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一章 导论 >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从现在起

由我来给大家讲授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这门课程

我是来自于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人类学专业的王建民

我自己也是长期做这个领域的研究

希望通过这门课的讲授

和大家交流

关于中国的

民族学

人类学

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以及由这样的历史进程

我们能够获得的启示

这门课呢

我们计划是36个学时

两个学分

主要是民族学

人类学

社会学

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的必修课

当然了

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来选修

来了解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

学科史

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

那么这个学科史它本身呢

是把握学科知识的一条

重要的途径

在我们人类学民族学专业里面

我们说

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

可以有三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呢

是怎么样通过田野调查

然后进一步的去增加学科知识

然后成为

这个学科领域里面的专家

第二条道路呢

是先系统地学习

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然后呢

去做田野工作

而所谓的第三条道路

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学科史

通过学科史的梳理

我们来了解

学术人才是怎么样培养的

同时

我们也追随前辈的脚印

我们来了解

我们的学术应该怎么做

那么我们这门课呢

主要的教学内容

是以人类学民族学

在中国的发展史作为一个基础

从当代社会学

人类学

民族学

所谓三科并列的实际出发

以这一段百年多的学术史

我们对他进行梳理

在课程里面

我们会对于

人类学民族学

在中国古代和近现代

这样的一个发展的过程

所谓的史前史做一些梳理

同时呢

我们更要讨论这个学科

建立发展的过程

学科的本土化

不同的时期

人类学民族学

在中国学术发展文化进程中的

地位

当然

我们的研究呢

也是要

讨论我们学科的研究范式

学术理论都有什么样的转换

我们也会涉及到有关学派的问题

有关不同时期

学科发展的跌宕起伏

最后

我们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

学科发展的状况

以及通过学科史

我们怎么样去看我们学科的未来

当然

我们的教学呢

是以胡鸿保教授

和我

我们共同编写的

《中国人类学史》

作为基本的教材

因为这本教材呢

是根据我早年写的

编写的

这个《中国民族学史》

删繁就简而成的

但是呢

我们在讲课中间

我们不一定完全

跟着课本走

也许我们在教科书的基础上

会有一些扩充

会有一些

最近一些年我们新的研究的

一些认识和理解

这样呢

我们使得这门课

能够有一种不断前行

不断探索的这样的一种

过程

能够体现在课程中

这样我们对我们学科的基本定位

未来发展啊

我们会有更多的思考

我们这门课呢

会有一些教学要求

我们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呢

我们课前

大家要阅读教材

要阅读相关的教学参考书

还有其他的参考文献

我们认真的做一些准备

直到相关的知识点

能够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间

有自己的体会

同时

课后有知识扩充

再有呢

就是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

认真的听讲和做笔记

能够

通过各种媒体

能够把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

我们日后啊

还可以做更多的交流

包括线上的一些交流

再有呢

就是我们也希望大家

在听课之余

能够做一些小的研究

我们更多的做一些小范围的

比如说调查呀

做一些老专家的访谈呀

研究研读一下

相关的文献

像这样的一个过程啊

来增长大家对学科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呢

我们也可以做一些 写一些读书笔记

我们这个课程

我们也会要求大家

做一个期中的

学术的练习

那么就是根据

我们自己读的书

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史的角度来

写一篇读书报告

当然

我们期末还会有一个考试

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

完成这门课程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

不断的有新的收获

我希望和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那么

我们也有一些教学参考书

第一本就是我刚才提到的

胡鸿保教授主编

我们共同编写的《中国人类学史》

这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另外呢

Gregory E.Guldin就是顾定国呀

他也有一本《中国人类学逸史

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

到毛泽东》

这样的一本书

The Saga Of Anthropology In China:From Malinowski To Moscow To Mao

这本书

当然

这个是有中文译本的

再有就是我们

曾经编写的上卷啊

是我自己的下卷

是和张海洋 胡鸿保两位教授

合作编写的

《中国民族学史》的上下卷

再有呢

我们还编写过一个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纪事》

