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环境地学原理 >  第六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土壤图 >  6.9 土壤分类概况 >  6.9 土壤分类概况

返回《环境地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9 土壤分类概况在线视频

6.9 土壤分类概况

下一节:6.10 土壤与人类相互作用

返回《环境地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9 土壤分类概况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我们下边来看一看土壤分类

这个在土壤分类里边

这个国外一个土壤科学的书上很典型

Dear Soil, what is your name? 就是土壤的分类

实际上给土壤要命一个名的问题

在这个知识点里边

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土壤分类

第二个土壤发生分类是个什么样的

再一个就是土壤系统分类是个什么样的

土壤的分类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土壤的分类是指

土壤个体发生发育和土壤系统发育跟演替规律的基础上

按照不同发育阶段的土壤所表现出来的组成性状特征

对土壤圈当中的各异的土壤个体所做的一个科学的区分

按照土壤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一个区分

那么土壤分类的对象是土壤个体

土壤分类只要研究土壤个体的发生发育规律的基础上

从土壤的个体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入手

分析自然界多个土壤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最后建立一个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多维的等级的谱系

就是说你划分出来的这个土壤A和B

它有一个相互的逻辑关系

啊这个就是一个系统

那么这个土壤分类呢

也是认识改造利用土壤的一个物质基础

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大家想一想自然界的

比如说这是西伯利亚的黑钙土

这是海南岛的砖红壤

唉这个是北京的城市土壤

大家看一看

这土壤的差异是很大的

所以说自然界土壤的差异性和规律性表现

一个它的化学组成化学成分

三相物质矿物类型

有机制pH Eh值质地结构

土层厚度

剖面特征都是有差异的

所以说我们在研究土壤的时候要根据这些差异的

差异性和规律性对它们进行一个分类

土壤的差异我在这儿给大家展示一下

这个是1956年采自于哈尔滨的黑土

大家一看噢类似的土壤是这样的

唉还是很明显的

再给大家看一看

采自于和我们中国接壤的

这个寒温带针叶林下边的土壤

这两个土壤一个是东北的黑土

一个是西伯利亚的针叶林的灰化土

两个土壤才会空间位置上距离不是很大

但是大家看看土壤的颜色

物质组成性状差异巨大

啊所以说

这个土壤的性状是差异很大的

再一个给大家展示一下

这个是我在南极长城站采的土壤

唉这是一个土壤剖面

大家一看啊

这个土壤的上下层颜色也是差异很大的

那么为了了解土壤的这些差异

一般的在学术界都用这个

蒙赛尔土壤颜色卡

来对比确定土壤的颜色

唉你这个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用这个卡一比较就知道了

就是省得啊就是各式各样的

全球各式各样的土壤的颜色都有

这个是一个特点

再一个我们用这个做这个土壤的质地

在野外采一点土壤放在这一比较跟哪个相近

就把土壤质地也做出来了

这个是土壤的立即啊土壤的立即

这一个是土壤的质地

我们在野外采点土

一比较跟哪个质地相接近就可以证明哪个质地

再一个也有一些方法

我们在野外带上蒸馏水

就用这个可以观测土壤的PH值和EH值

唉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用这一个仪器我们在野外也可以测土壤里边的含盐量

啊就是要测土壤的盐碱化程度的

所以说土壤的分类

是立足于大量的土壤的观测化验的资料进行的一个系统

那么土壤的分类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唉第一个阶段就是古代的朴素的土壤分类

实际土壤分类历史很早了

在中国2000年以前

中国人就根据土的颜色对土进行分类

根据土的质地对土地进行分类

那么对现在影响大的就是近代的土壤发生学分类

也叫地理发生学分类

那么现在主要是定量化的土壤系统分类

这个对我们现在影响大的一个是这个一个是这个

近代的土壤分类由19世纪末期

就是俄罗斯的道库恰耶夫建立起来的

这个它建立这个发生分类也是还是一个很重要的

一个是还有形态发生

还有历史发生啊

形态就是围绕土壤的剖面形态

是怎么形成的进行的一个分类

历史发生就是土壤的演化的历史阶段进行划分的

土壤发生分类奠定了现在土壤分类的基础

但是定量化的系统分类

是以1975年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为标志

啊这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土壤分类的一个主流新潮流

目前国际上的土壤分类有三个体系

一个是系统分类

一个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和中国的土壤系统分类

还有联合国的世界土壤图例单元

啊这个是一个系统

还有一个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

啊他把不同的分类的类型相互做一个比较

还有一个就是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这个我们国家用的还比较多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发生分类是什么

