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健康与健康能力 >  9.阅读 >  9.14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返回《健康与健康能力》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资料文件与下载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性细胞的发育

胚胎的形成

避孕知识

新婚期间宜采用的避孕方法

已有子女的夫妇应采用的避孕方法

不宜服用避孕药的人群

人口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世界人口只有2亿;到1999年10月12日,全世界人口已达60个亿。其中,我国的人口占全球的1/5强。人口如此迅速增长,无疑会导致各种资源的紧张,造成地球环境生态平衡的破环。我国政府在1982年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0多年来,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应用上,均取得控制人口的有效成绩。下面就来介绍一些人类生殖与避孕的基本知识。

一 性细胞的发育

性细胞是指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有性生殖的基本前提就是精子发生和卵子发生。分别叙述如下。

精子产生于睾丸内的曲精细管,它是由精原细胞A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精原细胞A逐渐成熟,转变为精原细胞B,进而生长为初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便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形态改变形成成熟的精子,这一系列连续的分子发育过程即为精子发生。在性成熟后的男性体内,从精原细胞分化成为精子大约需要近3个月。而精细胞的繁殖,从男性青春期开始到死亡为止,贯穿于男性的大半生。在精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受到温度、放射线、药物、体内激素、炎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卵细胞的发育过程与精子不尽相同。卵巢中的原生生殖细胞在胚胎期就已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卵原细胞,大约在胎儿形成的第4个月,开始第一次减数分裂。在胎儿发育到第7个月时,大部分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到青春期排卵以前,初级卵母细胞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在排卵前的36—48小时,卵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才真正完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为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很小的第一极体,第一极体后来退化。次级卵母细胞若未能受精,则自行退化吸收;若受精,则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成熟的卵子(即受精卵)和一个第二极体。这个复杂的过程称为卵子发生。

在女性的一生中,卵母细胞呈现年龄性递减。女孩长大到青春期后,大约每28天,卵巢中有一个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形成卵子释放出来。大多数卵母细胞在卵子发生的过程中自行退化并被身体吸收。实际上,女性一生中所排出的卵,能真正存活、有机会受孕的只有25个左右。

二 胚胎的形成

精子和卵子结合后成为受精卵。受精卵一面分裂,一面运行。开始受精的部位为输卵管的壶腹部,在壶腹部停留大约1天后进入峡部,在峡部约停留2天。受精卵形成的第3天就变为桑椹胚,约在第4天从输卵管峡部进入子宫,然后成为囊胚,植入子宫内膜。

从囊胚期植入子宫内膜到胎儿诞生,经历了一系列发育阶段。胚胎发育的第1周为囊胚期,第2周为二胚层期,第3周为三胚层期,第4周为体节期,第5—8周为胚胎完成期。从第3个月开始,胎儿已具有人形,第3—10个月为胎儿期。3个月的胎儿,外生殖器已开始发育,性别亦可辨认,各个主要器官的始基也开始形成。此时若受到某些病毒感染或过量的放射线刺激,会影响胎儿某些器官的发育而致畸形。第6个月已成婴儿形。第7个月男婴的睾丸开始向阴囊下降,女婴大阴唇已发育。7个月时早产的婴儿,在精心护理下已可发育长大。在第10个月,胎儿足月,体形丰满,一个小生命就这样来到人世间。

三 避孕知识

我们知道受孕是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精子在睾丸内生成,经过漫长的输精管道和女性生殖道,在输卵管与卵巢产生的卵子会合受精,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而发育成胎儿。通过药物、机械等手段阻断生殖过程的某个或几个环节,就可以达到阻止受精或中止胎儿发育的目的。

抗排卵

在正常情况下,妇女卵巢每月排卵一次,而且一般只排一个卵子,两侧卵巢交替进行,每次排卵在下次月经前的第14天左右。卵巢这种周期性变化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作用进行。目前采用的抗排卵措施是通过药物对下丘脑、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而抑制卵巢排卵。临床上使用多年的含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型避孕药,如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等,都是利用抗排卵原理研制成功的。

