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院所、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GE医疗生命科学部的14位生命科学领域内的专家倾情授课,涵盖蛋白表达策略到蛋白纯化与功能研究的多个方面。

开设学校: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学科:工学、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课程:前往报名学习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视频慕课课程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各院所、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GE医疗生命科学部的14位生命科学领域内的专家倾情授课,涵盖蛋白表达策略到蛋白纯化与功能研究的多个方面。

前往报名学习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课程列表:

{{'上次学习:'+learn_list['biotechchina08261002218']['last_leaf_name']}}

总论 蛋白质科学与技术漫谈

-总论

-总论

第一章 中心法则新解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蛋白质的表达和鉴定

-2.1 蛋白质表达策略

--2.1.1蛋白质表达策略(上)

--2.1.2蛋白质表达策略(下)

-2.2 蛋白质电泳与免疫印迹

--2.2.1蛋白质电泳与免疫印迹(上)

--2.2.2 蛋白质电泳与免疫印迹(中)

--2.2.3 蛋白质电泳与免疫印迹(下)

-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蛋白质纯化方法

-3.1 凝胶过滤层析

--3.1 凝胶过滤层析

-3.2 亲和层析

--3.2 亲和层析

-3.3 离子交换层析

--3.3.1 离子交换层析(上)

--3.3.2 离子交换层析(下)

-3.4 ÄKTA实验操作

--3.4

-3.5 疏水层析

--3.5

-3.6 多模式层析技术

--3.6

纯化策略及扩展应用

-3.7 膜蛋白

--3.7.1

--3.7.2

-3.8 病毒

--3.8 病毒

-3.9 水溶性蛋白

--3.9 水溶性蛋白

-第三章测试

第四章 蛋白质相互作用

-4.1蛋白相互作用技术及应用

--4.1.1

--4.1.2

-4.2 Biacore实验设计和操作

--4.2.1

--4.2.2

--第四章测试

结束 抗体药物研究新进展

-结束

-结束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开设学校: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授课教师:

高福-院士-中国科学院-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病毒学分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先后在山西农业大学(1979-1983)和北京农业大学(1983-1986)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相继在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讲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 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包括Cell, Nature, Science, Lancet, NEJM, NSMB, PNAS, PLoS Pathogens, Immunity等)。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跨宿主传播、感染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研究以及公共卫生政策与全球健康策略研究。曾荣获第三世界科学院基础医学奖、日本日经亚洲奖(Nikkei AsiaPrize)、日本外务大臣表彰奖、俄罗斯“Gamaleya奖章”,被评为香港大学百周年杰出中国学者等。

严景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严景华,博士,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抗体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精准医疗与伴随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6年安徽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南京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2004年获得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1)中和抗体的筛选及抗病毒机制研究;(2)免疫检查点治疗性抗体筛选及机制研究;(3)基于病毒抗原三维结构及抗原表位新型疫苗设计及研发。 承担多项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申请专利10余项。获得预防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并获得了2019年度“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李海涛-教授-清华大学-

李海涛,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1993-1997年山东大学本科,1997-2003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博士,2003-2010年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博士后、高级研究科学家,2010年回清华大学任教、2016年晋升为长聘教授。长期从事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结构基础研究,先后发现并阐明了PHD、YEATS、AGENET、PWWP、SET结构域蛋白等一系列表观因子识别或催化组蛋白修饰的分子机制,揭示出相关分子事件在细胞分化发育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目前在包括Nature, Cell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或综述80余篇,引用8000余次。先后获得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普洛麦格细胞生物学创新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荣誉或奖励。现任中国遗传学会表观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染色质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础医学专业委员会及基因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

宋豪-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宋豪,男,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重要囊膜病毒的入侵与致病机制研究。在D型流感病毒入侵机制、H7N9、H4N6等流感病毒跨种传播、基孔肯雅热病毒入侵机制以及寨卡病毒致病机制研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已在Cell、Scienc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search、Cell Reports、EMBO Journal、PLoS Pathogens等杂志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参编著作2部。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王奇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王奇慧,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空间微生物学与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获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资助,“中科院青促会会员”,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2019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病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包括Nature,Nature Microbiolog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Cell Host & Microbe等),申请专利6项。

欧阳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欧阳波,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深入研究关键膜蛋白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并基于结构进行功能分析,提出并验证这些蛋白质发挥生理功能或引发疾病的分子机制。迄今在核心国际论文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6篇,获得上海“浦江人才计划”支持,参与和承担多项国家基金委项目,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

