瓜 白果 五星等

杂角所提的是道具灯

灯型各种各样

如药箱如杂货簸箕等等

场外高挑的灯都比较大

有元宝灯 宫灯 鲤鱼灯等

一般至少六对

自明末至解放前夕

是梵净山地区茶灯的鼎盛时期

目前仅铜仁 印江 石阡 松桃等地

在春节期间有少量表演

其次是茶歌

少数民族历来擅长歌舞

他们将日常生活的诸多元素都赋予歌舞的形式

体现了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

茶歌就是采茶人为了缓解采茶时的劳动辛苦

在茶田间即兴创作出的悠扬的山间小调

他们将种茶制茶演绎成形式多样

曲调婉转唱词优美的民族歌曲

增添了茶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

极具生活情趣

深为当地群众喜爱

茶歌的歌词创作非常随性

内容多以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等为主

大部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它通俗易懂的内容包含着

种植茶树采摘茶叶的过程

表现出对茶的喜爱

同时 茶歌中也存在着对传统茶文化的赞美

是对当地采茶的民俗民风的真实写照

茶歌有时也伴随着有关于对茶喜爱的舞蹈

这能够让茶歌更贴近生活

同时 人们欣赏起来也会更赏心悦目

梵净山地区盛产茶

茶歌也十分丰富

如《采茶歌》

歌词通俗易懂 近于直白

但是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采茶女

从二月到腊月

每个月采茶的不同情景和不同的心境

比如二月采茶茶发芽

姐妹双双去采茶

此时茶叶初长

采茶女心情欢快

三月采茶茶叶青

姐在房中绣手巾

茶叶已经转青

采茶女已有相思之情

四月采茶茶叶长

当门有个牧牛郎

茶叶的叶片已经长得很长

牧牛郎开始出现

五月采茶茶叶圆

茶树根下老蛇盘

茶叶的叶片已经由长变圆

老蛇盘于树根暗示人生有意想不到的艰难坎坷

六月采茶热忙忙

上栽杨树下栽秧

忙碌的心情与忙碌的景象 跃然纸上

七月采茶茶叶稀

奴在房中坐高机

茶叶少了

采茶女在织布机上

多织绫罗乡下卖

与郎织件采茶衣

茶歌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茶歌的艺术特征代表着我国丰富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能够赋予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以丰富的艺术内涵

对于茶文化在国内外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它是我们文化的宝贵财富

是采茶人辛勤劳作的真实表达

是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力

此外 对于中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有这深刻的影响

那么讲到这里

大家对梵净山茶的文化多少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国人爱茶

不仅因为它的口感清新香淡雅

更在于茶自身的可贵之处

茶可以去腻化食 悦智益慧

致清导和 荡寐涤烦

乃自然界中之尤物

下一节课

我们将以梵净山茶为代表

为大家讲述茶叶的营养价值以及如何科学饮茶

黔东古韵课程列表:

鸣谢

-鸣谢

第一章 梵净山茶

-1.1梵净山茶之源

-1.2梵净山茶之艺

-1.3梵净山茶之趣

-2.1梵净山茶之类

-2.2梵净山茶之贵

-2.3茶的成分及药理作用

-2.4科学的饮茶方法

-3.1茶与梵净山文化

-3.2梵净山茶风俗

-章练习

第二章 黔东苗绣

-0.0导入

-1.1邈远的文化背景

-1.2苗族刺绣的源流

-1.3苗族刺绣构图的艺术特点

--图案纹样构成形式

--苗绣纹样的构成形式

-1.4精雕细刻的工艺

--工具、材料、步骤

--刺绣针法

--配色

-2.1苗绣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导入

--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表现出“实用”与“审美”的双全机制

--记录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的哲学思想

--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

-2.2独特的审美价值

--导入

--崇尚美好生活的理想

--心理视觉的多维空间审美表现

--体现了现代艺术的审美追求

-2.3热烈奔放的浪漫风格

-章练习

第三章 工水丹灵(丹砂)

-1.丹都:万山特区的前世今生

--万山特区的由来

--资源枯竭的突围

--丹砂的传统应用

--丹砂的文化生态

-2.丹魂:丹心和合的永恒真义

--哲学视角的丹砂文化

--历史视角的丹砂文化

--民俗视角的丹砂文化

--丹砂文化的五重特性(上)

--丹砂文化的五重特性(下)

-3.丹缘:丹砂文化的产业开发

--贵州丹砂文化的开发价值

--贵州丹砂文化的开发条件

--贵州丹砂文化旅游开发战略与线路规划

--贵州丹砂文化旅游开发的产品设计

--贵州丹砂文化的资源保护

-章练习

1.3梵净山茶之趣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