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环境地学原理 >  第六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土壤图 >  6.12 土壤污染概念 >  6.12 土壤污染概念

返回《环境地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12 土壤污染概念在线视频

6.12 土壤污染概念

下一节:6.13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

返回《环境地学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12 土壤污染概念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我们下边来剖析一下

土壤污染

在土壤污染里边

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土壤污染

第二个土壤污染有哪些特征

第三个土壤污染有哪些类型

我们要了解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土壤污染的概念

因为土壤污染的发生

与土壤在人类生存环境当中的特殊的位置

与土壤在人类生存环境当中的特殊的位置

与土壤在人类生存环境当中的特殊的位置

和功能是相联系的

第一土壤是人类劳动的对象

你改造它你改造好了就好了

改造不好了你不就导致土壤污染了吗

第二个土壤又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场所

人类可以将外界的物质

大量的集中地投入到土壤圈的局部

最后造成区域的土壤的污染

实际上土壤污染是一个人和土壤

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社会问题

那么关于土壤污染

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但是有一些观点

第一个观点就是美国的肯珀的广义土壤污染的概念

他认为当前加入到土壤当中的物质的数量

大到足以妨碍土壤的正常的功能时

就认为土壤污染了

就是说外界加入到土壤的物质多了

反而土壤的功能就认为物质了

那么妨碍土壤正常的功能

表示降低作物的产量

成为污染物

包括盐碱化 沙化 酸化

这些都属于土壤污染

这些都属于土壤污染

这个概念就有点比较大

第二个概念是日本的馆念的土壤污染概念

他是一个土壤化学学派

他认为土壤污染是由于化学物质侵入

而损害了土壤健全的机能

这些化学物质又包括得很多

所以说一般的认为其污染物主要是

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

对人类和生物的健康有害的物质

对人类和生物的健康有害的物质

比如说化学农药 重金属放射性元素

病原菌 固体废弃物等等

应该是土壤污染的

一个比较确切的狭义的一个概念

那么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土壤概念

一般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

进入到土壤

其含量超过了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

而使土壤的成分的特性发生变异

那么土壤的成分和特性变异了

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并且危害人群健康的现象叫做土壤污染

当然这大家说一个外界物质的添加

第二个在土壤当中达到一定的量

第三个是危害人群健康

所以说这个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一个概念

那么大家这个概念太复杂了

我把这个概念给大家模块化一下

土壤污染第一个人为的

外源物质的输入

第二个这些物质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或者是超过了土壤的自然背景值最后

导致土壤的综合的功能受损论

那当然综合功能受损

可能危害人群健康

这个就是土壤污染的一个模块化的概念模式

大家知道就行

我们下边看一看土壤的污染有什么特征

大家就说土壤污染

因为我们人并不直接进食土壤

人们食用的食物和饮水与土壤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你不吃土

但是你吃的食物和饮的水和土壤都有关系

但是由于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和固废污染

一般的比较直观

一般的比较直观

就说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固废污染

比较直观我们人都可以觉察得到

所以说这个是一个特点

但是土壤的污染你是看不见的

它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规范的

土壤调查 采样 化验分析

和农作物的残留才能判别出来

他需要研究的

我在这儿给大家看一个

这个是一个土壤

我现在不说他污染没有污染

我再给大家看一个

这两个的土壤大家一看

这个土壤里面还长得是水稻

实际上这个土壤已经被重金属Cd镉污染了

但是你看得见吗你看不见

包括就是说你把这上的水稻吃了

你也感觉不到

当然了你如果说吃上三年五年

那你就感觉到

所以说土壤污染跟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固废污染完全是不一样的

这是土壤污染一个特点

那么我对土壤污染的特征进行了一个总结

第一个特征土壤污染的隐蔽性

就是说你看不见你隐蔽性

土壤污染现象的隐蔽性

第二个土壤污染程度的累积性

因为什么你看不见你不断的这么进行

污染的程度就会累积起来

第三个是污染状况的差异性

因为土壤不是一个流体

这一块地可能污染重

那一块地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土壤污染状况还有差异性

再一个受损功能的不可逆转性

如果土壤污染了导致土壤上的作物受损

土壤的生长生产能力受到损失

这种能力不可以逆转

第五个特性就是土壤污染

它对人的危害是滞后的

就是说你在污染的区域的土壤上生活

那么你受到的危害它是有滞后性的

它可能十年五年以后

你才能感觉出来

最后一个特点就说治理污染的土壤

一个是难度大

再一个是见效特别慢

所以说我们对土壤污染

尽量的是不要污染的

污染它了之后就有这么六大特征

这个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那么人类活动像局部的土壤输入

过多的有害物质就引起这个变化

那么就是说它会引起到土壤组成

跟性状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

土壤上的微生物植物的生长变化

那么它影响生物的变化

而且危害人群的健康

同时有些有害物质

在土壤当中的累积

可以通过土壤 植物或者水体

危害动物与人群的健康

这个是一个很重要

它是一个传递性的累积性的

土壤污染类型

因为土壤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是地表各种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枢纽