抗生精

精子由睾丸生成,在附睾中成熟。睾丸生精功能是受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控制的。睾丸在生精过程中同时分泌雄激素。雄激素和由其转化而成的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有负反馈抑制作用。

根据这一原理,临床上给男性使用较大剂量的雄激素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分泌,达到阻止睾丸生精的目的,但是单用雄激素效果往往不理想,所以又附加了孕激素。以前世界上曾试用的男用避孕药是长效乙酸甲孕酮合并庚酸睾酮。另外,科学家人工合成了下丘脑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叫做LHRH激动剂它可以抑制垂体激素的分泌。临床实验证明,长期给健康男性注射LHRH激动剂可以阻碍生精,关键的问题是,它同时抑制了雄激素的分泌,还得同时补充雄激素来维持性功能。

还可以利用药物或物理因子,直接抑制精子生成。曾经轰动国内外的男性避孕药乙酸棉酚主要作用在睾丸生精上皮,抑制精子生成,只是由于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一直未能在临床上大规模使用。雷公藤是另一种正在研究中的抗生精药物。在物理避孕方面,人们曾使用温热避孕、超声避孕和微波避孕等方法,均达到程度不同的抗生精效果。

精子生成后要进入附睾内停留3周左右,以获得运动和受精能力。干扰精子在附睾中成熟是一种理想的避孕方法。目前发现的具有这种作用的药物尚不多,α-氯代甘油效果明显,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且毒性较大,尚不能在临床上使用。

抗受精

凡是阻止精卵相遇,使精子失去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和能力乃至杀灭精子,均称为抗受精。抗受精有以下几种方法:

1.杀精。同房前在阴道内使用杀精药杀灭精子,使卵子无从受精。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杀精药有避孕栓剂、避孕胶冻、避孕片、外用避孕药膜等,其中主要的药物成分有壬苯醇醚、烷苯醇醚等。

2.增加宫颈黏液黏稠度。通过口服或局部使用单纯孕激素,改变宫颈粘液性质,使之变稠,阻碍精子通过宫颈,使卵子失去受精机会。如各种探亲避孕药、阴道避孕环等均有此作用。

3.精子和卵子透明带抗体。利用特异性抗体封闭精子或卵子的透明带,阻止精卵结合,目前尚在研究之中。因为透明带抗原与卵巢有交叉反应,所以透明带抗体研究的前景不乐观。

4.阻断精卵运动通道。临床应用这一原理的避孕方法有:阴道隔膜、避孕套、体外排精法、尿道压迫避孕法、各种男性和女性绝育术等。避孕套也称为“安全套”,现已成为实际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简便易行。虽然有一定的失败率,总体而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避孕方法。

抗着床

阻止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生长的节育措施称为抗着床。受精96小时后受精卵变成胚泡,再经过3—4天胚泡开始着床。着床的关键在于胚泡的发育和子宫内膜环境以及某些激素水平,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等。因此,从胚泡、子宫内膜和黄体等方面着手,破坏或干扰受精卵着床过程任一环节,便可达到抗着床的目的。

1.改变输卵管蠕动力。受精卵进入宫腔要靠输卵管蠕动传送,而输卵管蠕动是受神经、前列腺素和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及孕酮共同调节的。临床上某些探亲药,如上海探亲片Ⅰ号(甲地孕酮探亲片)及53号探亲药均有加速卵子运行的作用,使卵子过早进入宫腔而被排出体外。

2.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子宫内膜发育程度以及宫腔液成分(主要是子宫球蛋白等)对胚泡发育、着床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改变子宫内膜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宫腔液成分,控制子宫球蛋白的分泌或干扰蜕膜的功能,均可阻碍受精卵着床。临床上应用的宫内节育器、阴道避孕环和探亲避孕药等,均是据此设计的。

抗早孕

凡能使已着床的胚泡或胚胎从子宫腔排出的措施称为抗早孕。目前抗早孕的方法可分为两类:

