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健康与健康能力 >  9.阅读 >  9.3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返回《健康与健康能力》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资料文件与下载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性——人类共同的话题
性观念的演变
性科学的发展
性心理的发展特征
性角色的探究
性行为的剖析

     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和建设发展的基础。正确认识性和性的作用,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对人生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性健康的研究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缺陷并受到后人的质疑和批评,但它仍旧是性健康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两性性心理、性别角色以及性行为的相关知识是性健康的重要内容。

一 性——人类共同的话题

打开窗户说亮话:什么是性

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是性的结果和产物。长期以来,受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限制,人类对自身了解有限,在性的认知上,存在着把性归结为纯粹的“传宗接代”、“性肮脏”、“性耻辱”等错误的观念,这些无知和谬误的认识困扰着人类自身,甚至引发了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人间悲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性不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和人类得以繁衍种族的基础,它至少有三重属性,即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

1.性的生物性

从本质上说,性是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性现象。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两性第一、第二性征的差异,即生殖器官的不同、性激素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两性体态、声音的差异等一系列性现象。这些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遗传学、内分泌学、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差异。

2.性的心理性

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差别基础上的心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心理特征,以及成年后男女在气质、情感、性格、智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两性在智力的倾向性、情绪的表征性,以及兴趣的指向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3.性的社会性

我们常说的性别角色,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两性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性别差异引发的角色差异。它是社会按照人们性别的差异而赋予人们的社会行为模式。“男耕女织”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泾渭分明的性别角色界限日渐模糊,出现了两性角色“双性化”的趋势,即人们趋向于期望现代社会男女两性都能拥有传统两性角色所有的优良特质,如男性的刚强、女性的温柔等。

不能没有你:性的作用

如果没有性,人类就不复存在。性是人类的本能,其主要作用是繁衍后代、愉悦身心。

1.生殖作用:保证种族延续

性在两个生命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第三个新的生命。性是人类种族延续的桥梁和纽带。尽管“克隆技术”的出现减弱了性的作用,但性在人类繁衍过程中依然作用重大,担负着人类本身的再生产。恩格斯认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靠工业和农业,人的再生产则依赖于种族的繁衍,即性。没有性,就没有人的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就随之烟消云散。

2.愉悦作用:益于身心健康

性是爱与本能性的和谐统一。性爱有明显的健康效应。黑格尔曾经说过:“爱情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且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与另一个人达到统一。”健康的性生活能够满足人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快乐,增进身体健康。有研究表明,性生活有锻炼身体的效应,性生活能增加吸氧量,增加雄激素的分泌,提高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有保护前列腺和清除阴道杂菌的作用;性生活还能降低胆固醇,缓解疼痛,提高人的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减少皮肤病、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促进美容和减轻压力,使人保持年轻,并有助于男女双方的延年益寿。可见,正常而幸福的性生活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因为有了性,男女之间增添了许多精彩纷呈的难忘体会。也正是因为有了性,人类才得以繁衍至今,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但我们必须看到:性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理性的性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而放纵的性却能使人类坠入万丈深渊。因而,对性要理性认识、科学对待,切不可放纵张扬、肆意妄为。

二 性观念的演变

性观念是经过社会文化锻造的性心理,体现出特定社会文化对性问题的看法、态度。《中华性学辞典》对性观念的定义是:指对性的总的认识和看法,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文化的各种观点,以及恋爱观、婚姻观、性别角色认同等。

如同制造和使用工具一样,性观念的形成也是人类告别动物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产生了许多受不同的心理、文化制约的关于性的观念,如性感受、性道德等等。从性文化史角度来看,人类性观念经历了四次大的演变:

1.蒙昧时期的性神秘与性崇拜

人类最初对性的认识由神秘发展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性崇拜。人类早期的生殖器崇拜、性交崇拜、生殖崇拜源于对性的神秘感,世界各民族发展史上曾经普遍存在这样的文化历史现象。这种性崇拜,不是淫荡或色情泛滥,它反映着人类自身的种族繁衍。相对于此的另一个极端是性禁忌。人类最重要、最古老的性禁忌就是乱伦禁忌,即禁止血亲之间的性交。乱伦禁忌是随着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而不断变化的。

2.农耕时期的生殖道德观

在农业社会,性活动必须由婚姻来支配和制约,生殖是一切性活动的唯一目的,违背婚姻和生殖目的的性活动都被判定为不道德,不被社会接纳、允许和宽恕。

这种生殖道德观一经产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植于人类文化的血脉之中,一直延续数千年,直至进入现代工业社会。

3.禁欲与纵欲博弈期的性观念迷乱

人类在性压抑状态中走过了漫漫长路。在中国古代曾有过短暂的性观念相对开放的时期,但很快就被宋明理学家倡导的以禁欲主义为主体的性观念所替代,并延续至今。与此类似,西方曾有过性快乐主义的时代,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性快乐主义被斥为纵欲主义或淫荡世风,使西方性观念转向禁欲主义。