所以说造成土壤污染物的来源极为广泛

一般的根据污染物的来源

可以把土壤污染类型划分为

水体形的污染 大气型的污染

农业污染型和固废污染型

你通过污水灌溉造成的

通过大气的干湿沉降

农业的施肥或者是施农药

再一个固废的丢弃

造成的土壤四种类型的污染

土壤是一个开放系统

垂直方向上有变化水平方向上有变化

所以说它是一个开放系统

所以说它造成的污染

有可能引起到你的水质的影响

或者大气的影响都有可能

它是一个综合的要素

好的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

大家知道土壤污染的概念

知道那个四个方块图就知道了

第二个了解土壤的污染的一些特征

六大特征

再一个污染类型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

包括土壤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换

也是很复杂的

它的迁移转换过程

它的迁移转换过程

可能对生物对水体对大气

包括对人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危害

如果大家感兴趣

可以浏览这一个数字化课程网站

好的 谢谢大家

我们今天就到这

环境地学原理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及其特征

--1.1 环境及其特征

-1.1 环境及其特征--作业

-1.2 环境的类型

--1.2 环境的类型

-1.2 环境的类型--作业

-1.3 环境问题及其类型

--1.3 环境问题及其类型

-1.3 环境问题及其类型--作业

-1.4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1.4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

-1.4 环境地学研究方法--作业

-1.5 学生学后自编—地球与人类就环境问题的讨论

--1.5 学生学后自编—地球与人类就环境问题的讨论

第二章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

-2.1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太阳系

--2.1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太阳系

-2.1 地球环境系统的外围空间-太阳系--作业

-2.2 地球运动

--2.2 地球运动

-2.2 地球运动--作业

-2.3 地球环境的组成

--2.3 地球环境的组成

-2.3 地球环境的组成--作业

第三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大气圈

-3.1 大气圈组成结构

--3.1 大气圈组成结构

-3.1 大气圈组成结构--作业

-3.2 大气圈中的能量

--3.2 大气圈中的能量

-3.2 大气圈中的能量--作业

-3.3 大气运动

--3.3 大气运动

-3.3 大气运动--作业

-3.4 气候及其类型

--3.4 气候及其类型

-3.4 气候及其类型--作业

-3.5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3.5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3.5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作业