1.手术。采用以负压吸引为主的人工流产的方法仍然是目前抗早孕的主要措施之一。

2.药物。采用药物催经止孕是抗早孕的又一途径。目前国产的抗早孕药物有前列腺素、天花粉蛋白手芫花萜等制剂,其作用机理是:杀伤胚泡或胚胎,降低母体内性激素水平,引起蜕膜变性、坏死,诱发子宫收缩而将胚胎逐出体外。

抗发育

中断胎儿在宫腔内发育并使其与附属物一起排出体外,称为抗发育或中断妊娠。目前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通过手术方法吸出或刮出胎儿,如负压吸引术、钳刮术等。

2.直接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流产,如水囊引产、前列腺素引产。

3.使用药物使胎儿附属物发生病理改变,致使蜕膜组织合成与释放的前列腺素增加,从而引起宫缩,导致流产。临床上应用的中期妊娠引产药物有芫花、甘遂及利凡诺等。

四 新婚期间宜采用的避孕方法

近年来,随着婚龄的放宽和生活的安定,青年们结婚的年龄普遍推后。有些年轻人为了参加业余学习和追求事业上的进取,或者为了其他考虑,往往不愿意婚后马上生儿育女。那么,到底哪种方法最适合于新婚后避孕的要求呢?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采用避孕套最好;其二,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更合适。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利弊。

对于任何避孕方法的要求不外乎两条:一是要可靠,二是要安全。

主张服用低剂量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医生认为,新婚期间女方阴道较紧,避孕套容易脱落。加上新婚期间性中枢兴奋性很高,性交频繁,用避孕套会带来不便。不如让女方服用短效药或探亲避孕药,待双方性生活趋于稳定、有规律后,再换用避孕套。短期服用激素类避孕药,只要停药后不马上怀孕,比如间隔半年后再怀孕,就不会对小孩有影响。但服药期不要长于2—3个月。

主张采用避孕套的医生认为,其优点是从根本上排除了激素类避孕药的副作用。至于阴道较紧的问题,可以考虑配合使用避孕药膏的办法来解决,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避孕效果,增加了润滑程度,克服了容易脱落的危险。看来,采用避孕套来避孕更理想,只是需要正确使用才能保证避孕效果。

总之,以上两种方法都可考虑。对于新婚的女性,不建议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因为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也不适合采用安全期避孕,因为不大可靠。

待会阴及阴道松弛后,可改用避孕药膜或阴道隔膜加避孕药膏,也可坚持使用避孕套。

五 已有子女的夫妇应采用的避孕方法

当前,我国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子女。这样,生育后避孕就是一个长期必须认真考虑的任务。一个育龄妇女从初产到绝经期的二十多年内都必须采取科学的、合理的方法进行避孕或绝育。生育后避孕比新婚期避孕的顾虑要少得多,所以可供选择的方法也较多,选用时必须因人、因时、慎重考虑。

有了一个子女后,应考虑采取一种比较长期的方法。比较理想的是由女方采用宫内节育器。但如果女方行经过频、血量偏多、痛经和经前期紧张,则不宜采用宫内节育器。这时,应选用甾体激素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不仅能避孕,还对上述疾病有减缓症状的作用。但患有肝、肾、高血压病者,应禁用甾体避孕药。另外,女方长期服用抗结核药利福平、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广谱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等均可能诱导肝脏的药物代谢酶增多,从而加快巢体避孕药的代谢,容易造成避孕失败。

根据以上情况,如果女方不适宜使用宫内节育器或不适宜服用甾体避孕药,或因患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时,应由男方担起节育的责任,这时避孕套又成了避孕的首选措施。

如果女方在分娩时进行过剖腹产,或者女方已服用甾体药数年需更换方法,或者在哺乳期(因带环易脱落,服甾体药又易影响婴儿哺乳)等情况下,则应以避孕套作为首选措施。当然,使用外用杀精剂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药膜、药膏等。

可供选择的另一种男用节育措施就是输精管绝育的节育方法,包括结扎术、精堵术和栓堵术,后两种方法是我国首创的,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前两种都是一劳永逸的理想方法,但一旦施行手术之后则难以恢复。虽然显微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复通成功率有较大提高,但复通不能保证复孕。