在20世纪60年代前,凡是受基督教或西方文明影响较大的地区与民族,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基督教式的禁欲主义性观念。这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影响深远的性文化现象。

4.西方性革命

17世纪以来西欧、北美建立的基督教新的性文化,尤其是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风尚及其与传统性观念、性伦理的激烈对抗,标志着西方的性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性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波及世界各地。

性革命带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保障男女自由交往,尊重女性的性权利,打击并防范强奸和性骚扰,普及性知识,提倡避孕与优生,防治性病及性功能障碍,保障老年人、伤残人以及弱智人的性生活权益等等。但这场革命也带来了相当负面的效应。

5.性健康的时代

20世纪80—90年代,人类曾经对艾滋病有过极度的恐惧,但是随着对艾滋病认识的不断深入,预防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恐惧感大为下降。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性学会的一个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提倡”性健康“。一系列相应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

几种主要的性观念

人类对性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性价值观念。对性本质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性本能论

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着“杂交”和“群交”的性生活,性交的目的只是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生育只是由此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正是对人类性本能的肯定。性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他认为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各种性的需要,性本能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之源,性本能的升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巨大的能源,如果性本能受到压抑则会导致人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在肯定了人类的性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却将对人类的性本质的研究局限于对人类的自然本质的研究,这是它的不足之处。

2.性生育论

到了原始社会中后期,人类逐渐认识到了性交与生育的联系,提出了反对乱伦等限制人类性行为的要求。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特别是奴隶社会的到来,人们将性行为和私有财产联系了起来。为了确保家族资产被自己的嫡系子孙继承,妇女变成了私有财产的一部分,只有“有名分”的妇女繁衍的后代才有继承家族财产的权利。欧洲基督教要求人们部分取消性生活,以及中国“从一而终”的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性活动的范围和对象的作用。

性生育论肯定了性的社会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但过于严格的性限制,压抑了人的创造力,甚至导致严重损害基本人权的严重后果。

3.性情爱论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享乐主义冲破了封建的、“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束缚,性活动中的精神心理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社会形成了性应该与情相统一,但不一定与婚姻相一致的观念。如文学家塑造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卡列尼娜,以及《红与黑》中的于连等人物形象就是例子。随着人们对性、爱、婚姻的理性认识,性情爱论成为许多国家涉及性关系的法律基础和立法原则。

性情爱论主张性、爱和婚姻三者的统一,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性、爱、婚姻三者的高度统一可能会带来高离婚率和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低质量的性、爱、婚姻生活可能会导致人性的压抑、扭曲或婚外性关系的发生。

4.性娱乐论

性娱乐论蕴含在上述三种观点中。在原始社会,人们把性交当做一种娱乐活动,并由此产生性舞蹈、性崇拜等。在原始社会末期,妇女被当做部落战争的战利品,成为胜利者性娱乐的工具。到了私有制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强化私有制,逐渐把性娱乐控制在婚姻和生育活动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性的生育作用被淡化,逐渐被视作个人的私生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大量的性行为是非生育行为;性行为既是一种生育行为,也是一种娱乐。

性娱乐论的优势在于对“人类心灵”的初步解放,在于把性自由交给个人自主决定,让性变成个人私生活。但它可能导致部分人成为性本能论者,把性行为降低到动物的层面。

5.性自我实现论

这一理论是综合上述各种观点发展而成,其历史使命在于提高整个人类的综合素质和性生活质量。性自我实现论是整个人类的自我实现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认人的性本能,承认生育的必要性,承认情爱的高尚性,承认性娱乐的正当性,但是它要求人们把性行为提高到人的自我实现的高度来“谋划”,从而完成性自我实现的历史使命,达到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提高人们性生活和整体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 性科学的发展

什么是性健康?弗洛伊德、霭理士等并没有对性健康的概念给予过多的阐释,而是对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重要的原则和方法,重点帮助人们理解性心理的过程。我国部分学者对性健康的理解为: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正常无疾病,性生理功能、性心理功能正常,并有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对性健康概念的认识应从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性与心理学的关系。性不但是生理现象,而且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研究、探索人类“性冲动”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是性健康的重要内容。但这种研究、探索的深度受到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物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次,性健康研究的范围包括性生理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心理健康与治疗。再次,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和相关问题,包括成长过程中关于性心理发育和性意识形成中的性别认同,青年期过程中关于恋爱的心理问题,中年期过程中的更年期心理问题和性衰老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老年期过程中的绝经与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另外,在性健康发展过程中,个体受到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预防、研究性心理的发展是性健康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人类性健康研究的历史发展

尽管人类对性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医学等的限制,人类对性健康的认识和研究走过了一段十分艰巨的路程。直到今天,性健康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间,很多科学工作者面对亲人的误解、社会的嘲弄甚至牢狱之灾,勇敢地对性健康进行不懈的探索和研究,为性健康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性科学的开端、“性学之父”与性心理学的创始人

