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8022

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一章 导论 >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一章 导论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顾定国先生曾经在

中国人类学意识里面讨论

我们要避免把美国的框架

强加到中国的现实之上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它不是任何外国人类学的翻版

虽然它强调了国际学术影响

但是它明确的指出这一点

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

或者完全自我鉴定的学科

所以这个学术的建制

它是受西方和苏联两种体系的影响

当然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

中国学术又有独特的发展

那么我们希望这种中国经验

能够具有为全球的人类学作出贡献的

或者说为世界的人类学

作出贡献的特殊的意义

顾定国讲的这个观点

他有一个质疑

关键就是最基本的一个概念

它来质疑

他说是不是存在一种所谓中国人类学

也就是China anthropology

是不是存在China anthropology呢

那么这个China anthropology和

其他的地方

其他国家的anthropology是不是有根本区别

这是王斯福想要质疑的

另外呢

我们也有一个问题

我们还可以去思考

怎么认识和评价呀

本民族学者的成长

对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影响

研究者的文化背景啊

他和他自己的一种主位的立场

当然过去我们说主位客位

也许现在是研究者的

subjectivity和文化实践者的

subjectivity之间的一种关系

一种关系

还有我们的学术训练呀

家乡情怀

它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学术研究

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去思考

第四个问题

我们来讲一下

口述和文献史料的一个关系

我们编写学科史

我们一般来说

我还是以文献资料为主

由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这个学科史

历史不长

不少的当事人

特别前些年都在世

现在他们的子女

他们的弟子一般的也还都在

他就为我们做访谈呀

做回忆呀

做口述提供了便利

其实这个所谓的口述史

他是

它是从这个人类学的访谈法中间脱胎而来

是人类学对历史学的一个贡献

当然

我们也用于学科史的研究

所以我们也会把这种口述史

理解成学者的

个人生活史或者叫做人生史

Life history

这样的一种研究的角度

当然

我们要真正去理解历史

理性的和感性的这个两个方面

理性的认识感应的体悟

它是同样重要

如果我们缺少

对于学科的一种体悟

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要去做

在这个复杂的关系里边

做学术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贴近历史的脉动

我们才能够对历史的认识有新的看法

我们也才能够认识到对历史的所谓理性的认识

可能出现的偏差

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科史

和社会现实之间的一种关联性

其实我们写历史

我们也一定要注意所谓的历史著作

它是具有现世性的

这样的一种现世性啊

我们怎么去理解它

当然

我们讲人类学民族学这个学科

它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间

可以说是错综复杂

这个学科的历史呢

就必须和特定的场景关联在一起

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这样的学科

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学科

学科史的复杂

和教学的限制

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选择上的困难

但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到三个方面

第一

我们要意识到研究和写作主体本身的

限定性

我们的研究

是从我们的立场做出的

所以我们不可能

绝对的所谓不偏不倚

我们尽量的去保持

比如说不同的区域

不同的学术观念

观点

相互之间的一种平衡性

尽量的不简单站队

但是不可能完全不偏不倚

第二方面

我们说我们来认识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历史中间

人类学和民族学

这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以说

有相同又有差异

反反复复的纠缠

第三个方面

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要认识学科史

对学科建设的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就说明白了这样的意义

我们大家更好的学好学科史

后面是我们的一些思考题

当然我们也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是我们教科书里没有提到的一个问题

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

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史

我们怎么样认识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术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怎么通过学术史的研究

更好的来把握

我们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的方向

也许这是一个更高的愿景

更远的诉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