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来讲第二节

第二节

我们谈早期人类学民族学译著和介绍

首先

我们来看中国近代化的时代背景

人类学这门学科呀

我们说它是以西方概念为框架建立起来的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呢

也是由理论和方法论范式的介绍开始的

学科的引进和发展呀

其实最初啊

并不是在一种平等互利的

这样一种关系之下

特别是我们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

它是伴随着船坚炮利的威胁

然后

中华民族的先贤哲人

做出的一种自强的选择

那么

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间

它从闭关自守到打开国门

再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这个过程中啊

中国人开始对西方有所认识

但是这种认识最早是从器用物质开始

然后又到了社会制度

进而到学术思想

人类学民族学

和其他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知识

也被当作建构现代国家的

可能有用的工具

引入到中国

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思潮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在中国早期的人类学引进的思潮中间

其实它强调的事情是什么

一些重要的概念

一个是种族

一个是文化进化

当时的观念里面强国保种是非常重要

它对于中国现代科学概念的形成

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面

你比如说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

他就把目标啊

从国内投向了更远的世界

那么

容闳积极的倡导中国幼童出洋留学

王韬呢

提出要把西方的学术和科学移入到中国

洋务派试图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所以洋务派办学堂啊

这个翻译西方的书啊

送这个留学学童出国

还有在国内

建造枪炮和轮船

那么

郭嵩焘曾经有一个写了一篇文章

其实是当时的一个折子

叫《条陈海防事宜》

在这个折子里面

他就说呀

西方各国

他的立国之本

在于他们的政治体制等等的上层建筑

在这个过程中间

中国开始出现了新的办学形式

你比如说我们

知道南洋公学

当年就做了很多翻译和介绍

当然

后来的这个南洋公学啊

就发展成了上海交通大学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

上海交通大学又把主要的部分的迁到了西安

变成西安交通大学

组建西安交通大学

当然

还有一部分人留在上海又重新建起来

上海交通大学

这个就是南洋公学的这个一个学术传统

另外康有为

沿袭了西方的治国规章制度

他在广州的长兴里啊

万木草堂

开始讲授群学等课程

所谓的群学

就是我们今天说sociology社会学啊

他主张借鉴

各国兴衰的经验教训

来求取中国自强之血

另外

我们也不要忘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

和1905年清朝政府废除科举制

在这之后

我们中国有了更大的一个变化啊

到了二十世纪初

逐渐的就开始有了民主科学这样的字眼

开始宣传民主科学

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之后呢

中国又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当时提出的口号叫打倒孔家店

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就开始

推广这个白话文

也有另外的一件事情

非常重要的就是东西方文化的论战

在论战的时候呢

就说这个因为有一些人呢

就主张我们要有中国文化传统

要有中国文化传统怎么做呢

就是要以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这个就是所谓的

体和用的这个关系

当然

另外一些学者不赞同

就为此而展开争论

那么第二个方面我们来讲一下

早期人类学著作的翻译和解说

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著作啊

怎么翻译进来

斯宾塞和孔德的社会超有机体的学说

和社会进化论

在19世纪晚期

就介绍到了中国

严复在1898年的《天演论》

他翻译的这个《天演论》这本书

还有1903年翻译的《群学肄言》

以及1904年的《社会通诠》

这些著作里面

他是宣传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进化论

认为东西方具有

比较和结合的基础

他主张了在精通西学的时候

应该再求反观

就是反观中国社会

来体会中国古代学问中间的微言精义

采用西学来这个结合中国的国情传统

实现中西文化并存融合

以建设民族新文化

著名的近代的学者梁启超

也有关于人类学民族学的讨论和介绍

比如说他的几篇文章啊

《文野三界之别》

这个《天演学初祖

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

还有《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这些人这个文章都是很有名的

还有中国近代也有另外一位知识分子

但他后来属于保皇派

但是他的学术贡献也很重要

就是刘师培

编写了《中国民族志》

中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

也有非常有意思的一些论著

一篇论文叫做《俱分进化论》

在这个《俱分进化论》里面

他讨论的这个观点

和西方的当时的进化论的模板是不一样

另外呢

他有一篇论文叫做《续种姓》

介绍中国人种西来说

收录在《訄书》里面

当时不光是这些走出国门的学者

也包括其他的一些学者

你比如说

曾经在甘肃担任布政使

后来又到新疆去做官的这个王树楠

他就有《欧洲族类源流略》

这样的一本书

还有一些革命家

比如说邹容

在他的《革命军》这本书里面

也介绍了一些有关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

还有其他的

比如说《中国人种考源》

也是这个书小册子

也是讨论关于中国人种的起源

和中国人种西来说

这个相关讨论是有点关联性的

再有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的著作

开始讨论文化进化的观点

也有更多的书告诉国人种族分类的知识

那么人类学民族学知识啊

它的引进

其实是中国近代面对外来威胁

采取一种我们刚才提到的

保种强国的这样的一种诉求

这个所求新的知识的结果

这个种族和进化成为知识介绍时期的

重要的主题

那么这个种啊

这个概念

这个话题

在早期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知识引进里边

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

对于种族和民族的分类

以及地位的认识

可以说是我们中国近代

很多知识分子

对于民族国家建构的

这个一些基本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里面

他们做出的非常重要的努力

或者说贡献

那么在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知识的引进中啊

还有一位重要的人

我们不得不提就是林纾

在1903年的时候

林纾和魏易 他的伙伴一块呢

翻译了《民种学》这本书

《民种学》的原作者呢

是哈伯兰 是一个德国人

但是他这本书Ethnology书名

翻译成英文以后叫Ethnology

又从英文把它翻译成中文

其实

这个林纾和魏易合作

魏易是懂英文的

而林纾不太懂

但是林纾能够用漂亮的文言文

把英文的意思写出来

所以他俩合作

另外呢

在1903年的时候

京师大学堂就开设了人种学的课程

这个《民种学》这本书

因为是京师大学堂出版的

估计就是京师大学堂的教材

或者说主要的参考书

在清朝末年

当时也有很多人呢

到日本去留学

日本呢

成为了西方人类学知识传入的重要的桥梁

在日本学术的影响中啊

社会学家有贺长雄

就著有《族制进化论》这本书

其实也是根据西方的理论

翻译介绍

重新还有加上自己的理解

这个书当时翻译成了中文

另外呢

也是对日本人类学作出重要贡献的

鸟居龙藏

编写了《人种志》这本书

这本书呢

也在二十世纪初啊

把它翻译成了中文

那么讲到早期的人类学民族学的著述

中国人写的第一本人类学民族学的著作

书名就叫《人类学》

作者呢

是陈映璜

当然

他主要是根据日本的一些材料综合变形

最后形成了这么一本书

那么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边

中国知识界

就初步的了解了进化论

等等的一些新的学术思想

学术观点

用来呢

解释和思考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问题

这些西方的著作的翻译和介绍

为中国人理解自我

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以这个新的视角

我们来重新看这个世界

重新看中国重新看自我

当然

对中国文化就有了一些新的评价

为新的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