1886年,克拉夫特·埃宾(奥地利精神病学家)所著《性心理病》出版,对性变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成为性健康的奠基性著作。1886年因此被视为现代性科学的开端。

德国医学家布洛赫在1906年首创“性学”一词,著有《性学手册大全》等书。布洛赫最早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性障碍的研究,为性教育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因而被称为“性学之父”。

英国医学家霭理士从1896年到1928年先后出版了巨著《性心理学研究》七大卷,收集了数百个性研究的实例,对正常人的性心理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描述,是最早系统收集这方面材料的研究者。霭理士被公认为性心理学的创始人。

2.性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性心理学研究阶段,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性变态、幼儿性欲、青春期的改变)阐述了性心理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影响作用及其活动规律,论证了性动力对潜意识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的观点。弗洛伊德的研究促使人类对性有了较为开明的态度,也使得性科学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认可。但是,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即性是人类一些活动的原动力的观点,不符合客观实际,遭到了普遍的反对。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性行为的描述阶段,代表人物是美国生物学家金赛。20世纪40年代前后,金赛和他的助手用了十年时间,对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区的人的性行为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调查,被调查者人数达1.7万。在此基础上出版的《人类男性性行为》(1948)和《人类女性性行为》(1953),对正常人的性生理反应及性行为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描述,开创了性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为性科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两部论著的结论完全依赖于被调查者的描述,缺乏实验研究的证据,其反映现实的客观程度受到质疑。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性反应的实验研究阶段,代表人物是美国妇产科专家马斯特斯和心理学家约翰逊这一对夫妇。在十一年时间里,经过大量实验室观察,采用多种现代化的实验技术,全面记录了382个女人和312个男人在性兴奋期间的生理变化。1966年出版《人类性反应》,提出了人类性反应的四阶段分期法,第一次详尽描述了在整个性反应过程中各个阶段男女生理指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马斯特斯夫妇又开始对性治疗进行研究和探索,创立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治疗方法,如他们对男性早泄的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由于他们对性心理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成为现代性医学的真正奠基者和当代性科学的权威。正是有了他们的贡献,使得人们对性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确立了性科学的地位。

性科学的本土化研究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性”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个讳莫如深的概念。长期的禁忌和神秘化,使得中国对性的研究走过了一个漫长而又迟缓的过程。

中国考古界发现的在腹下标有“△”——女性生殖器记号的陶制裸体孕妇塑像,说明了远古时期人类对女性及其生殖器的崇拜。后人在古籍中发现了许多记载了比较丰富的性活动的祭祀资料。古籍中除了记载祭祀媒神女娲的性交活动,也记载了祭祀天地山川祈年求雨时的性活动。如在《高唐赋》中就记载了宋玉对楚襄王讲述其父楚怀王与巫山女性活动之事。史料证明,男女交合是远古诸多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可见,中国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然而,对于性研究成果的总结,却始于黄帝时期。到了黄帝时期,出现了研究男性科学的天老、容城等人所著的《阴道》和玄女、素女所著的《玄女经》、《素女经》,分别侧重记载了男人和女人在性活动中的经验和体会。

立足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儒家性观念,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倡导和实施的意识形态,在承认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对中国两千年的性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男女有别,授受不亲”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男女两性交往的一个准则,在维护统治阶级统治需要的同时,遏制了人类的性意识和性活动。中国古代对性的研究更多的是医学领域的探索,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明初朱棣主编的《普济方》、陈司成的《毒疮秘录》,以及1982年吴阶平等编译的《性医学》等强调的都是性保健和性病治疗。

1941年潘光旦先生译注的《性心理学》(霭理士原著)可以说撕开了遮盖在性心理学研究天空的黑幕,成为近代中国性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刘达临致力于性学研究,并于1985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1994年成立的中国性学会标志着我国的性学研究和群众性的性健康教育已经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许多有志之士正积极致力于性心理和性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性教育和性心理咨询,加强性道德和性心理卫生的宣传工作,开展性功能障碍、性变态的矫治和性犯罪的预防。我们相信,中国本土化的性健康研究必将呈现新的局面。

四 性心理的发展特征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一个备受争议但不朽的理论

弗洛伊德早期认为人类有两大基本本能:1.性(欲)本能;2.自体生存本能,包括饮食本能、避险求安本能等,但从某种角度看,后者仍是为了繁殖后代而存在的。所以从生物学种族生存的长链看,性本能始终居于核心环节。后来他修改了原来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两大基本本能为:1.爱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自体生存本能;2.攻击与破坏本能。

弗洛伊德提出:各种原始本能的大本营居于本我,本我又是各种本能活动能量的源泉。他将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力比多,力比多可以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贯注、活动或转移。弗洛伊德认为爱及生存本能与攻击和破坏本能虽然是对立的,但二者既可以相互转化(如爱转化为恨),又可以结合在一起。当性欲本能与攻击本能结合后,如指向外界的性对象时则形成性虐待,如转而指向自身时则形成性受虐心理变态。

