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二个大的方面

我们来介绍一下汉人社区研究

第一项就是清河镇社区的研究

和定县的考察

这个主要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

在吴文藻先生的指导下

由黄迪等人主持的

一些调查

那么

这个特别是清河村镇社区的研究

另外李景汉

对于定县的

一些研究

后来也编成了这样的一个专门的报告集

叫《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那汉人社会研究里边

我们也不得不提江村调查

刚才我们讲到了费先生在广西受伤

他的新婚妻子

献出了生命

那么这个之后

费先生疗伤

疗伤以后到了36年的夏天

他已经取得了

去英国留学的这么一个机会

但是身体还需要调养

然后在费先生的姐姐

费达生的建议之下

费孝通先生就来到了

江苏吴县的开弦弓村

做修养

养病

那么

为什么到这儿养病呢

因为费先生的姐姐

当时在这个村子里面

搞新式的缫丝工厂

缫丝的合作社

用合作社的方式

用新式的机器

来这个 缫丝

生产这个质量更好的丝

那么费先生在开弦弓的时候

他就做了一些调查

了解这个村子里边

农民生活的状况

了解当地的产业的情况

但这些资料

后来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

重要的支撑材料

后来就写成了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的一本里程碑著作

《江村经济》

那么讲到费孝通

我们也要提林耀华

林耀华先生呢

当时开展了

福建的汉人社会的研究

那么

这个包括《义序宗族研究》和《金翼》

当然

这个做硕士论文的时候

林耀华先生

是在他的同学黄迪的家乡

福州的这个南台岛做调查

他后来写成了《义序宗族研究》

作为他的硕士论文

但是他若干年以后

到美国留学

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拿到博士学位以后

因为林耀华先生的太太需要养病

他就在哈佛大学做助理

同时写成了里程碑的著作《金翼》

这个是以他自己的家乡家族

宗族的一种生活体验

和仔细的观察作为材料

来这个书写的

那么还有一项调查

是中国著名的农村社会学家杨懋春

Martin C.Yang

他在燕京大学攻读硕士的时候

去做的调查

后来他也

到美国去研读

农村社会学的博士学位

他在做博士学位的时候

他研究中国的

集镇制度和乡村生活

那么

在这个过程里面

他也参与了

在他做完博士之后

他也参与了拉尔夫·林顿的

一个研究项目

就是研究中国乡村文化

第三个部分

我们说是汉民支系的研究

这个里面就包括

疍民的研究

在广州岭南大学工作的陈序经和伍锐麟

就曾经主持了三水疍民的调查

另外

在广东

还有这个所谓的民系

对汉人的

社会里面内部的一些特殊的群体做考察

除了说疍民以外

还有罗香林

他去关注客家人

包括有这个重要的著作

叫做《客家研究导论》

《客家史料

丛刊》

这样的一些著作

来研究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个部分我们想说一下学科规范的建设

首先就是关于国外学术的

评论翻译和介绍

这个里面我们要提几个人

一个是吴文藻先生

对功能学派的介绍

其实

吴先生介绍了不同的理论流派

而其中最多介绍的就是功能学派

其次是杨堃先生

因为他在法国留学

他对法国的人类学社会学也做了系统的介绍

还有呢

就是在中山大学的戴裔煊

他是杨成志先生当时的学生研究生

他对于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发展史

非常关注

也写了一些著作

那么当然

一说到学科的时候

我们就得关注理论的出发点

概念

那么

讨论人类学

民族学

学科定义和地位

民族学的定义

在那个时候到底怎么来看

通常认为

是以民族文化作为学科研究的对象

这也是蔡元培先生的观点

那另外一些学者呢

他更强调

民族本身

是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那么这个学科定义的不同的取向

其实反映了

大家学术诉求的差异

是更亲近历史学

还是更亲近

社会学

甚至我们说

在这个过程里面

你是到底

背后的东西是历史还是社会

所以我们这样的一个

一个诉求

那么他的目标就是不一样

是解决中国历史问题呢

还是用实证的方法

来研究中国当下社会的问题

另外

我们也会跟大家说一下

关于学科研究方法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他是基于田野工作的实践

对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问题

展开了很多的讨论

这个时候凌纯声

做了很多的这个研究

他有《民族学实地调查方法》

这样一个长篇的论文

同时他还编写了民族调查表格

八百多个问题的调查表格

社会学家

同时也是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者张少微

写一篇论文

叫做《研究边疆社会之内容方法及步骤》

也是做的相关的这个研究

当然还有国民政府内政部

1937年想要调查全国风俗习惯

那么

这个研究这个全国的风俗

你要做一个简易调查

而凌纯声

卫惠林和徐益棠

就联合起草了这样的一个调查问题格

这些材料

我后来就把它

汇集在《二十世纪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这个论文集里头

就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相关讨论

第四个方面

我们也会跟大家介绍一下

知识传授格局的形成

在高校

开始开设

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课程

建立课程体系

和编写教材

人类学课程的讲授

以及人才的培养

这方面的工作

从1934年开始

教育部在金陵大学

西北大学

云南大学

大夏大学和复旦大学

等六所大学

设立了边疆史地讲座

这个也是重要的人类学的活动

还有呢

我们

介绍这个人类学博物馆的相关的工作

其实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里面

他们的工作里面就有很大的一份工作

是搜集实物

而这个林惠祥

在中央研究院工作之后

就到了厦门大学

在厦门大学

建立了人类博物馆

吴泽霖在上海大夏大学

后来又转到贵州

他也是对

西南地区文物的搜集

做了很多的工作

还有呢

就是藏品非常丰富的

华西协和大学的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啊

从华西大学

在二十年代开始

做的一个持续的工作就是有关联的

最后

我们要讲一下

中国民族学会的建立

那么

在1934年的夏天

就有一批民族学家

发起要建立中国民族学会

开了个筹备会

学会的宗旨呢

就被确定为

研究中国民族及其文化

主要的任务

是搜集民族文化实物

调查研究讨论

中国民族及其文化的相关问题

编辑刊物和丛书

到了1934年的12月16号

中国民族学会

在南京中央大学的中山院

举行成立大会

那么

建立了中国民族学会

这个专业学术团体

使得中国的

人类学民族学的事业

有了一个更大范围里面

学术协调合作的可能性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

从建立之初

在他们的学术活动里面

也和国际学术界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1931年的时候

在英国留学的刘咸

就出席了国际

人类学的学术会议

叫做国际人类学会

和史前考古学国际学术会议

在1934年在伦敦举办的

第一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上面

李济等人呢

就被提名当选为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会的理事

同时呢吴定良

杨成志和欧阳翥

就出席了这次会议

提交了他们的论文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