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黔东古韵 >  第三章 工水丹灵(丹砂) >  章练习 >  3.2梵净山茶风俗

返回《黔东古韵》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2梵净山茶风俗在线视频

返回《黔东古韵》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2梵净山茶风俗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由于梵净山茶栽培生产历史悠久

茶饮历史也比较长

在漫长的茶饮历史中

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茶饮习俗

如梵净山地区的土家人素有

敬茶待客

献茶祭祖

送茶为礼

相习成俗

人不离茶

神不离茶

礼也不离茶的说法

结合茶叶材料的不同属性

与适用场景等

还开发出了丰富多彩的茶品品类

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和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传统的饮茶

吃茶方式

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

茶作为天然饮品

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梵净山地区茶饮习俗比较有代表性是

玉屏侗家的罐罐油茶

罐罐油茶

浓香鲜美

提神开胃

还可治疗轻微的感冒 腹泻等

罐罐油茶制作讲究

所需茶叶必须是从老茶树上

采摘的老茶叶

用手反复搓揉至发热有一定温度时

再放入竹篮之中

用稻草覆盖

再压以石头

让其发酵

产紫色酶

成饼块

再取出晾干

成茶叶

然后进行调制

调制时

先将猪油和茶叶置于沙罐内煮

待茶香四溢后

再加清水细火煨之

以作汤用

同时

用碗盛糯米粑

姜丝

葱花

胡椒等

把茶汤倒入碗中

罐罐油茶即调制而成

方可饮用

饮罐罐油茶也非常讲究

待客时

用一根竹签或筷子

与配制好的油茶一起用茶盘端给客人

如需再添

客人只要将竹签或筷子拿在手中

不需明言主人即知其意

不过

侗家有‘茶三酒四烟八竿’的俗语

油茶要吃过三碗

主人才放过关

石阡仡佬族有喝“罐罐茶”的习惯

其罐一般是本地土窑烧制的土罐

茶是当地的苔茶

苔茶制作工艺讲究

在清明时节前后采摘的

一芽二叶茶

原质最佳

将新采的茶叶

放入烧热的铁锅内‘杀青”

再倒回簸箕里用手揉捻

力度要适中

既要除掉茶青中的苦水

又不能将茶叶揉碎

要揉成一定的形状

通过揉捻后

再将茶叶倒回锅里用文火焙干

经过数次反复

可得出

色 香 味 形俱佳的成品茶

将此茶放入罐中用文火煮

就是罐罐茶

此外

德江土家族最喜欢的

茶汤粥和熬熬茶

石阡土家族的

姜羹蜂蜜茶和莹米茶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 “盐茶汤”

印江新寨一带土家族用土陶罐煨制的

奇妙“三道花茶”等都很有名

早在明朝永乐年间(1411年)

梵净山脚下的团龙村所产茶叶

便已成贡品盛极一时

“团龙贡茶”的系列故事

在民间家喻户晓

印江县具有武陵之巅

土家之源美称

上千年的土家“罐罐茶”