弗洛伊德根据力比多的投注和转移,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以下的理论阐述是弗洛伊德的代表性观点,是否能用现代科学完全证实,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1.口欲期(0—1岁)

这个阶段力比多贯注于口唇、口腔活动,婴儿从吮吸母乳中获得必要的营养的同时,也获得极大快感。婴儿吃饱奶后的甜蜜入睡,与成人性交获得性高潮后的入睡状态相似。婴儿不仅从吮吸乳汁中获得快感,并且对其他口唇、口腔活动也极感兴趣,他们经常从吹泡泡、咯咯发声、咀嚼东西等活动中取乐,还喜欢吮吸手指、把手头能拿到的东西放在嘴里。弗洛伊德认为在幼婴期性欲的表现主要是追求躯体方面所产生的快感,并无成人的性意识与交媾意愿,他称之为“自体性欲满足”。婴儿在口欲期的上述行为,是其追求自体性欲满足的表现,即口欲满足,意义在于建立母婴关系,获得安全感、信任及自信。

精神分析学认为,母乳喂养不仅为婴儿提供最佳营养,而且对婴儿的母爱需要与口欲的满足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是婴儿心理的健康发育所必需的。哺乳期的断奶一般以出生后10—12个月为宜,过早或过迟都可能对婴儿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在断奶问题上有三种偏差:(1)断奶过早使婴儿口欲不足,可能成为儿童贪食症与异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为成年后贪食、嗜饮(酒)与吸烟癖的心理根源。(2)断奶过迟或给婴儿长时间塞吸奶嘴,使其口欲过度满足,可能成为幼儿与青少年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呕吐的心理根源。(3)突然断奶是对婴儿口欲的突然剥夺,可能成为儿童与成人的“口欲攻击”,包括习惯性咬人、咬坏东西与口头攻击或习惯性秽语等的心理根源。

2.肛欲期(1—3岁)

这一阶段力比多下移贯注于肛门、直肠区的活动,是训练幼儿大小便习惯的时期。幼儿可从排便与控制大便潴留中获得快感,即肛欲满足。幼儿很感兴趣并时常玩弄自己排出的粪便。如果在这个时期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后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心理挫折,皆可能退行并固着于肛欲期。受挫者可能表现出以过分认真地守秩序、爱清洁,吝啬、节俭、爱钱,固执、不灵活和报复性强等为特征的“肛门性格”。临床上所见到的恋粪癖、灌肠癖、喜欢接受肛门性交的男被动同性恋者皆属于力比多固着于肛欲期的表现。

3.性蕾(俄狄浦斯)期(3—6、7岁)

这一阶段力比多转移贯注于幼儿尚未发育的生殖器(阴茎或阴蒂),他们通过玩弄阴茎或刺激阴蒂(如夹腿摩擦或触碰椅脚)而获得快感。幼儿期这种行为与成人手淫性质不同,因为他们既无成人的性意识与性交意愿,也无成人的性生理反应(如射精),不过是一种性游戏而已,因此不应进行过于严苛的责备,否则易因此造成心灵创伤,可能对性产生罪恶或恐惧感,导致成年后性功能障碍。一般通过适当的教育或转移孩子们的兴趣,即可消除此类行为。

弗洛伊德认为,性蕾期早期力比多主要贯注于自体的各部位获得肉体快感,称为“自体性欲满足”或“原始性自恋”。在此之后,儿童的力比多转移贯注于外界对象,他“恋”的目标首先是家庭内的异性亲长。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又名子恋母(仇父)情结。该名称源自著名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俄狄浦斯原是底比斯国王与年轻皇后柔卡斯塔的儿子,他出生后国王获得神谕,说王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因此国王命人将其抛弃于山野。王子被牧羊者救去,并献给无子的邻国国王。该国国王视其如己生,抚养成人,并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俄狄浦斯在受命前又获神谕,内容同前,因此他在惶恐中出逃,途中偶遇其生父,发生冲突,在互不相识情况下将之杀死。后来又除掉底比斯境内的恶魔,被底比斯人民拥戴为新国王,娶其生母为妻,生下二女。后来底比斯连遭天灾,俄狄浦斯调查后发现弑父娶母的神谕已在自己身上成为现实。王后在羞愤中自杀,俄狄浦斯则自感罪恶深重,自残双目后携两女流亡他乡。

弗洛伊德将“子恋母情结”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并将“女恋父”情结命名为“伊莱克拉特情结”,亦称“女俄狄浦斯情结”。他认为在儿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这种情结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被压抑于潜意识内,以后不但可表现为乱伦,而且还可能成为各类精神疾病(包括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与内源性抑郁症)的心理根源。中国学者认为,反向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母恋子情结”或称“柔卡斯塔情结”)是导致婆媳不和的心理根源之一。婆婆潜意识中要独占儿子的爱,是导致“孔雀东南飞”这类悲剧的主要原因。

4.潜伏期(约6、7至11、12岁)