中国的土壤地理发生分类是1992年建立起来的

他的原则第一个发生学原则

就是把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

三者结合起来来考察土壤

这是它的第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

土壤分类的统一性原则

它要把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之间

在发生学上的联系要建立起来

形成一个针对自然和耕作土壤的一个统一的分类系统

这个是一个统一性原则

再一个生产性原则

就土壤分类必须把耕作土壤和自然土壤

作为一个统一来考虑

要考虑自然因素和成土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

这个就是以服务于生产和生态建设

这个中国的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一般的从上到下设为

土纲 亚纲 土类 亚类 土属 土种啊亚种七个等级

大家可能都知道

我们平常说的

黑土黑钙土棕壤都是这个分类系统里边的土类的概念

这个就是中国土壤地理发生分类

1992年建立的系列

啊我们国家的土壤类型就这么多

唉这个是土纲

这个是亚纲

这个是土类

这个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后边给大家说一个资源

唉这个按照土壤地理发生学

把全球的土壤就这么分割

大家一看噢这个地方还是很有规律的

所以说这个就是它有差异性

也有规律性

这个是土壤分类的意义

第三个就是土壤系统分类的简介

土壤系统分类主要是以诊断土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实际上诊断土层和诊断特性就相当于

发生分类里边的土壤属性

它只建立了一个诊断土层和诊断特性的系统

增加了土壤温度湿度等分类指标

而且它都诊断土层和诊断特性

都有一些定量性的指标

这我们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叫CST

这个在国内外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ST也是以诊断土层诊断特性为基础的分类

首先研究这个要建立诊断

用于鉴别土壤类型的诊断土层和诊断特性

这个大家看一看

这个要熟悉这个才能进行这个分类

再一个诊断土层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的

在性质上有一些定量化规定的特定土层

这个土层多厚

有什么指标都有一些定量的规定

这个大家知道

诊断涂层有诊断表层还有诊断表下层

这个啊大家要感兴趣

可以查一些资料可以了解

这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为

土纲 亚纲 土类 亚类 土族 土系六个系列

发生分类分为七个系列

它是六个系列

这个是中国的这个土壤的分类系列

啊很多

这个系列的名称大家可能不太不太清楚

比如说均腐土啊实际相当于黑土黑钙土

在系统分类里边叫均腐土

就是说这个土层里边腐殖质是有点均匀化的一个特点

这个也是土壤系统分类里边的单元很多

这个就是在土壤系统分类里边

我们怎么样的鉴定土壤的类型

是一步一步的就鉴定

这个就显得更科学了

啊我们在电脑里边把一些参数输进去

可能电脑就给你判别出来这个土壤类型是什么

这个是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图

大家一看

在这个地方有地带性

到这个地方是反映了干湿的变化

所以说这个还是跟我们现在国家的这个大的思路一样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是东部中部西部

在这个系统分类里边

东部中部西部的土壤类型就是有明显差异的

好的我们前面就分析了一些土壤类型

就是说土壤的名字什么是怎么命名的

第二个比较一下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特点

发生分类讲究的土壤形成的逻辑性

从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到土壤特性

这个系统分类

我只管我分类的对象

土壤的一些特征

比如说诊断土层啊诊断特性来分类的

如果大家要感兴趣的话

在学习和研究工作当中需要了解

发生分类的体系或者系统分类的体系

可以浏览这个网站

这上面都有这方面的资料

好的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环境地学原理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及其特征