基本上算是一本

编年体的学科史的著作

当然还会有其他的著作

大家还可以选读

那我们今天呢

重点来谈第一章

第一章

我们作为导论

我们主要讨论

人类学民族学的定义

人类学民族学的

学科体系

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

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特色

以及学术史的分期

还有学科重建以来

学术史发展中间的若干重要问题

当然在这章里边呢

它的困难是

我们刚刚开始这门课的讲授

我们怎么样

能够对学科发展的特殊条件

学科的基本状况

能够有更好的一个认识

也就是说

我们怎么样更好地认识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背景

那么当然难点呢

是我们怎么样把

我们现在讲的这门课

和大家以前

已经具备的知识衔接起来

我们怎么样能够

在学科史的框架里面

重新认识和理解人类学

民族学

社会学

这三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可能是不同的

更多的

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的关系

首先

我们讲第一节

第一节我们来讨论

人类学民族学的定义

以及学科的体系

首先

我们说一说

人类学民族学的定义

人类学这个词

它是从英文

Anthropology翻译而来的

那么这个词的词源呢

原本是希腊文

后来拉丁语给他一个转写

就是Anthropos加logos

那么这个意思就是研究人的学问

那么

从这个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呀

这个人类学呢

最早有这个概念以后

是专门研究人的生物特性的学科

当然还有人性的研究

后来逐渐的扩展到

现有的学科范围

所以我们说

广义的人类学

从当代的学科概念来理解

它包含两个大的分支

一个是生物人类学

一个是社会文化

人类学

那么

在这样的大分支里面

我们同时又出现一个概念

叫民族学

那么

民族学是什么

民族学是从英文的

Ethnology这个词翻译过来

它也是古希腊文

拉丁文的时候呢

把它转写Ethnos加logos

字面的含义

它就是研究异族或者异文化的学问

那民族学这个概念

成为学科的概念

最初呢

主要是研究异文化

在中国呢

往往是研究少数民族

当然

今天这个概念

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样变化的状况啊

我们从后边的学科史的讨论里面

可以逐渐的明了起来

那我们也要说一下

这个学科在国际学术界

它的一些相关的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

在1908年的时候

在利物浦大学开设荣誉讲座

用了一个概念叫社会人类学

Social Anthropology

这样的一个概念

那在美国呢

比较多的使用

另外一个概念 叫什么呢

叫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目前当然也有人呢

为了

方便为了更大的一种

涵盖的能力

把这个概念叫做社会文化人类学

Socio-cultural-anthropology

当然学科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间

其实是有一些变化的

你比如说在欧洲大陆

人类学这个词

曾经专指体质人类学

而民族学一词呢

是用来说

社会文化方面的这个研究

我们刚才讲不同的

这个学科概念

在不同的国家

有不同的书写形式

但是这些不同的形式

他都是

你比如说和Ethnology相关的

不同的形式

它指的都是民族学

而这个人类学不同的三种

刚才我们讲

三种这个不同的概念

它其实在研究对象

和范围上

和这个民族学比较起来

也是比较相近或者相似的

当然

随着学科发展又有了一些变化

特别在不同的国家里边啊

这种变化

可能还比较复杂

那我们在讲这个

人类学民族学研究

它的学术传统的时候

我们今天讲的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那么

这个学者们使用概念使用学科名称啊

会有一些差别

那么它有特定的一种情景

或者说语境

它们所指的实际内涵啊

可能也是完全不相同

这一点

各位同学要多加注意

第二个问题呢

我们来讲一下这个学科的体系

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的学者对这个

学科体系做过讨论

从美国的情况来看

他们把学科分为生物人类学

或者说体质人类学

和文化人类学这样两个大的分支

也有人认为呢

当代的人类学学科

实际上是四分支

美国也经常用四分支的概念

也就是说文化人类学

那么这个里边呢

它包含了狭义的文化人类学

也包含了考古学和语言学

当然

我们今天理解大部分是考古人类学

和语言人类学的内容

这是一大块

当然你可以把它看成三个分支

还有呢

生物人类学或者体质人类学这一块

然后这样的话

前面的三个分支

加上后面这一个

我们可以说他是四分支

当然

从学理上来说

民族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

这个含义

是相近或者相同的

但是在中国的特殊场景里面

这个民族学

大概更强调

少数民族研究

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对学科的基本认识方面

其实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比如说

有些人就会把

人类学民族学

看成是科学和人文的两个部分

那么这两个部分呢

可以说是和生物的

以及文化的直接关联在一起

其实也表现出一种学科的

内部的一种分异

就是生物和文化的分异

更重要的呀

它是学术概念的不同

有多种的概念的辨析啊

在我们的研究重点也是需要注意

另外就是我们也要说

人类学的这个学科啊

我们通常会理解成不同的领域

你比如说欧洲大陆的民族学

英国的社会人类学

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是吧

这样的一个复杂的关系

共同构成了

我们说的社会文化人类学这个部分

再加上

生物或者体质人类学的这个部分

就是我们理解的

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