根据输精管结扎术复通复孕率仍较低的情况,实行结扎术要特别慎重。通常,我们鼓励先采用其他方法避孕。如果孩子已经七八岁,智力和身体发育都很好,父母可以重新考虑进行绝育手术。至于因子女有遗传性疾病倾向或女方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再次生育时,则以采用绝育为宜。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已经超生或已生育二胎的夫妇,最好选择男性绝育术作为永久性避孕措施。

六 不宜服用避孕药的人群

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种药物的药效,而又尽量减少其副反应及危害,就必须掌握正确的用药原则。因此,在服用避孕药时,首先应考虑它的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考虑每位女性的药代动力学的生物学差异,即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如何。服用避孕药合适与否的标准是什么?有人提出以子宫出血作为“生物检测的阈值”:若能维持正常周期性出血则为适宜,如造成不规则出血则为不适宜。其次还应注意监测近期的高危因素,包括血压变化,特别是头痛。再次是遵从服用避孕药的年龄限制。

根据1980年代以来避孕药研究的成果,医学界提出了有关避孕药使用年龄限制的新见解,即如检查妇女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则可以常规地连续服用短效避孕药直到45岁左右。这些妇女往往不愿停药,因为她们服药后的自我感觉良好。

至于长效避孕药,新婚妇女不宜使用,35岁以上妇女应慎用,40岁以上妇女则不应再使用。

下一节:第十三讲 关于性骚扰问题

返回《健康与健康能力》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健康与健康能力课程列表:

1.健康与健康能力

-1.1健康的概念

--教学目标

--健康的概念

-1.1健康的概念--作业

-1.2 健康与疾病

--教学目标

--健康与疾病

-1.2 健康与疾病--作业

-1.3 健康与亚健康

--教学目标

--健康与亚健康

-1.3 健康与亚健康--作业

-1.4 预防的概念

--教学目标

--预防的概念

-1.4 预防的概念--作业

-1.5 健康行为

--教学目标

--健康行为

-1.5 健康行为--作业

2.合理膳食与健康促进

-2.1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

-2.1合理营养--作业

-2.2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

-2.2合理膳食--作业

-2.3世界膳食结构模式

--世界膳食结构模式

-2.3世界膳食结构模式--作业

-2.4我国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2.4我国膳食结构及存在的问题--作业

-2.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

-2.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作业

-2.6平衡膳食宝塔

--平衡膳食宝塔

-2.6平衡膳食宝塔--作业

3.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3.1慢性病概念和特征

--教学目标

--慢性病概念和特征

-3.1慢性病概念和特征--作业

-3.2 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目标

--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

-3.2 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作业

-3.3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教学目标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2)

-3.3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作业

-3.4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

--教学目标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

-3.4 慢性病的预防策略--作业

-3.5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

--教学目标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1)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2)

-3.5 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作业

-3.6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

--教学目标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

-3.6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作业

-3.7 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

4.心理就医与心理应激能力

-4.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4.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作业