--1.1 环境及其特征

-1.1 环境及其特征--作业

-1.2 环境的类型

--1.2 环境的类型

-1.2 环境的类型--作业

-1.3 环境问题及其类型

--1.3 环境问题及其类型

-1.3 环境问题及其类型--作业

-1.4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1.4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1.4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作业

-1.5 学生学后自编—地球与人类就环境问题的讨论

--1.5 学生学后自编—地球与人类就环境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

-2.1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太阳系

--2.1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太阳系

-2.1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太阳系--作业

-2.2 地球运动

--2.2 地球运动

-2.2 地球运动--作业

-2.3 地球环境的组成

--2.3 地球环境的组成

-2.3 地球环境的组成--作业

第三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大气圈

-3.1 大气圈组成结构

--3.1 大气圈组成结构

-3.1 大气圈组成结构--作业

-3.2 大气圈中的能量

--3.2 大气圈中的能量

-3.2 大气圈中的能量--作业

-3.3 大气运动

--3.3 大气运动

-3.3 大气运动--作业

-3.4 气候及其类型

--3.4 气候及其类型

-3.4 气候及其类型--作业

-3.5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3.5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3.5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作业

-3.6 大气污染源

--3.6 大气污染源

-3.6 大气污染源--作业

-3.7 大气污染物及其转化

--3.7 大气污染物及其转化

-3.7 大气污染物及其转化--作业

-3.8 大气污染类型

--3.8 大气污染类型

-3.8 大气污染类型--作业

-3.9 影响大气污染的环境地学因素

--3.9 影响大气污染的环境地学因素

-3.9 影响大气污染的环境地学因素--作业

-3.10 创新性研讨-密气洁京工程

--3.10 创新性研讨-密气洁京工程

-3.10 创新性研讨-密气洁京工程--作业

第四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水圈

-4.1 水圈概况

--4.1 水圈概况

-4.1 水圈概况--作业

-4.2 水分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意义

--4.2 水分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意义

-4.2 水分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意义--作业

-4.3 水污染概况

--4.3 水污染概况

-4.3 水污染概况--作业

-4.4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

--4.4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

-4.4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作业

-4.5 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

--4.5 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

-4.5 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作业

-4.6 水体溶解氧平衡

--4.6 水体溶解氧平衡

-第四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水圈--4.6 水体溶解氧平衡

-4.7 河段水质模型

--4.7 河段水质模型

-4.7 河段水质模型--作业

-4.8 人类活动对水圈影响概况

--4.8 人类活动对水圈影响概况

-4.8 人类活动对水圈影响概况--作业

第五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岩石圈

-5.1 岩石圈概况

--5.1 岩石圈概况

-5.1 岩石圈概况--作业

-5.2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

--5.2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

-5.2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作业

-5.3 岩石圈化学元素丰度

--5.3 岩石圈化学元素丰度

-5.3 岩石圈化学元素丰度--作业

-5.4 岩石圈组成-矿物

--5.4 岩石圈组成-矿物

-5.4 岩石圈组成-矿物--作业

-5.5 岩石圈组成-岩石

--5.5 岩石圈组成-岩石

-5.5 岩石圈组成-岩石--作业

-5.6 岩石圈运动

--5.6 岩石圈运动

-5.6 岩石圈运动--作业

-5.7 地壳演化简史

--5.7 地壳演化简史

-5.7 地壳演化简史--作业

-5.8 构造地貌

--5.8 构造地貌

-5.8 构造地貌--作业

-5.9 外营力地貌1

--5.9 外营力地貌1

-5.9 外营力地貌1--作业

-5.10 外营力地貌2

--5.10 外营力地貌2

-5.10 外营力地貌2--作业

-5.11 外营力地貌3

--5.11 外营力地貌3

-5.11 外营力地貌3--作业

-5.12 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

--5.12 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

-5.12 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作业

第六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土壤图

-6.1 土壤圈概况

--6.1 土壤圈概况

-6.1 土壤圈概况--作业

-6.2 土壤的功能概述

--6.2 土壤的功能概述

-6.2 土壤的功能概述--作业

-6.3 土壤原生矿物及其转化

--6.3 土壤原生矿物及其转化

-6.3 土壤原生矿物及其转化--作业

-6.4 土壤次生矿物及其类型

--6.4 土壤次生矿物及其类型

-6.4 土壤次生矿物及其类型--作业

-6.5 土壤矿质元素概况

--6.5 土壤矿质元素概况

-6.5 土壤矿质元素概况--作业

-6.6 土壤有机质概况

--6.6 土壤有机质概况

-6.6 土壤有机质概况--作业

-6.7 土壤生物

--6.7 土壤生物

-6.7 土壤生物--作业

-6.8 土壤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

--6.8 土壤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

-6.8 土壤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作业

-6.9 土壤分类概况

--6.9 土壤分类概况

-6.9 土壤分类概况--作业

-6.10 土壤与人类相互作用

--6.10 土壤与人类相互作用

-6.10 土壤与人类相互作用--作业

-6.11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6.11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6.11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作业