在此阶段,儿童解决了俄狄浦斯情结后,性心理比较平静,没有前三个时期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有的学者认为可能出现一种类似“同性恋”的现象:男孩喜欢与男孩做伴,从事某些比较剧烈与冒险的游戏,如模仿战士战斗等;而女孩则喜欢与其他女孩从事跳舞、跳橡皮筋、过家家等温和的游戏。虽然这种“假性同性恋”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识与欲念,但是在今后性心理发展遇到挫折时,心理退行到该阶段也可能构成同性恋心理根源的组成部分。

5.青春期及以后阶段

青春期一般始于11—13岁,其生理标志为男子梦遗或手淫,女子则为月经初潮。由于躯体、内分泌系统的迅猛发展,第二性征也日益明显。青春期男女的躯体日趋发育成熟,逐步建立起与家庭以外的亲密客体关系,逐步完成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同化及适应,最终形成人格。此时青少年的性心理也有迅猛的发展,青少年对异性感到吸引,产生朦胧与不甚明确的情意。这就是异性恋的开始。但此时他们还缺乏社会经验,理智发展不足,此时虽然他们的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但整体心理水平还较幼稚,意志亦较薄弱,易受外界不良诱惑而导致性罪错,因此被视为“青春期危机”。

弗洛伊德认为,性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力比多集中于与异性性器的结合,此阶段称为“性器欲期”或“生殖欲期”,此之前则称为“前生殖欲期”。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他所虚构的精神机制推论得来,并因其生物本能论和“唯性欲主义”受到后人的猛烈抨击,但后人对性心理的认识和研究正是基于他的理论,没有人能否定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的不朽地位和作用。

五 性角色的探究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不同的遗传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要求的社会人。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会产生不同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的发展与形成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性别角色有其相应的一套行为规范,它是该社会对特定个体的角色期望。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最终表现出性别角色规范行为,即按照适合自己性别规范的行为方式来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并用这一套行为方式来期望和评价他人。

个体的性别角色经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要求社会对新生婴儿按性别进行养育。怀孕期间,准父母常常会推测胎儿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赋予不同的期望。当某一个个体被划分为一定的性别角色,便规定了他社会化的方向。婴儿出生以后,父母通过衣着打扮、房间布置、取名等活动,把男女婴儿区分开来。两三岁的幼儿,通过观察父母不同的服装和行为,对男性和女性的外表和性别角色开始有所认识。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和长辈给不同性别的子女购买不同的服装和玩具,对男孩的顽皮和淘气采取理解、容忍的态度,而对女孩的安静文雅则予以认可和称赞。在父母的引导下,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意识,其行为逐渐向相应的性别角色转化。入学以后,图书和电视对儿童性别角色的意识将进一步发挥影响。在儿童的动画世界里,英雄几乎都是男性,是强者;女性往往是乖巧善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青春期男女区别更明显,恰当的性别角色表现比儿童期更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开始接受社会对不同性别个体的角色要求,逐步承担起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所要求的不同角色。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形态里,男女分工明显,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性别角色,并得以延续和发展至今。在原始社会,男性狩猎作战,女性采集和养育子女。在农业社会,则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封建社会,人们广为称道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行为模式,即男人要闯荡天下、志在四方,女人受到礼教的约束,活动大多限制在家庭内,要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资本主义社会的女性逐渐抛头露面,开始参与较多的社会活动。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是男性应豪放粗犷、敢于竞争,有事业心、进取心和独立性,即具有“男性气质”;女性则应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温柔体贴、文雅娴静,即具有“女性气质”。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人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性别的要求越来越不明显,逐渐出现了两性性格特征整合的现象,“双性化”的概念和现象逐渐被人们接受、认可。一些传统由男人独占鳌头的领域,如军人、特警、宇航员、足球运动员等职业,已经有女性涉足。相应地,如保育员、幼儿教师、护理工作等职业,也有越来越多的男人加入。

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对于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特质的认同度较高。男性的肯定特质是:攻击性与独立性强;情绪稳定而不外露;不易受外界影响;临危不惧;具有积极性与竞争性;直率;知识广博;情感不易受伤害;果断;从不哭闹;自信;有领导欲望;大度;抱负宏大;理智,等等。女性的肯定特质是:做事得体;温柔并善于表达温柔;对别人的感情十分敏感;爱打扮;爱整洁;文静;强烈的安全需要;喜爱艺术与文学,等等。另一项研究显示:男性最不应该具有的特征是斤斤计较、目光短浅、欺软怕硬、优柔寡断、自卑;女性最不应该具有的特征是见钱眼开、依赖性强、斤斤计较、自卑、挥霍。

在传统的观念里,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鲜明的性别角色。凡其行为模式与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致,便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赞许;若被别人冠以“男不男,女不女”的帽子,那么一定会遭到周围人群的另眼相看、冷讽热嘲或排斥。