-4.2 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

-4.2 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作业

-4.3 什么是心理问题

--教学目标

--什么是心理问题

-4.3 什么是心理问题--作业

-4.4 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

-4.4 心理障碍的生物学因素--作业

-4.5 心理障碍的心理学因素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心理学因素

-4.5 心理障碍的心理学因素--作业

-4.6 心理障碍的社会学因素

--教学目标

--心理障碍的社会学因素

-4.6 心理障碍的社会学因素--作业

-4.7 综合病因模式与精神障碍机制

--教学目标

--综合病因模式与精神障碍机制

-4.7 综合病因模式与精神障碍机制--作业

-4.8 心理健康维护

--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维护

-4.8 心理健康维护--作业

-4.9 心理问题者如何求助

--教学目标

--心理问题者如何求助

-4.9 心理问题者如何求助--作业

-4.10 精神障碍者如何就医

--教学目标

--精神障碍者如何就医

-4.10 精神障碍者如何就医--作业

-4.11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

--常见心理治疗方法

5.红色警戒信号——便血的认识

-5.1便血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目标

--便血的定义和特点

-5.1便血的定义和特点--作业

-5.2常见的便血疾病

--教学目标

--常见的便血疾病

-5.2常见的便血疾病--作业

-5.3常用的检查方法

--教学目标

--常用的检查方法

-5.3常用的检查方法--作业

-5.4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痔

--教学目标

--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痔

-5.4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痔--作业

-5.5痔的非手术治疗与预防

--教学目标

--痔的非手术治疗与预防

-5.5痔的非手术治疗与预防--作业

-5.6痔的手术治疗

--教学目标

--痔的手术治疗

-5.6痔的手术治疗--作业

-5.7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肛裂

--教学目标

--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肛裂

-5.7常见便血的肛门疾病:肛裂--作业

-5.8肛裂的治疗与预防

--教学目标

--肛裂的治疗与预防

-5.8肛裂的治疗与预防--作业

-5.9直肠癌的诊断

--教学目标

--直肠癌的诊断

-5.9直肠癌的诊断--作业

-5.10直肠癌的治疗

--教学目标

--直肠癌的治疗

-5.10直肠癌的治疗--作业

6.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6.1牙齿及其疾病

--教学目标

--牙齿及其疾病

-6.1牙齿及其疾病--作业

-6.2牙周组织及其疾病

--教学目标

--牙周组织及其疾病

-6.2牙周组织及其疾病--作业

-6.3牙周病发生机制

--教学目标

--牙周病发生机制

-6.3牙周病发生机制--作业

-6.4牙周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结局

--教学目标

--牙周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结局

-6.4牙周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结局--作业

-6.5如何应对牙周病,治疗效果如何?

--教学目标

--如何应对牙周病,治疗效果如何?

-6.5如何应对牙周病,治疗效果如何?--作业

-6.6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教学目标

--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6.6关注牙周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作业

7.妇科炎症与女性健康

-7.1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说明

--基础知识

-7.2妇科炎症

--妇科炎症

-7.3外阴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外阴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7.4阴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阴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1)

--阴道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2)

-7.5宫颈炎

--宫颈炎

-7.6上生殖道炎症

--上生殖道炎症

-7.7强调妇科炎症的诊断要点

--强调妇科炎症的诊断要点

-7.8妇科炎症的治疗要点

--妇科炎症的治疗要点

-7.9妇科炎症的预防

--妇科炎症的预防

8.食源性寄生虫病

-8.1食源性寄生虫的概念与种类

--教学目标

--食源性寄生虫的概念与种类

-8.1食源性寄生虫的概念与种类--作业

-8.2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教学目标

--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1)

--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2)

-8.2水生动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作业

-8.3水生植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教学目标

--水生植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8.3水生植物引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作业

-8.4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

--教学目标

--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1)

--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2)

--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3)

-8.4猪,牛,羊,鸡,鸭,蛇肉引起的肉源性寄生虫病--作业

9.阅读

-9.1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阅读要求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9.2 前 言

--前 言

-9.3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第一讲 性健康概论

-9.4 第二讲 儿童期的性健康

--第二讲 儿童期的性健康

-9.5 第三讲 青春期的性健康

--第三讲 青春期的性健康

-9.6 第四讲 青年性健康

--第四讲 青年性健康

-9.7 第五讲 人类的自慰行为

--第五讲 人类的自慰行为

-9.8 第六讲 婚姻期性健康

--第六讲 婚姻期性健康

-9.9 第七讲 人类性反应的研究

--第七讲 人类性反应的研究

-9.10 第八讲 老年性健康

--第八讲 老年性健康

-9.11 第九讲 浅谈性功能障碍

--第九讲 浅谈性功能障碍

-9.12 第十讲 人类的性心理障碍

--第十讲 人类的性心理障碍

-9.13 第十一讲 说说同性恋现象

--第十一讲 说说同性恋现象

-9.14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

-9.15 第十三讲 关于性骚扰问题

--第十三讲 关于性骚扰问题

-9.16 第十四讲 浅谈性病

--第十四讲 浅谈性病

-9.17 第十五讲 浅议性道德

--第十五讲 浅议性道德

-9.1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第十二讲 人类的生殖与避孕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