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课程从中国传统诗乐教育着眼,倡导传承“诗教”,在现代社会重拾歌诗传统。课程以吟唱为视角,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总结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的音乐特点。课程负责人将其还原吟唱的古诗词吟唱音、视频穿插于课程之中,更增添了课程的美感。
开设学校:黑龙江大学;学科:文学文化、
“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课程从中国传统诗乐教育着眼,倡导传承“诗教”,在现代社会重拾歌诗传统。课程以吟唱为视角,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总结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的音乐特点。课程负责人将其还原吟唱的古诗词吟唱音、视频穿插于课程之中,更增添了课程的美感。
-1.走近古典诗词的心灵世界
-2.古典诗词是历史的一部分
-3.古典诗词音乐与文辞结合
-本章测试
-1.1 古老而年轻的古诗词吟唱
-1.2 古诗吟诵与吟唱的区别
-1.3 今天的我们如何吟唱古诗词
-本章测试
-2.1 《诗经》是世界上最美的书
-2.2 《诗经》的音乐特点
-2.3 《诗经》中的乐器
--《诗经》中的乐器
-本章测试
-3.1 温柔敦厚的“《诗》教”
-3.2 《诗经》吟唱的核心是礼仪
-3.3 历史上的《诗经》吟唱
-本章测试
-4.1 楚地音乐文化与乐器
-4.2 《楚辞》是楚地音乐菁华
-4.3 后代《楚辞》吟唱
--后代《楚辞》吟唱
-本章测试
-5.1 “歌诗”的繁荣与乐府的兴盛
-5.2 丰富的“乐府”诗体
-5.3 汉代乐器与汉乐府吟唱
-本章测试
-6.1 音乐让唐诗传播更广
-6.2 唐代诗歌与音乐繁荣的历史背景
-6.3 唐代乐器与唐代酝酿的新文学形式
-6.4 现存的唐诗吟唱曲谱
--沈文凡著《唐诗的音乐传播》《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9日
--唐诗与音乐
-本章测试
-7.1 词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7.2 宋代社会与宋词的繁荣
-7.3 宋代的记谱法与宋词传唱
-7.4 宋词流派与吟唱风格
--刘崇德著《词体的起源与古谱今唱》《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8日
-本章测试
刘冬颖,博士,教授(二级),黑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国学学会副会长,入选中国十大读书人物、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政府特贴专家、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省六个一批优秀理论人才、省新长征突击手、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省级教学名师;出版《诗经八堂课》等22部专著1部译著;在《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教育部项目4项(其中1项入选教育部特色展示项目);获省社科一等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等20余项省部级奖励;主讲慕课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微课大赛一等奖2次,并获省在线开放课程优秀教师奖“最佳推广奖”。 刘老师多次担任文化志愿者,走进全国各地图书馆、高校、工厂、部队、监狱做200余场公益讲座,同时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省电视节目推广传统文化项目,主讲课程入选“学习强国”平台学习资源。因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所做的贡献,被评为2011全国首届百名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及黑龙江省社科普及先进工作者标兵;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国精神:著作译为韩语、俄语出版,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项目”,主讲慕课“《论语》人生课堂”英文版上线韩国慕课平台及教育部国际课程平台、受邀俄罗斯讲座传播中国古诗词吟唱等。
李思远,黑龙江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且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6项,主持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1项;2018年11月开始担任教育部清华学堂在线慕课“中华诗词经典吟唱”的助教一职,参与课程的建设与运营,课程于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19年9月担任韩国幕课K-MOOC“The Confucius’ Wisdom”课程的助教。2020年4月担任清华学堂在线国际版课程“Wisdom of Life from Confucius”的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