在现实生活中,对不同性别角色而言,许多行为是两性共有的,只有少数行为具有特异性。只有少数人表现出纯粹的男性或女性行为特征,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异性特征。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通过研究发现,性别角色双性化的人在性别角色心理特征上,往往兼具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个方面的优势。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过于单一性别角色化的男孩、女孩,不仅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较为片面,而且智商和情商都比较低,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要么不知所措,要么一意孤行,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男孩、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和谐发展,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融洽友好。追踪研究表明,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个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里更多地占据优势地位。但是,有中国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中国文化是“女性文化和反思文化”的假设,即在中国文化中,女性文化性别角色的个体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最高,而且只要男性化分数较高,其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一定偏低。

六 性行为的剖析

有些人认为性行为仅是两性性器官的结合,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性行为并不只意味着性交,观看异性的容姿、裸体,接吻、手淫、阅读色情小说、观看色情表演等等,都是道道地地的性行为。性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目的性性行为,这就是性交。性交是性行为的直接目的和最高体现。一般说来,人们在性交以后,就满足了性的需求。

2.过程性性行为,这是性交前的准备行为。如接吻、爱抚等,这些动作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性欲,实行性交。性交后还要通过这样一些动作,使性欲逐渐消退,这也属于过程性性行为。

3.边缘性性行为。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爱慕,或者是爱慕之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为了性交。边缘性性行为有时很隐晦,例如表现为眉目传情,表现为一个眼神、一丝微笑,这眼神、这微笑有时只有两个人有所感觉、心领神会,其他人是无从得知的。“君家住何处?妾家住横塘。停舟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表面上是很一般的诗句,但是意在言外,流露出女子对男子的绵绵情意,这也是边缘性性行为。至于拥抱、亲吻,是过程性性行为还是边缘性性行为,要视其目的区别对待。当然,如某些西方国家,把拥抱、亲吻作为一般见面的礼仪,那就同性行为完全无关了。

那么,这三种性行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过程性性行为是目的性性行为的必要准备,它和目的性性行为密切相关,夫妻性生活是否和谐,过程性性行为是否得当至关重要。目的性性行为是过程性性行为的延伸和发展。目的性性行为时间很短促,所以不仅在这以前要有过程性性行为作准备来激发性行为,而且在这以后还要以过程性性行为作为辅助与补充。人的目的性性行为必须和过程性性行为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人类性行为与动物性行为的区别之处。至于边缘性性行为,那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状态分不开,所以边缘性性行为要掌握火候、张驰有度,该含蓄时含蓄些,该热烈时则热烈些,这是边缘性性行为和目的性性行为、过程性性行为有很大不同的地方。

人类性行为的唤起与反应

在非人类的动物中,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性激素)决定的,其主要动机就是繁殖后代。性激素的分泌对某些动物性行为的调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人类性行为却作用甚微。对人类而言,雌激素对控制女性排卵和月经周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雄性激素对男性性唤起和性能力非常重要,但男人在正常范围内激素水平的个体差异与性生活的次数、质量和性能力并无关联。

美国妇产科专家马斯特斯和心理学家约翰逊夫妇借助现代化的实验技术,通过在实验条件下直接观察和记录进行中的人类性行为所产生的生理改变,探索了性以及个体是如何反应和进行性行为的。他们从研究中得出了四个最重要的结论:(1)男女两性有相似的性反应形式;(2)尽管性反应周期的时相在两性中是相似的,但女性变化更多且往往反应更慢,而保持性唤醒的时间更长;(3)在相同的时间里,许多女性能有多次的性高潮,而男性却很少如此;(4)阴茎的大小一般与性能力无关。

通过研究,他们将人类的性反应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兴奋期、平台期、高潮期和消退期,各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生理表现。(1)在兴奋期,盆腔区域血管扩张、血流增加。阴茎会变大挺立,阴蒂会膨胀;睾丸和阴道会出现充血;身体产生潮红或性反应的红晕。(2)在平台期,心跳、呼吸和血压都有快速的增加,全身的性腺分泌以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肌肉紧张也快速增加。阴道润滑增强,乳房膨胀。(3)在高潮期,两性都在性紧张的释放中得到一种强烈的快感。性高潮时,生殖器官区域会发生周期约0.8秒的有节奏的收缩,这是性高潮的标志。此时,男性和女性的呼吸和血压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心率加倍。颤动的收缩导致男性的射精。(4)在消退期,血压渐低,心率渐缓,呼吸渐平稳,身体逐渐恢复到兴奋前的正常状态。多数男性在一次性高潮后会进入一个绝对不应期(持续时间为几分钟到几小时),而许多女性会处于持续唤起的状态,能够非常快速而连续地获得多次高潮。

性规范——人与动物的区别

性规范是人类从社会中习得的性反应的内容,包括这样一些规定:该做什么;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和谁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一个人的性规范不仅包括从他(她)自身的角度出发哪些情节是合适的,还包括他(她)对性伙伴的期待。无规范的性行为,会消耗人们本可以用于创造生产力的精力,会侵害人的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使人类性行为无异于动物性行为。因此,尽管在具体内容、严格程度、人性化程度上存在差异,不同的社会都对性行为有所规范和制约。