-3.6 大气污染源

--3.6 大气污染源

-3.6 大气污染源--作业

-3.7 大气污染物及其转化

--3.7 大气污染物及其转化

-3.7 大气污染物及其转化--作业

-3.8 大气污染类型

--3.8 大气污染类型

-3.8 大气污染类型--作业

-3.9 影响大气污染的环境地学因素

--3.9 影响大气污染的环境地学因素

-3.9 影响大气污染的环境地学因素--作业

-3.10 创新性研讨-密气洁京工程

--3.10 创新性研讨-密气洁京工程

-3.10 创新性研讨-密气洁京工程--作业

第四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水圈

-4.1 水圈概况

--4.1 水圈概况

-4.1 水圈概况--作业

-4.2 水分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意义

--4.2 水分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意义

-4.2 水分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意义--作业

-4.3 水污染概况

--4.3 水污染概况

-4.3 水污染概况--作业

-4.4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

--4.4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

-4.4 水体污染物的转化--作业

-4.5 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

--4.5 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

-4.5 水体污染与自净机制--作业

-4.6 水体溶解氧平衡

--4.6 水体溶解氧平衡

-第四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水圈--4.6 水体溶解氧平衡

-4.7 河段水质模型

--4.7 河段水质模型

-4.7 河段水质模型--作业

-4.8 人类活动对水圈影响概况

--4.8 人类活动对水圈影响概况

-4.8 人类活动对水圈影响概况--作业

第五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岩石圈

-5.1 岩石圈概况

--5.1 岩石圈概况

-5.1 岩石圈概况--作业

-5.2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

--5.2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

-5.2 板块构造学说简介--作业

-5.3 岩石圈化学元素丰度

--5.3 岩石圈化学元素丰度

-5.3 岩石圈化学元素丰度--作业

-5.4 岩石圈组成-矿物

--5.4 岩石圈组成-矿物

-5.4 岩石圈组成-矿物--作业

-5.5 岩石圈组成-岩石

--5.5 岩石圈组成-岩石

-5.5 岩石圈组成-岩石--作业

-5.6 岩石圈运动

--5.6 岩石圈运动

-5.6 岩石圈运动--作业

-5.7 地壳演化简史

--5.7 地壳演化简史

-5.7 地壳演化简史--作业

-5.8 构造地貌

--5.8 构造地貌

-5.8 构造地貌--作业

-5.9 外营力地貌1

--5.9 外营力地貌1

-5.9 外营力地貌1--作业

-5.10 外营力地貌2

--5.10 外营力地貌2

-5.10 外营力地貌2--作业

-5.11 外营力地貌3

--5.11 外营力地貌3

-5.11 外营力地貌3--作业

-5.12 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

--5.12 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

-5.12 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作业

第六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土壤图

-6.1 土壤圈概况

--6.1 土壤圈概况

-6.1 土壤圈概况--作业

-6.2 土壤的功能概述

--6.2 土壤的功能概述

-6.2 土壤的功能概述--作业

-6.3 土壤原生矿物及其转化

--6.3 土壤原生矿物及其转化

-6.3 土壤原生矿物及其转化--作业

-6.4 土壤次生矿物及其类型

--6.4 土壤次生矿物及其类型

-6.4 土壤次生矿物及其类型--作业

-6.5 土壤矿质元素概况

--6.5 土壤矿质元素概况

-6.5 土壤矿质元素概况--作业

-6.6 土壤有机质概况

--6.6 土壤有机质概况

-6.6 土壤有机质概况--作业

-6.7 土壤生物

--6.7 土壤生物

-6.7 土壤生物--作业

-6.8 土壤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

--6.8 土壤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

-6.8 土壤与成土环境的相互作用--作业

-6.9 土壤分类概况

--6.9 土壤分类概况

-6.9 土壤分类概况--作业

-6.10 土壤与人类相互作用

--6.10 土壤与人类相互作用

-6.10 土壤与人类相互作用--作业

-6.11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6.11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

-6.11 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作业

-6.12 土壤污染概念

--6.12 土壤污染概念

-6.12 土壤污染概念--作业

-6.13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

--6.13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

-6.13 土壤污染修复理论--作业

-6.14 棉花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4 棉花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4 棉花萃取土壤中重金属--作业

-6.15 柳树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5 柳树萃取土壤中重金属

-6.15 柳树萃取土壤中重金属--作业

-6.16 土壤健康

--6.16 土壤健康

-6.16 土壤健康--作业

-6.17 土十条简介

--6.17 土十条简介

-6.17 土十条简介--作业

第七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生物圈

-7.1 生物圈概况

--7.1 生物圈概况

-7.1 生物圈概况--作业

-7.2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7.2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

-7.2 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作业

第八章 地球环境子系统-智慧圈

-8.1 智慧圈及其组成

--8.1 智慧圈及其组成

-8.1 智慧圈及其组成--作业

-8.2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8.2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

-8.2 跨流域调水的环境影响--作业

-8.3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

--8.3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

-8.3 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作业

第九章 地球环境系统中的自然资源

-9.1 自然资源类型及特征

--9.1 自然资源类型及特征

-9.1 自然资源类型及特征--作业

-9.2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2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2 土地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作业

-9.3 旅游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3 旅游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

-9.3 旅游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作业

第十章 地球环境系统中的自然灾害

-10.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10.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10.1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征--作业

-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

-10.2 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作业

-10.3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

--10.3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

-10.3 中国自然灾害特征--作业

第十一章 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循环

-11.1 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11.1 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11.1 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作业

-11.2 氟硒循环异常与地方病

--11.2 氟硒循环异常与地方病

-11.2 氟硒循环异常与地方病--作业

-11.3 放射性核素循环

--11.3 放射性核素循环

-11.3p 放射性核素循环--作业

第十二章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与实例分析

-12.1 聚落环境及其类型

--12.1 聚落环境及其类型

-12.1 聚落环境及其类型--作业

-12.2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

--12.2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

-12.2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的风水理念--作业

-12.3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实例剖析

--12.3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实例剖析

-12.3 人类优化聚落环境实例剖析--作业

第十三章 城市环境地学议题研讨

-13.1 城市环境及其特征

--13.1 城市环境及其特征

-13.1 城市环境及其特征--作业

-13.2 城市内涝的环境地学剖析

--13.2 城市内涝的环境地学剖析

-13.2 城市内涝的环境地学剖析--作业

第十四章 环境地学调查技术与方法

-14.1 环境地学野外调查基础

--14.1 环境地学野外调查基础

-14.1 环境地学野外调查基础--作业

-14.2 环境样品采集点的设置

--14.2 环境样品采集点的设置

-14.2 环境样品采集点的设置--作业

-14.3 环境制图简介

--14.3 环境制图简介

-14.3 环境制图简介--作业

-14.4 遥感技术在环境地学中的应用

--14.4 遥感技术在环境地学中的应用

-14.4 遥感技术在环境地学中的应用--作业

-14.5 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14.5 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14.5 优化土地利用配置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作业

-14.6 南极环境地学特征

--14.6 南极环境地学特征

-14.6 南极环境地学特征--作业

-14.7 耕地土壤野外快速诊断存储—评价技术

--14.7 耕地土壤野外快速诊断存储—评价技术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4-题干

--5-题干

-期末考试--作业

6.12 土壤污染概念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