-6.12 土壤污染概念

--6.12 土壤污染概念

-6.12 土壤污染概念--作业

-6.13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

--6.13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

-6.13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作业

-6.14 棉花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4 棉花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4 棉花萃取土壤中重金属--作业

-6.15 柳树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5 柳树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5 柳树萃取土壤中重金属--作业

-6.16 土壤健康

--6.16 土壤健康

-6.16 土壤健康--作业

-6.17 土十条简介

--6.17 土十条简介

-6.17 土十条简介--作业

第七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生物圈

-7.1 生物圈概况

--7.1 生物圈概况

-7.1 生物圈概况--作业

-7.2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7.2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7.2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作业

第八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智慧圈

-8.1 智慧圈及其组成

--8.1 智慧圈及其组成

-8.1 智慧圈及其组成--作业

-8.2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8.2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8.2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作业

-8.3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

--8.3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

-8.3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作业

第九章 地球环境系统中的自然资源

-9.1 自然资源类型及特征

--9.1 自然资源类型及特征

-9.1 自然资源类型及特征--作业

-9.2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2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2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作业

-9.3 旅游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3 旅游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3 旅游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作业

第十章 地球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灾害

-10.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10.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10.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征--作业

-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作业

-10.3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

--10.3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

-10.3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作业

第十一章 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循环

-11.1 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11.1 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11.1 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作业

-11.2 氟硒循环异常与地方病

--11.2 氟硒循环异常与地方病

-11.2 氟硒循环异常与地方病--作业

-11.3 放射性核素循环

--11.3 放射性核素循环

-11.3p 放射性核素循环--作业

第十二章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与实例分析

-12.1 聚落环境及其类型

--12.1 聚落环境及其类型

-12.1 聚落环境及其类型--作业

-12.2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

--12.2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

-12.2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作业

-12.3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实例剖析

--12.3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实例剖析

-12.3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实例剖析--作业

第十三章 城市环境地学议题研讨

-13.1 城市环境及其特征

--13.1 城市环境及其特征

-13.1 城市环境及其特征--作业

-13.2 城市内涝的环境地学剖析

--13.2 城市内涝的环境地学剖析

-13.2 城市内涝的环境地学剖析--作业

第十四章 环境地学调查技术与方法

-14.1 环境地学野外调查基础

--14.1 环境地学野外调查基础

-14.1 环境地学野外调查基础--作业

-14.2 环境样品采集点的设置

--14.2 环境样品采集点的设置

-14.2 环境样品采集点的设置--作业

-14.3 环境制图简介

--14.3 环境制图简介

-14.3 环境制图简介--作业

-14.4 遥感技术在环境地学中的应用

--14.4 遥感技术在环境地学中的应用

-14.4 遥感技术在环境地学中的应用--作业

-14.5 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14.5 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14.5 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作业

-14.6 南极环境地学特征

--14.6 南极环境地学特征

-14.6 南极环境地学特征--作业

-14.7 耕地土壤野外快速诊断存储—评价技术

--14.7 耕地土壤野外快速诊断存储—评价技术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4-题干

--5-题干

-期末考试--作业

6.9 土壤分类概况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