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 >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在线视频

下一节: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返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第五章呢

我们来讨论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的新定位

在这一章里面

我们力求追溯中华人民共和国

刚刚建立的那段时间

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出现的转型

说明

在制度转换之后

人类学民族学家们是怎么样主动地

适应社会的变化

重点是说明学科转型的原因和走向

并且我们也要指出

苏联模式对于中国

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

造成的这个影响

当然

在这章里面

难点是怎么样

清晰的分析

和阐释

在新的制度框架下

学术和政治之间的

一种联系性

第一节我们先来介绍一下

这个

革命政权的建立

对这个学术的影响

学术和政治之间

一直是存在着

密切的联系

那么在大的社会革命

和制度变革之后

更是如此

首先

我们讲一下艰难的选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

面对动荡不定的时局

人类学民族学家们有几种不同的选择

一个呢

是留在祖国大陆

一个呢

是去台湾

香港或者国外

还有一种呢

是本来就在海外的人呢

干脆就留在海外

第四呢

是在得知新的政权建立以后

想方设法回到祖国大陆

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那么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面

在新一代的人类学民族学家

还没有成长起来以前

新的人民共和国的

人类学

民族学的队伍啊

在这个时候

它是由旧社会过来

那么

从这样的所谓旧社会过来的

主要是受

欧美文化教育的

知识分子来组成的

那么在当时

他们就面临着一件

非常大的事情

可以说

当时的头等大事

就是思想改造

讲思想改造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他实际上有一个社会制度的转型

高等教育

也面临着彻底的改革

思想上的清理

就是当务之急了

在1951年的9月份开始

在全国范围里面

就开展了一次

知识分子

的自我教育

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了一次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

那么这场运动呢

是以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

和自我改造为主的

运动的主要目的呢

就是分清

谁是革命的

谁是反革命的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运动

从教育界

逐步的扩展到了文艺界

和整个的知识界

到1952年的秋季

基本结束

为期一年多

那么当时教师的思想改造工作

是改革旧教育的

一个重要的前提

在教育过程中间改造过程中间

强调要学习毛泽东思想

分清敌我界限

明确爱国主义的立场

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

这个市场

逐渐给它缩小

并且应该

着重的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保证学校的革命化

这是当时提出来的一些口号

在1952年的2月初

光明日报就分两次刊登了

潘光旦的长篇检讨

“为什么仇美

仇不起来”

因为潘光旦

原本是在美国

拿了博士学位回国工作的

然后经过思想改造啊

有一批老专家

将新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和原有的专业知识相结合

开始写出了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啊

最早的一批

这个有关马克思主义观点的

人类学的专著和论文

那么在这个时候

人类学民族学的这个专业的

思想教育开展的时候

知识分子地位

也发生了一些悄然的变化

在思想改造以后

知识分子地位啊

开始改变

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间

很多教授都背负着

资产阶级学者的包袱

他们不断的自省旧有的

理论框架

有一些老专家呢

当时被认为是代表资产阶级的

对包括社会学

人类学家在内的

一些知识分子

那么

在那个思想改造运动以后

就缺乏尊重和照顾

复旦大学在思想改造以后

由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

加上有些学生

对于

这个自己分配

自己学习的这个专业

不符合他自己的意愿等等的

这些学生旷课的现象就非常严重

课堂秩序也比较混乱

那么

在一九五四年初

周恩来发表了《关于

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那么这个

在这个时候

知识分子

开始被视为国家

各方面生活中的重要因素

社会上对知识分子的估价

才有了一定的转折

这个时候啊

这个中央直接提出来

要最充分的动员

和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

不断的提高知识分子的政治觉悟

要大规模的培养新生力量

尽可能的迅速提高业务水平

来适应国家对于知识分子的

不断增长的需要

不断提升的需要

不过呢

在此之后

因为政治运动

有一些知识分子也受到了错误的批评和处理

这个知识分子的地位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到六十年代中期一直是

飘摇不定

那么到了六十年代初期

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的同时

当时党中央也调整了

对于知识分子的政策

当时有一个说法

“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使得科研

教育

文艺等方面的工作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期

逐渐的有了一些起色

当然

知识分子地位的

根本改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和更漫长的一个

思想变化的历程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论

-1.1.1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上)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与学科体系(上)

-1.1.2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定义与学科体系(下)

-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的分期

--第一章 第二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分期

-1.3.1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上)

-1.3.2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第三节 人类学重建以来学科史研究若干问题(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课后作业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2.1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第二章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类学知识

-2.2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第二章 第二节 早期人类学译著与介绍

-2.3.1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上)

-2.3.2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第三节 相关教学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学术活动(下)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背景课后作业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3.1.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上)

-3.1.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第三章 第一节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创立(下)

-3.2.1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上)

-3.2.2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第三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与学科理论研究(下)

-3.3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第三节 学科格局与理论流派的初步形成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

-第三章 中国人类学的创立和初步开展课后作业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

-4.1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第四章 第一节 研究重心向西部的转移

-4.2.1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上)

-4.2.2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第四章 第二节 田野工作在西部的大规模开展(下)

-4.3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四章 第三节 战时及战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4.4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第四节 学科应用与人类学中国化的讨论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

-第四章 抗战时期及战后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课后作业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5.1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

-5.2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第五章 第二节 民族研究旗帜下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

-5.3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与学科新定位课后作业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6.1.1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上)

-6.1.2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第六章 第一节 民族识别与其理论意义(下)

-6.2.1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上)

-6.2.2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第六章 第二节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下)

-6.3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第三节 民族译名和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第六章 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课后作业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7.1 来龙去脉

--第七章 第一节 来龙去脉

-7.2 民族志与文化史

--第七章 第二节 民族志与文化史

-7.3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七章 第三节 反观自照:1965年以后的汉人社会研究

-7.4 自立门户:科际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第七章 第四节 自立门户:科技整合与中国化的探索

-7.5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第五节 上下求索:社会开放之后的多元化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课后讨论

-第七章 台湾地区的民族与人类学研究 课后作业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8.1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第八章 第一节 机构重建与新作出版

-8.2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第二节 游移的学科地位与人才培养

-第八章 民族学人类学的复兴

-第八章 人类学民族学的复兴 课后作业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9.1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第九章 第一节 汉人社会研究的倡导与实践

-9.2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第九章 第二节 区域性的地方社会文化研究

-9.3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九章 第三节 追踪研究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9.4 海外人类学民族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第四节 海外人类学的乡土中国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第九章 人类学民族学重建以来的汉人社会研究 课后作业

第十章 结束语

-第十章 结束语

第五章 第一节 革命政权的建立对学术的影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