人类性行为的标准

人类性行为规范,一般建立在四个主要标准之上:

(1)统计学标准。如某种性行为的普遍程度和发生频率。当然不普遍的性行为也不一定就是不科学的,但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认可,也是一种性文化的表现。

(2)医学标准。如某种性行为是否健康。从这方面说,性混乱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性病、艾滋病蔓延的主要渠道。无度的性行为和经期性交都是伤害身体的。

(3)道德标准。即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如人的羞耻感、自尊心以及是否侵害别人的权益、破坏别人的家庭、影响社会的稳定等等。

(4)法律标准。即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早婚(比国家规定结婚的年龄小)就是不合法的。再如,与幼女发生性行为(小于14岁)、乱伦、强奸、轮奸等都是违反国家法律的。

在现实的多元化社会中,对性行为的规范面临很多的困难。如对统计均值的部分曲解源自无知,而有些曲解却是故意的。人们有关性的医学判断经常缺少科学依据,认为手淫危害健康就是一个例子;有的时候,道德标准受传统和当权者的好恶左右;载入法典的法规和法令可能是模棱两可的健康宣言和道德结论等等。

人类性行为的羞耻感和自尊心

人类社会形成的性行为规范,进入社会成员的内心后,就成了自制力的源泉。大多数人避免进行社会禁止的性行为,并不是源于统计数字的含义,也不是因为对疾病和法律的恐惧,而仅仅是他们感到那样做会使自己感到耻辱、罪恶,丧失自尊或声誉扫地。道德对性行为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基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经验或习得。

罪恶感是一种在童年阶段发展起来的心理机制。在不同程度上,我们都建立了对违背心目中正统的道德箴言会感到罪恶的特定能力。罪恶感使人质疑自身的完美和价值,令人痛苦。程度较轻的罪恶感只是对良心的轻轻扣击,严重的罪恶感会导致一些人产生自戕行为甚至走向毁灭。

羞耻感就是一种与罪恶感相关联的情感。羞耻感是指在重要人物眼里或公共舆论面前困窘不堪或觉得颜面无存的情绪感受。性问题造成的羞耻感有两种形式:一种与身体的表现有关,如身体被异性窥视、生殖器的暴露或是其他引起同样羞耻感的行为。另一种情形是,当羞耻感是由受责备的不当性行为引起时,它更像是罪恶感。

罪恶感和羞耻感常常在不当性行为发生后产生。但它们也可能在性行为发生前发挥作用,有效扼杀违禁的性愿望,阻止不道德性行为和性犯罪的发生。

自尊心是人特有的心理需求,面对违禁性行为,一个没有罪恶感和羞耻感的人是没有自尊心的,往往被看做一个会直立行走的动物而已。

维护人的羞耻感和自尊心是性道德的核心。

从约会强暴看男女两性的性规范冲突

约会强暴是指个体被熟人强迫进行性行为的情况。在一项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中,341名女生向研究者提供了关于她们遭受性侵犯的信息:大约78%的女生曾经是某种形式的性侵犯的受害者;大约15%的女生经历过一次约会强暴。

约会强暴的研究揭示,就象征性抵抗而言,很少有女性报告说有象征性抵抗,但大约有60%的男人说他们至少经历过一次象征性抵抗。在谁应对约会强暴负责这个问题上,男生往往会责怪那些受害者,而女生很少这样。研究指出,男人相信象征性抵抗并不表示女人真正痛苦而只是性游戏的一部分。对男人而言,重要的是要了解女人很少报告说她们要玩这种男人心目中的性游戏,抵抗是真正存在的。

下一节:第二讲 儿童期的性健康

返回《健康与健康能力》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健康与健康能力课程列表:

1.健康与健康能力

-1.1健康的概念

--教学目标

--健康的概念

-1.1健康的概念--作业

-1.2 健康与疾病

--教学目标

--健康与疾病

-1.2 健康与疾病--作业

-1.3 健康与亚健康

--教学目标

--健康与亚健康

-1.3 健康与亚健康--作业

-1.4 预防的概念

--教学目标

--预防的概念

-1.4 预防的概念--作业

-1.5 健康行为

--教学目标

--健康行为

-1.5 健康行为--作业

2.合理膳食与健康促进

-2.1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

-2.1合理营养--作业

-2.2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

-2.2合理膳食--作业

-2.3世界膳食结构模式

--世界膳食结构模式

-2.3世界膳食结构模式--作业

-2.4我国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2.4我国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作业

-2.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2.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作业

-2.6平衡膳食宝塔

--平衡膳食宝塔

-2.6平衡膳食宝塔--作业

3.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3.1慢性病概念和特征

--教学目标

--慢性病概念和特征

-3.1慢性病概念和特征--作业

-3.2 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目标

--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

-3.2 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作业

-3.3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教学目标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2)

-3.3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作业

-3.4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

--教学目标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

-3.4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作业

-3.5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

--教学目标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1)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2)