蕴藏了茶文化的热情厚重

茶祭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缔结茶文化与土家文化资源

在土家人的精神世界

茶成为了既亲近又神圣的天物

土家人将文化记忆中世代传承的

对茶的敬畏与珍爱的感情

用语言工具表达出来

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关于茶的神话

传说和民间故事

其中

流传于在楠杆当地的《熬熬茶的来历》

就是这样一则解释性传说

相传楠杆曾有一株远近闻名的大茶树

已经生长了好几百年

这棵神奇的茶树

不但枝叶繁茂

而且冠盖如云

据说在茶树刚到百岁时

长势正旺

片片绿叶

闪闪发光

然而在一天中午

茶树附近天井书院处一声巨响

瞬间就是天昏地暗

雷电交加

洪水暴涨

此时一条巨龙飞过茶树的树梢

将那棵大茶树扫倒在地

从此以后

那棵茶树的树叶逐渐变黄

濒临死亡的危险

此地乡亲们心急如焚

赶紧请来傩堂戏班子为茶树超度保佑

只因傩师设坛祭祀以后

这棵茶树竟然能够起死回生

由于乡亲们为了表达

对这棵茶树的顶礼膜拜

于是摘下树叶和祭祀神灵的几种食物

一起熬煮

从而就做成一种混合食物熬熬茶

众所周知

在土家文化中

土家人非常爱茶

且对被雷击过的各种东西都充满了敬畏

而傩坛师在社会生活中

也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

该传说将遭雷击的百年古茶树的重生

土家傩戏

土家人对茶的热爱与熬熬茶祭祀

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道出了熬熬茶从祭祀用的贡品中

演化而成为普通民众的代茶饮品的过程

也准确地表达出土家人

对熬熬茶的深沉的热爱

同时还赋予了熬熬茶极高的文化地位

将这则神话传说与土家族传统宗教信仰

结合起来

土家熬熬茶的起源

发展极有可能与土家族祭祀祖先的仪式

有极大的关系

换言之

土家熬熬茶最初可能起源于

祭祀祖先的祭品

后来才逐步走下神坛

成为世俗化的饮食

上述传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

都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

土家油茶的神圣性

体现了土家油茶在广大土家民众社会生活中

和精神世界里的重要地位

是土家人文化记忆的重要表征

另一方面

也正是由于茶对于土家人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

与茶相关的原始崇拜

还成为了土家人精神信仰的

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

武陵山区土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的

著名史诗《梯玛歌》中

苡禾娘娘吃茶生子

的传说

就相关记载了表达了原始社会时期

土家人对茶的高度认同

这种精神情感世代传承

渗入到土家人的民族心理素质之中

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核心组成部分

正因为茶在土家族的文化中是祖先的化身

因此

在乌江下游的沿河与恩施等地的土家族民众中

至今还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茶图腾信仰

茶与婚礼的关系

简单来说

就是在缔婚中应用

吸收茶叶

或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

其实

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

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俗成

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

据记载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时

在陪嫁的礼品中就有茶叶

这主要是因为唐代饮茶之风兴盛

茶已在汉人日常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到了宋代

婚俗与茶的关系基本定型

茶叶已成为婚姻中不可缺少的礼品

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辰、沅、靖各州之蛮

男女未婚娶时

相聚踏歌

小娘子

叶底花

无事出来吃盏茶

吴自牧《梦梁录》中也有

丰富之家

以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

及布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的记载

明朝时就有“订亲茶”的记载

明人郞瑛在《七修类稿》中写到

茶下子

不可移植

移植则不复生也

故女子受聘

谓之吃茶

又聘以茶为礼者

见其从一之义

清代人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

今婚礼行聘

以茶叶为币

满汉之俗皆然

且非正室不用

可见

茶与婚姻有很密切关系

可以说是很严肃的“合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不可违拗

整个“相亲”程序

都由以“茶”为媒介开始

又以“茶”为媒介而延续或结束

可以说

我国大多数民族都嗜好饮茶

我国各族婚礼

在缔婚的每一个过程中

往往都离不开用茶来做礼仪

在广大武陵山区

茶在少数民族的婚俗礼仪中

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如在湖北恩施一带的土家人中

男女双方建立恋爱关系后

媒人在为男女双方协调关系

张罗婚事的过程中

油茶始终是女方向媒人表达自己意愿的

重要“符号”

同样

铜仁德江县楠杆乡的土家熬熬茶

也具有突出的礼俗功能

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

在楠杆乡当地

年青人举办婚礼越来越时尚

但每逢结婚

主家都要提前熬制好大量的熬熬茶

专供来参加婚礼的贵客取食饮用

以显主家对客人的尊重

但由于现在楠杆乡

能熬制地道熬熬茶的人越来越少

因此

每到春节前后年青人结婚的高峰期

提前预定熬熬茶的人很多

常常应接不暇

食物是社会意义的储藏物

是表达和形成人际关系的最有力工具

千百年来的茶文化已经渗透到

生产劳动

社会交往

人生仪礼

精神信仰

营养保健等

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和层面

并发挥着多重社会文化功能

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所表达

和形成的人际关系丰富而广泛

中国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完美的形式

丰富的内涵

融入了我国诸多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其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和贡献

至今仍发挥着独特巨大的社会作用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渗透的挑战

我们可以从茶文化中寻找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认知感

自豪感

骄傲感和信赖感

现代中国人加深对茶文化的学习认识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

成为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重要精神源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少数民族茶文化空间

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当前

中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

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

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

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挖掘乡村固有的文化基因

活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保护和发展乡土文化

维系乡土社会秩序

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保护和传承好茶文化

对当地土家民众而言

可以增强内在的文化认同感

实现文化振兴和乡村治理起到重要作用

黔东古韵课程列表:

鸣谢

-鸣谢

第一章 梵净山茶

-1.1梵净山茶之源

-1.2梵净山茶之艺

-1.3梵净山茶之趣

-2.1梵净山茶之类

-2.2梵净山茶之贵

-2.3茶的成分及药理作用

-2.4科学的饮茶方法

-3.1茶与梵净山文化

-3.2梵净山茶风俗

-章练习

第二章 黔东苗绣

-0.0导入

-1.1邈远的文化背景

-1.2苗族刺绣的源流

-1.3苗族刺绣构图的艺术特点

--图案纹样构成形式

--苗绣纹样的构成形式

-1.4精雕细刻的工艺

--工具、材料、步骤

--刺绣针法

--配色

-2.1苗绣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导入

--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表现出“实用”与“审美”的双全机制

--记录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的哲学思想

--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精神

-2.2独特的审美价值

--导入

--崇尚美好生活的理想

--心理视觉的多维空间审美表现

--体现了现代艺术的审美追求

-2.3热烈奔放的浪漫风格

-章练习

第三章 工水丹灵(丹砂)

-1.丹都:万山特区的前世今生

--万山特区的由来

--资源枯竭的突围

--丹砂的传统应用

--丹砂的文化生态

-2.丹魂:丹心和合的永恒真义

--哲学视角的丹砂文化

--历史视角的丹砂文化

--民俗视角的丹砂文化

--丹砂文化的五重特性(上)

--丹砂文化的五重特性(下)

-3.丹缘:丹砂文化的产业开发

--贵州丹砂文化的开发价值

--贵州丹砂文化的开发条件

--贵州丹砂文化旅游开发战略与线路规划

--贵州丹砂文化旅游开发的产品设计

--贵州丹砂文化的资源保护

-章练习

3.2梵净山茶风俗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