刘恒--上海科技大学-

刘恒,男,2015年7月年本科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药物制剂专业,2015年至今,上海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膜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聂焱-副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

聂焱,男,博士,现任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共同课题组长(Co-PI)。长期从事新型重组表达系统的开发以及多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主要运用真核细胞重组表达系统(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等)以及结构生物学技术(X射线晶体学、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等),研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各类多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已在《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获得过“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上海高校青年东方学者”等多项荣誉。

谢博华-产品经理-通用电气公司-

GE生命科学大中华区实验室层析相关产品 产品经理 201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同年3月加入GE,曾担任生物制药下游层析工艺开发技术支持,生物制药下游生产级硬件技术支持等工作,2016年担任大中华区实验室层析Lab ÄKTA、层析填料以及实验室切向流过滤等相关产品的产品经理,拥有超过7年的生物制药如单克隆抗体药物和重组类蛋白药物、小分子药物等不同应用领域下游纯化工作经历以及科研领域如结构生物学、天然产物和产学研等研究方向的蛋白纯化经验,具有丰富的层析工艺开发和放大经验,并熟悉国内外生物制药市场情况。

廖军-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

廖军,男,理学博士,现任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主要以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为主要手段研究通道蛋白或主动运输蛋白的底物选择性、门控特性及能量偶联机制。通过对分子机制的理解,促进以这些蛋白为靶标的新型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研发。近年来,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 “十三五”的膜蛋白结构解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以及重点针对药物与膜受体的药物结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SCI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自2015年至今,一直担任上海科技大学本科生《生物化学(1)》的教学工作,是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生物物理分会理事。。

王祥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

王祥喜,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9年在四川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14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至今,主要运用蛋白质晶体学、低温冷冻电镜、病毒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方法,从事致病微生物相关重要蛋白和与人类重大疾病直接相关的病毒完整颗粒及病毒与受体、病毒与抗体的超大分子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和相关功能研究,以及抗病毒药物研究。曾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等,获得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研究员人才项目资助,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等。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身份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Plos Pathogen等SCI杂志发表30余篇文章,授权发明专利2项。曾获得吴瑞奖学金、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第四届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等,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和国内病毒学会议中作大会或分会报告。

刘俊峰-教授-中国农业大学-

刘俊峰,男,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植物免疫受体识别病原物的结构机制、病原物侵染植物的分子机理以及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基于免疫受体的识别机制和病原物重要靶标的结构分别开展了植物抗病基因的设计和改良以及绿色环境友好的专一性农药的筛选和设计。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在PNAS,NAR和Natur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徐见容-助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

徐见容,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药理学、药物分析、分子互作分析以及分子模拟,综合应用药物-靶标互作分析、受体功能表征、计算机模拟等交叉学科方法,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的重要靶标,开展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为靶标调控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并发掘候选新药。已发表SCI论文30多篇,申请专利6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入选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等。

陈媛媛-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高级工程师,生物分子互作平台技术主管。2001年获山东大学生物技术学士学位,2004年获复旦大学微生物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得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主要工作领域为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2013年获得北京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优秀仪器管理员称号,主持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项目一项。在J Struct Biol,Tuberculosi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物理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国际和国内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篇。在Nucleic Acids Res,J Biol Chem,Mol Microbiol等国际期刊作为共同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7篇。利用Biacore、ITC、BLI技术为用户提供重要的生物分子互作数据,在Nature, Cell, Nat Immunol, NSMB, PNAS等杂志上致谢文章四十余篇。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1. 蛋白质表达纯化与功能研究(2021秋)

  2. 从新冠疫情看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秋)

  3. 局部解剖学(2021秋)

  4. 影像史学研究(2021秋)

  5. Python程序设计:从通用基础到前沿应用(2021秋)

  6. 材料学概论(2021秋)

  7. 中药药理学-学做自己的调理师(2021秋)

  8. 学前儿童发展(2021秋)

  9. 人体工效学(2021秋)

  10. 专业课程设计2-装配式机房(2021秋)

  11. 巴蜀文化(2021秋)

  12. 数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2021秋)

  13. 大学计算机(2021秋)

  14. 国民经济管理学(2021秋)

  15. 结构力学(1)(2021秋)

  16. 高等化工热力学(上)(2021秋)

  17. 量子力学(下)(2021秋)

  18. 人体解剖学(2021秋)

  19. 建筑冷热源(2021秋)

  20. 出土文献的新发现(2021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