-3.5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作业

-3.6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

--教学目标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

-3.6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作业

-3.7 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

4.心理就医与心理应激能力

-4.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4.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作业

-4.2 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

-4.2 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作业

-4.3 什么是心理问题

--教学目标

--什么是心理问题

-4.3 什么是心理问题--作业

-4.4 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4.4 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作业

-4.5 心理障碍的心理学因素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心理学因素

-4.5 心理障碍的心理学因素--作业

-4.6 心理障碍的社会学因素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社会学因素

-4.6 心理障碍的社会学因素--作业

-4.7 综合病因模式与精神障碍机制

--教学目标

--综合病因模式与精神障碍机制

-4.7 综合病因模式与精神障碍机制--作业

-4.8 心理健康维护

--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维护

-4.8 心理健康维护--作业

-4.9 心理问题者如何求助

--教学目标

--心理问题者如何求助

-4.9 心理问题者如何求助--作业

-4.10 精神障碍者如何就医

--教学目标

--精神障碍者如何就医

-4.10 精神障碍者如何就医--作业

-4.11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

5.红色警戒信号——便血的认识

-5.1便血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目标

--便血的定义和特点

-5.1便血的定义和特点--作业

-5.2常见的便血疾病

--教学目标

--常见的便血疾病

-5.2常见的便血疾病--作业

-5.3常用的检查方法

--教学目标

--常用的检查方法

-5.3常用的检查方法--作业

-5.4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痔

--教学目标

--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痔

-5.4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痔--作业

-5.5痔的非手术治疗与预防

--教学目标

--痔的非手术治疗与预防

-5.5痔的非手术治疗与预防--作业

-5.6痔的手术治疗

--教学目标

--痔的手术治疗

-5.6痔的手术治疗--作业

-5.7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肛裂

--教学目标

--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肛裂

-5.7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肛裂--作业

-5.8肛裂的治疗与预防

--教学目标

--肛裂的治疗与预防

-5.8肛裂的治疗与预防--作业

-5.9直肠癌的诊断

--教学目标

--直肠癌的诊断

-5.9直肠癌的诊断--作业

-5.10直肠癌的治疗

--教学目标

--直肠癌的治疗

-5.10直肠癌的治疗--作业

6.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6.1牙齿及其疾病

--教学目标

--牙齿及其疾病

-6.1牙齿及其疾病--作业

-6.2牙周组织及其疾病

--教学目标

--牙周组织及其疾病

-6.2牙周组织及其疾病--作业

-6.3牙周病发生机制

--教学目标

--牙周病发生机制

-6.3牙周病发生机制--作业

-6.4牙周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结局

--教学目标

--牙周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结局

-6.4牙周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结局--作业

-6.5如何应对牙周病,治疗效果如何?

--教学目标

--如何应对牙周病,治疗效果如何?

-6.5如何应对牙周病,治疗效果如何?--作业

-6.6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教学目标

--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6.6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作业

7.妇科炎症与女性健康

-7.1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说明

--基础知识

-7.2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

-7.3外阴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外阴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7.4阴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阴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1)

--阴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2)

-7.5宫颈炎

--宫颈炎

-7.6上生殖道炎症

--上生殖道炎症

-7.7强调妇科炎症的诊断要点

--强调妇科炎症的诊断要点

-7.8妇科炎症的治疗要点

--妇科炎症的治疗要点

-7.9妇科炎症的预防

--妇科炎症的预防

8.食源性寄生虫病

-8.1食源性寄生虫的概念与种类

--教学目标

--食源性寄生虫的概念与种类

-8.1食源性寄生虫的概念与种类--作业

-8.2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教学目标

--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1)

--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2)

-8.2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作业

-8.3水生植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教学目标

--水生植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8.3水生植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作业

-8.4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

--教学目标

--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1)

--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2)

--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3)

-8.4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作业

9.阅读

-9.1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阅读要求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9.2 前 言

--前 言

-9.3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9.4 第二讲 儿童期的性健康

--第二讲 儿童期的性健康

-9.5 第三讲 青春期的性健康

--第三讲 青春期的性健康

-9.6 第四讲 青年性健康

--第四讲 青年性健康

-9.7 第五讲 人类的自慰行为

--第五讲 人类的自慰行为

-9.8 第六讲 婚姻期性健康

--第六讲 婚姻期性健康

-9.9 第七讲 人类性反应的研究

--第七讲 人类性反应的研究

-9.10 第八讲 老年性健康

--第八讲 老年性健康

-9.11 第九讲 浅谈性功能障碍

--第九讲 浅谈性功能障碍

-9.12 第十讲 人类的性心理障碍

--第十讲 人类的性心理障碍

-9.13 第十一讲 说说同性恋现象

--第十一讲 说说同性恋现象

-9.14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9.15 第十三讲 关于性骚扰问题

--第十三讲 关于性骚扰问题

-9.16 第十四讲 浅谈性病

--第十四讲 浅谈性病

-9.17 第十五讲 浅议性道德

--第十五讲 浅议性道德

-9.1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